印度為什麼要撕毀500架五代戰機訂單?

第一軍情


我記得沒有500架那麼多吧,好像是250架左右其中有100多架雙座型,只所以重點提一下還有雙座型,是為後面做鋪墊。這個問題我最初是在一本叫做《迷霧下的五代機》一本書瞭解到的。



下面我來說說我的看法,首先說明印度和俄羅斯並沒我簽署實質性的合同,最多也就是意向。印度雖然自己也有五代機的打算,但是誰也知道不太可能,空軍自己也不相信,一個組裝三代機光輝就研製了30年,這其中還向法國的達索公司要了30名專家進行援助。

做出來後連自己家的空軍都不想要,最後迫於政府壓力才購買了100多架,所以說自己研製五代機也就是想想罷了。所以印度需要學習五代機的技術,而俄羅斯呢,由於近年來的經濟持續疲軟,自家的五代機急需資金的注入,於是兩國一拍集合,合作研發五代機蘇57,首先讓印度拿50億美元,作為參與要發的費用,後來俄羅斯當年表示,為了給印度定製雙座型,需要再拿80億美元,拿了這麼多錢能學到核心技術也行啊,剛開始俄羅斯答應讓印度參與百分之四十的研發,但是實際讓印度參與的只有百分之25並且大多數都是外包性的業務,印度雖然有錢卻也不傻,一看我拿了這麼多錢,你這不是耍著我玩嗎?

於是印度就開始鬧,一會和洛馬接觸一會又要自己研發,但是俄羅斯深知印度的套路,知道也不過是鬧鬧罷了,但是俄羅斯為了照顧印度還是把參與研發的程度提到了百分之四十,印度這才罷休。

說了這麼多,可能有的小夥伴也明白了,這次又是印度的一次鬧劇,為了就是在與俄羅斯的交易中,獲得更多的話語權,從而獲得更多的利益。畢竟現如今這個國際形式,合同就像一張白紙,誰都不在乎。


軍武小咖


一向對俄羅斯逆來順受的“冤大頭”印度,終於鼓起勇氣,發俄羅斯發出滔滔恆河水般的怒吼,不惜讓前期的50億美元的投資打水漂,也要撕毀與俄羅斯聯合研製的五代機T-50的200架採購合同,表面上看起來是一項涉及幾百億美元的軍購合同的廢棄,實質上是俄印雙邊關係悄然發生質量,而更深沉次的原因則是印度以喪失獨立自主的代價,緊跟美國,以期狂飆突進的方式實現超級大國夢。

一、表象:T-50的技術無法達到印度的要求

只是地區大國的印度,一直做著超級大國夢,在莫迪上臺後,以“印度製造”為旗號,無限放大印度人的世界超級大國的夢想,渴望儘早超越俄羅斯、英國、法國等老牌西方列強,與美國、還有他平起平坐。

從軍事的角度來講,除了安全的需求外,印度急需一款五代機來撐起門面——五代機是軍事超級大國的標準,目前,只有兩個國家是五代機俱樂部的會員,俄羅斯的技術實力也有可能讓他拿到邀請函,甚至會員。於是,沒錢的俄羅斯與沒技術的印度一拍即合,一個出技術,一個出錢,聯合研製五代機T-50。十幾年過去了,T-50對於印度仍然是水中花、鏡中月,雖然俄羅斯去年給T-50取了一個好聽的名字:蘇-57。但這款被譽為拍扁的蘇-27,在印度人眼裡,大概是四代半戰機,跟蘇-37並沒有技術上的代差,其隱身、超音速巡航、發動機、雷達等等都達不到印度的要求,即便如此,俄羅斯還不肯向印度轉讓技術。蹉跎了十幾年後,印度期望的先進的五代機仍然是空中樓閣,失望至極,怒不可遏,在搭上美國後,終於壯膽發飆了,寧可讓前期的50億美元的投資打水漂,也要撕毀200架T-50戰機的採購合同。

