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國為什麼會怕中國華為公司?

水龍1616


感謝您的閱讀!

我們知道美國對於中興,採取了罰款。但是,中興的解禁令還是撤銷了。然而,對於華為,它的手段卻顯得卑劣。從它的追隨者澳大利亞,日本以及新西蘭接連的行為讓我們知道,它對於華為的擔憂和害怕比中興更勝。


什麼讓它如此擔憂呢?如此害怕呢?

華為從2004年開始研發處理器,因為華為知道一個企業,如果沒有核心的處理器,只會仍人宰割。所以,從海思成立開始,到麒麟980處理器的誕生,華為所耗費的,是14年的心血。

而麒麟980也沒有讓我們失望,在上市後,立即成為屠榜安兔兔排行榜的處理器,而且它的雙核NPU等等技術也讓華為可以不再尋求高通處理器了。

在處理器中華為的核心技術,基帶!更讓美國害怕,高通研究基帶那麼多年,在3GPP上,3G,4G網絡高通絕對的霸主地位,可是5G上,華為已經可以獨當一面了。

這裡,對於高通,對於美國是不能接受的,在5G份額的不斷提升,讓美國看到了一個不斷興起的企業,不斷挑戰它權威,它禁止華為在美國銷售手機,卻禁止不了,華為在歐洲市場已經銷售量排名第二的事實。

所以,美國害怕華為的技術,更害怕華為身上令人敬畏的企業精神,它的狼性文化,是美國不能理解,害怕的地方。


LeoGo科技


其實不只是美國,很多西方也是如此。

木叔講個故事,你就知道華為的厲害在哪裡。

上次去泰國參加商務活動的時候,遇到一位曾在阿富汗工作的華為的朋友。當時木叔還以為他們去當地賣手機呢,就開玩笑說,當地人買得起嗎?

其實華為去當時是鋪設通訊網絡,也就是設置基站等基礎設施。

阿富汗打了這麼多年仗,通訊設施極差,基本上是從頭開始。所以這是一塊大市場。

但同時阿富汗至今還很亂,政府不能管理到全國所有地方,大部分地盤還是塔利班等軍閥割據勢力橫行。

這就意味著前方有一塊大蛋糕,但是要想吃到蛋糕,必須有爬雪山過草地的勇氣。這就需要一個獲得利益與付出成本是否匹配的考慮了。也就是說風險和機遇並存,要衡量哪個更重要的問題。

華為選擇了冒險。而西方國家沒有電信企業進入當地進行基礎設施建設。

這就是華為的大膽和厲害之處。

其實不只是在阿富汗,在非洲很多戰亂國家也有他們的身影。這些地方西方的企業也幾乎不進入,他們願意去賺容易賺的錢,但華為在這些危險的第三世界,都會有一些佈局。

再說回華為在阿富汗的故事。

那個朋友給木叔講,阿富汗的環境真是惡劣,到什麼程度?他們去當地進行工程,光與企業、政府、老百姓打交道還不行,一定也離不開地方軍閥,乃至要過塔利班這關。甚至可能危及自己的生命。

有一次他要到相對偏遠的地方去安排業務,隨行的當然僱傭了當地人做保鏢,不過本來之前走過的道路上,當天卻突然被塔利班封鎖了。

塔利班士兵拿著AK47攔下來他們的車,用槍頂著他的腦袋問他們到底去哪裡,要幹什麼?

這位朋友說當時真是有一種感覺自己可能要完了,因為他看到塔利班士兵的眼神充滿殺氣。

不過畢竟自己是做生意,又不是和他們過不去,更不是做壞事,沒什麼虧心的,就通過翻譯和他們解釋,說也是幫助阿富汗老百姓好,畢竟通訊設備大家都需要。

後來幾分鐘氣氛緩和了,塔利班放行讓他們通過了。

這個故事更能說明西方人為何不敢來阿富汗了吧!而華為確實當時那幾年就在當地佈局。

講完這個故事,你對這個問題有答案了嗎?

你在某些程度上比他們強,他們當然對你害怕,甚至會對你使壞。人際關係如此,國際關係也差不多。


你如何看待這個話題?


