法國暴動是馬克龍愚蠢不知道百姓疾苦引發的,還是民眾的自私與貪婪引發的?

ALlen17


法國總統馬克龍並不愚蠢,法國人民也不貪婪。從這次“黃背心運動”的根源來分析,為了走出經濟困境,富人總統馬克龍採取了“劫貧濟富”損害中下層人民利益的變革方式,如削減工人福利等。而面對馬克龍損害自身利益的行為,法國中下層人民自然不滿。於是,上調燃油稅點燃了法國人民的怒火,發動了轟轟烈烈的“黃背心運動”。在12月8日的第四輪“黃背心運動”中,已經打出了“馬克龍下臺”的旗號。

馬克龍不愚蠢

馬克龍36歲成為法國經濟部長,39歲當選為法國總統,是法國曆史上最年輕的總統,這樣的人能是愚蠢的嗎?只不過,馬克龍是投資銀行家出身,天然是一位富人總統。為了擺脫法國的經濟困境,馬克龍採取了與前兩任總統薩科齊、奧朗德類似變革政策,那就是削減社會服了,以此減輕法國財政負擔,最終實現法國經濟增長。

馬克龍

法國人民也不貪婪

法國前總統薩科齊與奧朗德都曾經採取類似“劫貧濟富”的變革方式,也都被法國中下層民眾抵制。所以,薩科齊與奧朗德都沒有能夠實現連任。2017年,法國人民在總統大選中支持馬克龍,希望馬克龍的變革能夠有新意,正在的幫助法國擺脫困境。然而,馬克龍依舊是老調重彈,通過削減社會福利的方式實現變革。可以說,法國人民對馬克龍的不滿積蓄已久。

馬克龍上調燃油稅點燃了人民怒火

馬克龍聲稱為了履行《巴黎氣候協定》的義務,計劃在2019年上調燃油稅。馬克龍果然是一位富人總統,以為只是每升燃油上調相當於5毛人民幣的價格,不會有太大的影響。然而,法國人民早已經厭煩了經濟停滯的局面,又對馬克龍上任以來“劫貧濟富”的變革方式不滿。於是,11月17日,在全法國各地同時爆發了“黃背心運動”,總計有28萬人參與。目前,黃背心已經進行了是四輪,造成了1人死亡、120多人受傷、1300多人被捕。儘管馬克龍已經決定取消上調燃油稅的計劃,但是法國民眾依舊不滿意,已經喊出了“馬克龍下臺”的口號!

結論:馬克龍並不愚蠢,只是他的“屁股”坐歪了;法國人民也不貪婪,而是勇敢地站出來維護自己的利益!


美國觀察室


告訴你: 這次法國大黃衫很憤怒的原因!法國社會弊端顯而已見:人們越來越個人主意,人越來越懶,不思進取,很多不願幹活,靠吃政府金過日子。不幹活的有飯吃,幹活的月底揭不開鍋,民眾心理嚴重不平衡。 分享一則Le monde 上看到的分析:在法國,當一個職員獲得100€的工資,實際上他的公司為他付出了150€(各類企業費稅)的成本。該員工繳納了各種個人基金後(養老,住房,教育...)他裝進兜裡的真金白銀只有70€。按法國平均個稅水平30%計算,其實他只剩下了49€。這還沒完,由於法國的普通增值稅高達20%(中國是10%,16%不等)幾乎所有法國境內的消費都要繳納這份稅。所以,他手上其實只剩下39€。一一一一換句話說,在法國,企業每付出150€,國家馬上捲走111€。黃背心兒要求的,是推翻這樣的奇特公式。看看今天的法國,到處都有那麼多沒用的人要吃飯,做死做活然後交大量的稅給那些只會生小孩拿政府救濟金的黑阿😒😒😒


2wParis


法國的“街頭運動”——黃馬甲示威活動,已經持續了三週多,不僅沒有平息,大有愈演愈烈之勢,已經蔓延到了比利時、荷蘭等國。

據媒體報道,日前法國當局在全國範圍內動用了8.9萬名警察和裝甲車輛,向示威人群發射催淚瓦斯和橡皮子彈。在巴黎,大冷天的,法國警察依然使用“水炮”來驅散聚集抗議人群。據法媒消息,抗議活動已經導致了135人受傷,1385人被拘留……

因為增加0.065歐元的燃油稅,大致相當於我們5毛錢的漲幅,就引發了50年來,法國最嚴重的危機,僅僅用馬克龍政府愚蠢、或者民眾自私與貪婪來解釋,解釋不通,就是說,都不是!一個年輕的、銀行家出身的法國總統會是愚蠢的?

