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抱在懷裡就睡覺,放下就醒,怎麼辦?

momo巴巴


在一歲前的寶寶,可能都喜歡抱著睡。因為寶寶神經系統的發育不完善,抱著睡,聽著媽媽熟悉的心跳,讓ta感覺又回到了媽媽的子宮環境中,讓寶寶的安全感更足。但抱著睡不利於寶寶骨骼的生長髮育,不利於寶寶形成自主入眠的習慣,更讓扶養人勞累不堪。

我們家寶寶有段時間生病,老睡不踏實,然後我就抱著她,大概一個禮拜的時間,她就出現了這種抱在懷裡睡,一放就醒了。我想應該是那幾天抱習慣了,所以她就比較適應了抱著睡的狀態,為了改變這種睡眠習慣,我做了以下調整:

1.不怕寶寶一放就醒。如果寶寶已經抱慣了,現在肯定會有一些困難,需要適應幾天。如果寶寶醒了,沒有哭鬧,他醒了就醒了,也不用抱他,輕輕拍拍他。不一定一會兒自己又睡去了,如果哭,再看看是什麼原因。

2.寶寶在進入深層睡眠之前,大約需要20分鐘的時間,如果寶寶已經進入深層睡眠,就可以放心的把寶寶放在床上。最好是先讓寶寶的屁股著床,握住寶寶的手。

經過了大概一週的適應,寶寶也不再讓我抱著睡了。

小羽媽是國高級育嬰師,有十年的母嬰護理經驗,學前教育專業,多網絡平臺撰稿。關注媽媽健康和寶寶成長,同時也是二胎媽媽,育兒路上我們在一起!感謝您的閱讀和關注!

小羽媽咪愛baby


孩子抱在懷裡睡,放下就醒,這是關於寶寶睡眠問題,提到最高的話題之一。關於解決放下就醒的問題,我可以給這個媽媽一個神奇的九步法,解決落地醒的問題。這個媽媽說寶寶放下之後不哭,只是發出依依呀呀的聲音,其實這已經表明寶寶處於半醒的狀態了。

神奇的九步法

  • 放寶寶到床上的時候,先放腳

  • 寶寶的小屁股著床

  • 寶寶的背部著床

  • 寶寶的頭部著床(媽媽的手先不要急著抽出來)

  • 用騰出來的那隻手固定住寶寶身體的一側和頭部

  • 仔細觀察寶寶,抽出一隻手(當寶寶呼吸保持平穩均勻了,媽媽就可以輕輕抽出放在脖子下面的手)

  • 輕撫寶寶手臂或身體(用抽出的那隻手輕撫寶寶手臂或身體,如果呼吸仍然保持平穩,恭喜你成功一半了)

  • 輕輕做好離開的準備(媽媽輕輕的抽離自己的身體,不能快速離去)

  • 正式離開寶寶(媽媽上半身先遠離,然後逐漸全部離開入睡的寶寶)

