劉賜貴接受《瞭望》新聞週刊專訪 海南蹄疾步穩開新局

刘赐贵接受《瞭望》新闻周刊专访 海南蹄疾步稳开新局

劉賜貴接受《瞭望》新聞週刊專訪

海南蹄疾步穩開新局

在中國改革開放40週年和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的歷史節點,黨中央賦予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新的重大歷史使命。半年多來,圍繞自貿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海南推出了哪些新舉措?取得了哪些新進展?日前,《瞭望》新聞週刊記者專訪了海南省委書記、省人大常委會主任劉賜貴。

吃透中央精神埋頭苦幹

《瞭望》:海南省委採取了哪些行動深入學習、準確領會黨中央和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重要精神?

劉賜貴:4月13日,習近平總書記出席慶祝海南建省辦經濟特區30週年大會並發表重要講話;在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下,黨中央、國務院出臺了關於支持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指導意見;11月5日,習近平主席在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發表主旨演講時,進一步提出抓緊研究提出海南分步驟、分階段建設自由貿易港政策和制度體系,加快探索建設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進程。這些都賦予了海南全新的重大使命、戰略定位和歷史機遇。海南省委把學習這一系列重要精神作為當前和今後長期的首要政治任務,切實把全省幹部群眾的思想和行動統一到中央決策部署上來。

一是省委帶頭,以上率下學。抓好學習、準確領會,是我們貫徹落實好習近平總書記“4·13”“11·5”重要講話和中央相關文件精神的“第一粒釦子”。海南省委先後召開了14次常委會會議、4次理論中心組學習會,堅持原原本本、逐字逐句地全面學習,真正領會精神實質、把握精髓要義。全省各級黨委(黨組)也都第一時間組織開展專題學習,推動學懂弄通做實。

二是覆蓋全省,落地基層。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必須激勵形成廣大幹部群眾積極參與的強大合力,我們在全省開展宣講報告5000餘場,直接聽眾50餘萬人。通過開展“萬名黨員進萬村講萬場”、設立“新時代瓊崖傳習所”和“新時代文明實踐中心”、開辦網上學校等方式,大力推動習近平總書記系列重要講話和中央相關文件精神進企業、進農村、進機關、進校園、進社區、進軍營、進網站,受眾超過1000萬人次。

三是結合實際,學以致用。全國其他的自由貿易試驗區有著很好的經驗,我們到先進地區學經驗、學實踐,做到學以致用、以用促學。省委組織黨政考察團分11個組,分赴全國11個自由貿易試驗區考察學習各先行地區的好經驗好做法。近期又赴浙江和上海,就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等重大問題深入學習考察。

《瞭望》:海南改革開放的歷程上,有過多次歷史機遇,但也有過不少歷史教訓。在這次新的重大歷史機遇面前,海南將如何深刻汲取歷史教訓,不再重走彎路?

劉賜貴:海南歷史上發生的汽車走私事件、房地產泡沫、國際旅遊島建設初期房價大漲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遲滯了海南改革開放發展進程,這些彎路從表面上看是投機和外部的衝擊,但根子是對中央政策的理解不深、掌握不準、落實不到位。

當前,我們面臨著千載難逢的發展機遇,必須認真汲取海南歷史上“大起大落”的深刻教訓,舉一反三,堅決防止空喊口號、紙上談兵,不切實際、頭腦發熱,朝令夕改、決策搖擺,等待觀望、無所作為,投機取巧、一夜暴富等五種不良傾向。

一要吃透中央精神。時刻對標對錶中央要求,搞清楚“幹什麼”“怎麼幹”“幹成什麼樣”。面對重要的歷史使命,海南必須不折不扣地按照中央戰略部署,不走偏不走樣,始終確保正確方向。

二要謀定而動。

我們成立中國(海南)自由貿易試驗區(自由貿易港)諮詢委員會,定期聽取國內知名專家意見,配合國家有關部委,反覆論證,認真制定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11個配套實施方案,爭取成熟一個出臺一個。

三要敢闖敢試。因循守舊沒有出路,畏縮不前坐失良機。以“一天當三天用”的幹勁,主動攻堅克難、大膽改革創新,當好全國改革開放的試驗田、排頭兵。

四要埋頭苦幹。以“功成不必在我”的精神境界和“功成必定有我”的歷史擔當,發揚釘釘子的精神,打牢基礎,壓茬推進,一任接著一任幹,用我們幾代人的拼搏苦幹繪就中央為海南制定的宏偉藍圖。

只爭朝夕促發展

《瞭望》:海南圍繞全面深化改革開放尤其是自由貿易試驗區、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建設推出了哪些重大舉措?

