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村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賣柚子的小夥子


農村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一句典型的用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中的分佈來作氣候判斷的諺語。類似的諺語還有“六月立秋,兩頭不收”,在過去的文章中大鄉曾作過詳細的分析,通過某個節氣在農曆中的分佈來判斷氣候或收成是不靠譜的。

題主所說的諺語從字面來理解就是:冬至日如果處在當時農曆月份的前半部分,那麼這個冬天就有可能是暖冬,備好耕牛來年迎接好收成就是了;如果冬至日處在當時農曆月份的後半部分,那麼這個冬天就可能是“連鬼都能凍死”的冷冬。

實際上這種判斷是不科學的,首先今年的冬至就沒有代表性,因為今年冬至日是農曆11月16,既不在頭,又不在尾,又該如何判斷呢。冬天冷暖跟節氣在農曆中的分佈是無關的。因為二十四節氣是通過太陽在黃道(地球繞太陽公轉的軌道)位置上的位置確定的,用陽曆來定位更合理。

而現在我們用的農曆是陰曆跟陽曆調和後的“陰陽曆”,二十四節氣在農曆上的分佈是極不規律的。所以這種通過“冬在頭”還是“冬在尾”來判斷冷暖冬是不靠譜的。

另外,諺語中的“賣了被子去買牛”,似乎在說暖冬後會有好的收成。其實也不一定,因為往年的氣象數據顯示,暖冬後發生“倒春寒”的幾率遠高於冷凍後發生“倒春寒”的幾率。

【大鄉】,專注科普三農領域的“冷知識”、“趣知識”,快來關注、點贊吧!

大鄉


對於農村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其實這裡的“冬”是指的冬至,就是說冬至在月初、月中、月末的話,來判斷今年是暖冬或者冷凍天氣了!因此,這句老話也可以說成“冬至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至在尾,凍死鬼”,是不是這麼說就一目瞭然了呢!下面就簡單聊一下: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的理解

根據上面的解釋,這裡的“冬在頭”就是說冬至在農曆月初,例如去年是2017年12月22日,即農曆十一月初五,就是月初,也就是“冬在頭”!而今年雖然是2018年12月22日,即農曆十一月十六,就是月中,也就是“冬在中”了!

所以說,這句老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冬至在農曆十一月月初前十天出現的話,應該是個暖冬天氣,就可以賣掉厚被子去買牛準備春耕了!

不過,我感覺這句話應該只適合淮河以北吧!因為在淮河以南的地區也有老話“冬在頭,凍死老牛”的說法,正好是相反的!或許因為咱們國家地大物博吧,每個地區的氣候環境並不相同,因而並不能適用各個地區哦!

“冬在尾,凍死鬼”的理解

根據上面“冬在頭”的解釋,這句老話的意思就是說:如果冬至在農曆十一月後十天出現的話,今年應該就是一個冷冬天了,就會連鬼都能凍死的!

不過,今年的冬至是農曆十一月十六,即“冬在中”,其實民間就會看成是暖冬天的,因為老話就說“冬在中,單衣過冬”,就是說明今年可能就是個暖冬天氣了,即便穿單衣也可以捱過冬天的!

由於老話存在地域的差別,並不能適用於全國各個地區,具體的還是根據當地的老話說法為準哦!另外,現如今天氣變化莫測,很難通過一兩句老話就能揣摩透今年冬天的天氣冷暖情況,但可以作為一種氣象參考,可以防患於未然哦!

以上僅為個人見解,僅供參考,歡迎大家繼續補充觀點看法!


