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吳茶周漆潘醬園”是古徽州廣泛流傳的俗語,說的是吳、周、潘在徽州商幫中舉足輕重的地位。"吳茶"、"周漆"指的就是昌溪吳家、周家所從事的茶業和

漆業。昌溪,始建於唐朝,南宋以前稱為“滄溪”,後改為“昌溪”。整個村落像一隻展翅的蝴蝶,素有“古歙南第一村”之美譽。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昌溪村在皖浙1號風景道沿線,距徽州古城約30公里。四周群山環繞,昌源河穿村而過,河水清澈見底,河面寬大。昌溪村分上村和下村,上村為吳氏昌溪村,下村為周氏周邦頭。朱元璋曾逃避元軍追擊,在昌溪休養生息,終成一代帝王。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清代末期“全國漆商首推徽幫,徽幫漆商首推周漆”,“油漆大王” 周友仲(1874--1945)和“顏料大王”周宗良(1876—1957)都是昌溪下村周邦頭人。周邦頭周氏宗祠是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結構精巧,裝飾優美,是傑出的清代徽派祠宇建築。周氏族人崇尚耕讀,明清兩朝不足70戶,卻出了四名進士,十九名舉人,二十三名貢元和七十四名秀才。古祠內懸掛的“文魁”、“欽點主政”、“恩賜進士”、“四世二品”“少廷尉”、“吏部尚書”等功名匾昭示著周氏的顯赫功名。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我們去時正是昌溪上村千年銀杏最美的時節,蒼虯而燦爛,極為壯觀。該樹與昌溪同齡,位於忠烈廟後一個土丘上,樹圍8米,高42米,有"八老爺之馬鞭"的美譽。1982年因小孩在樹洞中玩火,不幸遭受了長達十小時的抽心滅頂之災,第二年卻照樣發芽長葉,側枝茂盛。不遠處原有一株與之同年同月同日栽的樟樹,樹型如駿馬奔馳,有“八老爺之坐騎”的美譽,可惜在“大躍進”年代被毀了。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建於清代嘉慶年間的員公支祠,是昌溪村又一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中國建築史》稱:“古祠與祠前軒廊、月池、木牌坊組成的古建築群渾然一體,給人以氣吞山河的感覺”。祠前的木牌坊,堪稱中華一絕,四柱三樓式,面闊9.3米,高8米,兩側有護牆,四柱用靠背石支撐,有月梁、額枋、斗拱,樓為歇山頂,高瓴花脊,八角起翅,關簷雕花。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員公支祠進深45米,面闊13.5米,三進二明堂。門廳五鳳樓式,立有高大石鼓門墩;中進享堂額枋與開間等長,正樑長13米,高1米,有徽州第一大雙梁之稱。祠堂柱樑全部選用優質柏木,因此當地人稱“柏木廳”;後進寢堂天井設有消防井,天井圍欄的十二塊石料選用帶天然石紋的景紋石,上有山水、花草、雷電等自然生成的圖案;寢堂樓板中開有香火窗,結構獨特。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昌溪村古樹遍佈,鄉黨委委員朱明明領我們到一戶人家庭院,有幸目睹一株千年羅漢松,風姿樸雅,實是罕見。位於村八卦水口的兩棵形態神奇、相互偎抱而同屬不同種的古樟樹,人稱“龍鳳樟”。這對千年情侶,曾遭受過生死之災。1958年,為了熬樟腦油,有人想砍掉這兩棵古樹,誰知第一斧砍下去,伐木者當即暈倒,鄉人驚呼:“神樹傷不得!”,也有人說這是八老爺顯靈,保佑這對情侶萬年好合。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昌溪的歷史遺存令人歎為觀止, 古建築還有三眼井、荷花塘、忠烈廟、護村牆、九子巷、壽樂坊、泰昌橋、六份碓等;文物有朱元璋題額“第一世家”、海瑞手書“務本堂”、宋宣和二年畫像、康有為題“實事求是”匾、王茂蔭撰拜壽序、李鴻章“一門忠烈”匾、象牙朝笏、蘇繡龍袍、嵌象牙床、廟坦嵌石畫“丹鳳朝陽”等 ;民居有叔財宅、錦周宅、樸安宅、寶順宅、光明宅、桂順宅、至德宅、濟川宅、三壽宅、墨池居等。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吳氏宗祠,俗稱太湖祠,規模宏偉,飛簷翹角,上飾的吻獸髭鬚張目,氣宇軒昂,古趣盎然,彌覺雋逸。大堂挑出的簷底,懸掛著一塊巨大的匾額,明太祖朱元璋題的“第一世家”四個端莊醒目的擘窠大字,氣勢磅礴。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街上建於明代中期的酒肆茶樓,屬防宋代風格式建築,古樓呈古樸之風,窗欄圖案用小木條組合成“福祿壽喜貴”等字樣,造型奇特,寓意頗深。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昌溪上村建築密集,有眾多回還反覆的街巷,穿行其中,猶如迷宮探秘。街上有家祖傳中藥店,進去聞聞久違的中藥味,順帶把個脈;一僻巷內藏著一間打鐵鋪,鐵匠竟有一手赤手抓抹燒紅熟鐵的絕活,令人目瞪口呆。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昌溪村有其獨特的美食,有晶瑩剔透、入口軟滑的山芋粉絲,有各種餡料的油擼粉粿,最誘人的當數生活在清澈見底的昌源河中的野生石斑魚,刺少而軟,肉質細嫩,味道極鮮。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昌溪民俗文化豐富,歷史上有打觀音醮、祭八老爺、嬉燈舞獅、舞草龍等民俗,其中春節嬉燈舞獅、中秋舞草龍傳承至今。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巍巍朱崗嶺, 汩汩河坑源。朱崗嶺古道是舊時昌溪及歙南片百姓上縣城,去旌德、績溪的捷徑,也是績溪經洪琴往深渡去浙江的重要通道。相傳明教義軍同元軍作戰大敗,義軍經光坑嶺--朱崗嶺竄逃至昌溪,得以在徽州的深山老林裡休養生息,後終成一代帝王。此為朱崗嶺(土名朱過嶺)名稱的來由。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昌溪歷史悠久、人文薈萃,歷代文人輩出,商人、社會名流層出不窮。國子監吳天金、吳鴻元;登仕佐郎吳象嵩;兵部六品吳鴻亮;戶部九品吳鴻賓;徽商巨賈吳鈞勝、歙南首富吳熾甫、京城老大吳道隆、油漆大王周友仲、顏料大王周宗良、“天官賜福”紡織鉅子吳葉淇;詩人、書法家吳進賢;大律師吳迪賢等等。以昌溪這樣厚重的歷史文化名村,並非一日能閱盡,此行只是走馬觀花罷了。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帶你探尋皖浙一號風景線上的古歙南第一村

