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什麼讓你覺得人類的科技弱爆了?

445-1


感覺最強烈的就是宇航技術了,發展了半個多世紀,載個人去最近的月球都那麼困難。而月球離地球只有1光秒多一點,而離我們最近的恆星系也有4.3光年,大約135604800光秒。。。。1億多倍的距離。。。這樣的宇航技術發展速度,地球人類什麼時候能出太陽系?눈_눈



更遠的恆星系呢?河外星系呢?想想就覺得好絕望。。。。宇宙那麼大,我們卻不能出去看看╮(╯_╰)╭

如果你以為這只是暫時的你就錯了,事實上從理論上我們就出不去,或者嚴謹點說是跑不遠。現在已知的燃料引擎驅動方式下,最有效率的應該是反物質作為燃料了,根據計算,使用反物質驅動的飛船最高速度可以達到大約光速的90%左右。然而反物質並不能通過採集獲得,也就是它無法在宇宙飛船出發後自行補充,而自行製造的話,製造所需的能量遠高於反物質湮滅能產生的能量,所以飛船上自行製造根本不現實。

往下降一級就是氫核聚變了,氫倒是滿宇宙都是,飛船在航行途中自行補給不成問題,然而氫核聚變的效能並不高,根據計算,氫核聚變極限大約只能把飛船加速到12%左右的光速。。。。這樣的速度下相對論效應基本上可以忽略不計了,也就是飛去最近的恆星系至少也要大約36年,你大學畢業出發也得飛到退休才能到_(:D)∠)_

而上面說飛船能達到的最高速度是在飛船質量絕大部分為燃料質量的情況下才能得到的,並且燃料完全用於加速,不考慮減速的情況下得到的。

是不是感到很絕望╮(╯_╰)╭


星宇飄零2099


登陸火星,上帝粒子,可控核聚變。我們正處在一個科技大爆炸的時代,我們人類彷彿無所不能,但實際上,我們現在科技的發展,都是在吃過去科技發展黃金時代的老本,而在很多領域,人類已經很久很久沒有往前邁出實質性的一步了。

醫學上:

癌症,艾滋,這些疾病,都已經多少年了,依然沒有攻克的希望。這些先不說,連個基本的小感冒,都不能除根。在人類面前,細菌和病毒們依然處於不敗之地。

計算機領域:

如今計算機的進步依然停留在壓榨傳統計算機容量極限的基礎上的。生物計算機、量子計算機依然停留在理想階段,還屬於“想得美”的做夢階段。都在說人工智能的“白色恐怖”,但是,人類演技舉出的機器人,連最最基本的圖靈測試,都通不過。 理論物理:

理論物理是整個科學發展的基礎,但回頭看看,幾十年了,理論物理的發展卻沒有多大的進步,依然逃不出愛因斯坦他老人家的“手掌心”。

航天領域:

依然還是那些笨重的固體和液體化學燃料推進,如果真的有外星人在暗中觀察我們,那看到每個射向天的火箭,可能都在嘿嘿傻樂吧:愚蠢的地球人。

生物學領域:

DNA就像是上帝劃定的禁區,如今的研究依然沒有實質突破;人類連自己的大腦到現在還搞不明白。

更多的就不一一列舉了。

1963年蘇聯宇宙學家尼古拉·卡爾達肖夫創造了一個衡量宇宙文明等級的假想指數-卡爾達肖夫指數,卡爾達肖夫指數對於文明先進程度的評估主要基於該文明可以利用的能源等級及總量。而地球文明只配歸入1級文明類,還處於徹徹底底的宇宙文明嬰兒時代!

當然,人類科技一直都是一個不斷累積,從質變走向量變的過程。

所以,沒必要悲觀,說不定那天,科學家們就能給你一個大大的驚喜。


科學重口味


關於地震預測這件事,我就覺得人類的科技弱爆了!

