有多少人看過《中華小子》這部爛尾了的動畫片?

用戶61407135


《中華小子》首播於2007年,距離現今已經過去了十多年,直到現在還有人記得它,也說明了當時它的確給人印象深刻,是一部非常優秀的作品,甚至還有很多的人等著它的後續。

國內外大量的獎項、證書無一不證明了《中華小子》是國漫的先導者,是國內外動畫創作的優秀教材。

就蝸殼君個人而言,最為驚歎的還是《中華小子》精緻的畫風。中西結合式的漫畫風格,在國內完全是鶴立雞群的存在,再也不是畫個圈就是臉,畫幾個點就是眼睛鼻子嘴巴,也不是黑國產動漫,主要是國漫在畫風上確實相當的敷衍。

然而就是如此優秀的一部作品,卻在結局時戛然而止,讓觀眾們一臉懵逼,留下幾個巨坑:“黑狐王到底是何方神聖?”“三個主角後來怎麼樣了?”“最後的巔峰之戰呢?”然後就沒了,至少給一個文字說明啊,感覺就像急剎車一樣,讓人相當不好受。即使是留懸念也不是這樣的,有種後面內容全靠想象的意思,是主角全滅?還是惡魔被消滅?任你想象。

雖然作者也發了文章來說明,但是也不能改變《中華小子》是一個爛尾動畫的事實。可能是資金不足、也可能是人員內部問題、也可能是沒有靈感,不管好壞,個人認為至少要給一個結局,不然讓那些想要入坑的小夥伴望而卻步,一聽到說這個動畫沒有結局,那看了後多心塞啊。

作者也是說過要拍“續”還要“超越”自己。但是大哥,這已經過去了十一年了,當年看過這部動畫的人都差不多二三十歲了吧,已經是成家立業的人了,等您拍出來他們還會去看嗎,我想回頭的人應該不多,而如果又拿給新一代的零零後一零後看,可能他們也會不明所以,畢竟沒有看過第一部,然後造成“暴死”這種慘劇。可能這個“票”是跳定了。

所以屏幕前的您認為它還有拍續集的可能嗎?


蝸殼動漫


《中華小子》比最近出的那些漫改動國產強了不只一點,上色幀數畫工CV樣樣都能全方面壓制現在那些所謂的國產良心,後來我查了下中華小子的相關信息,果然一部好動畫的本質原因還是在團隊和資金。

在2003年10月戛納電視節上,一部極具中華特色的僅兩分鐘半的樣片動漫樣片,在戛納以及整個動畫界引起了轟動。在戛納電視節的738部參賽作品中瀏覽率排名到前五,沒有宣傳,並在此後連續兩年裡進入前十名。

迪士尼電視頻道熱烈稱讚到:“我們很高興能看到東方的畫風,繪畫,而不再是日本的”

在製作期間就已獲得2005年第八屆四川電視節電視動畫大獎和最佳導演獎,2007年第十三屆上海動畫節中國動畫節金獎。

評委會給予評價是:一部民族特色與動畫技法發揮極佳的藝術作品。

它是誰?

它的導演是張天曉,被譽為現今中國動畫的開創者,在觀眾與產業鏈素質一樣低下的環境中,他像那些被一些活躍在網絡上的人“被”遠去的真正藝術家與老動畫人一樣,做該做的事。

最後關於網上一直流傳其實有52集啦,後來資金斷了爛尾了巴拉巴拉。其實中華小子一共只有26集,什麼第二季呀什麼後面劇本已經寫好了沒拍都是謠言,導演親自闢過謠,就在微博可以找得到導演本人的微博以及有關中華小子的相關訪談,真的是造謠一句話 闢謠跑斷腿。 確定是準備製作大電影,劇本已經寫好,但是導演現在正忙於《馬丁的早晨》,大概大電影就在今年上映吧。


