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中日戰爭中,中方如何做才有可能取勝?

李亞東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說白了,取勝不談,打成持久戰進而迫使日軍退兵還是有希望的。

朝鮮保不住,至少保得住臺灣。

就海軍來說,寧可把頤和園拆了,也要拿出至少數百萬兩白銀,緊急更換艦隊所有速射炮,以實現和聯合艦隊的火力均衡。這樣一來,很可能會打個平手。

另外,將慈禧太后死後陪葬上億兩白銀拿出來,再造幾支北洋水師也夠了。

最低程度再購買2艘鐵甲艦,再加上上面說到的速射炮已經更換,那黃海海戰就很有可能打贏。

同時緊急調遣南洋水師增援,最低程度可以協助防禦港口,減少主力艦對壓力。

日軍如果沒有掌握制海權,是無法徹底獲得甲午戰爭勝利的。

至於陸戰,提前半年就開始將全國主力部隊向北方集中,而不是開戰以後才慌忙調動部隊。甲午戰爭中,清軍實際參戰數量還沒有日軍多,而實際清軍總兵力是日軍好幾倍。

因交通太爛和沒有足夠的戰爭警惕性,兵多卻集中不了,等於0。

甲午戰爭的陸戰中,其實日軍雖然佔據上風,但並不大。因為當時日軍武器裝備和清軍差不多,沒有優勢,只是鬥志和戰術上比較厲害。

如果清軍能夠保持數量的幾倍優勢,也就是火力的幾倍優勢,自然不怕日軍。


薩沙


甲午戰爭的電影、書籍有很多,真實還原了當時海戰的情況,許多人都看到了我定遠和鎮遠兩大主力艦的主炮口徑佔很大的優勢,305毫米主炮各4門,一共有8門,而且排水量達到7000多噸,在今天這個噸位都算是很大的。

日本艦隊那邊吉野4200噸,只有150毫米口徑速射炮,日艦噸位大部分都在3000噸左右。論硬準備,我們艦隊應該更強一些。但問題在於定遠艦下水12年,7年沒維護沒修理,如果把修頤和園的錢拿來維護北洋艦隊,比如多買一些開花彈,日本聯合艦隊估計就很難受了。

還有一點,北洋艦隊的彈藥基數差太多,還不到一半,那麼剩下一半去哪兒了?除了沒錢買外,還有就是錢給了,但沒拿去買,進了一些人的口袋。如果定遠和鎮遠能多開幾炮,305毫米的主炮啊,放二戰都覺得很牛逼,日本那個吉野艦能挨幾發?!

海戰其實也就是關鍵那幾發炮彈的事。甲午戰爭暴露的問題太多,硬裝備已經佔優了,要取勝必然要在訓練上、後勤保障上、經費上下功夫,但在那個時代背景下,可能很難做到,畢竟歷史沒有如果。


軍情瞭望臺


甲午戰爭與其說是中日戰爭,倒不如說是日本和北洋之間的戰爭。而北洋最大的敵人除了日本以外還有朝廷內的各個勢力。滿清一直奉行著防漢政策,在太平天國運動之後給予漢人很大的權力,而在洋務運動中,李鴻章為代表的北洋勢力開始崛起,而滿清朝廷開始對他有所防範,最大的制約方法就是不給防務預算。


在甲午前夕日本人向英國購買的阿姆斯特朗速射艦炮
,雖然北洋艦隊也購買了,但是隻有18門和日本聯合艦隊卻購買了170多門。

所以至1888年北洋艦隊成立到1894年開戰以來,北洋艦隊幾乎是停滯不前。而經過豐島海戰、大東溝海戰、威海衛保衛戰北洋艦隊全軍覆沒,而在陸上戰爭中北洋陸軍誓死反擊抵抗,但是清庭以及各地方勢力的支援十分有限,最終北洋勢力耗盡全部戰敗日本,而清庭又不願與日本死磕,所以就回到了割地賠款的道路上。

援軍遲遲不至,日本最終攻佔旅順的炮臺

在1905年的日俄戰爭中,俄國在陸上戰爭和海上戰爭也是和清朝一樣慘敗損失慘重,日本人也意淫著俄國會像中國一樣進行割地賠款,但是俄國皇帝拋出一句話“要錢沒有,要地不給,要打繼續。”然後日本不還是乖乖的願意結束戰爭,畢竟日本的國力撐不了多久。而當時的中國真要是願意跟日本死磕不出兩年勝敗自然會分曉。而當時的中國滿清皇室則認為只要不威脅自己的統治權其他的都好說。將自己的利益駕馭在國家之上,上到下沒有一個人有國家感。這樣哪會不敗呀。