為什麼會一放就醒

有四大原因,造成了寶寶一放下就醒


  • 寶寶的內耳前庭發展滯後

原因:由於體位發生改變,讓寶寶感覺身體失去平衡,從而自我喚醒來維持身體平衡

改善:使用上述的九步法可以改善內耳前庭原因造成的一放下就醒


  • 原始反射沒有消退或抑制

原因:如果是一手託著寶寶的頭一手託著腰臀位置把寶寶放下,容易激發寶寶的原始反射,導致身體扭動

改善:我們一直推薦哄睡應該在床上,從而避免落地醒


  • 身體緊張,換個姿勢就醒

原因:睡著後的寶寶喜歡蜷縮胳膊和腿,即使睡著了身體也不能平穩的躺在床上,說明寶寶身體緊張。

改善:給寶寶做充足的按摩,做肢體操以及進行運動,幫助寶寶放鬆身體


  • 觸覺和空間感影響

原因:當把寶寶放下的時候,觸覺敏感的寶寶會立刻感覺到媽媽的體溫不再了,原本的小空間一下子變大,這些觸覺和空間的感影響,造成寶寶落地醒

改善:戶外活動和專業的前庭活動可以提升寶寶的空間適應。撫觸、按摩、豐富的觸覺體驗可以發展寶寶的觸覺。


這四大原因,就是我們常提到的睡眠能力,睡眠能力不足的寶寶就會出現睡眠過程中的哄睡難、易驚醒、落地醒、離乳難等各種睡眠問題

“泡泡育樂園”有很多的育兒知識與大家分享,同時有專業的睡眠顧問和心理諮詢師可以給媽媽提供幫助。歡迎大家在評論區發表不同的看法,也可以關注公號留言,泡泡與更多的媽媽一起,致力於孩子的健康和幸福。

泡泡育樂園


對於嬰兒來說,剛出生睡眠會佔具一大半的時間,特別是新生兒一天就要睡十幾二十個小時,所以孩子如果睡不好,會讓家長非常的焦慮。

而寶寶睡不好也是有分類的

按寶寶的年齡來分類:

大多數新生兒都是睡還好的,神經系統發育不完善,對外界沒有安全感,胃太小吃不多,兩下又要起來吃東西。

按寶寶的氣質來分

有國外的心理學家經過研究發現寶寶也有氣質類型,而寶寶的氣質類型分為難養型,晚養型,緩慢型。

睡覺方面的區別

主要是難養型的孩子睡覺很沒有安全感,入睡困難,容易醒,時時都需要家長在身邊。也就是我們的睡渣孩子。

而易養型的孩子就是一個乖寶寶,睡覺的時候很快可以睡,很多媽媽說自己的孩子在二個月或者三個月晚上就可以睡個5、6個小時不帶醒的,而白天也是吃了睡,睡了吃,很好養。這類就是我們的睡神孩子,一般不需要家長過於的操心。

促進寶寶睡眠的七個建議:

1、:給孩子一個安靜的世界

有很多家長是等孩子睡著了才做自己的事情,但是當家長開燈,或者在床邊用電腦,用手機,會發出聲音,有些孩子對這個聲音比較敏感,可能就會被驚醒。

所以建議不要在孩子身邊發出太大的聲音。

2、給孩子一個黑暗的世界

晚上不開燈睡覺對於孩子來說更好,對孩子的睡覺和免疫力都有好處。

3、給孩子一個安全的世界

孩子剛出生還不太適應在外面的環境,因為之前有子宮緊緊的包裹著它,比較有安全感,而出來外面的話,到處都是空蕩蕩的,給孩子用抱被包起來,讓孩子重溫在子宮時候的感覺。

4、給孩子有媽媽味道的世界

把一件有媽媽味道和他自己味道的毛巾做枕頭,讓她聞到味道,讓她能感受到愛,好像還在媽媽身邊。

5、給孩子一個穩定的世界

孩子在二三個月時有些是需要抱睡的,但是要注意抱睡著後放下寶寶的時候一定要輕輕的,先把屁股放在床上,大概一分鐘,沒有動靜,才慢慢的放下頭部,然後把手拿開,用手再安撫一下寶寶,比如說摟一下胳膊,輕輕拍一下,按一下手,那這一系列的動作做下來可能就需要五分鐘。