印度撕毀這份大合同,俗語自損八百,殺敵一千的行動,俄羅斯的損失比印度更大:俄羅斯的經濟能承受幾百億美元的損失?沒有了印度的研發投資與後續大規模的採購,俄羅斯可能連把T-50,也就是蘇-57從四代半戰機改進為真正的五代機的錢也拿不出來,遠沒有“愛買不買,不買滾蛋”的瀟灑。

二、背後:俄羅斯與印度的關係出現了質變

像五代機這種大國利器的大規模採購,,絕不僅僅是普通的商業行動,往往受到政治、軍事、外交等等因素的左右。

在這之前,俄羅斯與印度的關係儘管很好很牢固,但從來都沒有平等過——俄羅斯是老大,印度就是小弟,就像日本、韓國是美國的小弟、僕從一樣。印度沒有技術,沒有強大的工業能力,幾乎所有的武器裝備都得向外國採購,而幾十年來,他一直是俄羅斯的第一大軍售客戶,任由俄羅斯宰割,成為跟沙特齊名的軍售冤大頭。

莫迪2014年上臺後,持續地燃燒著印度超級大國夢,特別是美國出臺“印太戰略”後,給印度畫了一個實現超級大國的餅,印度沒有絲毫掙扎就上鉤了——印度與俄羅斯不平等的雙邊關係已經成為印度實現超級大國夢的攔路虎,而不僅僅是不願意再做冤大頭;改變政策,疏離俄羅斯,緊跟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印度實現超級大國夢指日可待,至少莫迪是這麼想,印度人對此也深信不疑。

因此,親美遠俄,將是印度未來的外交政策的核心,特別是莫迪連任總理的話。無論是俄羅斯,還是美國,都不會平等地對待印度,印度對此心知肚明,既然美俄都凌駕在印度頭上,那跟隨一個更有實力的老大才是明智之舉。

三、本質:印度跟隨美國,犧牲獨立自主原則

印度是不結盟運動組織的領導者,從尼赫魯開始,就一直強調獨立自主的原則,制定的外交基石是:親美、和西(方)——親近俄羅斯,結成不平等的準盟友關係,與此同時,對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和氣、友好。

然而,胸懷印度超級大國夢的莫迪,在特朗普的鼓動下,愉快地鑽進美國炮製的“印太戰略”,在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的分量瞬間吃重了,莫迪成了他們的座上賓,印度成了他們強有力的夥伴,給印度的超級大國夢抹了不少的潤滑劑。而美國表示願意把F-16的生產線轉移到印度,並向印度轉讓技術,為“印度製造”加持,特別是美國許諾願意把技術成熟、先進的五代機F-35賣給印度,給印度吃了一個定心丸。

於是,莫迪修改外交政策,有之前的親俄和西,變更為親美遠俄。印度撕毀採購200架T-50戰機的合同,只是俄印關係嬗變的一個標誌而已,後續的發展將更精彩,更復雜。

對於印度而言,緊跟美國,也就搭上了通過超級大國的快車,沒有比這更重要的利益呢,即使犧牲獨立自主的原則也在所不惜!至於俄羅斯,印度今後的態度則是:自個兒耍去。


飛狼


在經歷了長達11年的摩合後,印度姑娘終於發現俄羅斯小夥並不適合自己,提出了分手的要求。

此前據英國雜誌《簡式防務週刊》報道,印度軍方已經正式通告俄羅斯,印度方面正在考慮退出兩國之間合作11年之久的五代戰鬥機項目;印度《商業標準》網站4月20日報道,印度國家安全顧問阿吉特·多瓦爾已正式通知俄羅斯,將不再繼續參與聯合研製FGFA五代機的項目。而俄羅斯《觀點報》4月25日報道,印度空軍於日前宣佈中止和俄羅斯聯合研製五代機的項目,這意味印度將取消高達200架FGFA戰機訂單。現在的靴子終於落下來了。