在十字路口等等你


學後來的蔣介石學當時的沙俄,堅決不投降,砸鍋賣鐵也要打。

日本是一個資源匱乏型的國家,打不起消耗戰,只要把日本拉入戰爭泥潭讓其不得脫身就行,時間一長日本必會面臨國際國內的雙重重壓。國內會反抗,國際會干涉,參考同時期的日俄戰爭,日本也打贏了啊,但是俄國就是不搞任何割地賠款,你要打我就繼續陪你打,反正在我這你休想拿到什麼好處。

甲午時期的中日差距還不算很大,當時的清朝北洋新軍還是號稱亞洲第一(雖然名不符實),完全可以和日本硬抗的,當然最主要的原因還是清政府的腐敗無能。要說上層稍微英明一點,日本也不可能搞得過中國的。你又沒能力又窩囊,那就註定被萬人艹了!


妲己60


有2種方法,全殲聯合艦隊是不可能的,但是至少能給他們一點創傷,幸運的話能打出心理陰影。

方案一∶將艦隊分為2部分,第一部分由巡洋艦蚊子船組成沿海艦隊,負責海上護航和對岸火力支援,這隻艦隊沒有海戰任務,而且要主動避免和聯合艦隊的接觸,因為根本沒勝算。第二部分由2搜鐵甲艦組成,負責遠海巡邏(主要是朝鮮海峽附近,這裡絕對可以撞見聯合艦隊),尋找聯合艦隊作戰。這隻編隊是海戰主力,也是整個戰略的核心。有人可能有疑問,2艘軍艦鬥都得過十幾艘的圍攻嗎?根據我翻閱的黃海海戰材料標明——還真能抗的住。黃海海戰經過是中方欲擺雁型陣但被超勇兩艦拖累變成人形陣,隨後日第一遊擊編隊繞至中方右側擊沉超勇2艦,隨後雙方混戰。結局是中方5沉1逃,日方5搜重傷撤裡,最後剩餘日艦見不能擊沉鐵甲艦先於中方撤離。航速低於日本的中方想撤也不可能的,所以確實是日本先撤的。從結果看日本兵力雖多於中國,但撐到最後的仍是中國。鐵甲艦海戰核心不是浪得虛名的。其二看殺傷效果。其實海戰沒過多久中方數搜老舊艦艇就被擊沉了,壓根沒起啥作用,這種湊數的軍艦放這裡顯然是用錯地方了。沒幾個回合中方巡洋艦不如日方的現象就暴露無遺,沉的沉逃的逃。真正把中後半場撐到最後的就是2艘鐵甲艦(打了整整5小時)



