蔡徐坤:也曾經歷迷茫,未曾奢求爆紅

2018年8月2日,蔡徐坤20歲生日,也是他“第一胎”——首張EP《1》“出生”的日子。

凌晨五點,他突然從睡夢中驚醒,急忙詢問工作人員距離十點新歌上線還有多久。隨後他匆匆起身,從微博文案、上線宣傳、再到發佈會流程,事無鉅細的逐一確認了近8個小時。

直到當日下午,北京某園區內,蔡徐坤新歌發佈會終於在此起彼伏的粉絲尖叫聲中正式召開。

但原本預想的偶像與粉絲互動、做遊戲等常見環節並沒有出現。一個小時,蔡徐坤每一句話都離不開自己的創作。播放新歌MV、秀DJ打碟炸翻全場,全程他只談一個主題——“音樂”。

“我希望大家記住的是我的音樂,這才是我能回饋給大家最好的禮物。”

曾有人形容,蔡徐坤火起來的速度比中國“高鐵”還快。一年前,他還是事業陷入空白期,只能通過音樂創作來紓解壓力的半紅藝人;然而一年後,網綜《偶像練習生》的爆紅,讓他迅速成為新生代“流量”代名詞。微博輕而易舉轉發過千萬,主打曲一經公佈,微博轉發量迅速破億。

但爆紅的另一面,是外界始終對蔡徐坤虎視眈眈。“徒有其表”的質疑背後,越來越多的人將莫須有的詆譭指向他。

當我們見到蔡徐坤時,在輿論中摸爬滾打的他,已與節目中時萌、時性感的大男孩有所不同,他逐漸顯露出更多超越同齡人的成熟和豁達。他說,從始至終,他只想做一名歌手,音樂永遠是抵抗流言蜚語的最佳武器。

蔡徐坤不顧輿論干擾,還有個原因就是,他幾乎將自己的全部投擲到無縫隙的行程當中。EP發佈、團體專輯、巡迴見面會……採訪當天中午,他只能簡單扒拉幾口飯菜,便迅速調整到工作狀態。

蔡徐坤:也曾經歷迷茫,未曾奢求爆紅


EP《1》封面

然而即便如此,午休時蔡徐坤的房間仍時刻傳出音樂聲,小聲的哼鳴伴隨輕微的咳嗽,證明著房間裡的人並沒有想讓自己休息片刻。

明明最在意自己的音樂和作品,但當蔡徐坤得知《1》創造了多項新記錄時,孩子般的笑容也僅僅在他臉上停留了一秒。“我必須壓抑自己,讓心態平穩下來。因為如果太浮躁,就不能腳踏實地的做好音樂了。我還想做到更好。”

12歲第一次登臺,16歲回國尋找舞臺

“EP《1》是我在出道後便開始著手準備了,之所以現在才推出,是因為我希望把自己的腳步放慢一點,每個細節都做到更完美。”在《偶練》出道後,不少人曾質疑,蔡徐坤只有流量,沒有作品。面對輿論壓力,蔡徐坤笑著回應了上述這句話。

據瞭解,這張EP中每一首歌從創作、製作到MV的拍攝和剪輯都由蔡徐坤親自操刀,甚至MV中畫面的拍攝角度、劇情都是由他親自飛到韓國,熬了幾個通宵,一幀幀重新設計、剪輯而成。

“操心這麼多,你不覺得累麼?”我們好奇。

蔡徐坤一秒都沒猶豫,“還好。因為我做的是我喜歡的事,所以我每一刻都很享受。”

蔡徐坤似乎比同齡人更早的發現自己的興趣所在。

蔡徐坤的外公會十幾種樂器,從小他便耳濡目染,一聽到音樂就會自然的舞動四肢。上學之後,蔡徐坤也曾擔任學生會主席,是學校文藝活動的積極分子,國旗下講話、聯歡會主持這些活動,他總是一馬當先。“那時候我就開始挖掘自己的愛好了。”

蔡徐坤的家庭教育十分民主,孩子喜歡什麼都會十分支持,以至於蔡徐坤被培養為非常有主見的孩子。

12歲時,他就第一次登上了舞臺進行表演。當時蔡徐坤其實並不懂什麼是音樂,但站在舞臺上的自如感,讓他發現,自己已經無可救藥的愛上唱歌和跳舞,並且迫不及待的想一直做下去,“我從小就是一個比較固執的人,我比較堅持自己喜歡的東西。”