我認為,印度退出與俄羅斯的五代機合作既是無奈的舉動,也有政治和外交上的考量。


從軍事上來看,印度和俄羅斯的五代機合作一直沒能達到印度的要求

印度和俄羅斯的五代機項目的源頭其實可以追溯至2007年,參與的雙方分別是印度斯坦航空公司,另一個則是俄羅斯的蘇霍伊設計局。2010年雙方簽訂了共同開發的設計合同,同年蘇霍伊設計局的T-50戰鬥機首飛,但印度對此並不滿意,提出了50多項改進意見。從目前的情況來看,雙方的很多技術和政治分歧都沒有解決:從技術來看,印度要求FGFA戰鬥機具備優秀的隱身能力、有強大的發動機、可以同其他戰場系統進行實時的信息交互、雷達系統應該足夠強、具備超音速巡航能力,但是到目前為止俄羅斯能夠給T-50(SU57的前身)配備的只能是裝備在SU35上面的AL-41F發動機,而為五代機裝配的三維推力矢量噴嘴的新型發動機(土星IZ30)要到2020年才能量產,此外,T-50的雷達和隱身性也達不到五代機的要求。從政治層面來看,莫迪政府上臺後一直想推進“印度製造”,要求得到和分享一些敏感的技術資料,協助印度研製中型五代機,但是俄方先是拒絕,表示最多隻能分享SU-30MKI的技術,後來提出了印度追加70億美元“貢獻”的要求,被印度斷然拒絕。結果是現在印度已經花費了250億美元卻一無所獲。


從政治和外交上來看,在特朗普“印太戰略”的誘惑下,莫迪打算投向西方

從最近的印度外交來看,在英國對俄羅斯外交“群毆”時沒有表態,卻在事件平息、莫迪訪問英國的第一天為了14億美元的訂單就開口對俄羅斯提出了“譴責”;在特朗普“印太戰略”的誘惑下,美國傳出了向印度轉讓F-16生產線的風聲,甚至還有購買F35隱身戰鬥機的可能。軍火大單從來都不是簡單的雙邊貿易,背後涉及的是政治、軍事和外交的複雜關係,在美歐和俄羅斯對抗持續升級的的形勢下,停止向一個已經打了水漂的投資繼續注資,轉而投向已經成熟的技術(F35)項目,也是一個理性的選擇,也算納“投名狀”嘛。



印度沒有完整獨立的工業體系,空有軍事大國的夢想卻無相應的軍工製造和科技能力,所以在國際軍火市場上只能扮演一個“冤大頭”的角色。雖然及時止損從與俄羅斯的合作項目中抽身,但在遇到特朗普這個更加精明的奸商時,只怕被宰得更多。


雲霄飛翼


印度跟俄國簽訂的PAK-FA也就是蘇-57的意向訂單哪有500架啊,筆者記得一個模糊不清的數據,大約是100架單座型號,還有100到150架左右的用於執行雙重任務的雙座型號,總數超不過250架——事實上印度和俄羅斯的五代機合作目前細節仍然不清楚,展現出來的都是一筆糊塗賬,但是說意向訂單高達500架那肯定是瞎掰:你讓印度買500架五代機,他有那個錢嗎?

不過,雖然有點不清不楚,但是印、俄之間的五代機合作從目前的情況來看肯定是有些問題存在的。這個問題不單單是幾年前盛傳的雙方合作份額的問題,也不一定全都是印俄兩方技術共享的問題,問題的焦點現在怕是要集中在蘇-57型戰鬥機的性能上了——筆者之前就分析過蘇-57戰機在隱身性能上可能存在一定的缺陷,而上個月俄羅斯公開宣佈“在2025年前只會採購12架蘇-57戰機”無疑又讓這種懷疑多了一層可信度。在俄國可能將現有的蘇-57戰機進行深度改進以儘可能地達到“完整的五代機標準”的情況下,印度也不太可能為這種“不完全體”的五代機買單——印度人雖然在對外軍購上不太精明,但也絕對不傻,拿著這種有缺陷的五代機撐場面,坐看俄國改進自己的五代機,有點頭腦的都絕對不會幹。

