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糧食價格偏低的情況下,如何保證糧食安全掌握在自己人手裡?

微塵微視界


鍾情三農知道,現在幾乎每一個農民都對於如今我國的糧食價格保持不滿的情緒,而且縱觀我國最近這些年的糧食價格走勢,也確實是“不爭氣”,幾乎一年比一年低。

在此情況下,更加要保證國人的飯碗端在自己人手裡,中國人吃的糧食還是得主要以自產為主,而筆者也知道,要想實現這一目標,真的是難上加難。

我國農業種植成本需要降低

其實,大家對於我國的糧食價格一直存在很大的誤區,因為相對於國際糧食價格而言,我國的糧食價格並不算低,反而處於一個較高的狀態。縱觀最主要的四大糧食作物——玉米,稻穀,小麥和大豆,國內的價格整體都是要高於國際糧價。

為何在這樣的情況下,還有很多人覺得我國的糧價太低呢?鍾情三農也是農村出身,對此問題可謂是感同身受,其實主要有兩個原因:

首先,我國的糧食種植整體成本太高了,包括土地流轉,農用機械以及農資化肥等開銷都高於其他農業大國。

其次,我國的農業種植單位還是以小規模家庭承包為主,很難行程大規模機械化種植,難以從規模上取勝。

因此,筆者以為,今後我國的農業生產過程中要想盡一切辦法降低生產成本,同時提高規模,儘可能的產生更大的價值。

我國農業補貼急需完善

這些年我國糧食價格逐漸走低也是符合市場化發展的需要,整體來說,這有利於我國的糧食產業長久發展,可是在這樣的背景下,農業補貼的作用也不容忽視。

今後,我國“糧食價格市場化+適度農業補貼”將會是一個常態,以此來保證我國糧食生產長久穩定。


鍾情三農


如何保證糧食安全,把糧食安全掌握在我們自己的手裡的關健,不在於進口糧食價格的高低,也就是說,進口的糧食價格偏低,或者進口的糧食價格的偏高,對我國的糧食安全是沒有多大關係的,進口的糧食價格偏低,我們也不能盲目的從國外進口糧食的,進口的糧食價格偏高,我們該進口的糧食也必須要進口的!

糧食安全,是保證國計民生的大事,是國家安全的基礎,如何保證們的糧食安全,我們早就有了計劃和安排的,18億畝的基本保護農田的紅線,還有一個15.5億畝的永久基本保護農田的又一個又粗又壯的紅線,就是要求我們必須要有足夠的土地資源,做為糧食生產的基地,有了這兩根紅線,基本上就會保證我們糧食安全的,再加上那麼多的國家糧食儲備庫儲備的糧食,就可以應付突發的自然災害,或者因為戰爭的原因,造成糧食緊張的問題的!

所以,我們從國外進口糧食,不是看國外糧食價格的高低,主要還是遵循世貿組織的有關規定,根據與他國簽訂的糧食貿易合同來進口糧食的,而進口的糧食的品種和數量,也是根據我國的實際需要簽訂的,比如,我國每年自己只能生產約1500多萬多大豆,而國內需要的大豆就得1億噸左右,這樣,我們不管進口的大豆的價格是高還是低,我們都是要大量進口大豆來填補國內需要的,所以,在2017年的時候,我們就進口了約9500多萬噸大豆的!

從這個數字上看,由於我國進口了大量的國外大豆,從單一的糧食品種上來說,大量進口的大豆就可能會給我們的糧食安全帶來危害的,所以,我們已經認識到了這個問題的嚴重性,也鼓勵和支持我國的農民多種植大豆的,具體體現在黑龍江省在2018年的大豆種植補貼上,每畝大補貼320元,就是這個意思的!

所以,從善如劉認為,我國提高大豆種植的補貼,也就是鼓勵和支持大豆的種植,就是要把糧食安全,掌握在我們自己手裡的一種具體的表現的!

感謝您一直從善如劉三農問答的關注和支持,歡迎您的評論留言!