小貼士:

1:杭瑞高速/G56(徽杭高速)歙縣金山出口:至昌溪村23.1公里,車程約35分鐘,途經S324、X003線。

2:京臺高速/G3(合銅黃高速)徽州區出口:至昌溪村49.9公里,車程約1小時9分鐘,途經S324、X003線。

3:遊覽線路:昌溪大橋停車場--過橋左轉(昌溪下村周邦頭)--周氏宗祠--古樟(亭廊)--古水磨坊--折返至昌溪上村--姚氏貞節牌坊--洋坑古木橋--八卦水口(千年龍鳳樟)--忠烈廟--千年銀杏樹--員公支祠古建築群(含月池、木牌坊)--三眼井--古酒肆茶樓--九子巷--磚雕牌坊--太湖祠(第一世家)--朱崗嶺古道(眾志成城關塞)

【到皖南怎麼玩?很多朋友都問過,推薦一些攻略】

【皖南旅行吃住問題】

我們整理了一篇【安徽景區周邊民宿、農家樂、嚮導吃住行信息寶典】方便來皖南旅行朋友,寶典內含大量電話,平臺不方便發佈,點頭像在“私信”功能發送“皖南”領取,寶典在手,暢行無憂!

關注:皖南自助遊

皖南旅行、自駕、攝影、親子、美食攻略分享!

如您有皖南旅行問題可在下方評論區留言

皖南資深戶外旅行領隊為您解答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