甲午戰爭中國有沒有取勝的可能?如果你是丁汝昌應該怎樣指揮作戰?

談文論史


如何幫助前輩去打贏1894年9月17日的那場甲午大海戰呢?

我們先看一下7月25日的豐島海戰

吉野、秋津洲、浪速是日艦殺手第一遊擊隊的主體,噸位大航速高火力猛,對付濟遠本該輕鬆碾壓,但實戰4小時卻沒拿下,而且浪速和吉野在圍攻和追擊濟遠時還先後被擊傷停下搶修。


這讓日軍看到了北洋的戰力,決定在後面決戰中冒險啟用不穩定並燃燒性極強的下瀨火藥(苦味酸),保持縱隊作戰發揮側舷火力,絕不狗鬥,並對炮手加強遠射訓練。

北洋方面則按濟遠的受傷情況,拆除德式艦圓炮塔上可旋轉的25mm鋼頂蓋,拆除風帆和救生艇,表面鋪木的甲板撒上沙子,炮位旁堆上煤包。


豐島戰鬥後期,濟遠用150副炮的實心彈,一發擊穿吉野的側舷+穹甲損傷了電機,一發打進指揮艙,還有一發打進船頭。這艘比定遠鎮遠貴的新款英式穹甲艦,面對中口徑副炮時防護已是如此不堪。而北洋的德式定鎮來經四艦有鐵甲堡,定鎮來經濟平六艦有水線裝甲,日軍大數量的新式120速射炮打不穿。 但他們不知道日軍後面將用下瀨火藥,北洋實際上將被大火燒敗,而三景艦的那幾門320巨炮反而是打醬油的。


日方情況分析:

1)掌握北洋艦艇行蹤。2)秘密擁有爆燃性極強的苦味酸炸藥,但腐蝕性強,穩定性不足,容易殉爆。 3)因有大量射速驚人的新式速射炮,參戰12艦總火力密度是北洋參戰12艦的近20倍;但75門新式速射炮中,除吉野秋津洲的8門40倍徑150有一定威力,其餘是120口徑,穿甲力不足。 4)參戰12艦中有6艘是1893年後入役的新艦,噸位大火力猛速度快,但防護弱。5)大量新艦員,遠射精度差。6)吉野裝備了超時代的測距儀和電擊發齊射系統。7)新艦嚴島、橋立、千代田航速不達標,因鍋爐質量差,設計16/16/19節,實際只有13/13/12節。

注:新入列6艦為:吉野1894(1893完工),秋津洲1894,千代田1894,松島1893,嚴島1894,橋立1894。

北洋情況分析:

進口長開花彈稀缺。實戰中鎮遠一發305進口榴彈(長開花彈)即癱瘓敵旗艦松島,但定鎮二艦8門305毫米主炮的庫存進口開花彈才3發。日艦除老鐵甲艦扶桑和比睿有裝甲,其餘均薄殼,破甲很輕鬆,一發實心彈打穿幾層艙壁,能炸才重要,關鍵處一發命中如殉爆即可重創,而北洋大口徑炮數量和遠射命中率均有優勢。

1890年前後的德國無引信裝藥破甲彈和英國彈底引信裝藥破甲彈,都不可靠。前者靠摩擦點火,能破甲但未必炸,薄甲更不炸,後多改填沙子;後者當時還不成熟,炸點偏早,破不了厚甲,因此英國海軍也多備實心彈。但這種英國彈對付薄甲管用,(日艦大多是薄殼,北洋的致遠靖遠也是),能穿能炸,日艦就用這個來開仗的,沒另備開花彈,但也有用充沙彈破厚甲的。北洋多年沒買進口彈了,又以德國主炮為主,沒有這種英式破甲彈。

開花彈應是帶觸發引信的爆炸榴彈,當初從德國帶來的所謂長開花彈即是。北洋方面能炸響去引發殉爆主要靠開花榴彈。傳說甲午水師的國產開花彈大多不炸,懷疑是和無引信裝藥破甲彈混淆了,後者來打日艦薄殼當然不炸。

日方本隊的法式主力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也是薄殼,在甲板以下的側舷有十幾個炮艙大開口,老艦比睿和扶桑也有不少側舷炮艙,這太適合開花彈鑽進去了。

實戰中北洋炮彈沒帶足(庫中還有,見下面報表),仗沒打完,定遠305彈已用完;鎮遠是省著用,撐到5點半結束,還剩幾發305鋼彈。


實戰中北洋的平遠、超勇、揚威、濟遠、鎮遠等遠射很精準,其餘總體也不錯,都比日艦強。

現在我們接替指揮,時間倒撥到1894年8月1日,即宣戰日。

戰前準備:

1)備足各種彈藥。2)換用優質燃煤,提升功率。3)設法換用低煙發射藥,如向關係好的國家如德國秘密借些,優先供應關鍵炮位,縮短排煙間隔。4)鑑於已發現高層官員身邊的間諜,作戰預案及軍事調動列為最高機密,細節不向中央彙報。