何況,自美國的“印度-太平洋戰略”愈演愈烈,對於印度的戰略扶持程度也日漸增加,除了表示能夠向印度提供P-8A反潛機、F-16C生產線之外,甚至還有向印度提供F-35A第五代戰鬥機的呼聲存在。在這種情況下,也不排除莫迪政府玩這種“以退為進”的把戲,以在印俄的五代機合作中獲取更多的叫價。


軍武次位面


我只能說印度是個腦殘,而且不是一般的腦殘。

首先我們知道印度自己是造不出先進戰鬥機的,但印度嘴上雖說自己並不認為自己造不出,但實際上自己造的飛機連印度自己都看不上,印度的光輝戰鬥機造了多少年,還不堪使用。事故頻發。因此一度看上了俄羅斯的五代戰機。

但是印度為這些戰機提出的條件,讓俄羅斯方面難以忍受,印度認為俄羅斯的發動機性能不好,讓俄羅斯更換,還要讓俄羅斯轉讓全套的五代機技術,五代機的技術在全球來講都只是被少數國家掌握,是不能被外傳的機密,印度想輕鬆獲得,理所當然地被俄羅斯拒絕。

又由於五代機制造時間過長,印度看到無法滿足自己的期望,就單方面撕毀協議。這可以說是腦殘的典型特徵,印度和西方國家也是大致如此,西方國家也是不願意給印度提供五代機技術,在這樣的情況下,俄羅斯願意提供500架戰機就是很不錯了,而印度撕毀協議,預示著印度將在很長時間沒有先進戰鬥機了。

對印度這個國家,我是一如既往的表示無語。


春風踢碎鬼門關


印度曾經迫於無奈和俄羅斯做了逼不得已的合作,即印度出錢,俄羅斯出技術,兩家合作研製新五代戰機。為了這個項目的成功,印度先後投入了近百億美元,但俄羅斯方面始終沒有明白回話,這讓印度人很是抓狂。從當初合作到如今全面崩盤,時間跨度已經有十幾年了,隨著印度的正式退出,意味著兩國在這個項目上面正式分道揚鑣。


這款雙方合作的戰機名叫T-50也叫蘇57。其實印度退出實在是無可奈何的選擇,畢竟誰也不願意花了那麼多錢卻沒有得到一點回報,可問題並不是印度,而是俄羅斯。這些年俄羅斯的軍工實力不斷下降,一直在吃蘇聯得老本,到了今天,俄羅斯已經沒有能力再提供T-50所需要的技術和人才。

印度在和俄羅斯合作的過程中也曾幾次表示想看一下研究成果,但都未能看到實際成果。印度也屢次表示希望俄羅斯加入一些黑科技以符合自己國家的戰略需要,卻被俄羅斯搪塞敷衍。俄羅斯還以此為藉口,向印度索要更多的研發資金,到了今天印度才發現不知不覺,自己已經砸了近百億美元下去,卻沒得到一點好處,所以阿三終於受不了了。

如今的印度又和美國眉來眼去,當然不想再招惹俄羅斯了,果斷的撕毀了當初兩家的協議。其實印度也實在被俄羅斯坑慘了,以前的航母,買的比自己造的還貴,戰鬥機,墜毀的比能飛的多,現在的五代機花了那麼多錢連影子都沒看到,阿三是真的慘。

我是頭條作者一樹梅花一放翁,希望大家可以給我點個贊,關注一下,謝謝各位啦!


歷史十二郎


據悉,印度已正式宣佈,終止和俄羅斯共同研發第五代戰機~T50。歷時11年,印度已經耗資近百億美元,望眼欲穿的第五代隱形戰機,印度為什麼要放棄呢?



