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歐佩克+“同意”減產 但能否“執行”?

當地時間12月7日,以沙特為首的歐佩克與以俄羅斯為首的非歐佩克達成了減產協議:自2019年1月起的6個月,在10月產量水平的基礎上減產120萬桶/日。

《金融時報》稱,歐佩克及其產油國盟友頂住了美國要求維持高產量的壓力,最終達成減產協議,雙方為穩定國際石油市場所做出的努力可見一斑。

當日,油價應聲上漲。布倫特油價一度升破63.50美元/桶,漲幅高達5.7%,最終收於61.29美元/桶;WTI價格收於52.61美元/桶,漲幅為2.2%。

維也納會議結束後,伊朗石油部長贊加內對伊朗國家電視臺表示,25個主要產油國的原油產量將減少120萬桶/日,其中15個歐佩克國家減少80萬桶/日,10個非歐佩克產油國減產40萬桶/日。

雖然歐佩克沒有詳細公佈每個國家的減產數量,但沙特能源部長法利赫透露,沙特減產數量大約50萬桶/日,降至1020萬桶/日。

俄羅斯能源部長諾瓦克表示,減產協議的達成是對此前“歐佩克+”的質疑者的有力回擊。當前石油市場處於幾十年來最艱難的一個時期,減產勢在必行。

另外,由於經濟原因,伊朗、利比亞、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獲得了減產豁免,可以不參與減產。

伍德麥肯茲諮詢公司分析師路易絲·希特爾表示,120萬桶/日減產量已超過市場預期,這有助於明年下半年之前收緊市場,2019年油價將得以提振。

“得益於減產協議的達成,2019年油價很可能攀升至70美元/桶。”伯恩斯坦能源公司分析師預測稱。

著名能源戰略學者陸如泉告訴海外網,此次減產協議的達成預計將給石油市場帶來一段“回暖期”,將可能持續到2019年。樂觀預計,布倫特油價在明年一二月份將會回到60-70美元/桶。

誠然,歐佩克與非歐佩克減產協議的達成給國際油市注入了信心,但2019年油價能否攀升及長時間持續仍存在諸多不確定性。

首先,減產數量程度不夠。雖然120萬桶/日已經好於市場預期100萬桶/日。但要想扭轉當前原油供過於求、油價下跌的局面,高盛預計,歐佩克至少需要減產130萬桶/日,摩根大通則認為要150萬桶/日。

其次,歐佩克內部豁免國可能大幅增產。根據協議,伊朗、利比亞、委內瑞拉和尼日利亞獲得了減產豁免。委內瑞拉油產已降至歷史最低水平100萬桶/日。為扭轉經濟困境,委內瑞拉計劃明年大幅增加產量。12月6日,俄羅斯與委內瑞拉簽署投協議,俄方將向委內瑞拉石油領域投資50億美元,幫助後者增產石油。

另外一個關鍵因素是伊朗。美國11月啟動制裁後,伊朗雖然能維持100萬桶/日的出口量,但較於高峰值已下降了近70%。陸如泉分析稱,如果180天之後,即2019年5月初,經全面評估後,美國繼續向歐盟、中國、印度等8個國家實施伊朗原油豁免,那麼國際油價將會應聲下跌。

再次,歐佩克內部國家能否按時按量履行減產。廈門大學中國能源政策研究院院長林伯強對歐佩克減產協議的執行度表示懷疑,由於“卡舒吉案”還沒有完全了結,沙特必須要對美國“維持原油高產量”有所回應。所以沙特減產執行效果還有待觀察。歐佩克內部產油國也曾出現瞞報、少報油產的情況。

俄羅斯的執行能力同樣畫個問號。俄新社援引諾瓦克的話表示,俄羅斯嚴酷的氣候條件以及寒冷的冬季不允許其迅速削減產量。這是俄羅斯的地理氣候條件,更是俄羅斯石油生產的特殊性。俄羅斯需要“逐步”削減石油產量。

再次,美國實現了43年首次石油淨出口,雖然只有一個周的時間,但也反映出美國石油儲量和產量的能力。自8月來,美國先後超越沙特、俄羅斯成為全球第一大產油國,另據美國能源信息署(EIA)12月6日最新數據,美國石油43年來首次從進口轉為出口,淨出口量達21.1萬桶/日。

諾瓦克在維也納會議上強調,目前國際原油市場形勢十分複雜,2019年前兩個季度都可能面臨供過於求的局勢。非歐佩克主要產油國將在明年一季度內簽署下一步合作協議,並繼續對市場局勢進行監控,在必要時採取應對措施。

本文源自海外網

更多精彩資訊,請來金融界網站(www.jrj.com.cn)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