雖然我們由上圖可以知道,日本的地震活動性要比巴西強的多得多。但是,日本下一次9級以上的地震什麼時候發生,人類卻無能為力!即使科技水平高速發展的美國和日本基本上也不進行地震預測了,因為毫無進展!轉而想辦法提高建築物的抗震設防能力。

但是實際情況是,面對大地震以及可能引發的海嘯,沒有預報,只靠防波堤和地震海嘯預警也是無法減輕地震災害。如在2011年3月11日東日本9級地震過程中。雖然日本開發了高科技的地震及海嘯預警系統,修築了防波堤,但是,由於防波堤過低(僅有10米高),而當次地震引發的海嘯的最大浪高高達23米,因此防波堤還是被沖垮。而與此同時,日本核電巨無霸——東電公司在已經收到地震和海嘯預警的情況下,沒有按照地震應急預案要求及時關閉核電站機組,最後造成堪比切爾諾貝利核電站級別的最嚴重核洩露事故,嚴重的影響了當地甚至周邊地區的生態環境。

可見,人類科技面對地震預測還是弱爆了!


地震博士


太多了!數都數不清楚~姑且舉幾個至今都記得清楚的例子吧,來自科幻小說和電影。哪裡說的不準確,還請各書迷影迷指正。

1、《三體》降維打擊

三體中最讓人印象最深刻的就是歌者的二向箔了,這是三維降二維的打擊武器。降維打擊也是作品中實施過的最可怕的打擊,就像七傷拳那樣,打擊者最終也要走向低維度,只不過被打擊者無計可施,只能消亡或者逃亡,而打擊者早有準備,改造自己去適應低維。作品中地球最終被二維化,也只有光速飛船可以逃亡。

2、《攻殼機動隊》人機合一

《攻殼機動隊》是上個世紀90年代日本漫畫家士郎正宗的漫畫作品,描述了作為義體人的女主角草薙素子帶領秘密特殊部隊“公安九課”,通過特殊方式秘密解決非常狀況的故事。《攻殼機動隊》被認為是描述未來世界的神作之一,其通過網絡犯罪的案件探討了機器、靈魂、記憶等未來科技形成後必將面臨的問題。

裡面出現了腦機接口的概念,指的是將人腦或動物腦與外部設備間建立直接連線通路。在單向腦機接口的情況下,計算機可以接收大腦傳來的命令或發送信息到大腦,但不能同時收發信號。而雙向腦機接口則允許腦和外部設備間的雙向信息交換。

此外,裡面還提出了熱光學迷彩戰衣(隱身衣)、成熟的AR/VR等技術。

3、《機械姬》人工智能

作為一部科幻驚悚片,裡面描述的人工智能給答主帶來了不小的衝擊。

一名億萬富翁內森邀請他公司的一名贏得公司一項幸運大獎的程序員迦勒到老闆的別墅共度一週。在那裡,格里森被介紹給名為“艾娃”的人工智能機器人,原來他被邀請到這裡的真正目的是進行針對伊娃的“圖靈測試”,結果被機器人雙手上的故事。

與之相比,想一想在2016年下棋下贏人類就出名的阿爾法狗,還真是弱爆了。

更多優質內容,請持續關注鎂客網~~


鎂客網


有三個領域: 航天、醫療、教育學習,人類很落後,遠遠落後於科幻小說中描述的場景。

最落後的無疑是航天。人類50年前上過月球,現在居然想再上都很困難了。在60、70年代的航天黃金時期,人們以為20世紀末人類都要移民火星了。各種科幻小說裡,太陽系內航行是最基本的能力。但是人類在這方面能力沒有什麼進展,慢慢發現宇宙飛船的各種方案都有缺點,耗資巨大,隨便出點問題飛船爆掉,幾百上千億的錢不見了。

人類的醫療能力,也有極大缺陷。科幻小說中人類的醫療技術非常發達,幾百歲的人很常見,如弗諾·文奇《深淵上的火》和《天淵》中的主角就活了幾百年,身體還非常年青,碰上自己好幾代的子孫。而這並不是不可想象的,細胞的凋亡與生長機制如果研究通了,人類的身體部件替換成有活力的細胞組件,完全可以活幾百歲。但是已經很多年了,雖然人類社會發展得很繁榮了,最長壽的人仍然是110多歲,似乎這就是人類人命的上限。還有各中疾病,治療方案聽上去都很落後。科幻小說中直接從細胞入手,什麼病都給治了。