有些家長抱著孩子把孩子放下來,巴不得五秒鐘就離開,睡神孩子沒問題,但是睡渣孩子就要注意了。

6、給孩子一個恆溫的世界

在抱孩子的時候在的手下面放一條毛巾,寶寶睡著後放下來時連著毛巾一起放下來,這樣寶寶基本感覺不到太明顯的溫度變化,防止因為溫度變化而被驚醒。

但是建議等寶寶睡沉後把毛巾抽開,防止寶寶把毛巾捂在鼻子上了。

7、給孩子一個有秩序的世界

特別是六個月後的寶寶,養成良好的睡眠秩序非常有利於寶寶的睡眠。

每次睡眠之前先喝飽奶,洗小臉蛋,洗嘴巴,開白噪音給寶寶吃。關燈,安靜的入睡。

如果媽媽養了一個睡神寶寶那就是一個天使寶寶,而媽媽養了一個睡渣寶寶那就給媽媽一個養娃的難忘過程。

祝天下的寶寶都有嬰兒般的睡眠。


菁媽育兒


今天講一個非常典型的問題是“抱著睡,放下醒”,尤其對於小寶寶,這個問題非常普遍,也非常影響規律作息習慣的形成。

抱著睡,放下醒的原因是很多的,你的寶寶可能是其中一個原因,也可能是兼有各種原因,新媽媽們一一排查吧。首先給大家講講抱著睡的不利影響。

切記!不要讓寶寶養成抱睡習慣

寶寶在0~1歲的時候是不是要抱著才能睡著呢?這個階段大部分的寶寶都習慣被抱著睡覺。但是,抱睡並非是一個好現象。寶寶喜歡抱睡的原因是對父母過分依戀,喜歡被家長抱在懷裡是寶寶的天性。在家長的懷裡,寶寶會感到幸福、安全。

家長若是一味地遷就寶寶,一哭就把他抱起來或者抱在懷裡哄著寶寶睡,即使睡著了也不將其放下,慢慢地寶寶就有了過分依戀的心理,到最後想要睡覺的時候,只有抱著才能睡著。

所以,如果抱著的方法不得當,不但嬰兒心理上難以適應,還會給嬰兒的身體健康帶來負面的影響。

抱睡的不利影響

首先,抱著寶寶睡覺,寶寶常常會睡得不深。因此,睡醒後常常會無精打采,影響睡眠的質量;若是寶寶獨自一個人睡在舒適的床上,則會睡得十分香甜。

其次,抱著寶寶睡覺,因為家長懷裡沒有很大的空間,寶寶的身體舒展不開,身體及四肢的活動會受到限制,全身肌肉不能得到休息;寶寶獨自睡,不僅可以使這些問題得到解決,而且還有利於骨骼、心肺的發育,同時還會增強抵抗力。

再次,抱著寶寶睡覺不利於新鮮空氣的吸進,不利於寶寶的新陳代謝。

最後,抱著寶寶睡覺,也不利於寶寶獨立生活習慣的養成。

四種錯誤的做法會養成抱睡的習慣

在某些情況下,寶寶的正常依戀會演變為一種過分依賴,越來越不肯自己睡覺。而以下這些錯誤做法,極易養成抱睡的不良習慣。

1 沒有得到充分的愛和安全感

若是寶寶缺乏安全感,或者沒有感受到來自家長充分的愛,就會怕獨處、怕一個人睡。寶寶要人抱著睡,就是他渴望得到家長關愛的表現。

2 睡前準備沒有做好

成人睡覺的時候,都喜歡在一個安靜且舒適的環境中,寶寶也是這樣。睡覺之前,一定要做好準備工作,若寶寶是憋著尿或餓著肚子入睡,又或者是環境太熱、太冷肯定會睡不好,影響睡眠質量。

3 在新生兒期對寶寶過於寵愛

良好的習慣需要靠父母培養。有些家長特別疼愛寶寶,在寶寶剛出生的時候,會整天抱著寶寶,漸漸地寶寶就養成了在父母懷裡睡覺的習慣,再也不肯在小床中睡覺。

4 過於遷就生病寶寶

寶寶生病的時候就會變得特別粘人,抱睡的不良習慣就會在這個時候養成。尤其是感冒鼻塞的寶寶,特別喜歡讓父母抱著睡覺,這樣會使呼吸變得更加通暢。但病好以後,依然不願意睡到自己的小床上面。

專家提示

抱著寶寶入睡,不利的影響要大於有利的影響。因此,在新生兒時期,就需要有意識地養成寶寶良好的睡眠習慣。特別是只要寶寶一哭,父母就會抱在懷裡哄,時間一長,很容易使寶寶養成抱睡的不良習慣。

