臭味相投還是相互需要?為何二戰後英國在國際上處處追隨美國?

靜夜史


曾經的日不落帝國在二戰後淪落為美國的跟班和隨從,真是此一時彼一時呀。所以,一個國家的身份和地位完全由自身實力來決定,無論你過往的歷史有多麼輝煌,昔日的實力如何強大!



十九世紀是英國人的天下,北美的大部分地區更是英國人的後院,為英國的發展提供了強力支撐。即使美國獨立以後,很長一段時間英國仍然在該地區有重大影響。鑑於此,美國獨立後的首選通用語言就是英語,其它諸如政治、經濟、文化都和英國有著千絲萬縷的聯繫。英國前首相丘吉爾曾不無自豪的說:“英國和美國就是一個民族兩個國家”!

進入二十世紀,英國實力不斷下降,對美國的影響越來越小,反倒是美國實力不斷增強,鋒芒日趨顯露。二戰中,曾經的大英帝國被德國納萃打的找不到北,是美國關鍵時刻幫助英軍逐漸扭轉敗局,最終將德國勢力趕出英國。戰後的英國經濟幾近崩潰,又是美國根據《馬歇爾計劃》,援助英國三十多億美元,在那個年代這個數字挺巨大的,並且佔到美國對外援助總額的四分之一,這簡直就是雪中送炭,令英國上下感激涕零。此後,經濟漸有起色的英國主要將商品銷往美國,美國一直是英國的第一大出口國,美國對英國人飯碗的重要性不言而喻。既然如此,所謂吃人家的嘴短,英國人沒理由不聽美國人的話!


二戰後,英國在各方面都已經沒落了。因為德國人給予的血的教訓,自身沒有了實力的英國人急切想找到一個保護傘,以應對歐洲大國特別是來自蘇聯的巨大安全威脅。但遍觀整個歐洲,除了法國還能勉強拴在一起外,別的國家還真不行。此時的美國已經成為西方世界的老大,更是北約的領導者,可以對整個西歐、中歐發號司令,並負責這些國家的安全防務。英國作為遊離於歐洲之外的一個島國,在安全依靠上真的沒有太多的選擇,所以,跟風美國就是必然的結果了。

確實,英國在國際爭端中有美國撐腰硬氣多了,當初殖民強國猙獰的嘴臉多少有些顯露。在和阿根廷爭奪馬島的戰爭中,英、阿同為美國盟國,美國先是居中調停,不久即完全偏袒英國,給予英國極大援助,使得阿根廷以慘敗告終。英國人也投桃報李,在世界熱點地區,只要有美國人的聲音,定會有英國人的身影。看看朝鮮戰爭、阿富汗戰爭、海灣戰爭、敘利亞內戰,包括現在的熱點俄烏衝突,哪一次英國人沒有緊跟美國衝在最前面呢?


綜上,說英美臭味相投也好,相互利用也罷,終歸都是因為國家利益使然。假如將英美兩國關係比作父子關係,令英國尷尬的是,這種關係比起當初來了個大顛倒。不過,名份似乎並不重要,能屈能伸一直就是英國人特有的紳士之風,並且這種紳士風度也為英國確確實實帶來了好處。


高山流水116820061


不當美國乾兒子,就沒有話語權,以英國現在的實力,沒有人會鳥她,!就像英國2000球迷被俄羅斯200人追著打!



用戶2216891179911


兼而有之吧,既有狐假虎威的一面,也有狼狽為奸的一靣。


浪淘沙84055


狼與狽的關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