蘭州的銅雕塑《熱冬果》,明明只有一個饞嘴小童,為何有兩個小童的說法?

蘭州尕娃娃


薛竟來回答——

筆者是蘭州人,所居之處距《熱冬果》銅雕塑不到一公里,因此經常路過看到。它坐落於西關十字西南角的人行道旁。下圖是近期拍攝的照片。

銅雕《熱冬果》是甘肅雕塑藝術家靳勒先生的作品。其表現的是蘭州的民俗小吃“熱冬果”,從人物的穿著來看,表達的是民國時期,小吃攤販老者正在盛出一碗“熱冬果”。這時,有一個小童被吸引過來,表現出一副饞相,吃著手指,眼巴巴的瞄向老者。

據說,饞嘴小童的形象原型是靳勒先生的孩子,由此可以感受到一個父親對兒子的關愛。

從前圖可以看到,老者的眼神所向之處空無一物,這是為何?我拍了視頻且製成gif動圖,讓各一觀,體會老者怪異的眼神!

老者眼神所向處只有一個板凳,但是分明讓人能感覺到攤販老者似乎是在招呼客人!

不錯,老者的神態舉止就是在招呼客人,但是這位客人卻不見了蹤影,其因為何?

在我十多年前的記憶中,這套景觀雕塑中,除了饞嘴小童之外,實還有一個小童,他站立在板凳旁邊,手中持一支冰糖葫蘆。還記得,糖葫蘆小童樣貌可愛,路人看到稀罕邊上前觀看,忍不住時還用手摸摸小童的腦瓜頂。久而久之,腦袋頂已經變得光可鑑人。

但是,糖葫蘆小童被奸邪之輩盜拐而去,至今不知下落。有糖葫蘆小孩站立在板凳旁,攤販老者的眼神所向,和神態舉止就更加的生動寫實了。

但是現在看著這副樣子,盯著空無一物的板凳,讓人感到怪異。由於時間久遠,許多人還不知這其間的故事,並且至今沒有修復,填補那尊糖葫蘆小童,所以大家現在看到的銅雕《熱冬果》就是一老一少的樣子了。

筆者接到此題後,感慨萬千,於是便動了恢復原樣的想法。於是,便泥塑模仿靳勒老師的這件作品,還原最初的完整風貌。

筆者遍訪網絡尋找最初的照片,但是很奇怪,網絡居然見不到十幾年前的照片。後又向眾友提及索要,但年代久遠,都沒有了。我也只能憑藉記憶中的殘碎片段,進行仿製工作了。泥塑《熱冬果》還未完工,但已經可以展現《熱冬果》最初的風貌。見下圖。

順手拍了泥塑作品《熱冬果》的轉動展示視頻,做成GIF動圖,供大家欣賞。

泥塑正在製作正在不斷完善中,待幾日完成後,將拍攝視頻上傳至頭條號,供大家欣賞此泥塑作品製作的過程。

熱冬果是甘肅省有名的傳統小吃。相傳由唐朝的宰相魏徵所創造。蘭州地氣乾燥,熱冬果乃冬季下火之佳品。初冬時,蘭州街頭賣熱冬果的小攤便可見。煤火爐上放一大砂鍋,煮著黃橙橙的大梨,熱氣騰騰地散發著淡淡的藥味和清香。遇到下雪天,吃碗熱冬果,渾身的溫暖舒暢如漫天的雪花般飄散開來。(此處文字及配圖引自網絡)

【回答完畢】



更多精彩,請關注頭條號 薛竟注:文字、圖片(註明網絡採集的圖片除外)均為本人原創,悟空問答首發,轉載請註明出處和作者。

薛竟


民國時期至解放処,上溝朱家廟門旁的"豆大爺"就是銅塑的祥子,油炒粉,熱冬果,灰豆子,是他老人家手藝的三絕。蘭州的春節社戲就在廟裡開鑼人山人海,是豆大爺最高興的時候。那時我們都是幾歲的孩子而今都老了。銅塑〈熱冬果〉可能是豆大爺為原形的吧。


手機用戶7000943968


以前是2個孩子,後來剩下一個了,另外那個拿著糖葫蘆,我拍過照片,找找大家看


絲兒42185051


這個雕塑似乎是西關十字西單商場門前的,是兩個小孩啊


蘭州天使之眼


經常路過,沒注意。


隨緣而顯


以前就是倆個


笑容已逝


我記得是有兩個孩子,即使不知道的,看看老爺爺的眼神就知道了他在看著另一個方向,就知道還一個孩子。


一盤牛肉一壺老酒


讓人偷了一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