人類個體的教育學習方法,多年來沒有什麼突破。單個人面對整個知識體系能力顯得越來越弱,現在最牛的專家學者都不如以前的天才令人印象深,沒有超級天才學者。一個人要學的知識越來越多,學很久也就是某一方面的專家。一些領域,專家的人數很少。在科幻小說中,不僅AI學習能力遠強於人類(現在已經有一些領域如此了),人類個體也有突破了,如快速學習(植入知識芯片),基因改造後智商與學習能力爆棚,出現智力超人,甚至個人接入虛擬系統,能力無限。

因此,人類科技水平受困於這三個極大的缺陷,看上去弱得不行。一是困在地球上,折騰有限的空間與資源。二是生命太短暫,做不了太多事就老了。三是個體能力太弱,學習傳承方法太花時間效率太低,比超級智能差太多了。


風雲學會陳經


人類的科技依靠物理,生物等科學的進展,從牛頓經典力學對宇宙萬物運行的描述,到現代物理學從20世紀初大爆發,進入到原子以內的微觀世界研究領域後,一度產生了革命性的成果,量子力學和相對論兩大基礎及其相關理論,支持起了我們現在的科學和科技進展。

微電子的發展,網絡時代的來臨,給生活生產帶來了極大便利,DNA等基因技術使我們對生命有了新的認識,科技和文明大發展。

然而,人類目前還處於零級文明與一級文明之間,對於地球的資源還是粗放的應用,我們還在擔心石油的資源的耗盡,經受著暴風雨等氣象造成的災難,更不要說對火山地震這些地球內部變化的控制。人類自身還飽受各種疾病的困擾,對生命的奧秘還了解甚少。

人類科技整體還處於很弱的階段,還遠遠沒有達到對地球的掌控,自然災害,資源短缺,種族戰爭,病毒疾病,這些危險都是真切的威脅著我們。目前還不知道人類技術還要發展多久能消除這些威脅,一步步達到控制地球資源,掌控太陽系,乃至走出銀河系。

量子實驗室,歡迎評論和關注。


量子實驗室


哪些科技反而讓人覺得人類弱到不行。要我看啊,我覺得是航天科技。

本來人類在地球上自高自大了七八千年(人類文明有記載的歷史),反倒自從上世紀中後期開始,人類登上了月球,發射了太空望遠鏡,將目光投向深空,這下倒好,人類是多麼的弱小,甚至在宇宙面前,人類比那沙漠中的一粒沙也強不到哪裡去。

而當人類指令旅行者一號在距地球64億公里處回眸地球拍下照片時,那淡藍色僅佔了幾個像素的小點便是人類的家鄉,70億人的家園,人類所有的故事都在那個蒼白的點上。

不禁令人思考,宇宙那麼大,人類什麼時候才能去看看呢?

現在當然比幾百年前牛X的不行,人們不僅登上月球,還能探索一萬米的深海,最遠的探測器距離太陽已213億公里,來回傳達信息都需要40個小時。人類想要登陸火星在近三十年間裡,而且人類還要重回月球,建立月球空間站,建立月球科研基地,甚至將來在火星上建立科研基地。

這一切,使人類感覺到進步飛速。

但這些只是在太陽系中,太陽系只是銀河系中普普通通的恆星系,銀河系也只是本超星系團中普普通通的星系,本超星系團也只是可觀測宇宙中普普通通的超星系團,可觀測宇宙只是人類可以觀測的到的範圍罷了。

(每一個光點都是像銀河系那樣的星系。)

這一切都使人感到弱到不行,但好在人類有的是時間。

個人淺見,歡迎評論!

本回答由一枚遊戲科幻迷原創,感謝點贊關注,我們一起科幻想象、暢遊宇宙!予人玫瑰,手有餘香!


