俄烏衝突升級,烏克蘭引美國或北約駐軍成功真的是好事嗎?

富春一凡


什麼時候北約或者美國的軍隊公開進入烏克蘭,什麼時候烏克蘭就會開始進入地獄模式,就跟2011年的敘利亞一樣在美俄這兩塊大磨盤中間被磨成齏粉。而波羅申科作為引狼入室的烏克蘭總統,必然會以烏克蘭罪人的身份,被釘在烏克蘭歷史的恥辱柱上。

此次俄烏衝突,其實是美俄對抗大戰略中的一個組成部分,其目的就是為了慢慢削弱俄羅斯。

從二戰結束以後,美蘇對抗便成為世界格局變化的主旋律,等到1991年蘇聯解體之後,美俄對抗就變成了美蘇爭霸的“下半場”,在這場持續長達二十八年的對抗中,美國從來都沒有放鬆過對俄羅斯的打壓。

無論是車臣戰爭、伊拉克戰爭、阿富汗戰爭、埃及穆斯林動亂、以及敘利亞內戰,其實都是美國在針對俄羅斯的戰略舉動,其目的就是不斷的拔掉俄羅斯從蘇聯時代開始,在中東地區佈置下的“釘子”,不斷的打壓削弱俄羅斯的勢力,最終讓俄羅斯在不斷的打壓下垮臺。

因此可以說此次的俄烏衝突,從表面上看,是波羅申科為了選票而故意跟俄羅斯鬧矛盾,但是實際上問題究竟是怎麼回事,世界各國都非常的清楚。這就是為什麼在俄烏衝突上,法、德兩國會公開的對美國唱反調,抵制俄烏衝突擴大的主要原因。

美國希望把烏克蘭變成俄羅斯的下一個“失血點”,這對於烏克蘭來說將會是一場巨大的災難。

一旦北約進駐烏克蘭會造成什麼樣的後果,估計沒有幾個人能夠預料得到,但是有一點非常清楚,那就是一旦俄烏戰爭爆發,以俄羅斯的實力會把整個烏克蘭化為焦土。就算俄羅斯最後會在美國以及北約的打擊下戰敗,但是屆時烏克蘭能否還作為一個國家而存在,都將會是一個疑問,就更不要提什麼是否獲得勝利了。

所以波羅申科作為烏克蘭是國家總統,卻為了個人利益而不顧國家安全,肆意的引入北約勢力入駐本國,這實際上是一個徹底的賣國行為,因為一旦戰爭爆發,烏克蘭必然首當其衝,而且以美國對待“盟友”的一貫態度,他們是絕對不會在戰後援助烏克蘭的。

因此這場戰爭等於是烏克蘭人在拿自己的血肉去為美國人爭取利益,自己在其中獲得的利益將遠不能與損失相比,這是烏克蘭人的災難,也是俄羅斯人的災難,而從中獲利的美國人,只會在一旁笑眯眯的看著俄烏自相殘殺。

俄烏衝突將會是改變世界格局的一次重要轉折點,不管哪一方獲勝,他的對手都將會因此遭受重創。

其實現在的俄烏衝突對於美俄兩國來說,都是一次非常重要的戰略賭博。如果美國獲勝,俄羅斯將會從此丟掉超級大國的光環,被美國按在地上摩擦,而他周邊的國家比如歐盟、土耳其等國都會爭相過來撕咬俄羅斯,為自己奪取利益。

而相對等的則是如果美國在此次衝突中失敗,烏克蘭將會再一次誕生出一個新的親俄政府,美國的勢力也很有可能被逐出黑海,繼而引發歐洲各國脫離美國掌控的連鎖反應。

等到那個時候美國不僅將會失去烏克蘭,更有可能會失去歐洲,等到那個時候,美國的衰敗將無法阻止,整個世界的格局也將會迎來新一輪的洗牌機會。

隨著俄烏局勢的發展,俄羅斯似乎已經一聲不吭的做好了戰爭的準備,不僅在俄烏邊境部署了超過十萬人的部隊,而且這種先進裝備也已經陸陸續續的到位。而美國以及北約方面對於這場戰爭卻仍心存猶豫,不知道要不要買定離手。所以下一步俄烏局勢將會朝著哪個方向發展,我們將拭目以待。


落下m


一俄烏衝突升級,烏克蘭引美國或北約駐軍成功並非好事!