不過從他上臺以來的一些為政舉措,和他近來奔走呼號急於要建立歐洲軍的表現來看,馬克龍行事有些草率和衝動,燃油稅只不過是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增加燃油稅,馬克龍給出的理由是履行《巴黎氣候協定》,減少碳排放,發展低碳經濟,但卻得罪了法國農民和柴油車司機這些社會群體。提高了燃油稅,又沒有替代品,這5毛錢就得從他們兜裡掏。

要知道,法國農民可不好惹,頭幾年不是常有新聞:土豆滯銷,他們就把土豆堆放到巴黎市政府門口;西紅柿滯銷,他們就讓巴黎滿大街都是西紅柿。5毛錢的燃油稅,會讓法國農民的成本支出大大提高,這是在惹法國社會整個特定人群。

之前的法國勞工法改革,降低了包括住房補貼在內的許多社會福利,又得罪了包括中等收入群體在內的廣大人群。馬克龍上臺以來的一些施政舉措,包括打算取消政府對鐵路的補貼、減少對農業的補貼等等,都是急功近利的做法。但法國經濟和他上臺以前比又沒有明顯的好轉,為富人減稅,而又沒有解決失業率高的問題。就是說老百姓沒有得到甜頭,還要為他的施政買單,這樣積壓已久的矛盾就讓“燃油稅”給引爆了。

“黃馬甲運動”之所以愈演愈烈,是因為馬克龍的倔強所致,一開始他並沒有妥協,等到他要妥協了,暴露出來的問題就多了,人們的訴求也就很難被滿足,所以就成了難以平息之勢。

如果“自私和貪婪”用來指某一部分群體尚且可以,但要指一個國家的一個社會層面的整體人群,不僅不恰當,而且還有不負責任之嫌;馬克龍也並非“愚蠢”和不知道百姓疾苦,他只不過是顧此失彼而已。

像法國“黃馬甲”這樣規模的示威活動,很難不被他的反對派所利用,也很難避免暴力事件發生,真正考驗的是馬克龍政府的定力和智慧。大約是他今年流年不利吧,不知道聖誕老人能不能把他從噩夢中喚醒?




燕北林叢


打個比方,現在政府要每家每戶交一萬元錢修橋,修完橋後老百姓過河比以前會節省至少2小時,而且不受時間天氣限制,最重要的是會拉動經濟增長,老百姓會受益,但是老百姓肯定不願意交這個錢,至少大多數人不願意,因為不是每個人都有長遠的眼光,大多數人覺得划不來,還是每天坐船吧,至於經濟增長好像跟自己關係也不大


初心


★歐盟裡的兩駕馬車

首先,法國的經濟並不是很理想。在蘇聯解體之後,全球的經濟格局發生了比較大的變化,這個時候歐洲逐漸的走到了一起,德國和法國是歐盟裡邊的兩個核心,而德國的經濟又要比法國好得多。法國在政治上是聯合國五常,而德國是二戰的戰敗國,所以法國總的來說在政治上享有一定的優勢,德國不吭不哈,就知道幹活,而法國卻適合拋頭露面。德法這個分工算是相得益彰,只要他們倆不分家,歐盟總的來說就能沿著一個比較明晰的方向往前走。就算英國脫歐,只要德法在一起,不出太大的問題,那麼這個歐盟就不會出現大的問題。

★舍勒龐而取馬克龍

馬克龍競選法國總統的時候,極右的勒龐險些上位。如果勒龐上位,則法國退出歐盟都是有可能的。但後來馬克龍的勝出反映出的卻是法國民眾留在歐盟的意願。馬克龍也算是一個政治素人,跟特朗普類似,都沒有太多治國的理念。不過馬克龍倒是在政府也幹過,但總的來說年紀太輕,政治經驗太少。馬克龍上位之後,他的一系列改革現在看來遭到了非常大的阻力,最後在燃油稅這個問題上來了這麼一出走麥城。

★法國經濟大背景

這些年法國的經濟其實是持續下滑的,百姓的生活質量也在下降。冰凍三尺非一日之寒,歷屆的法國政府都沒能解決好這個問題。一個是經濟增長率低,再就是福利水平高。這個問題其實是現在很多西方發達國家面臨的共同問題。福利這個東西你往上漲可以,你往下砍就很難了。比如希臘,你看希臘都那樣了,還是“我該歇幾天假就得歇”,“我的養老金該漲你還得給我漲”。日子緊巴了,你還要維持原來那個生活那個開支,能行嗎?