於是到美國讀高中後,蔡徐坤也不忘學習當地的流行音樂,並慢慢開始接觸創作。第一次寫歌,他只寫了一小段Rap,即便只有幾句,但他也津津有味的唸了很久。

進而到開始寫片段式的歌詞,再到試著哼唱旋律,最後到慢慢拼湊成一首簡單的歌,“這種過程真的特別爽!從那時候我發現自己越來越喜歡音樂了,控制不住的沉浸在裡面。”

蔡徐坤:也曾經歷迷茫,未曾奢求爆紅


2015年,16歲的蔡徐坤決定暫停美國的學業,回國參加中韓選秀類節目《星動亞洲》。他說,那時沒想那麼多,只知道國內有一個舞臺。而那時的他,非常需要一個舞臺。

沉寂的那一年,通過寫歌與世界和解

如今對舞臺極具駕馭能力的蔡徐坤,與三年前《星動亞洲》上的蔡徐坤,已是判若兩人。

那時他不染脂粉的娃娃臉上,寫滿了羞澀和緊張。尚處於變聲期的他第一期唱了一首《命運》,眼神直勾勾的看著前面,甚至不知道攝像機鏡頭在哪裡。

那時的蔡徐坤並不愛說話,每天只是按照節目組安排的課程刻苦訓練,對著鏡子反覆練習。當年,他並非舞臺上最亮眼的那一個,大家對他的印象不過是“萌”,“我對自己要求非常嚴格,非常的追求完美。當時我很清楚自己應該達到什麼樣子,所以就很想拼命改變自己。”蔡徐坤坦言。

《星動亞洲》讓他得到了系統的專業訓練,但在他看來,令自己改變最大的卻是2017年,事業進入短暫停滯期的時候。那時節目播的火熱,出道的榮耀加身,外界均十分看好蔡徐坤的星路。

蔡徐坤:也曾經歷迷茫,未曾奢求爆紅


《星動亞洲》時的蔡徐坤

然而再多努力,也抵不過事與願違。談及那段過往,蔡徐坤並未多言,沉鬱了片刻後說,其實沉寂一年並不涉及所謂個人選擇,他只將其看成老天安排給他的一次機遇,也是他18歲的成人禮。

那一年,蔡徐坤幾乎沒有太多的音樂通告,大部分時間他只把自己關在家或錄音棚裡,一個人反覆聽音樂、寫片段式的歌曲。當時甚至有人勸蔡徐坤直接放棄音樂之路。但他卻篤定,除了音樂,自己什麼也不想要。

“現在我非常感謝自己那時候沒有放棄走這條路,想想真的是很瘋狂的一件事,因為很多人根本不知道你在努力。但我一直相信,人這一輩最成功的就是做自己喜歡的事情。”蔡徐坤笑著回憶。

2017年5月,在最迷茫和孤獨的一段時光,蔡徐坤創作了自己的第一首原創歌曲《I Wanna Get Love》,“If u need me baby ,I will be your side.(如果你需要我,我就會在你身邊。)”

他說,這是寫給一直守護自己的歌迷的“情歌”,無關當時的心態,只是想創作出屬於“蔡徐坤”的風格。

蔡徐坤:也曾經歷迷茫,未曾奢求爆紅


在寫這首歌的同時,他寫下了“花花世界,靜守己心”的座右銘,“我邁出了很重要的一步。我可以不顧外界任何事情和輿論干擾,只專心投入到創作當中。”音樂,成為蔡徐坤在沉寂時期和自己對話,並且與世界和解的唯一方式。

曾有人問他,如果回到一年前,會對自己說什麼?蔡徐坤坦言,自己不會說任何話,“因為只有當你真真正正走過那一段沉寂,你才會變成另外一個人。現在我就變了,我比之前更強大。”

關於《偶練》,最珍惜的是舞臺,不是走紅

在外界看來,蔡徐坤參加《偶像練習生》無疑是“背水一戰”。中國偶像養成類節目繁多,真正捧紅藝人的卻屈指可數。而經歷過選秀歷練的藝人更是深知,選擇一個舞臺,便意味著要揹負成功和失敗、方向選擇對與錯的長期風險。

“不能說是賭博,但確實需要鼓起勇氣。”蔡徐坤談及參加《偶練》的原因,沉吟了片刻,“因為你經歷過不被認可和無人問津,所以你要拋開之前所有不好的經歷和壓力,重新開始,這是一件很難的事。”