一、美國或北約的進駐,烏克蘭將一直籠罩在俄羅斯的戰爭陰雲之下。

烏克蘭有了美國或北約駐軍,宣告了俄烏關係的極端惡化與對立,看起來是得到了美國或北約的保護,一旦發生戰爭,首先遭到攻擊的將是烏克蘭國土和國民。烏克來在俄羅斯的眼皮底下,臥榻之下,豈能容睡猛虎?本來烏俄有“不對烏克蘭使用核武"的俄羅斯承諾,如果烏克蘭有針對俄羅斯的外來駐軍,俄羅斯將撕毀條約,遭到烏克蘭方向攻擊時,俄羅斯會對烏克蘭實行核武器懲罰。這種本想北約保護首先引來打擊的後果有點本末倒置,使國民更加危險!

二、加重財政負擔,減少國民福利。

烏克蘭引入美國或北約駐軍,只會加重財政負擔。烏克蘭的目標是加入北約,特朗普對北約成員的硬性規定是拿出國家GDP的3%參與北約軍事建設,另外烏克蘭還需要承擔駐軍的一定費用。烏克蘭本來經濟困難,拿出上述費用後,勢必減少國民福利或壓縮基礎設施建設費用,吃虧上當的還是普通老百姓。這種本想沾光,結果遭殃的後果得不償失!

三丶引狼入室易,驅狼出走難。

引入美國或北約駐軍容易。駐軍的簽約有嚴格限制,駐軍的後遺症將無法預見,。如日本經常發生美國駐軍軍人強姦日本女生案、機場噪聲問題、駐軍擾民等問題。要求駐軍撤走將變得非常困難,或根本不可能。這實際將自己的國家鎖進了被剝奪軍事主權的囚籠,自己的國家實質上成了別人的“半殖民地”。


老狼48440790


烏克蘭在前蘇聯解體後自廢武功,把國家安全寄託於其它國家的做法已經讓它吃足了苦頭。

前期烏克蘭政府還能理性處理與山姆集團和俄羅斯的關係,特別是與俄羅斯達成友好協議,對烏克蘭局勢穩定是實分有利的。畢竟烏克蘭國土上東半部分生活著大量俄羅斯族人口,說俄語的在東部烏克蘭更是佔絕大多數。



然而,烏克蘭在山姆集團的唆使和顛覆下,親西方集團的政治代理人得以上位,迅速和不顧國情的採取倒向山姆集團的國際策略。完全沒有考慮俄羅斯對國家安全擔憂會採取的應對措施。而這正是天然氣和克里米亞問題爆發的原因所在。




而現在更是因為烏克蘭這種一邊倒的政策,使得烏克蘭東部爆發衝突已經死傷上萬人,東部三洲已實質上獨立。在克里米亞問題上山姆集團沒有為你出一兵一卒保衛烏克蘭國土完整。現在烏克蘭無知的政客又想引狼入室要求北約出兵進駐烏克蘭國土,那麼可以肯定得說到那時烏克蘭真得就會分裂,別說克里米亞無法收回,連東部國土也必將不再屬於烏克蘭!


史可見證


這是立場、角度問題,站在波羅申科角度看,引入北約或者美國軍事力量入駐烏克蘭,這是一件大大的好事。

  • 第一,這是波羅申科的終極目標。引入美軍或北約,就是將俄烏矛盾轉嫁到北約或美國身上,從而讓烏克蘭擺脫棄子的境遇。北約或美軍入駐,必然被視為保護烏克蘭的軍事力量。烏克蘭如今是西方國家的棄子,是西方國家選定的,與俄羅斯作戰的地面戰場,是消費品,是用來消耗俄羅斯軍事力量的角鬥場。只有北約或美國軍事力量入駐烏克蘭,這些武裝力量就成為了人質,西方才會放棄把烏克蘭作為棄子的戰略。


