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車聯網領域努力耕耘的 “掃地僧”


在車聯網領域努力耕耘的 “掃地僧”


2018年明日出行高峰論壇上,博泰集團CFO李曉丹分享了博泰在智能網聯汽車的創新實踐。

汽車與互聯網深度融合是一個必然的趨勢,加上無人駕駛和人工智能,可能在不久的將來,在馬路上看到正在行駛的鐵殼不是汽車,而是一個正在移動的終端。

在這個發展過程中,車聯網行業的格局已經發生了重大變化,這個變化越來越快,越來越迅速地往前推進。

博泰在靈魂人物、創始人兼董事長應宜倫的帶領下,在車聯網領域努力耕耘,從小到大,從弱到強,自我突破到如今知識產權保有量排名居中國第一,世界第五。

車聯網的螺旋上升

2009年博泰推出了具有車聯網功能的產品,那時候是傳統的TSP階段,以安防為主,主要的競爭對手的全球Tier1與通用Onstar,豐田G-book這樣的全球車聯網公司,解決的是有沒有的問題。

那時的Tier1供應商和整車廠,會有一個呼叫中心,有一個接線員在後面接電話,讓她發一個導航地址給你,她也可以陪你聊聊天。

2010-2012年期間,車聯網的趨勢是後裝車聯網,但因為市場有限等原因而收場。

2012-2014年期間,車聯網的主流趨勢是手機互聯,出現了不少前裝,後裝,ADAS及各類車聯網公司。

2014-2016年,車聯網行業中出現了兩家有名的公司,通過語音和地圖來切入車聯網。車企們開始重視這方面的業務,需要新的供應商來滿足服務。

2016-2018年,車聯網行業開始爆發,BAT紛紛加入戰局,越來越多的廠商開始投身其中,進入了一個合資合作的階段。這個時期,主要的參與者是汽車公司加上互聯網公司,加上車聯網公司,它的技術是語音和導航。

為了應對這些車聯網行業的變化,博泰在各個方向上都做了研發的佈局,在每一個領域都有研發小組和隊伍,在業務單元上面進行持續的開發和投入。

沒有一個主機廠希望車機打開和別的主機廠用一樣的,下一代的汽車消費者希望自己的汽車是個性化的,汽車企業也希望汽車定製化的服務,差異化的服務,汽車行業的品牌價值經過百年積累下來的價值一定需要差異化、定製化的服務存在的。

博泰創始人應宜倫認為:”如果依然用傳統的方式來設計、研發、製造汽車,那最終的產物其實還是傳統汽車。

“如果說傳統汽車的核心是發動機、變速箱、操控的話,在其轉變為真正智能化的路上,要將其核心重新確立為iOS、ID、cloud、生態、Siri、地圖,發展模式上的核心要繼續發散,要將基於用戶的傳統賣車、配件、金融模式變成基於用戶賬號與軟件數據服務的模式。”應宜倫明確表示。

汽車廠商造車理念要發生極大的變化,一方面開始逐步擺脫內燃機這項最主要的束縛,擺脫目前的注重駕駛質感、舒適性、加速性能。車聯網和智能領域緊接著就會隨之改變,脫離了單純的代步工具變成生活中的組成部分。

車聯網裡的“掃地僧”

看過《天龍八部》的看官應該知道,掃地僧常年隱居在少林寺藏經閣,日復一日地掃地,不主動出擊,低調到近乎沒有存在感,但這個不起眼的人物,其實是一個“無招勝有招”的一等一高手。

而在大浪淘沙的車聯網中,博泰也是相似的角色。博泰作為中國唯一具備端到端能力的車聯網企業,是行業內少有的可以提供從智能操作系統、大數據、內容服務集成與運營、地圖引擎軟件與雲端架構、語音嵌入式與雲平臺解決方案等的綜合車聯網服務提供商,擁有全套中國市場車聯網運營資質,以及2521項知識產權(截止11月27日)。

博泰在這個改變當中,希望與車企以及各行各業賦能彼此,創造價值、分享價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