孟小冬婚变后遁入空门,杜月笙派人传了一句话后她立即决定复出!

男人对一个女人最大的承诺,便是婚姻(名分)无疑了。

这句话,可以被反证。这就意味着,当一个男子不愿意或者“无法”给女人婚姻的承诺时,往往便可证明:他对这个女人的爱,没那么够。

1933年,与京剧大师梅兰芳纠葛7年多后,同为京剧大师的“冬皇”孟小冬便公开发布了一则启事,上书:

“冬当时年岁幼稚,世故不熟,一切皆听介绍人主持。名定兼祧,尽人皆知。乃兰芳含糊其事,于祧母去世之日,不能实践前言,致名分顿失保障。毅然与兰芳脱离家庭关系。是我负人?抑人负我?世间自有公论,不待冬之赘言。”

今时的人,看到这则启事时多会摸不着头脑。之所以看不懂,多半因为对启事中的“兼祧”二字不理解所致。

此处的“兼祧”,实是指“兼祧两房”,这也是导致梅兰芳与孟小冬最终劳燕分飞的根本原因。

“兼祧两房”,这是1927年,已有一房夫人的梅兰芳迎娶孟小冬时的承诺。意思是:第二任太太(孟小冬)过门后,和大太太胡芝芳同等看待,不分大小。

理想很丰满,现实颇骨感。

孟小冬婚变后遁入空门,杜月笙派人传了一句话后她立即决定复出!

嫁给梅兰芳后,孟小冬虽一直未住进梅府,但因为梅兰芳有两处宅院,所以她一直在另一处“梅府”过着貌似“兼祧”的生活。

假可以乱真,但到关键时刻,假的便是假的,一看便知。

1930年,将梅兰芳伯母去世。梅兰芳的这位伯母一直抚养梅兰芳,所以她实际是梅兰芳一生最重要的长辈,自然,她也是孟小冬和胡芝芳名义上的婆婆。

孟小冬接到噩耗后,特地剪掉长发,披麻戴孝前去为婆婆守孝。

让孟小冬没有想到的是,她刚刚踏进梅府大门,就被三四个下人拦住了。面对此情此景,大厅里的梅兰芳面露难色地哀求福芝芳:

“不看僧面看佛面,小冬已经来了,我看就让她磕个头算了!”

怀胎已快足月的福芝芳还没等梅兰芳把话说完,便“唰”地一下站起来厉声道:

“这个门,她就是不能进!否则,我拿几个孩子、还有肚里一个,和她拼了!”

梅兰芳见形势艰难,便出来苦劝孟小冬:

“要不,你就先回去吧!”

孟小冬听完,真真如五雷轰顶,她到此刻才明白,之前所说的“兼祧”,根本就是梅兰芳的谎言。自始自终,她就没被看成梅家“二夫人”,对,她只是一个地位低下的小妾。

孟小冬呆立在原地,良久后,她凄然转身离开了。

孟小冬婚变后遁入空门,杜月笙派人传了一句话后她立即决定复出!

梅兰芳以为,孟小冬走了,总算告一段落了 ,日后安慰一通便可无事。显然,梅兰芳并不完全懂女人,或者说他并不完全懂孟小冬。

孟小冬眼里,婆婆过世,是最重要的时刻,作为儿媳妇,她有义务守孝。可最后,她竟连“磕头”的资格都没有。万般委屈下,“丈夫”不仅不相帮,还劝她退让。

人啊,真要低到尘埃里,才见爱吗?