  • 第二,這是波羅申科改變反俄策略,選擇停戰的前提。實行了多年的極端反俄政策,其口號就是為了加入西方,無論是歐盟還是北約,實質上就是為加入西方。如果沒有被認可的、實質性加入西方的行為,烏克蘭為此付出了克里米亞和烏東地區,波羅申科將被視為騙子和失敗者。引入北約或美國軍事力量,將被實質性的認為,烏克蘭加入了西方,此時再改變反俄路線,停戰,將被視為反俄策略成功,從而維持掌權,繼續執政。


  • 第三,引入北約或美國軍事力量,烏克蘭就真的成為了反俄第一前線,也是具有標誌性政治意義的前線。作為西方與俄羅斯競爭的,具有標誌性意義的前線國家,為維持其政治正確的光輝形象,西方國家必須無私的援助烏克蘭,幫助烏克蘭恢復經濟,再建國家,從而以實際成績向俄羅斯乃至於全世界表明,西方體制是最正確的,烏克蘭快速成為富裕國家就是證明。類似於這樣的國家和地區,有許多,如:亞洲四小龍,如:波蘭等等。這樣的標誌性國家與形象工程差不多,但是對於烏克蘭而言,也很不錯,只要發展起來了,即使失去政治意義,國家也很不錯了。


  • 第四,引入北約或美國軍事力量,俄烏衝突會升級但不會戰爭。北約與美國不是傻子,既然入駐烏克蘭就是接下了俄烏矛盾的因果,必然會選擇威脅與談判的兩手。第一,顯示決心與力量,扼制俄羅斯威脅。第二,會採取懷柔策略,在談判中讓出一定的利益,比如:承認克里米亞,同意烏東獨立等等。而俄羅斯的衰落,使得俄羅斯不具備與烏克蘭發動全面徹底的戰爭的能力,這樣,即使衝突有擴大的危險,但是危險也是機會,是波羅申科體面停戰,逃避承擔克里米亞領土丟失,烏東地區分裂的政治責任,改變策略的機會。


波羅申科當局在極端反俄的道路上走到今天,加入西方是其必須取得的標誌性的成績,否則,他們無視烏克蘭的經濟民生,造成領土丟失,國家分裂,民族對立,還有豢養恐怖分子武裝等等,其惡行將被永遠載入史冊無法翻身。但烏克蘭始終是棄子,在西方大戰略下,波羅申科當局的奴婢地位,無法改變西方國家的整體思路。引入北約或美軍,只能是螞蟻撼象痴心妄想!


石隙甘泉


近日,據美國防務新聞報道稱,日前美國偵察衛星飛抵烏克蘭局部上空時,拍攝到了大量俄羅斯軍事部署的照片,從拍攝到的照片上可以看出,俄羅斯現階段至少在烏克蘭邊境地區部署500多輛主戰坦克,而且位於兩國的交界處有多處空白而平滑的地面,上面停放著大批不同型號的戰機,因此可以分析得出,這些地點應該就是俄羅斯在烏克蘭邊境準備的臨時戰備軍用機場。值得注意的就是, 俄羅斯所部屬的武裝力量距離烏克蘭僅僅只有10公里左右,這對烏克蘭來說可謂是壓力倍增。

烏克蘭國防部長公開表示,現階段俄羅斯不斷向烏克蘭邊境地區增兵,烏克蘭也只能是硬氣頭皮應對,而且經過一個星期的兵力投送,兩國邊境地區的烏克蘭軍隊早已超過了10萬人,不過雙方目前並沒有採取過激的行為,而是互相處於僵持狀態。反觀由於俄羅斯國內的大型運輸機數量繁多,所以在投送兵力的數量已經超過了15萬人左右,這也正是使烏克蘭最苦惱的地方。目前據美國媒體報道,烏克蘭的整個東部地區基本上都處於俄羅斯陸軍裝甲部隊的包圍下,一旦兩國出現交火,10分鐘內烏克蘭的東部地區降火易主。因此現階段烏克蘭也只能不斷向北約和美國政府求助。