木春山談天下


說美國怕華為,當然是不夠全面的。對美國來說,僅僅是一家企業,怎麼厲害,也不可能讓美國感到害怕的。美國所以為難華為,是想以這樣的方式,遏制中國高科技行業的發展,給中高科技企業敲警鐘。

事實也是,華為是中國比較突出的高科技企業,也是最具國際競爭力的企業之一。華為的技術,已經達到了國際領先水平,讓美國和歐洲等國的同類企業緊張,也讓美國政府緊張。

所以,就要千方百計、想方設法地阻止華為進入歐美市場,並動用一些不光明正大的手段,遏制華為的發展,阻礙華為的發展。甚至不惜用下三濫手段。

反過來,也進一步說明華為走的路是對的,是符合中國經濟轉型要求的。越是美國想阻礙華為發展就越要扶持華為發展、支持華為發展,幫助華為早日擺脫困境。


譚浩俊


一直以來,美國人都想借機遏制代表中國的華為、中興等中國通訊巨頭的快速崛起。而華為又是美國方面需要重點遏制的對象。主要原因有以下幾個:


首先,美國害怕華為利用遍佈世界各地的設施搞間諜活動。長期以來,美國官員一直將中國電信巨頭華為視為安全威脅,竭力阻撓該公司在美國達成商業協議。這就導致,華為至今無法成功收購美國電信公司AT&T及美國第一大移動運營商威瑞森(Verizons)。並且還被停止了合作。


美國人除了擔心華為收購美國企業偷學尖端通訊技術外,它們還擔心,華為在輸美的產品中在自己設備中植入“後門”,以便讓中國軍方或北京支持的黑客竊取企業和政府的機密。不過,所有機密文件都表明,美國正直接向華為的網格植入自己的“後門”。


再者,華為在5G領域在世界處於領先位置。如今華為在全球第一個5G行動裝置要開始試驗出來了,中國移動要建世界最大的第一個5G網絡也將出來了。未來華為很有可能成為全球5G的盟主。



雖然美國已經在5G技術方面完成了前期的測試工作,但美國的盟友們現在的5G建設大多處於停滯狀態。現在美國害怕一旦由華為定製5G技術成為世界主導,那麼中國有望引導未來全球科技的5G領域。美國通訊企業反擊被華為“彎道超了車”。


再次,華為的研發優勢也不容小覷,華為每年要在研發領域投入高達1000億元,早在2009年華為就推出了自己的海思麒麟芯片,已經擺脫了對高通的過度依賴,如今華為不僅在芯片研發能力上逐步拉近與美國企業的距離。而且還在5G方面佔領了世界科技的最前沿。美國人擔心華為在通訊科技領域後來居上,超上美國的技術,所以也要盡力把華為研發能力壓抑起來。


最後,美國不讓華為產品進入美國市場除了害怕華為“竊取情報”外,還有就是害怕華為通過價格優勢,搶了美國通訊企業的飯碗。因為,在同樣的技術水平和設備水平上,華為的價格必然要比諾基亞等公司低。如果在公平競爭的市場環境下,諾基亞和愛立信這二家企業恐怕會處於不利地位。


為了維護這些美國本土通訊企業的地位和利益,美國只能更多的藉助國家安全的藉口來達到限制華為的目的,正是由於華為被排斥在美國這個大市場之外,華為一直未能進入美國市場,與對手蘋果公司正面競爭。反而是全球三巨頭之首的三星,一早就覆蓋了美國市場。


以上四個原因是我個人總結出來的美國害怕華為掘起的理由,有不足之處,還請補充。


不執著財經


作為一個財經工作者,我覺得美國怕華為公司,主要是擔心自己在網絡通信方面的國際壟斷地位被動搖。

過去,美國一直是網絡通信領域的領頭羊,其在網絡通信方面的技術獨霸全球頭把交椅幾十年,幾乎無人與之抗衡,也無人能撼動美國的網絡通信地位;然而,我國華為、中興等通訊公司近一、二十年來通過自身的不斷努力研發,在網絡通信方面已迎頭趕上世界先進水平,尤其在 5G研發領域更是達到了世界領先水平,可與美國抗衡。

對此,這對美國帶來一定的威脅,甚至更擔心中國的網絡通信超過美國,使美國在世界網絡通信技術方面屈居中國之下,從而在網絡通信技術方面缺乏話語權,也缺乏較強的競爭力,從而挫傷美國企業的利益。

