周村古稀老人希望有生之年找到“薛團長”

時間能讓人忘記過去,但淄博周村一位古稀老人,每次拿出那張舊報紙,總會陷入沉思。他叫石玉厚,1970年,他的妻子在打井事故中犧牲,後來被評為英雄模範。為了安心照顧孩子,他被調回家鄉周村工作,後來經人撮合,他與自己妻子的妹妹組建家庭。這一切都源於他的恩人“薛團長”,他渴望在有生之年再次找到這位恩人,當面致謝。

周村古稀老人希望有生之年找到“薛团长”
周村古稀老人希望有生之年找到“薛团长”

12月8日午後,記者驅車來到周村區南下河一小區,見到了這位老人。只見他拄拐而行,上下樓很費勁。他家住在一座普通居民樓的4樓,室內像樣的傢俱不多,床頭櫃上放著一份早已發黃的舊報紙。這是1970年12月2日鄒平縣革命委員會慶功大會的《大會專刊》。此時這位老人拿著這份報紙,認真地閱讀。

記者接過發黃的報紙看到,這期報紙的主要內容是全鄒平縣向在全國革命工作中不幸犧牲的女英雄王桂雲、蔣美珍學習,並追認她們成為中國共產黨員。其中王桂雲就是這位老人的前妻,他覺得前妻還未享受到好的生活,就離他而去,讓他很傷心。正是這次生活的變故,讓他結交了一位對他極力幫扶的恩人——薛允德團長。

石玉厚1943年出生於周村箔柴市一個普通商人家庭。那時候父母做小吃生意,一家人的日子過得很充實。

1962年技校畢業後,他被分到博山夏莊煤礦工作,一年後他辭掉了工作,回家經商。後來,經人介紹,他與鄒平縣好生公社的農村姑娘王桂雲結婚。婚後,他們先後育有三個孩子。那時,孩子跟著妻子住在鄒平農村,他在淄博張店工作,雖說兩地分居,但日過卻過得很充實。

1970年9月9日,好生公社組織社員打井時,突發事故,當天妻子去世了。駐鄒平的某部隊團長薛允德召開大會,對在事故中犧牲的王桂雲和蔣美珍給予肯定,號召全縣幹部群眾學習她們的英雄事蹟。石玉厚把孩子接回周村交由父母照看,每週休息時,他騎自行車回家看望孩子。幾個月後,他被調入周村第二毛巾廠工作,當時薛團長鼓勵他好好生活,照顧好孩子和老人。

1971年春天,薛團長找到他,又做通了其岳母的思想工作,讓他和妻子的三妹王桂英結婚,這樣一對新人組建家庭,可謂親上加親,留住了孩子和老人對家的眷戀。之後薛允德所在的部隊離開了鄒平,薛團長也隨部隊離開,從此再無薛團長的音訊。

“以前年輕時也找過薛團長,但毫無線索。”石玉厚稱,後來自己工作比較忙,也就慢慢地把這件事淡忘了。直到最近幾年來他經常患病住院,感覺自己的身體狀況一天不如一天,決定要在有生之年找到薛團長。

對此,其妻王桂英表示,薛團長當年是他們家的大恩人,從姐姐因公犧牲、姐夫工作調動再到撮合她和姐夫成家,他們這一家人得到薛團長太多的幫扶和照顧。

後來,他打聽到薛允德團長家在山東萊陽,但再無其他線索。他希望如果讀者認識薛團長或知道其境況可撥打本報熱線(0533)3585000提供線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