有書君認為,印度選擇對俄羅斯說“不”,應該有以下幾種心理吧。


一,印度想盡量擺脫對俄羅斯軍火的依賴,轉向多源頭採購。


印度作為全球最大的軍火進口國,其一擲千金的土豪派頭,簡直就是別人眼中的小肥羊。

俄羅斯和印度是多年的軍售夥伴,印度大多數武器裝備都是俄製系列,尤其是戰機基本都是俄製造。


2007年,俄印開始計劃十年之內,共同研發第五代戰機。其實他們是各取所需,俄羅斯沒錢,印度沒技術,兩國一拍即合,2010年,達成初步協議。印度曾夢想著,2017年能部署最新的第五代隱形戰機。可是,俄羅斯除了源源不斷的討要後續研發資金,其戰機的核心技術,印度一點都摸不著邊。


雖然,俄羅斯的第五代戰機蘇57已經公開亮相,可是俄聲稱,其生產後先裝備俄空軍。也就是說,印度想要購買還要再等幾年。印度眼看著蘇57,不但隱身性能沒有達到印度的要求,而且投入使用還是遙遙無期,印度再面對著資金的無底洞怎能不著急?



其實,印度已經被俄羅斯坑了N次了。俄延時交付印度購買的二手航母,並中途多次提價,印度所付費用比新建航母還高。而且,俄羅斯一直掌控著核心技術,印度至今還要依靠俄羅斯維修航母,其艦載機則需要俄羅斯專家幫助升級。


印度購買的俄系列戰機墜機率之高,世界聞名,飛行過程中經常零部件脫落。印度想讓俄羅斯維修,俄大手一伸,想維修先拿錢。印度真是冤大頭啊。印度付出了大量的金錢,依舊沒有掌握核心技術,不能獨立生產武器裝備,處處受制於俄羅斯。


這次他們寧肯前期費用打水漂,也要擺脫俄羅斯。他們想轉向美國軍購,美國的F35戰機也不是低價能買到的。印度在俄美眼中都是一樣的小肥羊,俄美只為了賺錢,沒有誰會真正的幫他。


二,印度想和俄羅斯討價還價,讓其出讓蘇57戰機的核心技術。


在俄印共同研發五代戰機的過程中,印度只是提供資金的角色。印度一直想得到戰機的核心技術,進而能通過山寨,獨立生產戰機。可是俄羅斯掌控著核心技術不撒手,印度也是無可奈何。

印度知道終止合作,俄羅斯也損失慘重。俄羅斯缺錢,如果沒有印度的後續資金,俄也無力完成蘇57的後續改造,到投入生產的工程。


印度可能也想,冒險一試,賭一把是不是可以逼出蘇57的核心技術。


三,印度也想逼著自己開始自主研發第五代戰機。


印度多年來,採購軍火都要仰人鼻息。究其原因,一個是為了政治利益,獲得別國的支持。有書君覺得,更重要的原因是印度沒有完整的軍工體系,不能自主研發武器裝備。這次,印度想拋棄俄羅斯,自主研發第五代戰機,印度斯坦航空公司也開始了AMCA計劃,預計2019年完成全部設計,並投入生產,2021年完成首飛。



有書君認為,印度想自主研發第五代戰機並不現實,有可能成為笑話。印度缺少軍工技術支撐,不具備自主研發的能力。只有通過第一代到四代戰機,逐步研發積累,厚積簿發才能成功。印度想拔苗助長,急於求成是不行的。


早在2008年,印度就提出了AMCA計劃,十年過去了,該計劃依舊沒有什麼進展。印度買了大量武器裝備,別說山寨版了,就是日常維修升級都要受制於人,歸根到底就是自身的軍工實力問題。

有書君覺得,印度想要成為擁有第五代戰機國家,還要回歸到購買俄美戰機,依舊前路漫漫,遙遙無期。


有書君語:對此問題你有什麼不同的見解呢?歡迎在下方留言評論,別忘給有書君點個贊哦~關注有書君,私信回覆句子,有書君送你一句特別的話!