低到尘埃里的爱,从来不会有好结果。

清高孤傲的孟小冬,在低处才真正看清自己这段持续了七年的感情。

情绪这个东西,是有链条的,牵一发而动全部,情绪崩溃的孟小冬,不自主地想起多年前的另一桩事。

多年前,梅兰芳与孟小冬婚后不久的一天。孟小冬一位名叫李志刚的戏迷持枪闯入梅府,这位仰慕者大约无法接受孟小冬嫁作人妇的事实,他进了梅府后,竟在情绪失控的情况下,误伤了正在梅府的梅兰芳好友张汉举。

随后,警力出动后,李志刚被乱枪击毙。

这场事件,成了当时一个引发极大反响的社会事件。梅兰芳与孟小冬随即陷入舆论压力的漩涡,这期间,感觉到自己名誉受损的梅兰芳竟开始可以远离孟小冬。

更让人不可思议的是,事情到了这个地步,梅兰芳非但不能保护孟小冬,反而被众人和舆论裹挟到了她的对立面去。

最需要关怀、呵护、理解的时候,他不仅不给予安慰,反而刻意疏离、与她对立。虽然之后,梅兰芳对此做过解释,孟小冬也似乎放下了芥蒂。但这个事情,却一直在。

孟小冬在回去的路上想了很多,她第一次那么深切地感受到“心痛”的感觉。为了梅兰芳,她告别了自己最爱的舞台,但她最终竟连个名分都没有,这让一身傲骨的她如何接受?

名分,对啊,自己似乎从未真正有过名分,一开始就没有。

早在两人还未成婚前,有一次,梅兰芳欲与孟小冬前往美国,可还未动身,胡芝芳便听到了风声。后来,她依旧用自己肚子里的孩子要挟梅兰芳阻止他出国,最终,不也照样成功了么?

话说,胡芝芳可真能生啊,仅仅孟小冬嫁给梅兰芳的这几年,她就生育了无数胎。可偏偏孟小冬自己却身子弱,始终未怀上。

但怀上又怎样,用孩子去争宠吗?她孟小冬需要如此吗,曾经跌倒众生的她,曾经让无数富家公子拜倒的她,需要吗,即便需要,她也不会用!

孟小冬在回去的路上,似乎经受了一场洗礼,洗礼后的她:彻底醒悟了。

孟小冬婚变后遁入空门,杜月笙派人传了一句话后她立即决定复出!

孟小冬无法再找到理由为梅兰芳辩护了,这一次,她终于承认:在这段感情里,自己是个彻头彻尾的失败者。

倘若梅兰芳真的爱自己,他岂会轻易让自己受伤?倘若真的爱,他岂会一次次地以爱的名义让她妥协退让,可惜,之前,自己竟浑然不觉。

脑子真是个好东西啊,孟小冬冷笑一声,她恍然觉得:这些年丢了的脑子,终于再次回来了。

再聪慧的女人,在情爱面前也多是傻的。若要智商再次上线,非得遍体鳞伤不可,如孟小冬这般。

心灰意冷的孟小冬决心离开梅兰芳,孟小冬的性格,一如她扮演的坤生:果敢、刚毅、义无反顾,这就注定了孟小冬“一旦做出决定便不会轻易改变”的性格。

随即,便有了文中开头的那则启事。

两人正式分手后,青帮头子杜月笙、孟小冬的另一位仰慕者,还帮孟小冬调查了梅兰芳的家底,并让孟小冬向梅兰芳提出了4万元的分手费。

梅兰芳不肯就范之际,杜月笙还亲自给梅兰芳挂电话说:

“记得要给孟小冬分手费哦。”

只短短几字,梅兰芳便冷汗直冒,梅兰芳知道杜月笙的来头有多大,这个人,岂是他能惹得起的。不久后,梅兰芳变卖财产凑齐4万元交给了孟小冬。

自此,这段曾轰动一时的感情,便划上了句号。

感情已经结束了,但孟小冬的伤却并未痊愈。这段感情,已经耗费了孟小冬太多:青春、心力等等,这些岂是区区四万元能弥补的。

站在人生的十字路口,孟小冬迷茫了。

关键时刻,杜月笙再次出现了,他为孟小冬找了老师,劝她北上学艺深造。

这条路,无疑是最好的,很快,孟小冬在杜月笙的安排下北上。

原本,孟小冬还可以安心学艺,可不久后,天津一家大报上忽然登出了连载小说,用化名影射孟、梅之事,说某著名坤伶向某名伶敲诈大洋数万,并把5年前发生在东四九条冯宅的绑架杀人案重新提了出来。

