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看待安徽人口淨流出全國第一?

用戶68734454


唉,這個問題我已經回答過了,比如合肥來說,合肥最大的優勢就是學校多,每年的畢業生多,也有中科大,合工大等名校,但為什麼至今還是人才輸出大省呢?

安徽人占上海外來人口最多,問題是這些人為啥不回合肥呢?原因很簡單,就是錢,合肥企業太少,工資福利太低,一些腦殘會說是你不努力!不是不努力是你太低了沒吸引力!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同樣努力在北上廣機會更大,這是事實啊!

合肥擁有大量的應屆畢業生,但都是為別人做嫁衣,為什麼?好比你有一座金礦卻租給別人去挖,自己只賺租金!

而怎麼留住年輕人呢?工資福利,房價合理。企業不賺錢,怎麼會有好福利呢?雖然企業賺錢也不一定也有高福利,但不賺錢就一定沒好福利!這是充分不必要條件!我要是到合肥辦廠開公司,多久能辦下來?消防城管會不會來找麻煩?辦廠土地會不會被突然回收?等等都是因素!

再加上現在的高房價可以說已經斷送了合肥發展的潛力了!很多人說合肥的發展靠的是全省的支持,靠吸全省而自肥!集全省之力發展合肥,結果連二線城市也很勉強,很多人都不承認!

合肥要發展首先要降房價,再大幅度減稅吸引企業和應屆畢業生!有了好的土壤才會結果,別指望什麼長三角啥的,就是因為你是做嫁衣的才帶你玩的!

自強才是王道!有資本不會用光炒房了才是井底之蛙


東水樹秋日


如何看待安徽人口淨流出全國第一?安徽城史來回答。


安徽的淨流出人口確實很多,2017全國流動人口大數據顯示 ,安徽人口淨流出數量高居全國第一!僅2017年一年就流失近15萬, 10年間流失962.3萬人!

我就拿我的經歷來說吧,我老家是皖北的,上完小學一批同學不上了,上完初中一批不上了,上完高中一大批不上了,不上去哪呢?


去打工,去創業!這只是皖北社會現象的影射,家裡條件一般,不上學能幹嘛呢,窮則思變,只能打工,改變生活。每年春運也能看出,阜陽火車站年年上央視,背後生活的心酸誰能知呢。

就拿阜陽來說吧,在江浙滬地區打工的特別多,打工、做生意的都有,有條件的把小孩也到那裡借讀,為的就是一家人團聚,小孩也能獲得更好的教育,畢竟安徽的大學太難考了。



沒有條件的,小孩只能在家上學,留下大批留守兒童和孤寡老人留在家鄉,你現在回農村看看,很多房子都是沒人種的,土地也只能外轉出租,這都是一些人口流出留下的社會現象。

現在皖北地區普遍都大力扶持回家創業,興辦實體企業,希望能留住外出打工的人,但是大家關心的是工資,工資沒有江浙高,想留住人還是任重道遠的。


讀者對人口流出,外出打工有故事想說的,可以在文章下方留言,與其他讀者交流溝通。

安徽城史,從另一個角度瞭解安徽城市的前世今生,更多精彩,關注安徽城史。


安徽城史


  • 全國淨流出人口最多的不是安徽


  • 淨流出人口依次是:山東、河南、吉林、湖北、北京等。
  • 安徽是淨流入人口大省。
  • 淨流入人口依次是廣東、浙江、新疆、重慶、江蘇、安徽等。

天佑中華紫氣東來


先說年前的一次聚會吧,年底最後幾天,一個偶然機會參加了南京無為商會的聚會,無為是安徽一個規模不大的縣,但是當天參加聚會的人不少,據說在南京的無為縣商人就有好幾千,整個無為縣在南京生活工作上學經商等加起來有兩萬多。


這僅是安徽的一個縣在南京的數字,整個安徽省在南京的人有多少,沒有具體數字,估計都超過江蘇本地人了。曾跟一個安徽朋友討論東北人才流失問題,他嗤之以鼻,說安徽比東北嚴重多了。

人員流失,總結起來無外乎因為經濟水平和工作生活環境問題,所謂人往高處走水往低處流。安徽的經濟一直落後於周邊省市,有江浙滬這幾個富鄰居做對比,人又喜歡追求更好的生活,於是大量往江浙滬流失。而且形成了惡性循環。



我去過安徽不少地方,原以為只有皖北人員流失嚴重,因為皖南的經濟條件自然環境都要比皖北好很多,後來知道皖南人員也流失厲害。這就要說到工作生活環境了,一個在南京先工作後創業的涇縣朋友說的好。他說同樣的工作南京的工資比老家要高一倍多,後開創業也想過回老家,結果直接被親戚罵了一頓,說一個衛生證明在老家兩個月還辦不下來,這樣的環境你來創業後面還不知要被敲走多少錢。