橙心社


《中華小子》一部動畫片包含在大部分人的童年時光裡,內裡充斥著濃濃的中國風情,喜歡,支持此類國產動畫。

故事發生在十七世紀的中國河南,被囚禁了一千年的惡魔狐妖逃了出來,到處製造災難,妄圖征服世界。少林方丈三藏法師,在少林弟子中尋找曾經打敗過狐妖的三位英雄的轉世,因為只有他們才能戰勝狐妖。可最終找到這三人之後卻驚訝地發現這三名大英雄還只是小孩子:唐小龍、成小虎和花小蘭。他們必須重新學習少林的武術,接受系統的訓練,這才能成為真正的少林勇士,與狐妖對抗。對於三藏方丈和這三個少林俗家弟子來說,一個極其嚴峻的考驗開始了……


  《中華小子》是一部全球矚目的原創武俠鉅作,製作歷時七年,開創亞洲功夫片的新美學。《中華小子》連續兩年入法國戛納電視節瀏覽率前十,並創下法國三臺國外動畫的最高收視記錄。美國福克斯頻道重金搶下《中華小子》全球首播權。《中華小子》獲得業界一致好評:2005第八屆四川電視節"金熊貓"獎電視動畫片大獎;2006日本TBS亞洲數碼內容大賽"評委會特別獎";2007第十三屆上海電視節" 白玉蘭"獎中國動畫片金獎。


專家評語:

  迪士尼電視頻道:“我們很高興能看到東方風格的動畫片,而且不是日本的。”

  上海電視節評委:“一部民族特色和動畫技法發揮極佳的動畫片。”

中國卡通產業論壇秘書長傅鐵錚認為,對於動漫作品來說,“評價好壞的關鍵是要看它給孩子們帶來了什麼。”他也認為《中華小子》“是一套以兒童為本位、符合兒童心理並有益於兒童精神成長的動漫作品。《中華小子》這部動漫具有獨特的教育價值,它有利於兒童是非、善惡觀念的形成,有利於團結合作精神的培養。”



歐陽先生高度評價了《中華小子》取得的藝術成就,歐陽先生指出該片以濃郁的民族特色和國際化視角,贏得了廣泛的國際聲譽,給中國原創動漫的發展創造出了一條道路。

好像是初中時看的片子,當時很喜歡。想想自己在初中時,周圍的同學要麼刻苦學習做學霸,要麼抓緊時間早戀享受青春,我居然無視其他津津有味地看動漫,真是“孺子不可教也”。現在二十幾歲的人重新看這部動漫,覺得劇情相當的幼稚,但聽到主題曲時,響起夏天雷聲一般的鼓點,夾著悠揚的笛聲,忍不住心潮澎湃,彷彿穿越時空回到了青澀的少年時光。這幾天回味這部不可多得的優秀國漫,才發現原來一共只有26集,而且居然沒有大結局。真是遺憾呀,小時候我以為是電視劇沒有放到最後,結果卻是“戛然而止”,到現在也沒有續集,大概以後也不會再有了吧。


那時候我就很喜歡這幾個主人公,覺得他們和其他動漫裡的英雄人物完全不同。現在看來幾個小主角的確不是一般的可愛,沒有一般國產動漫中人物的僵化刻板,也不是“高大全”的完美形象,而是有著孩子氣的少年英雄。所以讓十幾歲的小觀眾有很強的代入感。



穿著露臍裝的小蘭,舞動著長鞭,藍紫相間的衣裳飄蕩起來,猶如一隻花蝴蝶。她愛出風頭,愛鬥嘴,愛打架,爭強好勝。招牌動作是親一下,抱一抱。




戴著眼鏡的小龍則是心高氣傲,第一次在開封府見到小蘭,立刻說“要知道丫鬟偷聽主人說話,可是要收到重罰的”,不過他本來的夢想是成為一個文學家,帶著文人的酸腐與可愛。當然,鑑於他還是開封府尹的兒子,沾染了不少“大少爺”的脾氣,習慣性地使喚別人。整天把口頭禪“這是不可能的,這不科學”掛在嘴邊。