艦長調整:

1)平遠艦長李和與致遠艦長鄧世昌對調。英式穹甲艦致遠航速高火力猛(3x210+2x150),但防護差,需適時進退;平遠奇慢但是鐵烏龜扛打,有一門260巨炮+1x150+2x120,可攪局。

2)揚威艦長林履中和濟遠艦長方伯謙對調。林勇敢且進退有度,可讓這艘德制老穹甲艦(帶水線裝甲,主炮2x210+1x150)發揮更大作用;方伯謙怕死,但主意多戰法熟練,並對地形水文極熟,號稱活地圖,可保護這老木艦,併發揮二門254巨炮的遠射火力優勢。

戰鬥方案:

李鴻章命令水師只在渤海口到朝鮮北部間的近海巡航。日軍將來尋求決戰,實戰的大東溝即是如此,如上圖。有人說日軍來攻擊登陸場,丁汝昌為保護陸軍才決戰,才不是。看日艦航跡及戰後記錄,他們就是來尋殲北洋艦隊的。

這是我們的主場,要好好利用。我們沿巡航通道預設幾個戰場,打動態伏擊戰。各預設戰場均由方伯謙事先制定,並將水文通道製圖送交相關艦長。

本戰中超勇揚威的首輪火力伏擊極為關鍵。他倆遠程命中率相當了得,實戰中不到半小時,而且只用了前主炮,行進中攻擊,只一個照面,一遊四艦就捱了6發,吉野2發,可惜是實心的。

預先找好潛伏地和攻擊點,如小島、礁石等。需快速進入精確遠射殺傷,距離和方位通過旁邊的礁石等標誌物事先測算,縮短戰時炮校時間。也可考慮去除超揚的桅杆進行外形改裝。

北洋海軍炮基本用克虜伯的,包括英制艦致遠靖遠。但超揚的4門254炮是阿姆斯特朗的,而平遠的260克虜伯獨此一門,好象實戰中這二個炮型只有鋼彈,讓天津製造局速備一些帶觸發引信的開花榴彈,要擔大任。

戰艦分成四組:

主力組由防護強的德制鐵艦組成,即定遠(12節)、鎮遠(13節)、來遠(14節)、經遠(14節)、濟遠(13節),將在預伏區外海決戰。國產鐵甲平遠(7節)航速太慢,另安排。

火力支援組:由火力強但防護差速度慢的木質老艦超勇揚威(8節)為主,加上木質炮艦廣甲(13節),由方伯謙指揮。平遠先歸這組,戰鬥開始後視形勢移歸主力組。



機動組:由速度快火力強但防護弱的英制鐵艦致遠靖遠(17節)組成。靖遠葉祖珪指揮。

魚雷組:魚雷艦廣丙(16節)、魚雷艇4條(初速:福龍24.2節,左一23.8節,右二15.5節,右三15.5節)。

戰鬥要領

舉例大東溝實戰,發現敵情到開戰有3個小時,我們這樣安排:

1)大隊出動巡航。瞭望臺發現敵情後,開始分組行動。

2) 火力支援組(含平遠)、魚雷組首先脫離大隊,開往就近的預設戰場淺水區潛伏。超勇揚威進入礁石後等處隱蔽準備遠程火力伏擊,接戰後保持與敵艦距離3000米以上,側向對敵發揮前後炮廓內254主炮各一門的遠射優勢,還有4門120。


炮艦廣甲(13節)、魚雷艦廣丙(16節)、魚雷艇4條進淺水區另找地方隱蔽;鐵甲平遠(7節)在預設戰場淺水區邊緣準備接應先去引敵的大隊。

去潛伏的艦艇採用低煙煤並控制航速減少煤煙,到潛伏區後將鍋爐調到最低。如隱蔽地形不夠理想,超、揚、廣甲等現在鋸倒桅杆,減少遠處的識別度,也更好地隱蔽。

3) 主力縱隊現在改用高煙煤,並故意拉大煤煙。在外面繞一圈吸引日艦過來,然後轉向預伏海區外側。日艦噸位大並對這兒水文不熟,靠近後即使發現我方弱艦也不敢殺入淺水區。

4) 引敵完成後,英式快艦致遠靖遠脫離大隊先進入淺水區準備。致靖二艦側向對敵,每艦有頭部2門210+尾部1門210+中部1門150的優勢側面遠射火力。

5)主隊定鎮來經濟等五條德國戰艦算好時間,和日艦前後腳到達預伏海域。這是主力組,將在預伏外海決戰。主力組用10-12節航速(定遠最慢,是12節)駛過預伏區後降速,外轉調頭成橫隊迎敵。主隊將隨日軍前後二隊的位置迴轉或衝撞,扇形回掃攻擊或C型防守,頭部對外發揮最大火力。