而為了遏制中國網絡通信技術的飛速發展,美國政府就千方百計從中國的中興和華為開刀,為達到目的, 採取各種手段阻止中國網絡通信技術發展及推向全世界的目的。顯然,之前卡中興脖子,這次故意找岔子讓加拿大扣留華為管理人員,已充分暴露了美國政府及企業的劣根性和不可告人的目的,也向中國網絡通信企業敲響了警鐘,我們一定要抱團發展,加強自身的合作與團結,提高在國外網絡通信方面的國際市場競爭能力,爭取佔有更多的世界網絡通信技術市場份額,為中國網絡通信企業贏得全世界的關注和愛戴奠定堅實的基礎。

最後願中國華為和中興等網絡通信技術不斷強大,超越美國,走向世界,為中華民族贏得一席之地!


財經深思


美國怕華為,或者說封殺華為,主要是華為威脅到美國在5g戰略優勢,以及逐步威脅美國最大的手機廠商蘋果。

如圖所示,華為在5G的專利優勢,以及華為在通信領域的狼性精神,在蘋果手機中國市場乃至歐美市場正在逐步傾蝕美國的所謂科技優勢,在芯片產業,華為的最新芯片也在追趕美國高通,雖然說還有差距,但這幾乎是國內相關產業距離國際最領先領域距離最近的一次。

所謂一流企業定標準,這個優勢,是我國史無前例的一次領先和追趕。加上,華為年營收一千億美金,其規模優勢也在逐步加大這個追趕的速度。

全球市場角度來說,得中國者得天下,任何一個領域,中國的市場規模都是相關行業在全球市場份額中最大和不可忽視的市場。而華為背靠中國市場,進軍全球市場,其潛力自然不可阻擋。

在華為的背後,有些幾千個企業在配套,在全球有94個核心供應商,在國內則有幾千個配套企業,涉及產業規模龐大,而美國懼怕華為,封殺華為,本質上就是阻擋中國相關得產業的崛起。

因此,華為作為中國的企業靈魂之一,儘管還有很多不足,對比國際最領先企業還有不小的差距,但是,卻是中國企業最接近國際領先實力的。

捍衛華為,就是捍衛中國2025戰略,就是捍衛中國通信產業,就是捍衛民族產業!


龍哥fei0598


美國為什麼會怕中國華為公司?要說怕可能還談不上,應該說是對我們高科技發展的速度及深度有深深的憂慮,不但憂慮中國在科技領域超越老美,更擔憂創新、製造、經濟等全面被超越,於是在還沒有超越之前進行壓制並制服於萌芽之中。華為只是其中被具體壓制的目標之一,華為不是第一個更不會是最後一個。

華為的發展完全超過了美方的估計。在人類發展史上具有舉足輕重意義的通信大行業裡,華為可以說是異軍突起,短短30年時間就發展成為全球領先的信息與通信技術解決方案供應商,全球第一大電信設備商。其產品及解決方案已經遍及全球170多個國家,全球運營商中前50名中有45家,超越了眾多的老牌電信設備及方案供應商,比如諾基亞、愛立信等。在全球的通信市場競爭中,華為可以說是取得節節勝利。

另一方面華為在科技領域的技術實力,也讓美方感受到深深的擔憂。華為每年大量的資金、人力投入到研發中,每年都產生大量的研發成果、專利技術。特別是5G技術的發展,更是讓華為找到了衝擊的主戰場,不但在標準上可以有威脅高通之勢,在技術及專利方面甚至已有超越。各種眼花繚亂的成果,已經讓美方感到對未來的擔憂,擔憂自己失掉未來科技領頭羊的位置,擔憂自己被中方全面超越,也擔憂未來的強者變為中方而非自己等等。


正是看到像有華為作為代表的一大幫中方企業,在各個領域猶如春筍般冒出並大有超越美方自己企業的勢頭,於是心裡憂慮著急,不得不下手壓制這些突飛猛進的華為們。中興、華為、福建晉華等等,甚至製造2025等,不但是對製造、研發,還有貿易等,反正只要能夠找到藉口的,都會對我們進行壓制打壓,目的就是讓我們屈服、讓我們的企業長不大、讓我們的能力升不了、讓我們的實力提不起。