小虎是農民家的兒子,出身卑微,但也正因為如此,小虎的身上有許多厚實的優點:憨厚沉穩,樂觀樸實,極為孝敬家人,重視感情。



影片中每一集都是一個獨立的小故事,前後劇情關聯性不大,有些“單元劇”的感覺。雖然這是寫給小孩子看的故事,勢必沒有血腥暴力的鏡頭,也總會藉助主角宣揚一些教育性的觀點,比如方丈雙手合十說“邪惡是永遠戰勝不了正義的”,比如在打敗黑狐兵之後,畫外音語重心長地說“只有三個一千年前少林英雄的後代才能打敗黑狐王”。中國的文學自古講究“文以載道”。當然成人面對這樣的說教大多會心一笑或是捧腹不止,但是小孩子卻覺得是經綸一般的聖音。



在一口氣看完之後,還是覺得這是一部好動漫,以成年人的角度來說,以後我有了孩子,會毫不猶豫地推薦給他看。除了人物塑造上的出色之外,我也為其中豐富瑰麗的想象力所折服。而且這些天馬行空的精靈鬼怪、天宮水府,有的是編劇人員虛構出來的,更多的是借鑑中國傳統文化中的神話傳說與劇情進行融合改造而形成的。中國的古文化有著幾千年的歷史,是其他現代文明國家所不具備的。而在這浩瀚的文化長河之中,哪怕只是隨手一鞠,都能濺起的一朵絕美的浪花。

比如《魔牌的力量》,孱弱不堪備受欺凌的少年安平無意中在兩具骸骨身上發現了能讓自己變得強壯的魔牌,但是這股魔力會讓他在夜晚變成人面獅深的怪物,並屢屢襲擊村莊。後來在小蘭、小虎、小龍的幫助下恢復了正常。小蘭查閱資料,發現這魔牌原來是幾百年前西夏國的遺物。我自己百度之後,才明白現在近幾十年來科技的發展,西夏王陵的發掘中真的似乎有類似於“人面獅身”的造型,類似的形象中比較有名的是“妙音鳥”,一種人面鳥身反彈琵琶的佛教神鳥。由於西夏滅亡於蒙古鐵騎,歷史典籍皆毀於一旦。而西夏的主體民族,也就是党項族,在亡國之後,漸漸與周圍其他民族融合,以至於現在對於西夏國的歷史、人文、風俗,人們所知甚少。我覺得一般人對於西夏的印象,說不定還停留在《天龍八部》裡的李元昊和“悲酥清風”上呢。藉助動漫傳播中國優秀的傳統文化,也許比課堂上生搬硬套更有效果。

再比如第十三集《青蛙精靈》。桎梏在盒子裡的青蛙精,只要有人把它解救出來,他便可以滿足三個願望。(⊙o⊙)…這樣移花接木真的沒關係嗎?“滿足三個願望”這種設定,一看就知道是借鑑阿拉丁的故事呀。不過還好,故事的後續發展沒有遵循一般的老路子,而是別出心裁與眾不同。外國的神話傳說根植於在中國的大故事背景之下,也是有可能開出新的花朵的。

再比如規模宏大的兵馬俑,原型很顯然是秦始皇陵。息壤與刑天,來自於《山海經》和大禹治水的傳說。梅麗的設定借鑑自“鮫人泣淚成珠”,女巫婆費盡心機尋找長生不老果,后羿射日用的百發百中的神弓,這些故事都是我們所熟悉的,給孩子們看,既能激發他們的想象力,又可以弘揚傳統的文化,真是一舉兩得。