低速的平遠將適時衝出側攻或攔截敵艦,頭向敵,攪亂敵方隊形,但不遠離淺海邊緣。

超揚躲在礁石後進行精確遠射殺傷。距離和方位通過旁邊的礁石標誌物事先測算,縮短炮校時間。

高速的致靖(強壓通風17節)機動,日方一遊(編隊航速12-15節。吉野23節,高千穗15節,浪速15節,秋津洲19節)、日方本隊主力(松島16節,千代田13節,嚴島13節,橋立12節)過來時後退遠射,日本後部弱艦(比睿9節、扶桑10節、西京丸15節、赤城10節)過來時追殺。主力5艦轉向位置不佳時衝出接應掩護,然後退回安全區。

方12艦火力統計:大口徑火炮11門,(其中三景艦有3門320,老艦浪速和高千穗有4門260,爺爺艦扶桑有中央炮室射角侷限的4門240),但320炮實戰不中用,而260和240打不穿定遠、鎮遠的堅固鐵甲堡。



中口徑150-170炮30門,其中老式的22門(扶桑比睿4門170,浪速高千穗12門150,比睿6門150),新式的有吉野秋津洲的8門40倍徑150新式速射(8-12秒/發)。但均打不穿來遠、經遠的簡化鐵甲堡(裝甲板有幾條接縫,是薄弱處)。

中口徑120新式速射(5-7秒/發)67門,其中一遊吉野8門秋津洲6門,本隊主力45門輔艦8門,打不穿平遠的水線裝甲,也不容易打穿濟遠的簡化水線裝甲+穹甲(設計缺陷:位置低於水面)。


(注:上表有些火炮數據有誤,有些不是海戰時的狀態;航速是初始數值,戰時可能已達不到。)

北洋11艦火力統計(不計魚雷艦艇):

大口徑炮25門,其中定鎮有8門305克虜伯(3-5分鐘/發),平遠1門260克虜伯(3-4分鐘/發),超揚4門254阿姆(2分鐘/發),致靖來經10門210克虜伯(2分鐘/發),濟遠2門210克虜伯(2分鐘/發),可擊穿所有日艦。

中口徑150炮(1.5分鐘/發)17門,其中定鎮4門,來經致靖8門,濟遠1門,平遠1門,廣甲3門。可擊穿除扶桑、比睿以外所有日艦。

中口徑120炮14門,其中超揚8門,平遠2門,廣甲4門。可擊穿除扶桑、比睿、吉野、三景艦輪機艙以外的所有日艦船體部位。

第一作戰目標:

利用初期伏擊,集火毀傷高航速的吉野(23節)和秋津洲(19節),然後設法擊沉。此後,致靖二艦航速(強壓通風17節)將超過所有日艦(浪速和高千穗15節,本隊松島16節),可以衝出淺水區佔據主動,有利可上,不利可逃,不必靠淺水保護了。

注意點:1)致遠靖遠(17節)要保存下來,萬一戰敗,其高速性可以破交,尤其拼掉吉秋後。2)福龍左一(初速24節)不用於危險下的攻堅,萬一戰敗可以協助破交。3)超揚的開場伏擊一定要打好,這是利用日艦的驕傲獲得的機會來滅吉秋,沒有下次。

以上準備可以達成三個好處:1)形成一個陣地,保護弱艦不受追擊,傷艦可以休息。2)給主力艦形成一個靠牆,避免四面受敵。3)突然的伏擊殺傷。

希望能幫到甲午前輩英雄們。

╭∩╮( ̄▽ ̄)╭∩╮╭∩╮( ̄▽ ̄)╭∩╮

為直觀起見,後面附錄一個假想的戰鬥過程,當然比實戰會輕鬆些,戰果也大些,因為把對我們有利的情況都用上了。

《穿越版1894年9月17日甲午大海戰》:

1)日軍指揮官在本隊首艦松島上的視野:

瞭望塔發現航煙。確認是北洋軍艦。辨認出是七條大艦,大喜,分二個縱隊進入戰鬥準備。敵艦往近岸區移動,那兒又發現一條敵艦,是平運。二條致遠級和另五條分離,靠近平遠。二處敵艦相距8公里。按既定方案,先行的一遊避開定遠鎮遠攻擊巡洋艦。致遠級和平遠駛入淺水區。我方不能進淺水區,令一遊沿已測定的近岸航線前進,攻擊淺水區敵艦。本隊在外側一定距離平行跟進,準備夾擊後面的敵主隊五艦。

2) 一遊指揮官在一遊首艦吉野上的視野:

縱隊加速到12節航速前進,間距1000米。本隊在右後方8公里,航速9節。敵致遠級二艘在左前方8公里處淺水區低速轉向,敵主力五艦在前方偏右15公里處轉向,前方10公里偏左有一艘單囪單桅敵艦(應是平遠)相向慢行。測距儀跟蹤致遠級,150炮準備攻擊。

左前方4公里處突然有炮擊火光,有伏擊。敵炮修正很快,中彈。測距儀轉向伏擊處。發現不明小型敵艦二艘,躲在礁石後。又中彈。向伏擊處開火,誤差大,修正距離還擊,還是偏離。又中彈,爆炸,前甲板150被毀,殉爆,前部大火擴散,120炮位接連殉爆。