有書共讀


題目指的應該是印度退出和俄羅斯聯合的“FGFA五代機研製計劃”吧,看來三哥這次也算是“開竅”了一回,沒有被老毛子牽著鼻子走,其實在世界軍火市場上,印度也算絕對算得上是一個大客戶了,典型的“人傻錢多”類型,不管是跟西方國家,還是俄羅斯,印度都買過不少的武器,尤其是對現在經濟低迷、被西方制裁得不要不要的俄羅斯來講,這麼好說(忽)話(悠)的客戶是很難得的,所以,自己的五代機計劃怎麼能不帶上這個好(冤)夥(大)伴(頭)呢?


來了解一下所謂的“FGFA”計劃,就知道印度退出也是情有可原了,這個計劃的全稱是“Sukhoi/HAL FGFA”,聽起來好像聽高大上啊,其實也就是在俄羅斯自己的五代機(蘇-57,曾叫T-50)計劃“Sukhoi PAK FA”的基礎上搞起來的,嗯,沒錯,說白了就是俄羅斯沒錢了,然後拉印度入夥,負責打錢,等我的“PAK FA”研製計劃完成了,我再給你造一個印度版的蘇-57,幫你完成所謂的印度“HAL FGFA”(就是在蘇-57的基礎上根據印度的要求稍微修改一下,至於這個修改有沒有用就不好說了)。

所以,這其實就是一個“捆綁性”的合作,反正俄羅斯就吃準了單憑印度自己是絕對弄不出五代機的,美國也不會幫印度研製,只能優惠一點,高價賣點飛機給你,中國就更加不可能跟印度合作了,所以,你印度想要五代機就必須跟我俄羅斯合作,讓你出錢就出錢,但是實際呢,印度出的錢就是砸在俄羅斯自己的“PAK FA”中,只有等俄羅斯自己的“PAK FA”完成了,印度版的五代機計劃“HAL FGFA”才能有著落,而印度在參加了這個計劃後,就已經是騎虎難下了,畢竟都開始砸錢了,也就只能盼著能不能出點成績了,當然,看看今天的蘇-57什麼樣就知道三哥的心裡肯定是MMP的!


而且還有一點大家不知道有沒有注意,就是這個“Sukhoi/HAL FGFA”計劃的開始時間,剛好在2010年9 月份,這個時間點有什麼不一樣呢?沒錯,剛好是我國的殲20還未首飛但是媒體和網絡上已經鋪天蓋地在報道的時候,可以看出俄羅斯為了坑印度還真是步步為營了,連時間都掐的死死的,利用殲20橫空出世的壓力,使得印度HAL儘快開展的所謂的“FGFA”計劃,最終不得不和俄羅斯合作,成了一個冤大頭,而印度最終退出這個計劃,可能也是覺得自己不能再傻下去了吧,畢竟砸了那麼多錢,然後出來一個不上不上的蘇-57,還不如直接跟美國買F-35呢!


哨兵ZH


印度為什麼要撕毀500架五代戰機訂單?這個問題很不靠譜啊!!印度什麼時候計劃採購500架五代戰機啦?向誰採購啊?有必要採購500架嗎?還五代機,簡直離譜了!!!美國的F-22,也就生產了187架(後來摔了3架)至於F35,目前不少於243架吧。像美國這個超級大國五代機都沒有500架,難道印度瘋了嗎?要那麼多的五代機顯擺嗎?維修保養不要錢嗎?稍微理性一點就能明白印度再傻也不至於提這樣荒唐的採購計劃。第一;就目前印度的國防需求不需要500架的五代戰機。第二;就算印度想買,短時間內也買不到,首先美國的F-22是非賣品,且生產線也關閉了。其次美國也不會賣給印度500架的F35。美國不缺F35的訂單,就產量來說短時間內美國也無法向印度提供500架。正常情況下美國優先考慮的是他的盟友,印度恐怕得排隊排到六代機都出來了還湊不齊500架。至於俄羅斯的蘇-57,印度的500架更是要等到猴年馬月了。這麼簡單的道理難道印度不明白?