龍百曉生


農村俗語說“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的大體意思就是說冬至這天,如果趕在陰曆十一月的上旬,那就就證明這個冬天將是一個暖冬;相反,如果冬至這天拖到了陰曆十一月的下旬,那麼這將是一個寒冷無比的冬天。究竟是否準確,我以為不能說百分百,起碼是有一些道理的,畢竟是經過了農村祖輩人的摸索實踐。


記得我們老房子門口有個爺爺,每年到了冬天,他都會跟我說,今年冬打頭,不用遭罪嘍。或者他會說,今年冬在後凍死狗。老人們很關心冬天的冷暖,因為冬天是否暖和,直接關係到老年人的身體健康。農村人住的都是平房,儘管可以生個煤爐子,到底不如樓上的暖氣舒服。因此每每到了冬至,也就是一年當中最冷的時刻,老人們是盼著冬打頭的,他們可以在冬日暖暖的陽光下,眯眼曬一下太陽。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雖然有一點兒誇獎,但足以說明冬至來的早,春天也同樣可以早到。有句話不是說,冬天已經到來,春天還會遠嗎。數九早了,立春自然也就跟著早了,這就將意味著農村人可以過一個暖和的春節。

或許是由於過去農村的條件有限,而且記得那時候的冬天也是出奇的冷,所以農村人很期盼冬打頭,期盼一個溫暖的冬天,想想過去家裡的水甕都凍了厚厚的冰,屋簷下是長長的冰溜子。現在年輕人或許覺得好玩,但那的確是農村人的噩夢。


小十六123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

這句農諺如果細細品味是絕對有道理的,首先,冬至這個節氣在二十四節氣中是一個比較重要的節氣,也預示著一年當中正式進入數九季節,一年當中最寒冷的階段也正是到來,冬在頭,也是指冬至到來的那天,是在冬月的前幾天,按照民間的說法,數九寒天也是從這開始的第一天,再按時間算,如果是過了新年,就已經是七九了,還有農諺說得好,七九河開,八九雁來,這個時候的農民在過了新年後,天氣逐漸轉暖,也要開始準備春耕了。

冬在尾,凍死鬼。說明冬至這天是在冬月的後幾天,那麼也就預示新年的那幾天天氣會很冷。

我們的中華民族五千年的文化底潤,我們的先人總結了許許多多的生活諺語,農業諺語等,有很多現在你要是細心一點,你就會發現和這些諺語的簡單幾句話,有著不謀而合之處。

比如:陰過冬至晴過年;冬至下場雪,夏至水滿江;冬至天氣晴,來年百果生;這些農諺或多或少都會在以後得生活中得到證實。

大家還知道哪些農諺,可以分享?




娛體生活


農村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在以前,是沒有天氣預報的。農民生活勞動,主要靠前輩人留下來的氣象農諺,你還別說,說時候真的很準確,就像天氣預報一樣。

農民對往年經驗的總結,就會運用到往後的生產勞動中去。你像這句農諺“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就是老一輩農民對冬季氣象規律的一種總結,真有指導意義。

這裡說的“冬”,指的是二十四節氣裡面的冬至。那冬至呢,會出現在冬月的哪個時間段就很重要了。一個月可以分為月頭,月中和月尾。那麼長的時間,每個時段的天氣狀況肯定不會一樣。對此,農民耕地播種,就會按照以前的經驗總結來進行。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至在冬月的月頭,就要賣了被子去買牛了。什麼意思呢?冬至在月頭的,一年最冷的天氣就很快的過去,冬至過後,天氣就很快的回暖了,然後開春後農民就要耕地播種。天回暖了肯定不蓋厚的棉被子了,就要準備好耕牛下地幹活了。說賣了被子去買牛,有點誇大其詞了,不過沒錢買牛的話,還真有要賣棉被子,也值兩錢。

冬在尾,凍死鬼。如果冬至在冬月的最後面,那麼這個開春後天氣還是寒冷的要命。不說賣了被子去買牛了,牛都會凍死,就連鬼也會凍死,人還要留著厚棉被禦寒的呢。不過有時候也很準的,冬至在冬月後十天的,真的是大雪紛飛,有風雪侵襲,冬月就很難過,開春後天氣也很冷的。

因此,還有另外一種說法,把冬至在冬月的前後三十天都包括了。“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中,十個牛欄九個空,冬在尾,凍死鬼”。不過今年東至在2018年11月22日,也就是冬至在農曆11月15 日,也就是冬月11月份的月中,應該不會太冷。


農民妹子一枝花


農村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有道理嗎?