致遠級二艦接近,他們在攻擊。測距儀轉向致遠級。左舷中彈。只剩一門120可用。左前方那條單桅迎頭斜向衝鋒,右轉避讓。右前方五敵橫隊衝過來,右行將被撞,左偏轉。被夾擊。接連中彈。船尾中彈,舵機失效,航向失控,左旋衝向礁石……噢不!……觸礁,下沉……。

3) 李和在致遠艦上的視野:

超勇、揚威、平遠,好樣的!吉野完了,停止攻擊。高千穗浪速在旁邊經過,正與我方主隊交火,不理它。鍋爐升壓加速。第四艦秋津洲過來了,已中彈不少,向左傾斜,航速慢。所有炮對準它,攻擊。210開花彈,射擊!沒中,再來二發,命中,爆炸。主力五艦已攔住秋津洲群毆。左後轉,出淺水區,追擊高千穗和浪速。

(傳說中的305進口長開花彈,可能就是1880年式克虜伯榴彈。定遠級尺寸緊,採用了1880年前式25倍徑305炮,長榴彈屬非標借用。但濟來經致靖均採用了1880年式35倍徑210炮,這長彈就是標準。除了長開花榴彈,還有進口的裝藥長破甲彈,應該也有保存的。)

4) 伏擊戰果比預料的來得更快。才一個回合30分鐘,一遊已打殘,吉野沉沒,秋津洲重傷。

致遠靖遠(17節)衝出淺水區,往北方追擊高千穗和浪速(15節)。浪、高迴轉迎擊。遠射火力致靖6門210對付日方高浪4門260,射速也相當,不吃虧;但日方有12門150側炮,我們只有4門150。致靖向東轉往外海而去,高千穗浪速追擊。致靖(17節)時快時慢,和高、浪(15節)保持距離,這麼纏鬥著出去了20公里。致靖又南轉。


致靖往北追時,小鐵甲來遠經遠(均14節)也離開主隊,先往東方外海而去。東行20公里後轉向北,看到致靖和高浪過來了。高浪見我們四艦合擊,想逃走,但致靖速度快,總搶T字頭攔截,只能進入大戰。

福龍(初航速24節)在吉野消失後已無日艦可以追上,現在出擊追殺秋津洲。

超、揚在礁石後靜態伏擊一遊時,廣甲(13節,3x150+4x120)鍋爐升壓現身。在一遊尾艦秋津洲駛過後,廣甲移到伏擊礁石右前方,爭取擋住5公里外日方本隊的視線。廣甲向秋津洲尾部開火。

5) 日方本隊航跡偏外,過來了。主力五艦打爛秋津洲後,本計劃向左迴轉背靠淺水區展開遠射。現在形勢有變,要先圍殲高、浪,主隊轉入攻擊。現在只有定、鎮、濟三艦,但平遠在附近。

要死纏住日方本隊。又一關鍵,要扛住!

按實戰看,日方本隊(後來還加上一遊)圍攻2小時都沒打沉定鎮,但平遠或濟遠可能重傷或沉沒。

不確定本隊是否已發現淺水區礁石後的超揚,如未發現就繼續隱蔽,可麻痺日艦放心在這兒“圍殲”定鎮,必要時突然襲擊獲得戰果;如已發現則現身,在淺水區保持距離支援,但還是遠射,別靠近,否則超揚先滅。

定(12節)鎮(13節)並排在前衝擊;濟遠(13節)在後面跟隨保護側背;平遠(7節)直線進入外海轉向,防止一遊回來,並準備側攻日方本隊。

6) 日方司令在本隊首艦松島上的視野:

八格!吉野混帳大大的。秋津洲重傷,有敵魚雷艇追殺,令西京丸去救援。高千穗、浪速往東去追二條致遠級了。左前方4公里礁石群處有敵炮艦一艘,現在沒空理你。前方6公里有敵艦主力六艘。二條經遠級向東而去,去救致遠級?但有三條衝過來了。納尼!是定遠、鎮遠!

7) 日軍本隊司令看到定遠鎮遠衝過來,倒高興了。準備了十年要打沉定遠鎮遠,機會來了。倆光桿司令就一個跟班啊。打!

本隊分成二組,主力三景艦(16、13、12節)及千代田(13節),有(12+11+12+10)45門120新式速射炮(5-7秒/發)及3門專為對付定遠鎮遠定製的320巨炮,正面攻擊;老鐵甲艦扶桑(3700噸,4x240+2x170,10節)、老鐵甲艦比睿(2300噸,2x170+6x150,9節)、武裝商船西京丸(4300噸,4x120新速射,15節)、炮艦赤城(600噸,4x120新速射,10節),從後方攻擊。

西京丸沒救下秋津洲,也沒追上魚雷艇,回來了。

日軍320巨炮設計12分鐘一發,但實戰每小時一發;船、炮不匹配,開炮後船晃動;炮栓斷裂過,現只能少裝發射藥。確實是打醬油的。但53門120新式速射炮+下瀨火藥的打擊如冰雹一般,定、鎮、濟的艙面一片狼籍,四處大火,但關鍵處沒有擊穿。