從善如劉L


價格高與低暫且不論,但是我看到的是糧食已經有不安全隱患了。

不要說我在危言聳聽,請耐著性子看經常在城市和農村遊走人說完再噴。

18億畝耕地紅線是不是保住了我不知道,但是我知道隨著城市的擴張和工業用地增加,當然了,還有縱橫交錯的高速以及普通公路和鐵路建設,河南的耕地肯定是大幅度減少是不爭的事實!不信看看鄭州到開封到許昌到新鄉,中間還有多少耕地可用。

以前,河南的農民幾乎每家每戶都自己儲存一年的糧食。而現在,從地裡收上來稍微晾曬乾後就賣掉,吃麵已經習慣了去超市買,把原來一直猖狂的耗子們集體餓的溜之大吉。

而農藥和化肥一直都是城裡人詬病的主要話題,但是現在的農村勞動力大都以六十歲左右的為主力軍,不使用農藥化肥不但大幅增加勞動強度不說,產量也會斷崖式下跌!

近幾天,河南通許的大白菜、花菜、白蘿蔔批發價格基本上一毛左右,象這樣的價格農民肯定沒什麼收益。拋開春種秋收的辛苦不說,你在地裡拔一天的蘿蔔白菜賣的錢還不如人家一單小生意,甚至也不如出去打一天工掙的多,這樣的收入如何能吸引年輕人回農村種地!

誠然,發展經濟就要佔用土地,憑什麼做為糧倉的地區就該受窮?憑什麼就不能比別人生活的好呢?

記得某位專家說過,房子是剛需,所以城市的房價蹭蹭見漲。那麼人是鐵飯是鋼,糧油蔬菜是絕對的毫無疑問的剛需,為什麼農民沒有一個一夜暴富的呢?

這不是抱怨,而是看到了問題。

首先是如何保護好耕地的同時也要發展經濟。再就是讓種地者後繼有人而不是象現在出現農民斷代的問題。

人微言輕,提出問題總可以吧。


亂眼看世界


糧食價格偏低從全局看,不是壞問題。糧食價格高,尤其是飼料用糧價格高,會導致國內養殖業無法生存,肉食品完全依賴進口,這絕對不是好事。說起糧食價格偏低,這個偏低只是跟過去比,要是跟整個國際比,不是偏低,而是高得很。糧食價格比過去變低了,是從事糧食生產者感覺到壓力,產生怨言,這是正常現象,無可厚非。糧食降價只是傷害了糧農的利益,糧食漲價確要失去跟國際競爭的能力,傷害的是整個國家的利益。解決農業人口收入問題,決不能用提高糧食價格來解決,要多渠道解決。比如農產品產地加工,農產品直接進市場,農產品網絡銷售,農產品自媒體銷售等,這樣可以減少農業產業鏈的中間環節,使農產品的附加值增加,從而增加農業收入。單純依賴糧食價格上漲來維持和保障農業收入,是一種依賴型的農業,這種農業沒有競爭優勢,也沒有前途,這就等於農業在一條腿走路,價格成了農業的一支拐,一旦失去了價格優勢,就無法前行了。


三江物語


以動態上來分析,調低了糧食最低保護價的收購政策,糧食價格下降,對農民種田的收入有很大影響,不少農民種田的意願下降,一些地方也出現了土地拋荒棄種,再分析少數拋荒的農村人幹什麼去了,實際的原因是他們已不依賴於農業的收入,有更好、更多的其它經濟收入來源吸引他們從事的職業來做。

而在這種情形下,在分析一下市場糧食的銷售動態,由於生活水平有了很大的提高,人們更注重並選擇無汙染的優質糧食,對低端的大米、麵粉等購買意願下降,市場的規律普通品種的糧食供大於求,價格就會下降。

如何破解這個難題,既要保證我國糧食生產絕對安全,又要讓農民種田能有錢賺,依我淺見,農業種植,首先離不開國家對農業的扶持政策,加大對農業的投入,興修水利,開展土地整治,以此增強未來向農業機械化、規模化的種植能力。

與此同時,面對農資、人力成本的不斷上漲,根據市場動向,對農業種植的補貼及收購政策向名優產品傾斜,優質優價,農民種田效益才會提高,糧食的供給和安全才有保證。


和風細雨言


最好的辦法就是提高糧食補貼。

保持糧食價格在低價位運行是現在世界每一個發達國家的主流思想。糧食的作用不僅僅是滿足一個國家的人口的基本生存,它還是許多工業產品的重要來源。在全球貿易的時代背景下,一個國家長期保持糧食高價位市場環境運行使得該國工業產品成本偏高,在國際市場上面沒有競爭優勢。還有一點就是在利益的趨動下,高價位的糧食環境難以維持長久。