然而由於北約聯盟內部針對烏克蘭問題出現了不同意見,從而導致北約現階段停止了對烏克蘭相關的增援,並且英法兩國直接從烏克蘭邊境撤離了大批戰機和運輸機,這就使烏克蘭方面顯得更加的孤立。不僅如此,近期美國方面由於在中東方面受到了伊朗大批潛艇的威脅,因此原本派往黑海的第六艦隊,也不得不調轉艦首向波斯灣海域海域開進,所以原本支持烏克蘭的兩大軍事陣營突然全部撤離,使烏克蘭將要都獨自面對俄羅斯的強大怒火。

目前,北約成員國主動聯繫烏克蘭,希望烏克蘭如今能夠認清形勢,儘早同俄羅斯進行和談解決矛盾問題,以此來平息這場愈演愈烈的軍事衝突。反觀烏克蘭國內的軍事專家表示,因為北約和美國的干預,導致烏克蘭現階段不僅處於水深火熱的局面,而且在經濟方面也出現了巨大的窟窿,現在又想要烏克蘭同俄羅斯和平解決這一系列問題,最終結果就是烏克蘭將處於十分尷尬的地位,而且在未來十年時間裡,烏克蘭在軍事和經濟上只會出現雪上加霜的現狀。


芊微防務觀察


認為是好事的烏克蘭人,不是裝傻,就是近視眼。

首先,讓國外軍隊在本國駐軍,對任何國家而言,都是無奈之舉,從這個角度上,就已經足以說明這到底是好事還是壞事了。正常情況下,哪個國家會願意讓其他國家在本國駐軍?

然後我們再來看看烏克蘭、俄羅斯以及美國和北約之間的關係,以及美國和北約在烏克蘭駐軍到底對烏克蘭有什麼影響,是否真的利大於弊。

美國已經向烏克蘭境內派出了駐軍,首批是空軍加油機,之所以首批選擇這種裝備,想想就能知道,因為這裡是與俄羅斯的前線,但又在烏克蘭境內,由於是非戰時,正常情況下,俄羅斯軍隊不會跨過邊境,這裡相對安全,加油機並不會被俄羅斯干掉。

但和平時期,美國對俄羅斯首先是有偵察、竊聽的需要,美國是怎麼對付我們的?又是偵察機,又是竊聽船……對俄羅斯,也是一樣的套路。所以,在和平時期,美國需要大量派遣電子偵察機在俄羅斯邊境來回飛,時間很長,油耗自然不會小,需要空中加油是必然的,首批部署加油機也是很好的選擇。

這樣一來,烏克蘭就成了俄羅斯與美國交鋒的真正前線,俄羅斯被逼急了,可能不會貿然對美國駐烏克蘭的軍事基地發動直接軍事打擊,但烏克蘭就難說了。從表面上看,烏克蘭找到了靠山,俄羅斯再想隨便欺負烏克蘭,就得三思了,但真要動起手來,美國會替烏克蘭強出頭嗎?

美國駐軍烏克蘭,那是政治需要,冷戰思維的繼續,烏克蘭真的以為自己和美國那麼鐵了?只是被利用的棋子而已,要是有一天,俄羅斯對烏克蘭大打出手,美國會抗議,會對俄羅斯進行制裁,但你讓美國駐烏克蘭境內和周邊的美軍直接參與戰爭,對俄羅斯大打出手,我想,烏克蘭的政客們想多了。

美國尚且如此,北約就更不用說了,北約的軍事實力比美國差遠了,也比不上俄羅斯,他就算想替烏克蘭出頭,也沒那個能力!


事實上,烏克蘭的政客們估計也知道咋回事,雖然長遠來看,和一個大國鄰居交惡的同時,和鄰居的宿敵好上絕不是好事兒,但眼前來看,這樣似乎是有利的。僅此而已。


科技探索隊長


假如美國或者北約在烏克蘭駐紮軍隊,這絕不是好事,甚至可能讓烏克蘭陷入十分危險的境界。

一、城門失火,殃及池魚。大哥打架,小弟受傷。烏克蘭從來就是俄烏爭霸的棋子,棋子就要有棋子的絕悟,蹦蹦跳跳錶現表現可以,切末太認真,妄想去主導兩強的爭鬥而火上澆油會引火上身,應該在兩邊儘量不偏不倚維持一個微妙的平衡,不讓局勢失控,俄羅斯的臥榻之側豈容他人酣睡?一旦美國真駐軍,那怕是少量的,俄羅斯的痛感會非常強烈,北極熊盛怒之下有可能與美國發生全面的軍事衝突,夾在中間的烏克蘭肯定會有無妄之災,局勢會不可預料,烏克蘭就徹底涼涼了。

