尉遲敬德墓碑:把他的醜事描寫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顯慶三年十一月二十六日,大唐首都長安城隆政裡鄂國公府,一代猛將尉遲敬德薨歿,享年74歲。唐高宗李治下詔,在雲龍門為尉遲敬德舉行追掉會。李治下詔放假三天不上朝,在京五品以上官員必須到尉遲敬德府第弔唁。李治還下詔,追封尉遲敬德為司徒,追封尉遲敬德的亡妻蘇嫵為鄂國夫人,讓這對夫妻一起陪葬昭陵,常伴李世民左右。說到這裡也許有人會問了:“你咋知道的這麼清楚,你當時在場嗎?”

小編當時肯定不在場,但是尉遲敬德的嫡長子尉遲寶琳在場。尉遲寶琳請人給老爹寫了一方墓誌銘,筆者剛才說的這些事情,都是這方墓誌銘記載的。除了尉遲寶琳給尉遲敬德立的墓誌銘,大唐宰相兼尉遲敬德親家公許敬宗,還給尉遲敬德寫了碑文。筆者今天就結合墓誌銘與碑文的記載,講一下尉遲敬德的人生軌跡。

《尉遲敬德墓誌銘》裡面,說尉遲敬德名叫尉遲恭。許敬宗撰寫的碑文,說尉遲敬德名叫尉遲融。在我看來,尉遲寶琳不可能把老爸的大名搞錯了,許敬宗不可能把親家公的大名搞錯了。出現這種情況,只有一種可能,就是尉遲敬德有兩個大名。這種情況在隋唐時期不少見,《新唐書》就記載,程咬金早年的大名叫程咬金,發跡後覺得那個名字太土了,就改了一個文縐縐的大名叫程知節。尉遲敬德的情況,應該和程咬金差不多吧。筆者認為,尉遲敬德應該有一個大名尉遲恭,還有一個曾用名尉遲融。

尉遲敬德墓碑:把他的醜事描寫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唐高宗李治劇照,感謝原作者

尉遲敬德的人生,是戰鬥的人生,他的碑文和墓誌銘,肯定是著重介紹他的戰功。關於尉遲敬德在唐朝時期的戰功,大家都耳熟能詳。我重點介紹一下尉遲敬德在隋朝時期的戰功。尉遲敬德的爸爸名叫尉遲咖,是隋朝的上儀同。尉遲咖死得早,尉遲敬德十二歲就繼承了家業。

偏偏那個時候天下不太平,尉遲敬德的家鄉鬧土匪。尉遲敬德家族田宅廣有,引得土匪垂涎三尺。這要是一般人,在十二歲的年紀,碰到了土匪,肯定是嚇得尿褲子了。尉遲敬德不是一般人,他是個英勇善戰的少年英雄。週歲才十一歲的尉遲敬德,打開家裡的糧倉,招募了一批鄉勇,組成了民團保衛家鄉。馬邑在尉遲敬德的保護下,得以免遭土匪禍害。

尉遲敬德慢慢長大了,他的威名也被朝廷知道了。朝廷徵召尉遲敬德,讓他出任官職。隋煬帝征伐遼東的時候,尉遲敬德在幽州,率領一千名騎兵迎接聖駕。尉遲敬德在那個時候就管理一千騎兵了,已經是一個不大不小的武官了。

尉遲敬德人生的第一場大規模戰鬥,發生在隋朝末年,對手是翟松柏、劉寶強。當時的情況是翟松柏、劉寶強起兵造反,尉遲敬德率領所部參戰。按照墓誌銘的記載,翟松柏、劉寶強兩人擁兵數萬,尉遲敬德只帶領一百個騎兵,就向敵人發起衝鋒。這一場戰鬥,尉遲敬德所在的隋軍,繳獲戰馬三千匹,俘虜敵軍五萬人。

這一場戰鬥,隋軍參戰部隊挺多的,主將肯定不是尉遲敬德,尉遲敬德只是其中的一個小軍官。墓誌銘都是挑好聽的說,居然把這一場戰鬥的戰果,都算在尉遲敬德頭上。擊敗翟松柏、劉寶強之後,尉遲敬德成了李淵的部下,參加了對歷山飛戰役。當時的尉遲敬德,在馬邑太守王仁恭麾下效力。馬邑的兵馬歸太原留守李淵節制,尉遲敬德也算是李淵的部下軍官。當時的李淵,大概也不認識尉遲敬德,肯定也想不到日後的尉遲敬德,會成為他家的凌煙閣功臣。