一枚遊戲科幻迷


一定會有人說:“又是《三體》看多了的。”

人類科技發展會不會受到外星人鎖死?概率的確很低。但是相對於人類文明等級來說,目前的科技水平還只是起步階段。

首先第一:能源問題

能量守恆定律,製造、使用產品消耗大量的能源。目前科技發展最大的瓶頸是如何解決大量、便利、環保的能源問題。

過度依賴於電,假設有外星人入侵地球,只需要發送一種強力干擾電磁場的脈衝波,地球上一切厲害的東東都變成紙老虎。

二:對於人類自身的認識尚淺

科技工具看起來已經可以上天入地了,能看到億萬光年外的星系。

對人類自身精神領域的探索卻發展緩慢。

因為科技需要普適性、可重複驗證的嚴謹性。但人體的個體差異卻很明顯而複雜。

對一些疾病的治療還無法完全掌控;對人體的隱性場能認識不足;對意識與物質之間的關係,剖析的還不夠深入;對一些特異功能、特異體質的研究嚴重缺乏。

三:資源循環利用率太低

科技產品目前最大的弊端是環境汙染和資源浪費。

科技產品過度市場化,卻在資源回收利用上力度不匹配。

最大的問題就是對於各種垃圾的處理。電子垃圾、衣物類、塑料類、廚餘類垃圾處理技術還很低級。

四、應對災難,人類仍然很孱弱

我國古代就有地震儀了,想不明白怎麼現代還無法準確預報地震?

海嘯、颶風、火山噴發等大型災難,就更難躲避和控制了。

列舉了種種不足,並非妄自菲薄,也不是科學“弱爆了”,而是目前科學發展不平衡,科學家們還任重而道遠哦……


姝子


1光年需要飛3萬年左右;人類能源利用方式主要還是“花式燒開水”,燃料利用效率不足50%;10000多米深的馬裡亞納海溝,人類總共下潛好像不到10次。

過去一百年人類科技發展算是比較迅速了,實現了載人登月,實現了空間站的建設,實現了生命的克隆,解決了一大堆疾病,但是之前打下的基礎還不夠,一百多年後的今天基礎科學的發展面臨很多困境,人類的對世界的觀測手段還不夠,宇宙宏觀尺度和物質的微觀運動還有大量的規律不能觀測,不能觀測就不能把握規律,更無法投入實用,面臨著另一個節點,只有突破過去,才會有更迅速的發展。

能源領域,人類目前的能源利用效率還比較低,大量的能量以熱的方式消散,浪費的大約佔50%,同時伴隨著環境的汙染,所以在探索可控核聚變等新能源的過程中,科學家們還在研究“第五能源”——節能技術;生命科學領域,不少長壽老人年齡可以達到120歲左右,科學分析得出的結論也是人類目前的極限壽命在128瑞左右,可是大多數人活不到100歲,很多疾病仍無法解決。

不論是地球上還是太空中,不管是宏觀天梯運行還是微觀物質活動,都有很多無法觀測無法探測的地方,還真是弱爆了,不過科技是發展的,人類科技不會一直如此。


來看世界呀


誠然,過去的幾百年時間,人類科技發展迅猛,讓我們的生活有了翻天覆地的變化,科技的高速發展也讓我們進入文明時代!

但或許是各類科幻小說和電影的狂轟亂炸,給予了我們太高的期望值,科幻世界裡隨便拿出一項科技就會讓人類科技弱爆了。

但就算不考慮科幻因素,迴歸現實世界,對人類科技的“低級”也會感受很深!

首先,我們的文明和科技發達只是相對,我們的智慧也是相對於地球其他物種而言,如果人類連自身的疾病都無能為力,還談什麼宇宙文明呢?比如癌症,癌症等!

還有,相對於地球自身的自然力量,人類科技顯得太微不足道了,地震,海嘯,火山爆發,颱風等等,在這些大自然力量面前,我們更多的只有祈禱等待!

更不要說更猛烈的宇宙事件,小行星撞擊,伽馬射線暴等等,我們連想都不敢想!

按照前蘇聯天文學家對宇宙文明三個等級劃分,人類目前只有0.7級,可想而知我們的文明有多麼低級了!而一切的根源就在於“能源”兩字,必須有革命性的能源變革才能推動人類文明快速發展!

想想如今的人類航天科技,看起來已經很發達,但本質上與幾千年前的人類利用的能源方式是一樣的,都是傳統化學燃料,說白了就是“火”,利用“火”的力量推動火箭!古代人類在原始社會就能利用火的力量,而如今我們還是擺脫不了用“火”的力量發射火箭,這是何等的“低級”?

而可控核聚變是目前人類最有可能達到的科技,也是讓人類能成功邁進一級文明的關鍵!

您說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