二、美國雖然以世界警察自居,喜歡到處指手劃腳,但得到其的保護,保護費是少不了的,動輒幾十億美金,光建設軍事基地的費用就是一筆不小的開支,以烏克蘭目前的經濟情況能承受麼?勉強承擔只能是拖累經濟負擔沉重,且如果美國駐軍,就意味著烏克蘭徹底將自己綁在美國的戰車上,再也無法自主,將自己的國運押注在美國身上,美國一旦衰落,烏克蘭也許永無出頭之日,後果堪憂。


小國要有小國的覺悟,需要的是在大國中間搞平衡,因為分量太小,承受能力有限。豪賭國運,一旦賭輸,萬劫不復,可能永無出頭之日。奉勸烏克蘭,在引美國駐軍這個問題上,要三思而後行!


豐的嘆息


之所以俄羅斯要收復克里米亞,就是擔心烏克蘭一路向西,加入歐盟和北約,成為圍堵遏制俄羅斯的一份子,這僅僅是烏克蘭有這個跡象而已。

如果烏克蘭在反俄的道路上越走越遠,甚至直接引美國或北約在烏克蘭駐軍,那麼俄羅斯對烏克蘭就會採取“重手”,很可能為了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將烏克蘭拿下併入俄羅斯。
對於俄羅斯而言,如果烏克蘭被美國和北約控制,將會失去抵禦西方的最後一道屏障。美國和北約不僅取得黑海上的優勢,而且還可以以烏克蘭為基點,直接威脅俄羅斯的腹地伏爾加河地區,俄羅斯的國家安全將無從談起。所以,俄羅斯決對不允許美國或者北約在烏克蘭駐軍,不惜一戰,甚至核戰。

對於美國和北約而言,也不會冒然在烏克蘭駐軍,因為:一、美國的目的是遏制和肢解俄羅斯,並不想與俄羅斯爆發核大戰;二、烏克蘭不是美國和北約的盟友,只不過圍堵俄羅斯的支撐點。美國和北約沒有義務保護烏克蘭;三、烏克蘭失去克里米亞之後,再加上東部鬧獨立,烏克蘭已經不是一個完整的國家,其重要性不再那麼顯現;四,烏克蘭經濟惡化,債臺高築,美國和北約的駐軍軍費,誰來承擔?
對於烏克蘭而言,讓美國和北約駐軍,主要是擔心俄羅斯真的動武,找一個靠山,其目的是通過刻赤海峽事件,把烏克蘭與美國和北約捆綁在一起,重新奪回克里米亞,鎮壓東部獨立趨勢,最終達到加入北約的目標。
北約雖然是一個龐大的軍事組織,但是由於美歐趨於破裂的關係,在針對俄羅斯問題上本來就意見不一,只有英國派出軍艦來力挺烏克蘭,這就意味著美國和北約不會為烏克蘭出頭,儘管拉開陣式和大打口水仗,但是象徵意義大於實際意義。

然而,烏克蘭卻高調想引美國和北約駐軍,無疑增加了戰爭的氣氛,這對於烏克蘭來講無論如何也不是什麼好事。其實,即使波羅申科為了明年的總統大選,也不應該把烏克蘭人民拿來當賭注。既然俄烏德法都同意回到談判桌上解決刻赤海峽事件,就不應該再去製造緊張局勢。特朗普的出爾反爾和美國優先,能把烏克蘭當回事?況且俄羅斯也不想把事情鬧大,烏克蘭就不該節外生枝,準備和俄羅斯進行談判就是了。


適情雅趣



烏克蘭自顏色革命後,通過顏色革命上臺的那些並沒有治國經驗和國際政治經驗的政客們,一直就在通過對抗俄羅斯來給歐美國家交投名狀,其最終目的就是將烏克蘭融入歐美體系。他們一直天真的以為,只要對抗俄羅斯,烏克蘭就可以加入歐盟,過上西歐國家那種高福利社會的富裕日子。