糧食低價位的運行市場環境讓農場主或者農民的利潤低下甚至虧本,糧食生產難以維持。怎樣才能保持糧食生產和發展呢?給糧食生產者發放糧食補貼。這些補貼來源於工業稅收中的一部分,也可以理解為是工業對低價糧食的反哺,從而保持工業和農業的相互平衡發展。從上面我們可以得到一個規律,一個工業強大的國家,其工業反哺給農業的能力越大,其農業也必然發達。

糧食生產安全保障和發展對一個國家是重中之重的問題,特別是中國這樣一個擁有十幾個億人口的大國。有些人認為既然國外的糧食便宜,我們不如進口大量的糧食,還可以把這些補貼錢省下來作其他用途。這種想法是極端錯誤的。現在的糧食低價位如果沒有糧食補貼,糧食生產者沒有利潤甚至虧本,糧食生產肯定萎縮,服務於農業的多種工業產品也會萎縮,這一系列的社會循環影響會造成多少人失業,多少社會問題不可想象。大量的糧食需求在糧食安全上面沒有選擇,外國的糧食商人在利利益的趨動下糧食價格肯定會肆意提高。

由於 我國能夠有現在的糧食產量保障,外國糧食商人才不敢肆意的提高我國進口糧食價格。為了糧食的安全,在糧食價格上面不受到外國糧食商人的控制,提高糧食補貼是保障我國糧食生產的必要政策。


荊楚之梓


國家的糧食安全目前不是問題,有大批進口糧食支撐。隨著中國的城市化、工業化進程的提高,農資農機費用的上升農民將大量土地也轉型種植經濟作物或向養植方向發展,年輕一代進城務工勞動力下降,種田收入低。幾種情況綜合原有的良田基本上失去一半種糧食的。說中國的糧食參與世界糧食競爭也是笑話,這樣下去中國的農業到了快崩潰的時侯了,為了進一步改決三農問題,把糧食安全握在自己手裡,國家要花大力氣,將土地集體化,不適合大型機器耕作的,對農田進行統一改造,農民六十五歲發放基本養老金,對於進城的大學生和創業人士提供買房安置優惠政策讓其在城市保持永久性生存生活,起消農村土地分紅。進城務工的低學歷人群進行各項職業培訓,包括種養植技能和流水線操作技能。鼓勵城市資本向農村大型標準化養植業進軍,而吸引農村勞動力就業。國家改造完成的土地農場制。才能保證國家糧食安全。


手機用戶66642759339


糧食貴了!好處錢包鼔了!我記得有一年玉米有一塊多一斤!但是那幾年,化肥!玉米種!蒜你狠!姜你軍!都一股腦兒都來了!

糧食價格動一點,其他圍繞糧食的相關都動靜不小!蛋糕雖小都想分!

農民的錢只是在口袋裡暖一下!試問這樣的過手夥計你們願意做嗎!

既然知道糧食價格偏低!就有進步!知道糧食安全重要性!就不不要等到了亡羊補牢,

因為國家的有識之士,所以這幾年國都加大了農業補貼的力度和方式的調整!







豫舞扶揚


這個問題問得好,如何掌握在自己人手中,在當今看來,可能就是一場遊戲一場夢。說實在的,真可能掌握不到自己手中。社會現實已經造就了,以後糧食絕對掌握在外面人跟國內的一部分利益集團手裡。農村種地沒有效益,你說你是農民你種嗎?每年到了糧食收穫季節,油價就漲了,跟著收割機具也就漲了,平時水電費漲,農資化肥漲價。你說種一畝地,最後能落幾個錢?我今年種的2.5畝玉米,能落個500元,還沒算攤進去的人工。有無利不起早,誰都知道的,農民也不是傻瓜。沒辦法的才種一點地,有門路的早就跑出去了。糧食問題很可能以後是個問題。


suninmind2


很欣賞以色列人.在沙漠中不懈努為.書寫了農業傳奇.憑他們高度發達經濟出錢.買點糧食是九牛一毛.古時戰國時期.一國種桑養蠶.一國種糧.蠶高效.種糧國也種桑養蠶.戰事起.毀田種桑者滅國.糧袋在別人手中.和平年代我們能買到大機械生產的便宜糧.一旦戰事起.我們周圍環境超嚴峻.百業萎縮.以前悲劇會重演.搬掉城鎮化路上幾塊大石頭.嚴厲監管農業按投入的舞弊.精緻的自循環中國農業完全可以實現!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