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黃車已經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你的押金退了嗎?


小黃車已經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你的押金退了嗎?


2018年12月4日晚,杭州下沙“觀瀾時代雲邸”小區發生一起悲劇:懷孕7個月的任女士在丈夫停穩車輛下車後,不慎墜入小區窨井,搶救無效身亡。

多張網傳現場照片顯示,涉事窨井的綠色蓋子破裂,只剩下一個圈。事發後,涉事小區的物業公司回應稱,井蓋沒有質量問題,但裝錯了地方,並表示當天晚上當事人停的位置並不是車位,而是小區的消防登高點。

小黃車已經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你的押金退了嗎?

裝錯了地方的井蓋,大概是此次事故的直接兇手。任女士墜落之處為窨井,裝的卻是承重只有300公斤的草坪井蓋。

根據相關建設規定,不同的位置需要安裝不同的井蓋,草坪井蓋的承重只有300公斤,只能安裝在沒有行人、車輛經過的草坪上,用途是遮蓋裸露的井孔,井蓋上可以種植綠化,起到美觀作用;而窨井蓋則適用於有行人、車輛經過的道路上,其中停車場的窨井蓋規定承重需在12.5噸以上,車輛行駛道路的窨井蓋承重須在40噸以上。

有小區業主向記者反映,這一窨井蓋去年就有損毀的跡象,今年5月份進行過更換。既已進行過更換,那井蓋種類選擇這樣的常識性錯誤,物業公司為何仍未糾正?事發時井蓋已經破損,物業公司為何沒能及時發現並維修更換?事發處既為消防登高點這樣的功能性場地,物業公司為何未採取更有力的措施保證其不被佔用?

小黃車已經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你的押金退了嗎?


昨天中午,“下沙發布”官方微博發佈事件調查結果:


小黃車已經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你的押金退了嗎?



在知乎上以“不能踩井蓋”為關鍵詞搜索,能看到多位用戶分享的關於“踩井蓋差點掉下去”的經歷,所以此次墜井事故絕非偶然。它讓我們在悲痛之餘,也有一絲後怕:

生活中更多不經意的安全漏洞,還要付出多少代價才能被重視?

由此,也有媒體提到當下業主與物業公司的緊張關係,據調查,絕大多數人對物業公司持不滿態度,主要原因是:綠化管理不上心,電梯等設施維修慢,資金被挪用不知去向,服務意識差,夏天小區垃圾桶味道大,出租地下室,利用公共空間謀利等等。而業主通常“鬥”不過物業,基本權利得不到保障。

這場悲劇中,疏於管理的物業公司難辭其咎。

以小見大,其實絕大多數城市都有不少“槽點”,“負責”傷腦袋都金屬廣告牌,總被佔用的盲道,下雨即現的水窪,很有障礙的“無障礙通道”……如 @光明時評 所說,“精細化城市”“智慧城市”,再高大上的概念都不應脫離“以人為本”的理念,需建立在最基本的安全保障之上。

“禍患多積於忽微”,大致如此。

12月5日,一篇名為《ofo劇中人:我不願謝幕》的文章刷屏,全國普遍降溫,而ofo大概正站在寒潮中心。昔日春風得意的小黃車,如今被下了病危通知單。

《財經》記者 @張珺 的這篇報道,還原了ofo攀上巔峰又迅速墜落的三年,覆盤了這個原本被奉為“傳奇”的創業故事。這家公司原本擁有著如其產品車身的明黃色那樣有朝氣和活力,“那麼多錢和那麼多熱的青春燒掉了,留下了一個好故事”。


小黃車已經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你的押金退了嗎?


ofo辦公室


共享單車的泡沫營造出一派虛假繁榮,在資本的偏愛下,ofo從沒勻速前進過,這樣的加速度讓戴威,這位年輕的創始人幾乎完全忽略了內中隱患:硬件矛盾、無節制揮霍,最終資本的抽離讓ofo更加狼狽。

今年四月,ofo的競爭對手摩拜被美團收購,最近一次引起全民熱議的是一篇名為《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的文章,彼時戴威表示“很可惜”。

《你的同齡人正在拋棄你》通篇販賣著焦慮,但當時有人提出摩拜其實已走到窮途末路——被資本挾持,沒有清晰的盈利模式,共享單車的“互聯網思維”沒有任何壁壘。“拋棄”了同齡人的摩拜創始人胡瑋煒說,資本是助推你的,但是最後,其實你都得還回去。


小黃車已經被下了病危通知書,你的押金退了嗎?



摩拜沒能拋棄任何人,卻首先拋棄了ofo。前天,ofo再次搬離原辦公場地,並將給員工配備的升降桌椅打折出售。戴威在內部信中寫道,只要心中有信念,寒冷還黑暗就無法將我們打倒。

創業者壯志未酬,可資本市場又何曾在意過誰的情懷和夢想呢?它步步喋血,讓人騰雲駕霧,也給人黃粱一夢。對於如今略顯悲壯的ofo,有人從中讀出了些《醒世恆言》的味道。

“智勇多困於所溺”,大致如此。

事件的另一面是,共享經濟企業成為2018年消費者新投訴熱點。ofo走不下去了,共享經濟該如何走下去?

大雪節氣已至,北京無雪。

• end •



觀點流

有價值的觀點在流動中聚合

觀點 · 聚合 · 價值


主編 | 劉 昆

副主編 | 龔孟關

撰文 | 張 揚

※本號內容專屬於光明日報 · 觀瀾工作室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