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车联网领域努力耕耘的 “扫地僧”


在车联网领域努力耕耘的 “扫地僧”


2018年明日出行高峰论坛上,博泰集团CFO李晓丹分享了博泰在智能网联汽车的创新实践。

汽车与互联网深度融合是一个必然的趋势,加上无人驾驶和人工智能,可能在不久的将来,在马路上看到正在行驶的铁壳不是汽车,而是一个正在移动的终端。

在这个发展过程中,车联网行业的格局已经发生了重大变化,这个变化越来越快,越来越迅速地往前推进。

博泰在灵魂人物、创始人兼董事长应宜伦的带领下,在车联网领域努力耕耘,从小到大,从弱到强,自我突破到如今知识产权保有量排名居中国第一,世界第五。

车联网的螺旋上升

2009年博泰推出了具有车联网功能的产品,那时候是传统的TSP阶段,以安防为主,主要的竞争对手的全球Tier1与通用Onstar,丰田G-book这样的全球车联网公司,解决的是有没有的问题。

那时的Tier1供应商和整车厂,会有一个呼叫中心,有一个接线员在后面接电话,让她发一个导航地址给你,她也可以陪你聊聊天。

2010-2012年期间,车联网的趋势是后装车联网,但因为市场有限等原因而收场。

2012-2014年期间,车联网的主流趋势是手机互联,出现了不少前装,后装,ADAS及各类车联网公司。

2014-2016年,车联网行业中出现了两家有名的公司,通过语音和地图来切入车联网。车企们开始重视这方面的业务,需要新的供应商来满足服务。

2016-2018年,车联网行业开始爆发,BAT纷纷加入战局,越来越多的厂商开始投身其中,进入了一个合资合作的阶段。这个时期,主要的参与者是汽车公司加上互联网公司,加上车联网公司,它的技术是语音和导航。

为了应对这些车联网行业的变化,博泰在各个方向上都做了研发的布局,在每一个领域都有研发小组和队伍,在业务单元上面进行持续的开发和投入。

没有一个主机厂希望车机打开和别的主机厂用一样的,下一代的汽车消费者希望自己的汽车是个性化的,汽车企业也希望汽车定制化的服务,差异化的服务,汽车行业的品牌价值经过百年积累下来的价值一定需要差异化、定制化的服务存在的。

博泰创始人应宜伦认为:”如果依然用传统的方式来设计、研发、制造汽车,那最终的产物其实还是传统汽车。

“如果说传统汽车的核心是发动机、变速箱、操控的话,在其转变为真正智能化的路上,要将其核心重新确立为iOS、ID、cloud、生态、Siri、地图,发展模式上的核心要继续发散,要将基于用户的传统卖车、配件、金融模式变成基于用户账号与软件数据服务的模式。”应宜伦明确表示。

汽车厂商造车理念要发生极大的变化,一方面开始逐步摆脱内燃机这项最主要的束缚,摆脱目前的注重驾驶质感、舒适性、加速性能。车联网和智能领域紧接着就会随之改变,脱离了单纯的代步工具变成生活中的组成部分。

车联网里的“扫地僧”

看过《天龙八部》的看官应该知道,扫地僧常年隐居在少林寺藏经阁,日复一日地扫地,不主动出击,低调到近乎没有存在感,但这个不起眼的人物,其实是一个“无招胜有招”的一等一高手。

而在大浪淘沙的车联网中,博泰也是相似的角色。博泰作为中国唯一具备端到端能力的车联网企业,是行业内少有的可以提供从智能操作系统、大数据、内容服务集成与运营、地图引擎软件与云端架构、语音嵌入式与云平台解决方案等的综合车联网服务提供商,拥有全套中国市场车联网运营资质,以及2521项知识产权(截止11月27日)。

博泰在这个改变当中,希望与车企以及各行各业赋能彼此,创造价值、分享价值。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