當然還有許多橋段,初看之下,倍覺熟悉,其實是借鑑中國的武俠小說與電影。《開封護駕》裡太子喬裝打扮成侍女,而易容是武俠小說中最常見不過的橋段了。《鏡子裡的秘密》不受世俗煩擾的高人神醫李明珍(肯定是李時珍的完全體),金庸的武俠小說裡,比如胡青牛、貝海石、平一指,都有類似之處。極力追求美貌與青春甚至達到了病態的女子,我總覺得像古龍石觀音。當主角們遇到自然界的險境時,比如懸崖、比如水滴、比如密道,往往不會因此喪命,反而是故事的轉折點。就好比張無忌摔進山洞裡找到了九陰真經,小龍女跳下斷腸崖卻因此解毒。



除此之外,我不得不吐一吐槽。黑狐王居然選擇了一個妹子來做自己的肉身,這樣的設定放到現在妥妥的裡番劇情好嗎?還有黑虎兵的服裝,喂,是在COS蝙蝠俠嗎,我覺得越看越帶感呀。作為正反兩派爭奪的焦點,最為重要的武林秘籍的名字居然叫做《權利寶典》,說好的“高端、大氣、上檔次”呢?這麼直白的名字也好意思拿得出手?編劇你TM在逗我?我猜你一定是從《葵花寶典》裡得到靈感的對不對?(⊙o⊙)


焱莫語


對於《中華小子》這部動畫是否存在“爛尾”結局,很多人都有著自己獨到的見解,當初完整看過這部動畫的人,多數都是評價其內容精彩,蘊含中華文化底蘊,傳揚中華精神,但唯獨對結局的評價非常不滿。

其實,能發自內心說這部動畫“爛尾”的人,童年時一定對這部動畫非常的著迷,並且還曾期盼過能看到心中最完美的結局,但動畫的劇情發展卻並未隨人願。

而對於大家評價這部動畫為“爛尾”作品的原因,個人認為有以下三點:

① 龍、虎、蘭,三人的感情線一直非常模糊,而小蘭最後會與誰結髮的這個問題,到最後也沒能給大家一個滿意的答案。

②“權利寶典”一本神秘的寶物,只要得到就可以征服天下。然而,從頭至尾都沒有看過這本古書長什麼樣。

③結局中,朝廷設計一個陷阱引誘黑狐王,雖然成功將其埋葬在山洞之中,但最後黑狐王卻再次重現。既然黑狐王能再現,說明故事還沒有結束,但是動畫卻結束了,並且大家所期待的第二季也成為泡影。

根據以上三點,再結合整部動畫的劇情,本人就與大家分享一下自己對這部動畫的一些見解。

開放式的結局被視為“爛尾”

首先,我們來說主線故事,千年前被高僧封印的黑狐妖獸再次降臨人間作亂,高僧後人繼承神力全力阻止黑狐妖獸的一切行動。

其實,主線的這一設定,很多人當初都沒有搞清楚。大家心中認為的是,龍虎蘭三人繼承了高僧法力,可以再次封印妖狐。但是,在劇情中三位主角除了對付嘍囉和串場的妖獸很有一套,對付黑狐王還是有點小刀砍大樹的感覺。不過大家那個時候看的仍然是津津有味,並且心中認為主角的實力已經足以對付大BOSS,暫時打不過只是沒有覺醒罷了。相信當初這樣想的人並不少,畢竟主角光環時很吸引人的,並且在設定上就已經給人一種不明覺厲的感覺了。

然而,動畫的原設定是這樣的,龍虎蘭是高僧後人,他們體內蘊含著高僧深厚的法力,但是因為年齡太小,所以還不能完全發揮出這種力量。他們雖然擁有封印黑狐的力量,但是還需要經過很長一段時間的成長與磨練才行。

也就是說,主角雖然體內蘊含強大的力量,但是卻並不能完全掌控發揮,更不要說封印,而動畫中主角的所有經歷也只是一種磨練,根本沒有對黑狐王造成太大的威脅,最多就是在黑狐王的計劃中增添了一些阻礙。