一时间,谣言四起,舆论沸然。因为是小说体裁,还作了种种虚构,但由于并未指名道姓,也无法予以评理。

这让本已安心靠学艺疗伤的孟小冬,再次陷入了过往的悲痛中。重击之下的孟小冬被最后一根稻草彻底压垮了,悲痛欲绝的她,就连对舞台生涯也开始厌倦起来。

孟小冬婚变后遁入空门,杜月笙派人传了一句话后她立即决定复出!

某天清晨,又是一夜孤枕未眠的孟小冬,打点行装来到了北平拈花寺,拜住持量源大和尚为师,举行了皈依三宝典礼。自此以后,小冬一心向佛,以求身心清净。

孟小冬曾恨恨地坦言:

“婚姻不如意才促使我信佛的。”

一代名伶皈依三宝,对于戏剧界而言,这无疑是巨大的损失。

孟小冬遁入空门后,社会上要求她复出的呼声越来越高。但固执孤傲的孟小冬一直未为所动,孟小冬每日在家吃斋念佛,全然不理俗尘。

杜月笙闻言后,差人给孟小冬送了一句话,这句话很好地陈述了厉害,相信,这样的话,也只有对看透江湖的杜月笙能说出来,他说:

“你自暴自弃,脱离舞台,无声无息地家居念佛,正好中了别人诡计,反而使人对报上的小道消息信以为真,日子一久,观众逐渐把你遗忘,最后毁了自己的才华,岂不可惜。”

孟小冬听到这番话后,瞬间茅塞顿开,她开始明白:消极对待,只会让一切恶化,逃避只会让自己堕入万丈深渊。

1933年9月,已经知道自己该干嘛,该怎么干啥的孟小冬在天津《大公报》头版上刊登了《孟小冬紧要启事》。

没错,孟小冬这则启事,是要复出!启事仅仅半个月后,孟小冬便抖擞精神地重返她酷爱的戏曲舞台。

多年后,辗转间,在孟小冬好友,杜月笙四太太姚玉兰的戳和下。孟小冬与一直对自己青睐、呵护的杜月笙开始交往。

1950年,杜月笙准备前往法国,孟小冬开玩笑说:

“我跟你去,是算使唤丫头,还是女朋友呢?”

这一年,杜月笙年已62岁,且正患重病,即将不久于人世。

只孟小冬半玩笑的一句话,杜月笙却较起了真。

第二天,杜月笙不顾家人的阻挠,坚持要与孟小冬补行一次婚礼。

婚礼当晚,形销骨立的新郎杜月笙撑着下了他那几乎离不开的病榻,穿起了长袍马褂,头戴礼帽,坐在手推轮椅上被推到客厅,由人搀扶着站在客厅中央,42岁的新娘孟小冬着一件崭新的滚边旗袍依偎而立。

孟小冬婚变后遁入空门,杜月笙派人传了一句话后她立即决定复出!

之后,杜月笙还将在港的儿子媳妇和女儿女婿全部叫来,命他们给孟小冬行跪拜礼,并告诉他们:以后都要称呼“妈咪”。

“妈咪”二字,是杜月笙心中最亲热的称呼,这二字的分量,杜家上下谁会不知。

孟小冬眼里放着光,那天,她这位“妈咪”送了他们每人一份礼物,儿子、女婿一人一套西服衣料,女儿、儿媳则每人一块手表。

自此,孟小冬,一生苦苦追求的“名分”,终于如愿以偿。

倘若不爱,即便是最迫切想要的,即便你再拼尽全力,他也不会给你。而倘若真爱,即便你只随口一提,即便拼了命,他也会给你!

这是梅兰芳与杜月笙之于孟小冬,也是世间所有的不爱与爱!

【看完记得点关注,后期会有杜月笙、梅兰芳与孟小冬的长文推出,绝对比这篇小短文过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