8) 三景艦(松島嚴島橋立)和千代田是我們的優先打擊對象,並以松島(16節)為最先。

平遠(7節)從外側向松島(16節)衝擊,一發260鋼彈從松島左舷穿過醫療室,衝過中央魚雷艙,鑽過左舷魚雷發射架,打入320巨炮的底艙擊碎其轉動機構;鎮遠的305鋼彈滅了嚴島的320炮塔;還沒完,鎮遠的305進口開花榴彈又打中松島的四號炮位,巨大的殉爆,松島已廢。

福龍(初速24節)擊沉秋津洲後,又耍弄了追擊的西京丸(15節)幾圈。沒回淺水區,就在外海遊弋。現在沒有日艦能追上它,很安全。必要時定遠用旗語與之聯繫,還可給靖遠送個信。

9) 日軍的首要目標是定遠。扶桑一發240裝藥穿甲彈擊入定遠前部甲板下無厚甲保護的軍醫院,引發酒精爆炸及大火濃煙,鎮遠進行保護;濟遠重傷,水線擊穿炮位全毀並大火,退往淺水區,平遠接替保護定鎮後部;商船西京丸(15節)追殺濟遠,被過來增援的廣甲(13節,3x150+4x120)用150炮急速遠射攔住。

平遠堅持良久,最後重傷不支而沉沒。魚雷艇右二上前搶救平遠的船員。

鎮遠旗語通知外海遊弋的福龍,福龍接令往外海給靖遠通報戰況。


10) 定遠鎮遠被日艦包圍,中彈無數,甲板多處大火,撲滅,又起,再撲滅……。鎮遠305炮不時響起多有命中,定遠的150首炮命中率也不錯,日艦忌憚,終究不敢太靠近,只是圍攻。

定遠一門305炮損傷,鎮遠一座305圓炮塔損傷(含2門305炮);甲板人員傷亡很大;305炮塔現無頂蓋,上部結構反彈的飛散彈片也使炮手傷亡不斷;還有橋立的一門320有威脅,扶桑的240能擊破定鎮中央鐵甲堡以外的地方……。

該後退了。定鎮互相掩護,向超揚埋伏的淺水區礁石外海移動,廣甲在2公里外的淺水區跟著移動進行保護。本隊日艦似乎沒發現超揚,一起跟過來了。

超勇揚威在等待合適的目標。突然開火,一發254彈遠射打入嚴島中部炮艙,彈藥引爆,嚴島(13節)重傷。

超揚鍋爐升壓準備移動。突然,600噸的赤城衝了過來,它上面的4門120速射火力也夠兇狠,超、揚、廣甲一起攔阻射擊,赤城退去。伏擊點已暴露,超、揚離開礁石逐漸升速,在日方120火力威脅以外的淺水中移動遠射,支援保護定、鎮。

11) 突然現身的超揚讓日軍司令感覺有點不對勁,這有預謀啊!正這時,3條軍艦由遠而近過來了,這是靖遠來遠經遠。情況不好,發信號撤退。

來不及了。被包圍了。

小鐵甲兄弟經遠來遠(均14節)不顧已受傷及疲勞,合力攻擊橋立(12節);鎮遠(13節)攻擊千代田(13節)。這兒有速射火力的威脅。

靖遠(17節)超勇(8節)合力攻擊老鐵甲扶桑(10節);有傷的定遠(12節)和揚威(8節)合力攻擊老鐵甲比睿(9節)。

致遠還沒回來,前面戰鬥中被150炮擊破水線多處還在搶修,福龍留在那兒處理高、浪後事。

魚雷艦廣丙(16節)和魚雷艇左一(初速24節)去追殺重傷已撤到外海的松島和嚴島;魚雷艇右二、右三(初速15.5節)在淺水區待命。

武裝商船西京丸船上有日本海軍部首長,趁著靖遠還沒空理它,憑藉速度快(15節,4x120速射)火力猛,衝破廣甲(13節,3x150+4x120)的攔截,直接向外海逃走;小艦赤城(10節)挺賊,趁人不注意,從淺水區繞個圈溜了。

12) 戰鬥結果我方勝利,日方除二條弱艦逃走,主力全滅,包括幾乎所有海軍精英。我方英雄艦平遠號沉沒,濟遠重傷,定遠、經遠、來遠、致遠、超勇、廣甲受傷。

13) 此戰後短期內,北洋還有鎮遠、靖遠、揚威、廣丙,加上威遠級6艘爺爺輩木質老巡洋艦,巡遊封鎖朝鮮各港口。日本國內能打的只有金剛號鐵甲艦(比睿的哥哥)、筑紫號木質巡洋艦(超勇的弟弟)、高雄號木質巡洋艦,不敢來犯。要不是現在超揚鍋爐老化跑不快,1882年朝鮮事變時,金剛、比睿、扶桑這三條老鐵甲艦(1878年),看到超勇揚威(1881年)的254炮都嚇跑了,趕緊從智利買了超勇同型的筑紫號。