對於動畫最後黑狐王再現這件事,大家如果將結尾與之前的劇情相結合,大家就能理解那時動畫作者為何將結局設定為“開放式結局”了。

“權利寶典”的作用

可能很多人當初都糾結過“權利寶典”這本書到底是什麼,為什麼黑狐王煞費苦心的尋找,少林寺與朝廷費盡心思的阻止與隱藏。

如果這本書的下卷真的出現在大家眼前,那麼,就不會起到令大家魂牽夢繞的作用了,這本書其實就是一個子虛烏有的東西,為的就是抓住大家的好奇心,越是得不到的就越想得到,越是看不到的也就越想看到,當初也就是因為這本書,才讓許多人對這部動畫中的“神秘”寶物如此著迷。說白了,就是製作者成功的抓住了觀眾的心理。

龍虎蘭三位主角的感情線

主角的年齡設定為少年時期,也就是“情竇初開”的年紀,對於“愛”與“喜歡”的那種感覺還很模糊。

對於三位主角感情線的開端,也是因為環境因素,畢竟三人都生活在少林寺,小蘭也許並沒有覺得有什麼不妥,但“物以稀為貴”,除了小蘭這唯一的妹子,小龍小虎身邊除了壯漢就是壯漢,兩個情竇初開的少年,根本無法壓制對於異性的追求欲。

整部動畫中,看似三人的感情線很突出,並且兩位男主一直為小蘭而競爭,但實際上這只是思想尚未成熟時的一種衝動。也是動畫製作者為了不讓劇情內容顯得單調而加進去的,畢竟是以“武”為主,所以“情愛”只能起到一種調和作用,如果太過於鑽牛角尖,想要得到答案,也許最後得到的只是一個自己不能接受的悲劇吧。

而現在想想,《中華小子》不可能因為“爛尾”而成名,既然被稱為“童年經典”動畫,那麼必定是優大於劣,而對於動畫中的所有細節,也不可能是無緣無故的出現,只要結合整體去理解,就會得到真正的答案,而不是揪著某一個黑點不放。


狐說蝦扯淡


其實以前我看這部動畫片的時候感覺是恐怖的,不太敢看,可現在又從新追了一遍,好像回到了小時候,唉,時光催人老啊,不知不覺就長大了






😁是不是又想重溫一下了呢


啊帽帽


看過的人應該有不少吧。

答主90後,時間座標2007年,在中央一臺看過這套動畫片。

其實故事是比較具備美漫風格的,如果大家留神過前段時間漫威上映的《奇異博士》,會感覺到在劇作文本上它和《中華小子》是有著極為相似的“氣質”。

內容也很簡單,惡魔再世興風作浪,少年成為天選之子,與惡魔展開鬥爭。

尤其是這部動畫的製作,可堪當時國產動畫界少有的精良製作。

遺憾的是,與大多數影視作品不一樣的是,這部作品還沒有完結就匆匆結尾了。

再之後十年,都不曾再見《中華小子》復播或播出續集的消息。

《中華小子》未完結的結局,成了很多90後心中少年時代的遺憾。

《中華小子》為什麼沒能出續集呢?

據製作人和導演張天曉後來解釋說:

很多人都對我沒有做續集感到疑惑,替我感到不值。然而,對當時的我——以及現在的我來說,續集一定不能止於“續”,它應是對第一部的超越。就算不是狗尾續貂的事,僅僅和第一部打個平手,也都是我不願的事。當年,在中華小子第一部那樣的熱度之下,我冷靜地發現至少那幾年我是無法超越第一部的。一個是創作上超越的難度,另一個是由於我對產業思索。《中華小子》雖然收視成績優異,但對產業的帶動依然有限。它的文化思考、文化價值該如何進一步提高,我當時是迷茫的。