日方數艘日艦圍攻鐵甲艦毫無效果,己方卻因此被中方抓住機會連續重創日艦,日方受傷的日艦也絕大多數是它倆造成的,由於是新銳巡洋艦追不上,所以即使重創日艦也不可能追上擊沉。(巡洋艦本來可以依靠航速遠離鐵甲艦,因為就算是十年的差距依然不是對手,可日方偏偏不信邪,偏要硬剛,結果偷雞不成蝕把米。假如不是犯這麼個蠢黃海海戰結果中方可能更不堪入目。)也就是說既然那些巡洋艦都沒用,撐到底的還是鐵甲艦,索性就不如不帶他們,讓它們在更適合的場合發揮餘熱。當雙方遭遇時,作戰方案如下∶在與聯合艦隊遭遇後,主動衝向他們,在2公里處再開始射擊,爭取首輪命中。接著與十數艘日艦周旋,打到日艦主動撤出戰鬥。因為2搜鐵甲艦是用的克虜伯1880前主炮,威力不如歐洲國家的305,而且裝填太慢,炮彈還少,實在不能沒把握亂打一通。但是距離足夠近的話,首輪不中第二輪校正也一定中。日方的320就是個樣子貨,每打1發要修1小時。其餘日艦都是150的速射炮,沒啥用,就像機槍打坦克一樣。魚雷的威脅可以不考慮,當時魚雷航程也就3,400米的樣子,除非是晚上,哪個日艦敢衝這麼近簡直是閒305打的不夠準來幫忙提高命中率,這個距離上鐵甲艦的150副炮都可以顯顯神威了。根據我估算結果最差也是重創日艦5艘(也許會有個三景艦吉野號什麼的),己方重傷(被打成馬蜂窩)。但對比現實結果5沉對5傷。2艘鐵船對付10幾艘日艦能打成這種交換比簡直不要太好。日本肯定朝野震驚,定遠神話在實戰中得到驗證,以後日軍對我方必然十分忌憚,遇到大艦隊就會掂量掂量自己幾斤幾兩。至少在日艦大修結束前的幾個月不會那麼大膽,我方可以迅速在海路運輸鴨綠江防線所需物資以及其他3只艦隊往北方集結。當然,這種方法頂多也就是拖時間,讓大部分中國陸軍能趕到戰場,至少敗的越晚越好,讓中國輸的好看點(如果要贏就祈禱那個神奇的緊急購艦方案能成功,雖然離譜,但我看比某軍事頭條的君權級方案靠譜。)。如果戰爭拖到1896年那中國使什麼戰法都沒用了。2艘15000噸富士級前無畏艦將入役聯合艦隊,這1艘船就能全殲中國海軍。換句話說就是這個方案被日本人用了。(插個題外話,戰列線戰術就是同級戰列艦排成一排轟敵人,組成一對戰列線至少要5艘同級艦配合,好統一調度,打起來威力才足夠,所以一般英國每一同級戰列艦都要造5艘以上,但日本沒錢,同級艦隻能造2艘,大和級有5艘的話,就算所有衣阿華級都造出來排成一排也打不過大和。)

方案二∶在海戰中軍艦成員不變,黃海海戰開始後排成橫陣分為2層,戰力較強的排前面,兩隊拉開距離。等前鋒與敵交火後看到離場日傷艦就上去補刀,如果日本分兵同時對戰2隊,那麼後面那隊也算牽制住日本一半兵力,給主力部隊減輕不少壓力,等這部分日軍得勝而歸,主力日軍基本也涼了不少。結果中方5沉基本不可避免,但日方應該也能被擊沉幾艘。
各位怎麼看?


用戶127439531


甲午海戰

取勝應該沒有 頂多重創日本聯合艦隊 不是丁汝昌指揮不行 但是丁汝昌 主帥有點失察 第二天就要上戰場了還讓士兵公然進行聚眾賭博 第二北洋海軍 七年未舔一艦 在航速以及速射炮已經落後了 作為海軍提督且不說 不瞭解海軍 知己知彼方能戰勝敵人最起碼也要知道對手的牌和特點優點要知道 第三 加強備戰 炮彈都沒有 也不知道提前準備 還有也不是各艦管帶不行 管帶大部分都留過洋 都在海軍十年以上的歷史 首先海戰得要考慮兩個原因 第一 速度 第二火力海上對戰主要原因就這兩個 首先第一點那天北洋海軍互送四千名陸軍那天出海就是錯誤 海軍連炮彈都沒有 出海如果開戰那不是讓著別人打麼何況所有船艦 都有一些部分沒有得到保養和更換 而且 經過豐島海戰 應該嚴重意識到自己的不足 而且應該開個會議 討論一下日軍軍艦特點和優點 知己知彼方能百戰不怡 而且日軍新式軍艦的速度以及火力密度都遠遠在北洋海軍之上 北洋海軍出海也是毫無防備 也沒有設主要幾個戰場也沒有設假想敵 也沒有命令 誰為先鋒 誰為中軍 誰為後應海上如果突遇敵軍怎麼辦 這些都是統帥原因 而且 大東溝之戰 北洋海軍雖然擺出 夾縫雁林陣對敵 雖然發揮了前主炮的威力 但是提督丁汝昌 忘記了 定鎮二遠炮彈是嚴重不足而且兩邊側翼是薄弱的 定鎮非不能放中間要放在兩邊因為兩艦裝甲保護很好 而且三兩五主炮更讓人膽寒 放在側翼完全可以保護側翼 進可都帶一對進行進攻 防守 也可以放在 兩邊防守 而且各艦炮彈也都是一半基數把兩艦放在兩翼是再合適不過 速度也遠不及日本聯合艦隊 所以北洋海軍陣型要有所改變