失去海上支援,入朝日本陸軍已成甕中之鱉。

14) 海戰前的2天即9月15日晨,入朝日本陸軍16000人進攻平壤的15000名清軍。下午防守北翼的左寶貴戰死,日軍佔領城北高地牡丹臺和北門玄武門。當日雙方陣亡均在千人,但日軍彈藥將盡,天在下雨,後援物資沒有送達。但是清軍主將葉志超誤判形勢,當夜丟棄大炮機槍等重裝備及彈藥,輕裝出城撤退被日軍伏擊,陣亡1500被俘700人,連著狂奔500裡逃到朝鮮北部安州。

15) 海戰的勝利大大鼓舞了陸軍士氣。日軍主力北上平壤,漢城空虛。清廷急調已回國二個月的袁世凱引導援軍從海路直撲仁川及牙山登陸,佔領漢城,切斷日軍後路。已回國的聶士成率援軍渡鴨綠江與安州敗軍會師。日軍已被包圍。日軍彈藥用盡後投降。

這次先敗後勝的陸戰,讓清軍充分認識到其戰法的落後,光靠先進武器是不行的。戰後汲取教訓進入改革,袁世凱提前練新軍。

16)幾個月後,北洋艦隊基本修復,出動封鎖日本港口,日本向英國訂造中的萬噸級新艦賠給中國。北洋佔領日本佐世保軍港,並限止日本軍備發展。

(注:

1.如浪速、高千穗及時歸入日方本隊,後面將是一場大混戰,這個推演很複雜,北洋損失將大些。

2.如浪速、高千穗向外海逃走,則任之,致、靖單獨追擊風險極大,可能被反殺。

3)不要過早暴露圍殲日方本隊的意圖,他們如遠離淺水區或早些撤退,我們無力追殺。

4.如一遊發現伏擊立即撤退,我們佔不到大便宜,但我們不會敗。日方也不會再來近海決戰,但會偷襲,後面海陸戰事勝負尚難料。)



竹林飲煙


黃海海戰,中日又有優勢,而且我方優勢還要大一些,大比分慘敗更加是偶然事件。
黃海海戰,方伯謙一個人就幹掉了幾乎半個北洋水師。首先是,方伯謙帶頭逃跑,導致陣型混亂。隨後在逃跑的時候,又一下子了把揚威號撞成重傷,喪失戰鬥力。最終被日軍擊沉。
隨後,方伯謙帶著濟遠艦和僚艦廣甲艦一路逃跑。導致北洋水師本來的一個4艦組合,變成了只有致遠號一艘軍艦,以一敵四,很快致遠號就在4艘日艦圍攻下沉沒。最可氣的是,方伯謙逃跑的時候好像沒頭蒼蠅,導致跟著逃跑的僚艦廣甲號觸礁,成了日軍的死靶子。
北洋水師一共就出戰11艘軍艦,因為方伯謙喪失戰鬥力和沉沒的就有,4艘軍艦。要知道,整個黃海海戰,北洋水師總共也就沉沒了5艘軍艦。
如果沒有方伯謙的逃跑,日本聯合艦隊很難輕易擊敗北洋水師。日軍的優勢是速射炮多,艦速快,但是北洋水師的優勢是重炮多,裝甲厚。定遠,鎮遠被日艦命中上百發炮彈,都沒有事。
日軍聯合艦隊很多軍艦,其實都是鐵肋木殼艦,要不就是貨輪改裝的軍艦。對比北洋水師根本沒有什麼優勢可言。起碼,如果沒有方伯謙的臨陣逃跑,帶來的損失和混亂,日本聯合艦隊就算取勝,也是自損八百的結果。結果現在還有人為方伯謙喊冤,也真是可以了。

深度軍事


甲午戰爭的戰敗讓今天的中國人痛心,但是歷史就是歷史,中國確實沒有改變戰爭結局的機會,這場戰爭不僅僅是一場簡單的戰術如何的問題,而是不同國家發展戰略上的結果,當中國開展洋務運動,進行改良時,日本在進行全面的明治維新,進行全面的西化運動,學習西方的制度等等,如果我們仔細瞭解一下,到甲午戰爭之前,中日在很多領域的已經有了明顯的差距,在許多方面已經向日本非常有利的地位。

甲午戰爭之前,日本已經完成了現代政治體制的建立,已經實行了新制度,包括:軍事制度在內,相比之下,中國還處於封建王朝制度,屬於舊制度,可以說,甲午戰爭的本質就是一場新式軍隊VS舊式軍隊,日本的勝利沒有什麼意外可言。

無論丁汝昌採取什麼樣的指揮方式,實際都沒有什麼意義。他一直被約束了手腳,因為他只是一個艦隊指揮官,而不是一個戰略決策者,只能執行上級的命令,而不能自行其事的決定許多事情。不要說艦艇的採購計劃,連作戰計劃的制定都不可能由他說了算。

