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母用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狗十三》:父母欠我們一句“對不起”

點姐最近有幸受邀看了《狗十三》的點映。如果非要用一句話概括這部很喪的影片的話,那大概是“成長的兇殺案”。高能來襲,前方有細節劇透,慎重!

父母離異後,父親給李玩買了一條狗,叫愛因斯坦。

父母用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狗十三》:父母欠我們一句“對不起”

爺爺把狗弄丟了,爺爺沒有道過謙。

李玩苦尋不得,繼母搞了另外一條狗,欺騙李玩。

李玩不願意承認那是她的狗,繼母以此汙衊李玩找她茬。

最後,全家逼李玩承認那條狗是愛因斯坦。

李玩悲憤喝酒,父親打她。

打完父親說打她是愛她。

父母用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狗十三》:父母欠我們一句“對不起”

後來父親叫李玩敬客人酒。

李玩喝牛奶就吐,李玩逼著自己喝牛奶。

李玩丟了狗,李玩吃了客人夾給她的狗肉。

父母用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狗十三》:父母欠我們一句“對不起”

李玩,13歲。

影片直到結束,沒有很大的人性衝突,卻讓觀眾感覺到一種悲涼。97年的張雪迎演繹了年少的心疼,讓所有觀眾跟著難受。李玩這個角色,讓她擺脫了《泡沫之夏》的尷尬印象。事實證明,年輕演員只要肯努力,還是可以逆襲的。

父母用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狗十三》:父母欠我們一句“對不起”

曹保平是一位很耐得住性子的導演,是真正的佳片收割機,他經手的影片大多數膾炙人口,好評如潮。 早年間的《光榮的憤怒》、《李米的猜想》,近幾年的《烈日灼心》《追兇者也》都是各大平臺的高分佳片。這樣的人一直被圈錢商業片之流的導演所厭惡,感覺他們要麼不搞事情,要搞就是大事。那深度,那境界,很高,能做的人卻很少。

父母用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狗十三》:父母欠我們一句“對不起”

影片中還充斥一些社會問題的元素,“重男輕女”或者說是“男尊女卑”,以及一種突如其來的“家暴”。成長過程中,大多數人或多或少的都曾感受過一些相類似的經歷,不分男女的性別歧視,和某種不知名的暴力,例如各種冷暴力。

父母用愛的名義傷害我們,《狗十三》:父母欠我們一句“對不起”

影片名字叫《夠十三》很多人都在揣測為什麼是這個名字。其中大多數人願意相信的猜測是,數字13可以組成一個B,曹保平是想對這個該死的人生說“狗B”。或許這個解釋符合了大多數人對於慘痛青春的氣憤和想要名正言順出口成髒的願望。

點姐已經劇透很多了。但這樣的影片不需要太多的暗示和描述,你只要自己去感受。感受主人公的情感,感受曾經的自己。

李玩問:你見過真正的大人嗎?

如果運氣好的話,看完你就是了。點姐撕票擔保,值得一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