於震是不是抗日神劇代表人物?

湯裡放藥


說到抗日神劇,近年來不斷出新,其收視率一直都處於較高水平,抗日劇本是為了提醒國民勿忘歷史,可是近年來在科技的不斷髮展下,技術手段的過度使用,很多劇情被過度誇張修飾,其純粹為了吸引觀眾眼球,違背事物發展規律,違背科學常識,因此被稱為神劇。現在我們回到正題,於震絕對是神劇的專業戶,可要說代表人物,於震只能是其中之一,還有三個人也可以稱為抗日神劇代表人物,我們來具體羅列。


抗日神劇一號代表人物,於震,他幾乎不拍其他電視劇,專注抗日題材,其形象也早已深入人心,只要看到他的出現,幾乎可以定位影片的題材,是名副其實的代表人物。

抗日神劇二號代表人物,張子健,張子健從元芳這個角色開始走紅,後有加入神劇陣營,飾演的燕雙鷹簡直就是刀槍不入,智勇雙全,可謂雷到很多人。

抗日神劇三號代表人物,傅程鵬,他專注諜戰抗日題材劇,在劇中多以臥底身份出現,功夫了得,幾乎把所有日本鬼子
玩弄於手掌間,也是非常的誇張。
抗日神劇四號代表人物,王雷,他除了抗日劇,偶爾也出演其他題材劇,但其善長的還是抗日題材,尤其在電視劇鐵在燒中的表現圈粉很多,其也是抗日神劇的代表人物。


凌煙客棧


第一次對於震的抗日劇有印象,是十多年的一部《中國兄弟連》,名字大約仿自二戰美軍的空降兵連續劇“兄弟連”。講述的是抗戰初期,一支由南方紅軍游擊隊改編的新四軍連隊、一個國民黨正規軍連隊並肩作戰的故事,於震出演新四軍連長曲虎。



那會抗日神劇還沒有過度氾濫,《中國兄弟連》裡出場日軍、國軍、新四軍的隊伍,在服裝、道具、槍械和軍事常識等幾方面基本能過關。故事圍繞營救一名掌握重要機密的美女通訊軍官展開,兩支剛剛在內戰中你死我活的隊伍變身聯袂抗敵,立意是不錯的。

劇情多少有些離奇,應該是網絡抗日小說改編的,最終國共兩支隊伍和兩個連長全部壯烈犧牲。半神不神的片子,總體能看得進去,戰鬥場面基本合理,日本鬼子也沒有貶低為草包,於是也記住了於震那張寬大的臉。



接下來注意到的是兩部《五號特工組》,又是打鬼子男一號,然後就一發不可收拾了,估計是個人形象和作派太適合飾演軍人了。從於震主演的戰爭影視劇數量和質量來看,稱其為“抗日神劇代表人物”是不為過的。僅筆者認真看過的劇集,能憶起來的就有一批:

《呂梁英雄傳》《戰後之戰》《雪豹》《烈火》《一個鬼子都不留》《利箭行動》《戰神》《不可能完成的任務》《生死連》《剃刀邊緣》等不下15部,相信喜歡戰爭影視的答友們看過的更多,僅就抗戰劇來說,恐怕是產量最高的男演員了。



甚至一度因此頗具戰爭影視圈內影響力,還走上了大銀幕,印象最深的,是在電影《1942》中受邀客串了國民黨第一戰區司令長官蔣鼎文。

於震是北京本地人,中戲畢業,身高1米82,有楞角的方臉大嘴,的確適配高大威猛的軍人形象,近來也有試圖轉型的非軍事題材作品,比如《人民檢察官》,不過似乎反響一般,到底是戲路太窄,還是抗戰劇演多了觀眾有些“出戏”,作為軍事愛好者而非娛樂達人,我沒有發言權了。



抗日神劇的通病有三,第一是罔顧歷史事實,把艱苦卓絕的抗日戰爭描寫成電子遊戲打怪;第二是違反軍事常識讓國內國外笑話;第三是過度娛樂化,顛覆了後面幾代人對戰爭的認知,從長遠看,對民族精神、對國防觀念都非常不利,後遺症明顯。

喜歡戰爭影視,但排斥胡編亂造的抗日神劇,也希望於震能擺脫這個標籤,認真選擇一下劇本,多拍一些精品。作為一名演員,也許他不能改變某種不太正確的潮流,但至少可以像陳道明老師學習:抗日神劇的本子,我不接!


度度狼gg


他們拍的.演的抗日神劇!是在侮辱我們革命老前輩!


邊防五師pk007


於震,張子健二位都很不錯


忱水人家


不知道怎麼去定義,反正很多片子裡面都有他。象古裝神話戲劇裡一樣沒底線,“高智商的超人”一個。


十年不做湖湘客


要說演神劇,於震算不上厲害,照張子健和吳奇隆差一大截子!張子健的鷹系列,要多神有多神,吳奇隆騎著摩托車,架著多管機槍打鬼子,太厲害了!


與非或非gy


還好吧,一個演員而已。更多作品好壞還是導演的事


王凱-濱海塘沽


最不喜歡看他演的電視劇。


悔不當初171216462


算代表,不是傑出代表,前十名是穩的。


永豐97635416


還有燕雙鷹會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