但是事實上波羅的海三國雖然加入了歐盟,從這幾年的經濟發展指標和統計數據來看,國家經濟發展並沒有任何明顯好轉,也沒有過上西歐社會的富裕生活,經濟增長率甚至還出現了下滑。



其實導致蘇聯解體的其中一個因素,就是蘇聯內部包括俄羅斯幾乎所有加盟共和國都曾做過這樣的美夢,但是後來的事實證明,歐美要的不僅僅是意識形態的勝利,還有民族間的徹底勝利。也就是說,即便你在意識形態上向他們看齊了,他們也未必會把你當成他們其中的一份子,你依然是他們繼續利用盤剝的對象。


說白了,什麼意識形態競爭只是一個表象,本質上就是種族、文化優先主義。俄羅斯隨後在各種擠壓中如夢方醒,選擇了適合自己國情的發展方式,並設法保護自己的國家利益,而不是跟風從眾,崇洋媚外。但是西方利用俄羅斯曾經的天真,已經全面滲透進俄羅斯的傳統勢力範圍,俄羅斯周邊曾經的兄弟已經被歐美一一策反,要麼反目成仇、要麼同床異夢,不復往昔。

其中,蘇聯第二大繼承者烏克蘭已經病入膏肓,中毒太深,不得不說,近些年的俄烏衝突其實俄羅斯只是在見招折招,被動應對。偏偏烏克蘭的政客們又要作死,拿自己的國家利益給西方交投名狀,博取西方的支持。雖然波羅申科情真意切的希望北約駐軍烏克蘭,但是這種可能性很小,因為北約連吸收烏克蘭、格魯吉亞加入北約的勇氣都沒有,何談在烏克蘭駐軍?



如果北約駐軍烏克蘭,必然激起俄羅斯的強烈反彈,在瞪眼睛遊戲中,衝突隨時可能被激發,一旦俄烏全面開戰,先不說北約敢不敢冒著世界毀滅的風險跟俄羅斯開戰,光是烏克蘭作為主戰場,無論雙方輸贏,烏克蘭人民都會生靈塗炭,成為戰爭犧牲品,人間地獄。


從歷史經驗看,凡是引入外來勢力對抗鄰居的國家,下場都會非常悲慘。要麼請神容易送神難,要麼國家分裂、生靈塗炭。更有甚者,乾脆被外來勢力吞併或者淪為傀儡。

原本烏克蘭可以在左右逢源中開展獨立自主外交,發展成為一個有尊嚴的中等強國,在那幫愚蠢的政客操弄下,而今成為了嚴重分裂的他國附庸、政治工具,何其可悲可嘆。


謝金澎


俄烏衝突升級,最願意看到的是美國和北約。儘管烏克蘭因為刻赤海峽事件邀請美國在烏克蘭設立軍事基地,希望北約在克里米亞設立軍事基地。目前看這樣的想法沒有得到美國和北約的積極回應,估計希望一定會落空。但是美國和北約一定會在輿論上做譴責,在言辭上更激烈!

不過,話說回來,如果美軍北約都在烏克蘭設立軍事基地,對於烏克蘭民眾來說,那簡直就是一場災難;對於烏克蘭親美反俄的波羅申科總統以及官員來說,等於北約美國給他們安上了保險。只要自己能當官,還官什麼民族利益!



大家都知道俄烏衝突就是波羅申科總統為了提振自己民調採取的一個下策。北約美國都是波羅申科眼中為我所用的一枚棋子。由於國家實力懸殊,美國絕對不會聽從烏克蘭的安排做事,北約也不會言聽計從烏克蘭。烏克蘭頂多是美國北約手中擺佈的棋子,是圍堵俄羅斯的馬前卒!


眾所周知,請神容易送神難!把北約請回來,把美國請回來,如果成功了,烏克蘭就是北約遏制俄羅斯的橋頭堡,北約與俄羅斯就沒有緩衝地帶,烏克蘭也成為北約和俄羅斯的前方陣地,因而烏克蘭百姓就生活和更加困苦,,不利於烏克蘭長治久安,不利於烏克蘭的富裕幸福!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