自2008年金融危機以來,法國的GDP有人用美元算實際上是負增長的,等於說是在倒退。在2008年法國的GDP是2.918萬億美元,這個數據在2017年卻是2.583萬億。也就是說,法國的經濟收入在負增長,但是你又是高福利!這個問題其實也不是馬克龍自己的問題,在他之前2008年這個矛盾就已經開始積累。法國這個家底本來就不是很厚實,所以一旦有風吹草動,全球經濟出現問題,那恐怕率先出問題就是法國這樣的國家了。

★高低收入群體的矛盾

經濟不行,那就得過緊日子,而對這個公眾又是不滿意的。另外公眾本身又分成不同的群體,高收入群體和中低收入群體本來利益訴求就不一樣。對於高收入群體,經濟出現滯漲,問題其實並不大,而對於低收入群體經濟滯漲就成了壓垮駱駝的最後一根稻草。

法國的貧富差距是很大的,那些富人和窮人根本就不生活在一個世界裡,中低收入群體的年收入增長率還不到1%,而高收入者年收入增長率是3%。而且最富裕的20%人口的收入是最貧困的20%人口的五倍。在經合組織裡邊,法國的稅是最高的,稅收在2017年佔GDP的46.2%,將近一半都是稅,這個在整個稅負水平裡就是經合組織裡面可能是最高的了。

★法國的老齡化問題

最近十年,法國的老齡化問題已經很嚴重了,幹活的人是越來越少,拿退休金檔位人越來越多,這個問題一直在困擾著法國人。本來很多問題在發展中是能夠得到解決的,可法國的年增長率是負增長,那這個矛盾就比較突出了。

★法國民眾究竟想要什麼?

法國現在這個群眾運動表達的就是對目前經濟社會發展狀況的不滿。但這種不滿又各有各的訴求,這些訴求本身往往就不統一,甚至自相矛盾,這就很尷尬了。其實這樣的群眾運動只是不滿,只是吐槽,只是發洩,民眾無法和政府達成一個什麼樣的共識,大家都搭車,學生組織有,工會有,還有一些極端人土。大家想法真的不一樣,五花八門的,各唱各的調,各吹各的號。馬克龍想投降,都不知道找誰投降去。

★出來混的,遲早是要還的

法國的“黃背心運動”爆發和愈演愈烈的原因固然是很多的,其中馬克龍作為國家的總統,不知民間疾苦是一方面,法國民眾養尊處優,不能在經濟不景氣時勇敢的勒緊褲腰帶又是另一個方面。大家這樣鬥氣,鬥來鬥去,恐怕傷害的唯有法國自己。特朗普已經看笑話了,卡扎菲估計也在另一個世界笑得嘎嘎的。自私和貪婪,無知和莽撞,都讓法國混了江湖,又還了江湖——你又怨得誰來?


桃核老仙


政府與民眾都有問題。

天上不會掉餡餅,社會的福利支持是必須民眾共同貢獻稅收才會有的。

這個道理很淺白,勿需多言。

民眾享受的福利越多便越安逸,無形中便有一種心態:國家給民眾福利是天經地義的事情——這塊奶酪誰也不能動,只有福利越來越好才是正常。

然而,福利支出的支撐是什麼?這些年,法國跟著美國瞎折騰,國力沒有實質性的發展,反而無關民生的支出越來越多,福利難以維繫。但已有的民眾福利是不能減的,怎麼辦,那只有加稅了。

