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又添新成員 江津班列12月28日開行

今年11月,“南向通道”正式更名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上游新聞記者從重慶市江津區得到消息,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將添新成員,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江津班列即將於本月28日開通運行。同日,中新互聯互通示範性重點項目“中國西部(重慶)東盟商品分撥中心”也將正式揭牌運營。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江津班列28日開通

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是在中新(重慶)戰略性互聯互通項目框架下,以重慶為運營中心,通過國際合作、區域聯動,打造的中國西部地區一條對外開放的複合型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其中鐵海聯運為主通道。重慶、廣西、貴州、甘肅、四川、雲南、陝西、青海、新疆、內蒙古、寧夏、西藏等西部12省市區共建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建立省級協調機制。

將於12月28日開通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江津班列,從珞璜鐵路物流樞紐出發,利用鐵路、公路、水運、航空等運輸方式,向南通過廣西北部灣等沿海沿邊口岸,通達新加坡等東盟主要物流節點。

“目前有六條線路可以提供選擇。”重慶市江津綜保區開發建設有限公司董事長黃樹良告訴上游新聞記者,其中線路一是重慶江津—北部灣港鐵路班,可以實現雙向對開,內外貿同車,鐵路運距1200公里,耗時39小時。也可以通過重慶江津—北部灣港—海運直航、重慶江津—北部灣港—香港國際中轉、重慶江津—北部灣港—新加坡國際中轉、全球海港-陸海新通道-中歐班列等方式實現鐵海聯運,也可以通過烏魯木齊/蘭州/西安/成都/貴陽—重慶江津—北部灣港間實現多式聯運。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又添新成员 江津班列12月28日开行

“水公鐵”多式聯運省時又省錢

“我們希望通過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使江津成為渝西乃至川南黔北地區通往世界的一個重要窗口,進而全面融入全球經濟市場。”黃樹良坦言,江津有這樣的底氣,是因為江津班列能給為貨運企業以及貨源企業帶來省時省錢的服務。

江津具有“水公鐵”多式聯運無縫對接優勢。江津處在“一帶一路”和長江經濟帶的聯結點上,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和珞璜長江樞紐港即將建成投用,前者可以實現年貨運量2000萬噸,後者的年吞吐量也能達到2000萬噸。12月28日,珞璜鐵路綜合物流樞紐這個西南地區最大的長大笨重貨物、集裝箱、怕溼貨物運輸、商品車運輸物流中心投入使用後,將進一步打通重慶與外界的物流通道。

“在前期對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時效便捷、貿易成本、無縫銜接、通關便利等優勢進行了分析,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比經長江水運出海節約10天以上。” 重慶小康進出口有限公司總經理助理王英分析,如此高效的運輸時間,大大的促進了企業和買方之間的生產利益。

益海嘉裡(重慶)糧油有限公司副總經理王振榮也認同這樣的觀點:益海嘉裡目前重慶工廠東北大米年運量為10萬噸,進口原油8萬噸,後期每年120萬噸進口運輸量,若採用渝桂新物流模式可相比長江船運時效縮短20天,極大地提高貨物運輸效率。

江津區委常委、常務副區長張果告訴上游新聞記者,江津區將依託鐵路物流樞紐,儘快實現“國際陸海新通道”和中歐(重慶)班列的互聯互通,未來將實現“買東盟賣全國,買歐洲賣東盟”,推動“一帶一路”沿線國家有機銜接,增進重慶與東盟、中亞、東歐等地區交流合作。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又添新成员 江津班列12月28日开行

打造小嵐埡物流園形成物流集群效應

有了大平臺,自然會引來大的合作機遇。在12月10日舉行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江津班列推介會上,重慶江津綜合保稅區管委會與中國鐵路成都局集團有限公司達成協議,將在江津班列的起點:珞璜鐵路物流樞紐旁,投資建設“小南埡物流園”為珞璜鐵路物流樞紐、江津綜保區及周邊區域進行配套服務的大型綜合物流園區。項目動態總投資50億元人民幣,位於江津綜保區網外配套區,規劃面積約1200畝。

這一大個子的項目,馬上引來物流業的集群效應。同一天,上海鄭明現代物流有限公司也簽訂協議,將鄭明重慶溫控供應鏈產業園落戶江津珞璜,依託江津綜保區,打造鄭明公司西南區域總部,國家戰略背景下引領重慶市溫控供應鏈產業發展的標杆性產業園區。

此外,江津綜保區分別和中新南向通道(重慶)物流發展有限公司、重慶中遠海運國際貨運有限公司、重慶小康進出口有限公司、益海嘉裡(重慶)糧油有限公司、鄭明物流等企業簽訂了《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江津班列戰略合作協議》。至此,以江津綜保區、珞璜鐵路物流樞紐和珞璜港為核心的大物流集群效應凸顯。

“我們將協調集運總部針對江津班列和江津及周邊地區的客戶需求,增加廣西北部灣接轉的幹線服務;在珞璜港已開設還箱點的基礎上在本月內正式開通穩定的長江駁船服務。”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武漢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副總經理高贊東更是坦言,武漢中遠海運集裝箱運輸有限公司將協調和指導重慶公司充分調動集團內的所有優勢資源,投放到江津珞璜鐵路樞紐和珞璜港口樞紐。

国际陆海贸易新通道又添新成员 江津班列12月28日开行

鏈接

中國西部(重慶)東盟商品分撥中心同日揭牌運營

“江津班列開通當天,我們還將正式運營中國西部(重慶)東盟商品分撥中心。”黃樹良介紹,中心依託江津綜保區的平臺優勢,將能夠直接為重慶與東盟之間的進出口商品提供保稅倉儲、保稅展示、電商直銷等服務。江津區為分撥中心定下的初步目標是:通過3到5年建設,把分撥中心建成功能要素齊備、集聚效益強、輻射範圍廣的國內知名的區域性進口水果、海產品集散中心。到2020年,分撥中心交易額達到50億人民幣,貨運總量突破1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5000標箱。到2022年,中心交易總額達150 億人民幣,貨運總量突破30萬噸,集裝箱吞吐量突破1.5萬標箱。

除此之外,江津區還在全力申請設立跨境農產品試驗區。西部地區與東盟的貿易往來增加,為江津班列開行帶來更充足的貨源保障。

此前,江津和廣西防城港市締結為友好城市關係,兩地將依託江津綜合保稅區和防城港國際航貿產業園、中越跨境經濟合作區口岸優勢,探索跨境海公鐵空多式聯運冷鏈合作新模式,打造“綜保區+交通樞紐+口岸+分撥中心”複合型開放平臺。

“接下來,江津和廣西憑祥市也將結成友好城市。”黃樹良告訴上游新聞記者,雙方將合力助推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物流和貿易融合發展,推進冷鏈物流及中國西部(重慶)東盟商品分撥中心建設。

上游新聞記者 羅永攀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