如果我來打次戰我肯定在準備開戰的的時候 嚴禁士兵外出 嚴禁士兵賭博 嫖妓 嚴肅催炮彈煤炭 各艦人員整裝備戰 然後等到彈藥充足再送陸軍 定遠 為中 致遠 經遠 為左右前鋒 濟遠 廣甲 超勇 揚威為中 來遠 平遠 靖遠 鎮遠 為後應 一旦有警 定鎮在側面兩翼保護艦隊兩翼安全 致遠 經遠 超勇 揚威 四艦中間四艦兩艦速度快但無裝甲保護 兩艦老化服役已經十餘年 但都沒有裝甲防護進攻不行 但是大口徑重炮 射擊敵人還是很好的 濟遠 靖遠 來遠 平遠 靠在定鎮二遠旁邊 六艦航速雖慢但期裝甲很好 尤其定鎮二遠305毫米巨炮 足以對敵人構成危險 而且進攻 定鎮二艦可以各帶一對攻擊防守 定鎮 靖 來 平 濟 六艦擋住炮火 船慢一點就應該懂得知進知退 發揮重炮火力 速度快一點就要抓住戰機發揮戰場靈活 機動 的戰機而且北洋海軍最猛的炮火是前主炮 應該依旗艦信號進攻旗為主 所有炮火瞄準敵軍一艦 速度慢就不要分開 就統一 日本聯合艦隊分為兩對 對我軍進行包抄 鎮遠 可帶 靖遠 平遠 來遠 四艦對戰日軍新式四艦 也分為兩對應敵 而且日本聯合艦隊也沒有那麼強大 開戰的一瞬間技術和士兵操作熟練度雖然很重要 但是軍心固然很重要 再就是戰場瞬息萬變 旗艦萬一發生不測 就讓排名第二艦指揮以此類推 而不是失去指揮亂打一通 而且 敵人雖然射速快 航速快 炮火們但是但是大口徑重炮沒我們多射程也沒我們遠 但是他們命中率也沒我們高 我們像敵人開炮的時候 應該專門打敵艦的要害部位 別人是橫隊我們是縱隊 別人對我們只能一通亂轟 攔截敵軍速度快的軍艦攔截不了 像赤城 比睿 西京丸 扶桑 完全還是可以的 一旦攔截 不管其他日艦 先滅這四艦 而且三零五主炮對這四艦是可以造成很大危險 開戰僅兩小時就可以打掉四艘日艦 這在戰場上 軍心 以及對方手都是極大的打擊 滅掉四艘艦隊之後 定遠 鎮遠 可帶靖遠 濟遠 四艦去攻吉野四艦 雖然敵快但是這四件裝甲性很好 敵人要是速度近距離對轟 定鎮八門主炮加上四門副炮 也是絕對打擊 其他的艦可圍攻三景艦 致遠經遠 是北洋海軍最新式軍艦 來遠速度快過三景艦 雖然沒有速射炮 但是210毫米炮 也是對敵人造成威脅 廣甲 超勇 揚威 平遠 速度雖慢但是大口徑重炮可以向敵人發射 按照上面的話 就算不贏也不會輸的那麼慘 輸的不是北洋海軍 也不是誰的指揮不行


謙文源


北洋怎麼打都不會勝,船是艦首對敵的畸形產物,火炮少的可憐,炮彈就是鐵坨子,只有把對方的水線砸漏了進水才能沉船,北洋的炮彈打不沉船,充其量就是給人家打個眼,人家一門炮極限射速一分鐘8發,你的垃圾炮5分鐘一發,人家已經有光學瞄準設備了,你這還憑感覺,看標尺,對方所有船一分鐘扔出300發炮彈,你這邊一分鐘10發,這仗怎麼打。。。。


街頭說評書


臨時遷都到西安或者成都,持久戰,拖垮日本,再簽訂對我方相對有利的和約


HelloKitty123


首先是士兵的素質,加強炮術訓練。

緊接著是指揮,當時是被偷襲,並且被分割包圍,戰鬥力強的大型戰艦自己打自己的,絲毫不顧及周圍的友軍。

其實當時的艦隊,備戰根本不足,穿甲彈裡面本來就是沙子配重,主要是思想上,國家內部,清軍步兵等。一系列條件。。。


身後即是祖國


還是李鴻章老謀深算啊,不打就不輸。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