特別是2007年,開始了中國動畫——用上海話說——最噶鬧猛的一段時期,也就是說最熱鬧又最混亂的一段時期。當時中國經濟有了飛躍的發展,文化產業也緊隨其後。在很多人眼中,動漫是朝陽產業。動漫產業基地如雨後春筍一般遍地冒出,隨之而來的是同樣遍地的大大小小的動漫企業。每個人都在洋洋得意地談論中國動漫產業,卻隻字不提創作和質量。甚至在我強調質量的時候,大家都非常不以為然。在這種大環境中,我空白了,於是我選擇了沉澱。這期間,我策劃過Q版的中華小子,也曾去海外尋找過編劇,但是最終結果都不理想,沒有達到我自己所期望的超越。於是我暫擱了中華小子續集的計劃。

言簡意賅的說,由於在時代的發展下。

中國動畫進入了一個空前繁榮卻也亂象頻出的世代,這一世代,由於政策扶持和資本的介入,導致動畫行業亂象頻出。

質量良莠不齊。

譬如說耗資2000多萬製作的《雷鋒的故事》——

所以,為了保持初心,張天曉選擇了沉澱。

而不是隨波逐流隨意交出一部應付市場的作品。

所以說,《中華小子》的斷播是有原因的,不只是為了對得起觀眾。

更是要對得起製作人一片赤誠的初心。

作為《中華小子》的老觀眾,老影迷,之後也走上了影視這一條道路上來的從業者。

我很期待《中華小子》被重新制作,更重要的是,能夠圓滿的補上我們少年時所期待的結局。

據說,《中華小子》電影版的製作已經提上日程了,我很期待在銀幕上看到這部作品。

我認為:

好飯不怕晚。


魯中晨報李沫霖


好老的動畫片吧!也好久沒有聽過它了!這部動畫片真是我童年的回憶,地位堪比《中華小當家》。

這兩部動畫片,我不僅在電視上看,買了故事書看。因為這部動畫片有分成了很多小章節,一套書有很多!所以我和我們班同學就互相藉著看,你買一本,我買一本。還有冒險小虎隊,也是有故事書的,當時班上真的是傳瘋了!


只是這兩套書我都沒有看到過結尾。

大了一點,我就不看這種東西了,我以為大結局是我自己沒有看,知道今天我才知道它是沒有結局的!

突然覺得很可惜,就感覺像是童年的遺憾!

我在網上搜了一下,發現很多說《中華小子》第二部正在的消息!

我不知道是不是真的,

上面那條消息是16年發的,如果是真的話,我想再過不久就會和大家見面了。

如果是電影的話,我有時間應該會去看,彌補一下遺憾!希望導演不要讓我們失望😔😔😔!


大水魚樂



對啊 兒時的回憶 當時就感覺很好看,後來還看過幾遍,可以說是非常喜歡 ,但可惜就是太短了 ,沒完的感覺,以下是我從別處找到的相關解釋。




一路心寒


其實也不算爛尾啦,只是感覺虎頭蛇尾沒有做完!當年剛出就被圈粉,覺得我們也可以做出這麼精彩的動畫,外國月亮再圓也很難帶來這種文化的親切感。可是後來第一季出完了去搜第二季,結果就傷心了!

濃濃的中國風,單元劇卻故事主線清晰,製作的精良就更不用說了!堪稱是那個時候最精良的製作,即使放到今天來說,也是一部不可多得的佳作!中國製作動畫片的平均成本是1萬元/分鐘,而回收成本不過3000元/分鐘,可見動畫市場還在襁褓之中,不過近幾年好多了,畢竟越來越多的資本開始湧進二次元的市場。相信優秀的作品會越來越多。其實我個人更喜歡2D動畫啦!可是現在我們的動漫產業都往3D去發展,也不知道該怎麼說了。

說了那麼多,結果就是所謂的第二季之所以沒影子,是因為沒錢難產。就如另一部優秀國產《星遊記》一樣,盼星星盼月亮,前不久才有了新動作。新出了劇場版、第二季,可是人物都長大了,可見我們等了多久!