當時的情況下,北洋艦隊不佔據什麼優勢了,即便可以在海戰中佔得一點便宜,也無法改變當時的現實,大清政府沒有給予這位前線將領自由行動的權利,事實上黃河海戰,實際上是日本人主動上門挑戰,在此之前北洋艦隊採取的實際上是避戰政策。

這場戰爭的結局實際上在爆發時之前就已經決定了,只不過是輸多少的問題了。


浴火


根本打不過日本,縱是有諸葛孔明在世,丁汝昌三頭六臂,甲午戰爭也無法打贏。

在甲午戰爭前,就不講1984年朝鮮甲申政變中日本的蓄意挑釁那麼早了,就是在1894年朝鮮東學黨起義時,日本狼子野心已經充分暴露,而以李鴻章為首的朝中大員對戰爭仍然沒有重視,還以慈禧六十大壽為工作重點,對日本只是寄希望於歐美調停,就是臨陣磨刀也能也閃閃光,就是一直都到豐島海戰,黃海海戰了,還在“避戰保船”,不積極備戰,怎麼能不敗。

直到甲午戰爭前夕,中國(清)北洋海軍已經全面落後日本聯合艦隊,無論是航速還是火炮還是噸位,都無法與日本相比,除了北洋有兩艘彈藥不足的鐵甲艦(定遠、鎮遠)之外,毫無任何優勢,並且北洋海軍自撤旗事件後琅威理辭職,北洋軍紀渙散,缺乏訓練,尤其是戰爭中濟遠、廣甲擅自臨陣脫逃,連靖遠、來遠重傷撤離戰場也不與代旗艦提前報告,福龍艦在偷襲西京丸明顯必得的情況下接連失誤,整個北洋海軍在甲午戰爭中混亂不堪,直接反映北洋海軍整體缺乏訓練。加之彈藥不足,竟然在戰爭中出現啞彈臭彈的情況,戰爭高潮期間,致遠艦竟然彈藥用盡,說明戰爭根本沒有提前準備,甚至在黃海中,北洋海軍都沒有預料到會遇到日本聯合艦隊。

在上豬一樣的陸軍隊友,以葉志超為首的援朝淮軍,在天時地利人和均在清方一面,居然一夜撤退五百里,全軍潰敗,就算北洋海軍在丁汝昌的指揮下,擊退日本聯合艦隊,在日本已經在朝鮮勝利後,勢在進軍遼東還和山東半島的日本,北洋海軍早晚要被全殲。

丁汝昌如何指揮?可以講丁汝昌已經盡力了,在上級李鴻章“避戰”和光緒帝“決戰”的面前,毅然決定不辱軍威,在彈藥不足的情況下,合理的配置彈藥,積極與美德購買炮彈,但彈藥未及時趕上戰爭,在戰爭遭遇,採用最適合北洋海軍的雁形陣,在戰爭中,誤中炮彈受傷,毅然盡職盡責,不進船艙,與將士共同對敵,在威海保衛戰中,內無彈藥外無援軍的情況下,多次組織軍隊抵禦日本進攻,最終自盡結束了自己的生命。

所以我講無論丁汝昌如何指揮,中國都無法擊敗日本,敗不是敗在丁汝昌上,而是敗在中央上。


曹小翔xixi


取勝的可能很低,但是為了國家、民族必須堅持作戰!如果我是丁汝昌的話,會把定遠、鎮遠兩艘鉅艦放慢航速,其他十艦排成弧形橫隊,保護鎮遠、定遠兩艦,十艦慢慢接近日本艦隊,然後把日本主力艦吉野間圈出,十艦圍攻他一艦,不惜代價,力求擊沉。然後定遠、鎮遠兩艦衝上去,和剩餘軍艦圍攻松島。這樣非常有可能擊沉吉野和松島兩艦,我方損失也是4到5艘,而且可確保定遠、鎮遠兩艦無損失,增加勝利的籌碼。



嗤讀歷史


不是我說,丁汝昌落敗真的不是簡單的運氣問題,而是當時清王朝的問題,這場海戰在開打前就已經決定了結果,哪怕是換上任何一個其他國家的海軍將領也那這種配置對比沒招,就北洋海軍那幾艘船,多少年沒修理過了,雖說保養不錯,但是放在海戰開戰的時候早就是老掉牙的船了,火力上除了有8門305炮單發傷害上佔點優勢,然後還被慈禧給nerf了,沒點半穿甲,打不出傷害。精度,射速就完全被日本鬼子碾壓了,唯一有射速優勢的是哈奇開斯,但是你能指望20毫米打沉巡洋艦嗎?北洋海軍在火力輸出上可以說是完敗,沒有輸出你打什麼海戰,沒有輸出的軍艦和捕魚船沒區別。防護上還是隻有定鎮兩艦有點優勢,但是就那蝸牛一樣的航速,也辦不到衝到鬼子中間開無雙,別的對日本鬼子的一票76+速射炮完全沒防護力,再加上日本人還點了點火,完全就是被人高爆彈亂穿核心區外加點火的節奏。