凡塵往事


答:安徽歷史上是個窮省,窮則思變,變就得向外跑。

安徽人除了勤奮以外,再就是膽小,向外跑不敢跑得太遠,而且喜歡與老鄉一起抱團混。

上海這座城市的地理位置、人文背景、經濟條件很適合安徽人生長。所以,當下的上海,2800萬長住人口中,有三分之一是從安徽流入的。

由於一代出來混的安徽人大都不願回到故鄉生活,造成了二代安徽人的子女沒人帶,在滬借讀的皖鄉適齡兒童逐年增加。

全國各地的安徽人很多,上海現象是一個縮影,但充分證明了安徽人口淨流出全國第一個本質原因。


0老三兩0



看大數據,


大數據。

江蘇 山東 廣東,果然強大。


大大銀河界



MisterPolaris


安徽上個世紀八十年代開始,作為農業大省支持蘇浙滬發展二十多年,簡單的比喻,原來我們一樣窮,安徽種豆子,蘇浙滬開豆腐店,而且安徽豆子必須低價賣給蘇浙滬,吃豆腐還必須從蘇浙滬買。二十多年下來,貧富自然分了,2000年前蘇浙滬普遍嚴重缺電,靠安徽電力大力支援,沒電,你讓他去發展?要電可以,10元一度。這就是安徽貧困的主要原因,看看安徽和蘇浙滬差別越來越大,實在不象話了。才要安徽放棄農業大省,發展工業,安徽人確實夠種,2000年後才開始逐步建立自己的工業,能有今天的局面和成績,實在不易,繼續發力,經濟增速很快,緊追蘇浙滬。安徽對蘇浙滬的發展作出二、三十年的重大貢獻,中央應支持安徽發展了,重大項目,重大基礎設施應該放到安徽發展了,這樣才能平衡差距。


丹尼斯717


作為安徽人現在在合肥工作,我來說說。

1.父輩在安徽的沒有工作

安徽以前窮,90年代我父輩去南昌還呆過幾年。那時候南昌的經濟比合肥好,我老家安慶距離南昌近,自然會選擇去那裡。而後又去了廣州。這些年兜兜轉轉在安徽周邊的長三角南京,上海,蘇州,中部的武漢都呆過就是沒在合肥工作過。

為什麼?

還不是因為安徽的經濟不發達,賺錢難。

2.現在安徽依舊流出大省

安徽唯一經濟好的是合肥,其他城市都很一般。安徽的位置往東全是富貴親戚。黃山宣城靠近江蘇,浙江。翻過一個山頭就是杭州。距離合肥比杭州遠太多,他們會選擇在合肥發展麼?

馬鞍山,滁州,蕪湖靠近南京。南京的地鐵都快通滁州和馬鞍山了,你說他們去南京玩耍還是跟合肥玩耍?

大數據顯示,上海有300萬的安徽人,佔據外地人在上海的榜首。

這跟平時我身邊的親朋好友分佈完全一致。

小學同學,高中同學,大學同學多在南京,蘇州,上海,杭州。

姨媽家幾個表姐,嫁到了無錫,嘉興。舅舅家一家在廣州那邊。叔叔們在南京,成都。

3.2015年以後的新趨勢

畢業前不會想到自己會在合肥工作,但實際上真的留在合肥。因為上大學時合肥經濟還不行,但是從08年以後,合肥經濟一路開掛,牛的不行。所以覺得留下來挺好的。選擇一個上升的城市機會多多。合肥這10年城區面積差不多長了一倍以上。實際上如我判斷,工資漲的更快。

身邊的朋友和親戚在合肥工作的很多。留安徽實際上就是留合肥。





無語的真相


安徽從2005年至2015年,十年之間人口淨流出達到536.8萬人!據顯示,最近幾年間在全國 31個省份中,人口淨流入地區14個,淨流出地區17個,人口流失數量超過200萬的省份則有10個之多。其中,安徽省有將近963.1萬人在其他省生活或工作,佔到全國跨省流動人口的11.2%,排名第一,其次是河南、湖南、四川、江西和湖北等。
安徽人口基本上流向長三角的居多,最近幾年,安徽合肥發展迅猛,蕪湖經濟也在突飛猛進,但還是吸引不回省內人口,合肥在2017年,人口終於有所迴轉,但基數不大,蕪湖到現在還是淨流出人口城市!

其中在上海的安徽人佔全國的比例
進入江蘇的安徽人佔全國的比例


有網友是這樣爆料安徽的一些城市:二三線城市的工資,一線城市的房價,二三線城市的收入,一線城市的消費!安徽在長三角地區的競爭優勢不明顯,同時在工業發展方面不如江浙滬,吸引人才方面不佔優勢!安徽在工業生產過程中,起步晚,同時在改革開放後期,沒有找準方向!所以安徽的人口淨流出也就不足為奇了!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