尉遲敬德墓碑:把他的醜事描寫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尉遲敬德劇照,感謝原作者

尉遲敬德打歷山飛,表現相當的勇猛。王仁恭為尉遲敬德請功,隋煬帝封他為正議大夫。王仁恭做夢也不會想到,他剛剛給尉遲敬德表功,尉遲敬德就想殺他。王仁恭剋扣軍餉,使得部下兵將對他意見很大。劉武周作為帶頭大哥,聯合尉遲敬德等人搞事情,把王仁恭殺了。劉武周自稱馬邑太守,尉遲敬德則是成了劉武周的左膀右臂。

劉武周殺了馬邑太守王仁恭,隋朝的臣子肯定是當不下去了。劉武周接受突厥可汗的冊封,自稱定楊可汗,尉遲敬德則被劉武周封為偏將軍。劉武周造反,給了李淵藉口。李淵以防範劉武周為名,招募幾萬人馬,然後調轉槍口,浩浩蕩蕩向長安城殺去,史稱“晉陽起兵”。

李淵往長安方向打,劉武周則是對太原方向垂涎三尺。李淵打進長安之後,大搖大擺當起了皇帝。劉武周則是派尉遲敬德追著李淵的屁股打,尉遲敬德很厲害,李淵被打得很狼狽,連老巢太原城都丟了。就在尉遲敬德威風八面的時候,碰到了他生命中最丟臉的醜事。這件事情,就是被秦瓊打了一頓。

《新唐書》《舊唐書》《資治通鑑》《唐史》都記載,尉遲敬德確確實實被秦瓊打敗了,迫不得已才投降大唐。秦瓊有個兒子,名叫秦懷道。《秦懷道墓誌銘》記載說“祖叔寶,擒尉遲敬德以歸”。

尉遲敬德墓碑:把他的醜事描寫得高端大氣上檔次

李淵劇照,感謝原作者

秦懷道的墓誌銘,是兒子秦景倩寫的。秦景倩說他的爺爺活捉了尉遲敬德。尉遲寶琳作為尉遲敬德的兒子,肯定不能寫老爸尉遲敬德被秦瓊打了,更不能寫老爸尉遲敬德被秦瓊活捉了。尉遲寶琳沒辦法,他只能在《尉遲敬德墓誌銘》上面說:“太宗躬整兵甲,以擊武周,獲其偏裨,兇徒迸潰。公乃率其餘眾,投誠拜款。辭袁之節,抗跡於前荀,去隗之誠,比肩於往竇。”

許敬宗身為尉遲敬德的親家公,肯定不能寫尉遲敬德被秦瓊打了一頓,迫不得已才投降李世民。許敬宗是唐朝初年文壇領袖之一,他的文筆確實厲害。許敬宗用生花妙筆,把尉遲敬德被秦瓊打敗的事情,描寫得高端大氣上檔次。許敬宗在尉遲敬德碑文上是這麼寫的:“太宗俯離鳳邸,親御龍韜,軍次介休,將屠偽邑。早欽英略,深嘉義勇,飛箭以述皇威,投金以申同德。公鑑窮無相,識照先機,雪西楚之如狼,陋張角之吠犬,遽歸真主,期乎定人”

把許敬宗寫的碑文和尉遲寶琳請人寫的墓誌銘對比一下,就會發現許敬宗的文壇領袖地位,真的不是浪得虛名啊。一件醜事,被許敬宗描述得如此高端大氣上檔次。尉遲敬德把孫女嫁給許敬宗的兒子,真的是賺大發了。

參考書目:《新舊兩唐書》《資治通鑑》《尉遲敬德碑》《尉遲敬德墓誌銘》《秦懷道墓誌銘》

《隋唐往事》系列貼文,由王福星原創。碼字不易,請尊重原創,未經授權,嚴禁轉載。本人已經和維權公司簽約,委託維權公司代理維權。未經授權轉載者,維權公司會代表本人維權。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