印度和俄羅斯原本是合作研製五代機,至於採購數量當初就沒定下。不過據印度和俄羅斯國防部及工業界消息源,印度正式結束經持續11年的FGFA項目(印俄合作研發的多用途隱形戰鬥機項目),傳聞印度高官已決定向俄羅斯購買一種已經完成發展,並加入俄羅斯空天軍服役的平臺,不過他們沒有點名具體是哪種飛機。外界推測,印度有可能直接購買蘇-57戰鬥機。


印度計劃採購500架飛機倒有這麼一個新聞,不過不是五代戰機哦。2012年五月,印度IBN新聞網17日報道稱,在未來的一個十年中,印度海軍在裝備建設方面將進入高速模式。在這十年中每年平均都會有5艘大、中型水面主力戰艦或潛艇進入印度海軍服役,而這其中就包括兩艘核動力潛艇、一艘印度國產中型航母,以及2013年就即將加入印度海軍戰鬥序列的俄羅斯為印度改裝的“維克拉馬蒂亞”號中型航母。


報道稱,在此之前,印度國防部長AK•安東尼和印海軍參謀長(海軍最高指揮官)曾在不同場合披露稱,印從俄羅斯租借的“查克拉-2”號核潛艇(俄“阿庫拉-II”級攻擊核潛艇)已於今年4月4日正式入編印度海軍的作戰序列,而印度自制“殲敵者”號核潛艇有望於今年正式服役。4月27日,俄羅斯為印度海軍建造的改進型“塔爾瓦爾”級導彈護衛艦的首艦“泰格”號正式交付印度海軍服役。而另外2艘同級導彈護衛艦也將在1年內交付印度海軍。同時,印度海軍還計劃在近期訂購4艘類似“加拉希瓦”號這樣上萬噸級的兩棲船塢運輸艦、兩艘採用意大利技術的大型坦克登陸艦和6艘採用法國技術的先進常規動力巡航導彈潛艇。

文章稱,在海航部隊的建設上,印度海軍在未來幾年中也將推出約500架飛機的採購大單,其中包括100架以上的艦載機。從新聞內容來看,我覺得印度政府和印度媒體無時無刻都透露著自信。印度國產航母至今就是爛尾工程。還採購500飛機,不過就是國際笑話。


別逗了,根本就不存在印度撕毀500架五代戰機訂單這回事!


貝貝和豆豆的視野


當“冤大頭”上癮,一次不夠再當一次!

作為俄羅斯常年軍火購買量第一的金主,印度當前就隨隨便便就把這位“賣家”拋之腦後,不再合作。俄羅斯在研製T-50,也就是現在的蘇-57戰鬥機初期就是和印度合作的,兩個國家決定聯合研製,一人出一半的經費,當年經費籌措了大約300億美金。

說實話蘇-57戰鬥機(T-50)研製還挺順利的,但是就是研製時間和生產時間拖延了,並且投入資金大大超過了印度方面的要求:俄羅斯人要求印度再投入50億美金,也就是說印度在蘇-57戰鬥機的項目上花費了200億美金,並且一架印度版本的蘇-57戰鬥機都沒看見。從這一點上來看,印度十分的不願意。這對於俄印軍事貿易來說太正常,俄羅斯經常以低報價吸引印度去購買,然後印度只要下單了,俄羅斯過一段時期就提價,過一段時間久提價。這導致了印度對俄羅斯這種做法忍無可忍。

在技術合作上,印度和俄羅斯在蘇-57戰機項目太不愉快了。俄羅斯壓根沒把印度當合作夥伴。本來印度人是希望大量參與蘇-57戰鬥機研發、生產、製造的。但是雙方合作後俄羅斯連蘇-57原型機都不讓印度人接觸,更別提研製了。印度想學習點第四代戰鬥機知識,被俄羅斯果斷阻止。印度人自己都說蘇-57戰鬥機座艙都不讓看,這怎麼合作了?就是這樣的基礎上,印度人決定不會再和俄羅斯合作,而這個時候蘇-57戰鬥機已經研製完畢了。印度再一次當“冤大頭”。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