面向低年齡的動漫很多,可是稍微適合青少年看的卻很少。這就是現實。

曾經說過做大電影,作為一個鐵桿的中華小子的粉絲,可是就沒有然後了。時間已經快兩年了,不知道這個項目怎麼樣了。因為感覺到...我就很少關注了。純粹的將中華小子作為童年回憶來懷戀了。

作為優秀的國產動畫,這部作品收穫了很多的榮譽。在國外比如法國也給我們中國的動畫打了一面招牌。可是現在他已經完全的沉浸下去。即使以後再有相關的作品,我們也不禁懷疑還是不是原來的經典。各種傳說、各種傳統文化的糅合,讓小時候的我一看沉到故事裡去了!

可是我最難忘的就是時間之輪那一集!這一集裡小蘭發現了一個記載著神奇的時間之輪的地圖。她拉著小虎和小龍陪她前去尋找。尋找途中,小龍、小虎因為意見不同與小蘭發生爭執。小蘭賭氣獨自尋找,不料誤入黑狐幫的一個秘密據點。黑狐王威逼利誘她加入黑狐幫,小蘭很害怕。

而小龍和小虎這邊,他們本來想回少林寺,卻機緣巧合地發現了時間之輪。他們不小心穿過時間之輪,來到了未來。可是,他們看到的卻是敗落幾乎已成廢墟的少林寺。他們更驚訝的是,他們看到了已經長大成人的自己,不用說他們都滿意的發現自己都成了武林高手俠士。可是被自己拋棄的小蘭卻誤入歧途,走上了和原本完全相反的道路,成了黑狐的得力助手。於是明白過來的小虎和小龍立馬回去找小蘭。

這種關於未來無數種可能的思考,對那時候的我簡直就是打開了另一個世界。這部動畫片每一個人物都刻畫的相當到位!讓當時的我難以忘記。

可是,對於沒有續作的他,換個角度來想,我們要的是高質量的作品。這部作品花了七年才誕生出來,如果因為市場狗尾續貂,那這樣的續作還是算了!


樂吧動漫


當然看過了,於2006年發行的《中華小子》可以說是我們90後的小學初中放學吃晚飯的“必修課”。《中華小子》是中國和法國合作出品的26集系列動畫片,也是中國歷史上第一部幾乎全部用海外資金拍攝的原創動畫片。

《中華小子》的故事背景選在了十七世紀的中國河南,講述的是曾被鎮壓千年的惡魔黑狐王掙脫了桎梏,帶著它的爪牙重回人間妄圖再次魚肉百姓。百姓們實在無法忍受水深火熱的生活,紛紛來到少林寺向住持三藏法師求助。三藏法師認為只有找到當年鎮壓惡魔的英雄轉世才有希望重新戰勝惡魔。但當他們找到英雄轉世後,卻發現他們三人還只是少不經事的孩子。為了拯救人民,小龍、小虎和小蘭開始接受艱苦而又危險的訓練。在此期間,他們經受著不斷的磨練,完成各種任務;穿越各種險境尋找武功秘笈;也會外出遊蕩,四處冒險,對黒狐王等敵寇發動襲擊。

如果用一句話形容的話,《中華小子》是一部有著外資背景的中國風動畫。中國風我想大家都能直面感受到,十七世紀大明朝為背景,通篇充滿了武俠小說的佛道思想(不過背景設計更傾向於佛教),武俠風的背景音樂也非常契合,展現了中國傳統文化和江湖武俠的魅力,按理說這是一部風格鮮明的中國風動畫。

但另一方面,中華小子受海外影響也很明顯,反派設計和傳統武俠小說相左、劇情節奏屬於典型的公路片、推崇JUMP式的友誼努力勝利、最關鍵的是小蘭的人設...滿滿的歐美眼中東亞女子長相既視感=-=不過考慮到《中華小子》在法國的收視率那麼高,也可以理解吧...

總之《中華小子》是一部非常不錯的國產動畫,雖然由於種種原因留下了許多遺憾,但希望我們後來的國產動畫們能以這個“前輩”為榜樣再登高峰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