農村裡有很多天氣相關的諺語,因為在過去是沒有天氣預報的,農民又都是靠天吃飯,如果對天氣不瞭解,那就真的很容易出現糧食歉收的情況。如果對天氣能提前有一個預測,這樣就能做好防備措施,儘量避免損失。於是,古人就通過不斷的觀察,然後把這些觀察的結果總結成為了通俗易懂又方便記憶的諺語,為農民的農事勞動提供了參考。那這句“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呢?

其實,這句農諺完整的應該是“冬在頭,賣了被置頭牛,冬在腰,凍死貓,冬在尾,凍死鬼。”。而其中的“冬”指的是“立冬”,而“頭、中、尾”則分別對應的是農曆月份中的上旬、中旬和下旬。因此這句農諺的意思是說,立冬在上旬,則春節的時候天氣會比較的暖和,而在中旬相對來說,春節的氣溫比較的寒冷。如果是立冬在下旬,那春節期間的天氣則會非常的寒冷,是一個冷冬。那這句話有沒有道理呢?

每年的冬至,是農民比較關注的一個日子。因為冬至一到,也就表示數九天就要開始了。冬至作為數九天的第一天,在民間一直有著“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的民諺。我們都知道,熱不過三伏,冷不過三九。一年中最熱的時候是三伏,而最冷的時候則是在三九的時候。

如果立冬過早,那表示春節離三九天已經過去了,這個時候正是天氣開始回暖的時候,農民也要開始忙著春播了,當然不再需要用厚棉被了,因為天氣已經很暖和了。而如果立冬過晚,那麼在春節的時候正好是接近三九天,而在三九又是一年中最冷的時候,自然在春節的時候也就非常的寒冷。

今年的冬至是在農曆十一月十五日,算是“冬在中”。如果這句農諺是準確的話,那今年的春節回相對來說比較寒冷一點。但是,這句農諺也是有一定的侷限性的,並不是全國都適用的。所以,具體還是要根據當地的情況來看。而且氣候也是變化莫測的,其只是能起到參考的作用,並不一定就是100%準確的。比如今年,有專家就已經預測了會是暖冬。而這句農諺預測的春節也是比較暖和的,看來還是有一定道理的,但是到底春節是冷是暖,一切等到春節就清楚了!


農夫也瘋狂


諺語是我國勞動人民在長期的生產生活中對天氣的各種變化經驗性的總結。從概率學上說,它有一定的準確性。比方說冬在頭賣被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呢?這裡的冬是指冬至, 因為冬至在每年陽曆的十二月二十一日或者二十二日,而對應的農曆一般指農曆十一月。所以這裡的月是指的農曆十一月。那麼這兩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冬至的一天在農曆十一月的月頭,今年的冬天不會太冷,來年春暖花開的早,所以賣了被子買耕牛,準備來年的春耕生產。而冬至在十一月的月尾,則說明這個冬天比較漫長而寒冷,連鬼都會凍死。


遲到的成功者


以前農村科技沒有這麼發達,也還沒有天氣預報、氣象衛星等設備,因此人們會根據二十四節氣出現的規律來判斷和預測天氣,這在以前很流行,而且有時候確實也比較靈驗。就比如農村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這裡的“冬”指的是冬至,就是一年中二十四節氣之一。以前農村人認為冬至出現在一個月分的前十天之內,那麼這個冬天將不會非常寒冷,而且沒過多久回春了,天氣將逐漸變暖,這時候也就不需要蓋被子了,可以將被子賣了去買牛,準備來年的春耕,買牛用於耕田。



一個月有30天,如果冬至在前十天出現,那麼今年人們不會忍受非常寒冷的冬天,如果冬至出現在一個月的後十天,即“冬在尾”,這時候就需要注意了,這個冬天將會比較寒冷,而且往往會下雨夾雪,這種天氣就不能靠賣被子來買牛了。據說以前農村出現“冬在尾”的時候很多豬、牛、羊都被凍死過,損失很大。



