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一波:兩年時間 危廢會變成比較差的紅海

PPP項目曾一度是環保企業眼中的香餑餑,但今年以來這種情況急轉直下。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近日對《每日經濟新聞》記者說:“現在,環保圈也很少有人去拿項目,以前一個項目出來很多企業去搶,現在是項目出來請企業去,企業都不去。”

桑德集團董事長文一波介紹,在PPP的倒逼之下,現在環保企業都在做輕資產。

然而,與垃圾處理、水處理等領域的環保PPP項目遇冷相比,環衛領域的PPP項目情況則大不一樣。今年5月,淮北市公共資源交易網發佈濉溪縣農村生活垃圾治理一體化PPP項目資格預審結果公告,26家社會資本、28家企業(包含2家聯合體成員企業)入圍。

有行業人士統計,2017年,33個公佈資格預審結果的環衛PPP項目中,共有166家企業/聯合體入圍,平均每個項目有5家入圍企業/聯合體。2018年1月1日~4月17日,在13個公佈資格預審結果的環衛PPP項目中,共有104家企業/聯合體入圍,平均每個項目有8家入圍企業/聯合體。

對此,文一波介紹,現在大家都爭著做危廢、環衛項目。以前覺得危廢、固廢領域要經過幾年才能發展起來,現在看來兩年時間危廢就會變成比較差的紅海。“以前一個省份才有一個危廢、固廢項目,現在差不多一個地級市就有一個。”

環衛、固廢、危廢等領域成為環保企業進軍的重點領域,這既是受環保PPP的影響,也是由於這些領域市場向好。

肇慶飛南金屬有限公司董事長孫雁軍告訴《每日經濟新聞》記者,在嚴格的環保督查之下,危廢非法傾倒的問題得到了遏制,去年危廢處理的價格是每噸2500元,現在已經漲到了每噸4000多元,有的地方甚至到了6000元。

記者粗略估計,以肇慶飛南金屬有限公司年20萬噸的處理能力計算,每噸危廢處理價格從2500元漲到4000元,每年的收益就能增加3億元。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