華為只是其中的代表之一而已,以後還會有更多的企業會冒出來被美方壓制。因為國內企業的快速發展,特別是在科技領域的發展會讓美方如鯁在喉如坐針氈,未來的競爭就是科技的競爭,這是老美幾百年來的經驗,他不會不知道。他也不會容忍別人就這樣奪走頭上的桂冠。


更多分享及互動,歡迎點擊右上角關注【東風高揚】。


東風高揚


為什麼美國怕中國華為公司?因為華為公司一直是基於電話程控系統解決方案的高科技公司。在八十年中,固定電話交換機、程控交換機一直是愛立信、諾基亞、NET的天下,那時華為己進入電話程控市場,並一舉拿下第三世界市場,由於價格優勢,搶下了不少發達國家的市場,在1G時代也搶佔美國摩托羅拉的分額。華為在不但在固定電話程控交換機佔領世界市場高有率,在無線電話網絡解決方案也一馬當先,只到幾年前,華為才出手機。在中國,華為出手機是比較晚的,2000左右,中國家用電器公司幾乎都有手機出品,很多己消聲滅跡了,連外國的知名品牌,如:愛立信、諾基亞、摩托羅拉、NEC、LG等幾乎在手機上己歸零了。現在華為的手機業務在世界上也是第三了,僅在三星蘋果之後,而在國內,華為2018年出貨量己數一數二,蘋果己排在四之後,三星手機更是七、八之後了。美國之所怕華為,不單這方面的,更擔心是華為5G,美國高通、蘋果技術沒有趕上,數十個專利需向華為購買,這才是美國怕華為的主要原因





佛山老胡


首先這是一個偽命題!華為的確是一家偉大的公司,尤其是在通信設備以及5G技術的研究,都是世界領先水平,但是美國真的還不至於害怕華為,如果說一個超級大國害怕一家公司,這樣的說法太兒戲了。


華為是中國國際化戰略的代表,華為的狼性精神以及華為人肯幹事肯吃苦的精神一直是我們的榜樣。尤其是華為在5G技術的戰略佈局,在某些方面動了美國一些公司的奶酪,所以說,美國肯定會想辦法阻止華為的崛起。

其實往大的方面說,就是美國對於中國製造2025計劃的擔憂。中國製造2025計劃分三步走,第一步就是在2025年之前,讓中國製造擺脫山寨貨的標籤,數字化智能化與製造業結合,讓中國製造成為國家化標誌。第二步就是在2025年,讓中國主要的製造業行業在研發創新有重大突破。第三部就是在2049年,讓中國製造業全方位領先世界,成為真正意義的世界製造業強國。



美國對於中國製造2025計劃,尤其是在高科技領域,對於中國的崛起,一直比較防範。中美貿易戰,就是最好的例子。無論是美國之前對於中興的制裁,還是近期美國授權加拿大扣留華為高管事件,歸根結底,還是對於中國企業的打壓,對於中國製造2025的打壓。

與其說美國害怕華為,不如說美國擔憂中國製造2025計劃戰略的成功,那麼未來的中國,必會比現在更加的強大!

一旦威脅到了美國的霸權地位,你說它會不會擔心!


椰子熟了


我沒覺得其實說怕有點不對,應該說是借“怕”來抵制和打壓我們華為以及中興這類,國際型的中國的知名科技公司。說怕,完全是找得不到什麼正當理由來拒絕,只得以什麼國家安全的藉口,來把我們華為、阿里等企業在美國的發展打壓下來。

反觀我們中國就沒有如此的抵制美國企業,來中國撈錢的企業很多,美國的歐洲的一大把企業。可以當我們的科技公司在海外擴展,總是收到一大堆的抵制。抵制華為的國家不只是美國,以美國為中心的很多國家都在跟隨抵制。

他們真的是怕嗎?不管是5G還是移動支付或者是通信設備,這些技術替代品很多,並非中國獨有。美國在這些科技方面不差,可是他們連競爭的機會都不給。明顯都是符合國際規定和程序的東西,愣是被冠以“國家安全受到影響”為由,早早的給打壓了。背後的原因大概就是為了給美國自己的企業更多利益空間,畢竟人家是生意人。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