劉賜貴:半年多來,我們做到架樑立柱與項目建設同步推進、制度創新與改革落地同步進行,在抓創新、打基礎、守底線、防風險、促發展五個方面下功夫。

第一,狠抓創新。自由貿易試驗區和中國特色自由貿易港最核心的是制度創新。一是結合省域“多規合一”改革試點,大力推行極簡審批,規劃代立項等“六個試行”的做法由3個試點園區向全省園區推廣。二是加快推動行政區劃改革、生態文明建設體制改革、人才體制改革、“放管服”和商事制度改革、空域精細化管理改革等,進一步激發體制機制活力。三是充分發揮海南特色資源優勢,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創新培育熱帶高效農業和高新技術產業。

第二,打實基礎。當務之急是夯實人才基礎,以更具活力的人才體制機制聚四方之才,通過實施“百萬人才進海南”行動計劃,我省各用人單位已引進2.7萬多名人才,其中高層次人才700多人。提高“五網”基礎設施網絡化智能化水平,切實補齊教育、醫療、社會保障和基礎設施短板。與全國其他自由貿易試驗區不同,海南還有廣大農村,我們全力推進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切實解決好海南的“三農”問題。

第三,守住底線。牢牢守住意識形態底線,嚴格落實意識形態工作責任制。嚴守生態環境底線,採取最嚴的措施,確保生態環境只能更好、不能變差。牢牢守住安全底線,加強南海維權維穩保護開發,守好祖國南大門;堅決不搞“黃賭毒”,鐵拳禁毒禁賭,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特別是對群眾長期反映強烈的“菜霸”“砂霸”“運霸”等問題開展專項整治,確保社會和諧穩定。

第四,防範風險。高度重視金融債務、走私、房地產市場等領域風險,不斷加強風險防控體系建設,全方位管住管好人流、物流、資金流,做到守土有責、守土盡責。深刻汲取歷史教訓,以壯士斷腕的決心擺脫“房地產依賴症”,堅定不移調整產業結構,對商品房實行全域限購,加大本地居民和人才住房的保障力度,防止房價大起大落。

第五,促進發展。啟動“百日大招商(項目)”,圍繞旅遊業、現代服務業、高新技術領域,向世界500強、全球行業領軍企業和知名品牌企業點對點招商,一批大企業總部或區域總部落戶海南。調優扶強以旅遊、互聯網、會展等十二個重點產業為主的特色產業,今年前三季度十二個重點產業增加值佔全省GDP的比重為63%,成為經濟增長的主要支撐力量。我們還先後召開全省民營企業座談會、全省引進外資工作會議,大力吸引國內外投資者到海南投資興業。

強化幹部隊伍建設

《瞭望》: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的關鍵在幹部。海南省委在幹部作風、能力素質以及幹部交流方面採取了哪些實招?

劉賜貴:我們堅決把幹部隊伍建設擺在重要位置,激勵廣大黨員幹部扛起新擔當、展現新作為。

一是切實扭轉幹部作風。出臺《關於在海南全面深化改革開放中激勵幹部新擔當新作為的實施意見》,按照“三個區分開來”的原則,為黨員幹部履職盡責撐腰鼓勁,激發幹事創業活力。對不會作為、不願作為、不敢擔當,推諉扯皮、吃拿卡要、不給好處不辦事、給了好處亂辦事的行為堅決“零容忍”。

二是持續加強幹部能力培訓。海南省委舉辦了5期全省領導幹部“全面深化改革開放”集中輪訓班,全員輪訓1300多名省管幹部。10月13日至15日開展新一輪集中培訓,我和省長、分管副省長都作了專題輔導。舉辦全省領導幹部週末學習專題講座。近期還將開展專題講座,推動廣大黨員幹部充分掌握、瞭解、用好中央賦予海南的一系列政策。同時,我們還選派了一批領導幹部赴國外學習借鑑自由貿易港建設的先進經驗,拓展國際視野。

三是加強幹部交流掛職。

在中組部大力支持下,從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以及部分省市、自由貿易試驗區選調了44名海南當前急需緊缺的業務骨幹來掛職工作;海南分兩批選派了200名業務骨幹分赴中央和國家有關部委及上海等7省市自由貿易試驗區跟班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