一加稅,問題便來了:民眾與政府的矛盾不可避免。前者不願傷害既得利益,後者無法履責或兌現競選承諾——故而,兩方面都有問題。


石上吟


其實既不能怨馬克龍也不能怨民眾,之所以會有這一波黃馬革出來搞事,完全是背後有推手。為什麼會這樣說呢?就是因為歐洲出現脫離北約的思潮,原因是美國的特朗普揮舞大捧,從政治到經濟再到保護費,壓迫歐洲各國造成的。馬克龍年輕氣盛,企圖推動歐洲建立自己的軍隊,這樣一來,就不能再有北約軍隊的存在,這就脫離了美國的控制。歐洲有自己的軍工企業,而且還不錯,一旦實現,美國的軍火生意就基本上少六成,這是很可怕的。再次就是馬克龍多次打特朗普的臉,讓特朗普非常不爽,所以,為了撲滅歐洲自建聯軍的想法,馬克龍就必須下臺,於是,烏克蘭的顏色革命,便在法國上演,這就是背景,背景後面有很多線,將一些馬克龍的對手扯動到前臺,美國人就是這次革命的背後推手無疑。


寒星6122467


他怎麼會不知道呢?但凡改革的都是為了解決民間疾苦。但百姓往往未得其利,先受其害,法國這次改革便是如此,就像王安石變法一樣。我想,馬克龍是位有雄心的政治家,並不甘心跪伏於民意。你要知道,普通民眾的眼光往往只是侷限於一時,一世,而政治家的考量可不止於此。只是,馬克龍顯然欠缺了手段,缺乏民眾廣泛而堅定的支持。










小蔡sunshine


全球媒體輿論都在關注這個問題吧,我近期看過新聞不少,但是觀點還可能會片面。從我瞭解的近期有限資料看,覺得溝通還是他們最好的解決辦法,違法的行為自然會有法律處理,剩下的就交給時間平息情緒。

畢竟都是法治社會!黃馬甲裡出現的一些錯誤的毀壞文物、燒車或者澆汽油等行為,必然是對公共財產、他人財產和他人人身安全造成傷害的違法行為,違法了就必然會付出法律代價,尤其參雜其中的渾水摸魚偷摸搶的人最為可氣。

另外事皆有因。我節選自互聯網某財經新聞晨報,“近一年裡,法國柴油價格已上漲23%,汽油價格上漲15%。從明年起,對每升柴油和汽油分別徵收7.6%和3.9%的碳稅,這使得這兩種油的價格每升再次上漲6.5歐分和2.9歐分,引發有車一族的強烈抗議。示威者表示,各階層人士都將受到石油價格攀升的影響,政府最新政策將會讓他們為石油燃料多付30%的費用,他們受夠了。”所以從這裡看來,個人覺得問題並不在於他們最後的這次漲油價,真正的矛盾是以往的這一系列給引起的。

還有其他的報道里看的關於馬降最低工資,高考改革底層機會可能減少,取消鉅富稅(原先這個稅對100萬歐元以上的部分徵75%個人覺得哈,75%是有點高,回到正常水平就可以了,題外話),取消居住稅等等。畢竟社會結構是金字塔型的,鉅富的有資產的只是尖端的極少數,平民普通的農民工薪階層是佔總數的大多數。從只有一套房產、每天掐著有限工資收入支出的普通平民的角度,可能看不到馬克龍對平民階層的幫助和實際的收益,但他們卻可能實在感受到生活裡需要支付更多的費用了。

但是,我這也是東拼西湊看的一點東西!要是想了解他們生活中改革的實際影響,多交的費和他們家庭收入比,黃馬甲對改革的想法等等,恐怕得找個在法國長居的人來問問才行!而且這是他們國家的問題!跟我們沒什麼關係!尤其我國我黨一直的宗旨是全心全意為人民服務,從群眾來到群眾去,代表人民最根本的利益。


用戶8239605506296


小偏真是無知者無畏!就連法國的當局者都不敢稱這次運動的參與者自私與貪婪,他們深知自己是民選政府,視選民為自己的生身父母,對民眾的深切訴求為自己的執政理念,這絕不是當局者的愚蠢。事態發展至此,我們當然期望民意迴歸理智,恢復社會正常秩序,但觸發民怨容易,平復民怨豈是一朝一夕!

倒是小編的言論不知出於什麼立場,說你站在統治者的立場,馬克龍絕對不會贊同你!說你自身有著某種優越感,真不知你對平庸的祖輩有何見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