說實話丁汝昌能做到讓一票航速低於日本人的船海戰後還能有逃回來就已經是一件很了不起的事了,沒被日本人包餃子就已經是將士用命了,這真的不是誰指揮就能改變的了的事。日本人策劃的這場海戰某種意義上來說就是高級船對低級船的一場屠幼,打打不過,跑跑不了,這不是人力能改變的了的,也許換個超級大神能讓結果好看點,擊沉一兩條鬼子船,但是勝利就別指望了。


黎明之後30


正面很難剛贏,單位火力投送,航速,差了不是一條街,日本人還有下瀨火藥,除非日本人犯低級失誤或者臨陣逃跑幾艘主力艦,不然正面剛是很難剛贏得

所以與其正面剛,不如打海上游擊戰,把航速最快的船隻分成幾個分隊,繞著日本列島打它的商船漁船運輸船,打了就跑。後來日俄戰爭,有隻俄軍小艦隊就是這麼幹得,打沉了日本很多商船,差些把日本人搞瘋

反正就是避免與日本艦隊決戰,用各種方法不斷分散消耗日本艦隊,日本艦隊如果要打劉公島,就讓他它打,用炮臺和水雷消耗它,主力艦撤到南洋,它如果要打馬尾,繼續用炮臺和水雷消耗它,主力船撤到臺灣,撤到海南。。讓它一個個啃骨頭。而且因為顧及游擊隊的騷擾,它也不敢投入全部主力來打你,這樣也分散了它的進攻能力,讓它疲於奔命


Leo9045


如果我是丁汝昌,倒是有一個絕戶仗的方法可以一試,只是九死一生,那就是T形戰法,艦隊在距離敵艦不能太遠的地方,做U形或者是α形的大會轉,只要在轉彎點不被重創,完成切T頭,聯合艦隊就徹底回天乏術了,只要合力擊沉或廢掉兩艘主力艦,艦隊或是壓上去,或是攔截退路都可以,只是當時的北洋艦隊真的沒有這種魄力。


LAndyBonaparte


打不贏,戰爭是政治的延續,日本從上到下處心積慮了這麼多年,瞄準的就是大清這塊肥肉,而滿清上下,無論慈禧光緒還是李鴻章,無論出發點是什麼,首先要考慮的是自己的權勢,攘外必先安內,寧與外賊不與家奴,大部分精力都在鬥倒自己人身上,光緒主戰是為了奪權,李鴻章不戰,是心虛:勝了自己沒好處敗了絕對破鼓萬人錘,慈禧無所謂,你們斗的越狠越好,只要保證自己的地位,敗了無非也就是割地賠款,找個替罪羊而已...所以,打不贏


木魚要過河


有可能。至少有可能打個平手。

因為,日本發動戰爭,是為解決國內危機的一場賭博,沒什麼後勁可言,它必須全力以赴、速戰速決。一旦出現膠著狀態,議會恐怕就會變數,反對聲音或許會加劇。

但我不明白的是,您為何特別問到丁汝昌?別忘了,甲午戰爭由44場陸戰和2場海戰構成。

當然,丁汝昌所指揮的北洋艦隊,如果能合理調配,能起到更大的作用。比如,日軍往仁川運送軍隊時,丁汝昌如能抓住戰機,對運輸船隊實施攻擊,平壤之戰或許是另一個結果。不過,遺憾的是,看似龐大的艦隊,實際是弱不禁風,大東溝一戰便歇菜。往劉公島避難時,鎮遠還玩了個觸礁,基本失去戰鬥力。

日本雖然在指揮、作戰、情報、醫療、輿論等方面,勝過我國,但當時西方觀察家普遍認為,隨著戰線加長,日本最終會自己把自己壓垮。事實上,我國當時也有人提出了“持久戰”的觀點。

縱觀整個甲午戰爭,起碼在初期,咱們有許多機會。比如,聶士成率軍抵達朝鮮,發現日本人圖謀不軌,立即向李鴻章建議撤軍。如果這個建議得到採納,將使日本人非常尷尬。

再比如,在平壤之戰中,日軍其實是一場豪賭,因為當時它的後勤跟不上。據《甲午戰爭史》一書記載,如果我軍再多打一天,日軍的糧食與彈藥將同時告罄。遺憾的是,在人員、武器基本對等、我軍佔有地形優勢的前提下,只打了一天(日軍傷亡遠遠大於我軍),並未決出勝負,我軍便主動撤退。把35門大炮、792發炮彈、550支德國毛瑟連發步槍、610支單發步槍、56萬發子彈、4700石糧食,留給了日軍。此外,在撤退中,相互踩踏及遇伏擊,死亡1500多人,683人被俘。

如果我軍有合理的指揮,堅強的戰鬥意志,靈活的戰術(日軍後方空虛至極),獲得平壤之戰的勝利,是有可能的。這場戰鬥一旦獲勝,後面的歷史恐怕得全部改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