但為了站上舞臺,他還是毅然放棄了諸多戲約,來到《偶像練習生》奮力一搏。

首次登臺,他選擇了《I Wanna Get Love》。第一場表演,蔡徐坤憑藉成熟的颱風,成為全場第一個拿A等級的人。

蔡徐坤:也曾經歷迷茫,未曾奢求爆紅


《偶像練習生》第一期的表演截圖

然而,外界對他的關注大多在他的裝扮上:金棕色的中分捲髮,藍色的美瞳,絲絨外套內搭漁網透視裝,連老師對他的第一印象也是“漁網”。

“重新再表演一次,我還是會選擇這種風格。”在他看來,“性感”就是屬於蔡徐坤的風格,也符合那首歌的表達。除了舞臺之外,其他任何聲音都不在蔡徐坤的考慮範圍內。

蔡徐坤的《偶像練習生》之路始終高歌凱旋,沒有任何一個練習生可以在養成綜藝中穩坐“C位”直至出道,蔡徐坤卻辦到了。《偶練》的練習生們曾在比賽期間同時發過一條微博,蔡徐坤的微博2小時轉發30萬,點贊26萬,震驚了整個演藝圈。不少人預測,蔡徐坤流量時代即將到來。

他本人對此更多是受寵若驚,甚至有些發懵。他說,曾經歷低谷的人,並未期望“流量”和“爆紅”能在自己身上發生。他拎得清所有“熱愛”都是舞臺和作品回饋給他的,“我永遠不會給自己太多的預設和目標,當別人把你放在一個比較高的起點時,確實會有壓力。但你得花更多時間去練習,去變得更好,而不是享受在鮮花裡。”

2018年4月6日,張藝興宣佈蔡徐坤以4764萬票成為NINE PERCENT組合的C位,成功出道。蔡徐坤抬頭,深呼了一口氣,卻仍沒有忍住眼淚。他說,感謝四個月前的自己,做了這個決定,感謝自己沒有放棄。

蔡徐坤:也曾經歷迷茫,未曾奢求爆紅


出道後閉關,在每個空隙時間創作新歌

距離《偶像練習生》結束已經四個月,蔡徐坤每天的行程都被安排的很滿:NINE PERCENT 兩個月連開7場巡迴見面會,代言也接到手軟。我們和蔡徐坤的專訪都被推遲了近三個月。

雖然商演和戲約圍追堵截,但比賽結束後蔡徐坤的大多數時間仍然花在了音樂創作上。

出道後,他馬不停蹄的跟隨團隊到美國洛杉磯閉關半個多月練習;7月,蔡徐坤又多次單獨奔赴韓國,親手操刀自己的新歌。每一個行程,他的行跡都非常低調,似乎並沒有享受爆紅帶來的紅利。

相反,外面的世界卻似乎一刻都沒有忘記蔡徐坤的存在。一條刷牙的視頻瞬間讓“蔡徐坤 刷牙”登陸熱搜TOP20;任何新聞提到“流量”“小鮮肉”,無論好、壞,水軍都會將矛頭指向蔡徐坤及其粉絲。“無作品,只有流量”的質疑聲開始不絕於耳。

曾有人建議他,是不是先不做英文歌,創作傳唱度更高的歌,但他始終在音樂上堅持自己的想法和風格。

“因為總有一個聲音告訴我,你還可以做的更完美。”蔡徐坤不想因為質疑聲,便把音樂當成任務,“我想多做幾首不同的風格,讓大家一次性看到最全面、最好的我,而不是太急於求成的展現自己。沉澱的過程只能自己去把握和堅持。”

蔡徐坤:也曾經歷迷茫,未曾奢求爆紅


4月份剛剛結束比賽,蔡徐坤5月發了一條微博,再次提及“花花世界,靜守己心”。他希望自己永遠保持最初對音樂的熱忱,不被浮躁的圈子所影響。

面對越來越緊湊的行程,蔡徐坤常常只能睡2、3個小時,每天像擠牙膏一樣擠出時間沉浸在音樂創作中,洗澡時、飛機上、飯桌上,都成為蔡徐坤創作的場所;奔波於各地見面會時,蔡徐坤就利用這樣的空隙時間創作了4、5首歌,“一會兒和你聊完天,十分鐘休息,我都可以寫一段詞,只要我願意。反正我還年輕,我覺得這都OK。”

直到最後,我們甚至忘記了,他只是一個剛滿20歲的男孩。當問及如果以後不紅了,又回到了沉寂的那一年,你會怎麼辦?

他毫不猶豫的說:“我從來沒有擔心過哎,這種事從來不是我擔心的問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