其實冬至一般都在每年陽曆的12份左右,今年2018年冬至是在12月22日,如果算農曆的話就是11月16日,算是月中,根據以前農村老話來說就不算太冷。這種俗語是以前農村人們通過常年勞作總結出來的,在現代看來沒有多大科學依據,但確實農村人經驗總結,大家也可以瞭解下。


鄉村波比


原來沒有天氣預報,人們只能根據多年的經驗和總結,來預測天氣 ,由於是多年的經驗,往往是比較精準的,否則也不會流傳千年啊!這些預測天氣的俗語,在物候學中也是非常受重視的,下面簡單談談題主所問的這句話吧!


這裡的冬,指的是冬至,冬至在農村是很受重視的,在我們農村會家家戶戶吃水餃,否則會被認為耳朵會被凍掉。冬至這天,要麼是在一個月的頭幾天,被稱之為冬之頭;要是在這個月的末後十天,就被稱為冬之尾。人們通過觀察發現,要是在頭的話,這個冬季會過去的比較快 而且天氣還不是很冷,可以把棉被賣掉買牛準備春耕;要是在尾的話,冬季會過去的非常慢,而且天氣非常冷,別說人即使鬼都得凍死。當然,民間俗語有一定的誇張成分。

今年是狗年,今年的冬至在農曆的十一月十六 這是所謂的冬在腰。俗話說冬在腰,凍死貓,意思是很明顯啊,今年很大程度上會是一個寒冬,小動物可能會是一個災難年。不過對於冬小麥會很有好處,因為天氣冷,會凍死一些害蟲,還會防止小麥旺長。咱們農民在乎的不是冷不冷,而是來年有沒有收成啊!


到底準不準,冬至很快就會到了,我們拭目以待吧!大家希望今年是個暖冬,還是個寒冬呢?你對這個問題又該如何看待呢?歡迎留言區發表自己的看法吧,謝謝大家!


雪6198


農村俗語: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是什麼意思?

我們知道,以前的農村信息相對來說比較閉塞,很多經驗性的東西都是來自於人們對於周邊所處環境的長期觀察總結。這一點,在天氣氣象方面體現的尤為突出,比如“五月霧,魚走路;六月霧,乾死樹”、“月亮生毛,大水衝成潮;月下有橫雲,白天雨傾盆”、“月亮有毛,田坎做牢;月亮有環,田坎打斷”、“春霧晴,夏霧雨,秋霧曬死鬼,冬霧雪花飛千里”、“早打穀子一包漿,遲打穀子要生秧”、“過了八月白露節,挑起籮筐到田莊”等一些農諺。


題目中的“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其實也是一句關於氣象的農諺。“冬”指冬至這一節日,而“頭”、“尾”則分別指月初那段時間和月末那段時間。整句話的意思就是“如果冬至日在農曆的月初那段時間,那麼就可以賣了被子去買牛了;如果冬至在農曆的月末那段時間,連鬼都能凍死了。”之所以會有這樣的說法是因為人們認為冬至日在農曆的月初那段時間,那麼接下來的冬天就比較暖和;而冬至在農曆的月末那段時間,冬天就會非常冷。

其實還有那麼幾句和“冬在頭,賣了被子去買牛;冬在尾,凍死鬼”這句話意思類似的句子,比如“冬至在月頭,掌牛阿哥唔知愁; 冬至在中央,霜雪兩頭光;冬至在月尾,掌牛阿哥唔知歸”或這是“冬在腰,無雨又無風,凍死貓”。大家也知道,“冬至就數九”,正所謂“一九二九不出手;三九四九冰上走;五九、六九沿河看柳;七九河開,八九燕來;九九加一九,耕牛遍地走”。所以說,冬至的早晚,和接下來的氣溫變化,還是有很大關聯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