“一放就醒”的解決方法

01

放下就醒

曾經有新手媽媽這樣形容:“哄睡以後放到嬰兒床上那一刻太刺激了,跟拆彈似的!”小心翼翼的放下,還立馬就醒,簡直就是在考驗新手爸媽的忍耐力和體力極限。

拆招:這種情況下,把寶寶反覆抱起又放下可能會讓寶寶不斷從睡眠中驚醒,更不容易安撫。對於月齡小的寶寶,抱睡可能無法避免,需要新手爸媽不斷地嘗試和努力。

02

睡半小時就醒

寶寶好不容易睡著了,以為終於可以鬆口氣,結果剛睡半個小時就醒了,每次都比上鬧鐘還準時。

拆招:新生寶寶的睡眠週期是30—45分鐘,其實寶寶醒來之後還需要接著睡,只是大多數父母不知道,就開始逗寶寶。應該在寶寶醒來之後嘗試接覺,或者撫摸,輕拍等降低再次入睡的難度。

03

有點聲音就醒

哄睡之後一點聲音都不能有,即使是放個杯子,關一下門都有可能驚醒,簡直就跟做賊一樣。

拆招:可能是由於自身所帶的驚跳反射,屬於生理原因,會隨著成長慢慢好轉。可以通過襁褓、摟抱等方法幫助寶寶增加安全感。

04

睡得晚,入睡困難

有些寶寶晚上要到11點以後才入睡,或者白天就是不睡,明明很困了就是不睡。

拆招:這可能是因為身體不舒服或者受到了過度刺激,而導致入睡困難,可以帶寶寶出門看看風景,聽聽聲音,適度的刺激反而能夠讓寶寶更容易入睡。

05

醒得早

凌晨4、5點就醒了,哼哼唧唧的就是不睡,搞的新手爸媽也無法休息。

拆招:有些寶寶天生就醒得早,睡眠時間已經滿足了他的需求,新媽媽不要立即給寶寶餵奶,避免寶寶形成習慣性飢餓。臥室最好暗淡、安靜,給寶寶提供良好的睡眠環境。


育兒知識心得


孩子喜歡讓大人抱著睡覺,是因為孩子從媽媽肚子裡出來,還不適應外面的世界。這時候的寶寶是特別缺乏安全感的。只要被抱在懷裡,小寶貝似乎有安全感,就能睡得特別踏實。我們家小寶,現在兩個多月,在月子裡孩子的神經發育還不完全。孩子吃完奶就睡覺,也不用人特別抱著才能哄睡著,有時只用輕輕拍拍,唱個兒歌就能自己睡著了。但是現在兩個多月了,孩子的聽力,視力都又發育得更好一點了。每次睡覺抱著哄半天,好不容易讓小東西眼睛閉上了,如果突然聽到外界發出的一點聲音,小寶的眼睛又睜得圓溜溜的看著你,好奇得像在尋找什麼寶貝一樣。現在經常是抱著又唱歌,又輕輕的搖。為了把小寶哄睡著,經常是把自己累的腰痠背痛。後來看育兒書,知道了,可以在每次哄小寶貝睡覺的時候,給孩子換上乾淨的紙尿褲,讓孩子吃飽。讓周圍環境變暗一點,再放點輕柔的搖籃曲,然後媽媽的手輕輕有節奏的拍拍小寶貝。等孩子睡熟之後,(動作一定要輕)輕輕的先把孩子的屁股放在床上,過一會再放頭。

我用了這個辦法後,每次哄孩子睡覺好哄多了。


TT遇見更好的自己


很多寶媽經歷過“孩子抱在懷裡就睡覺,放下就醒”的階段。作為寶爸,我也一樣面臨過這個問題。我家寶寶小七從出生開始顯得比較黏人,夜裡只跟媽媽,其他人一抱就哭。由於是母乳餵養,寶媽不想讓寶寶睡嬰兒床,就這樣寶寶跟著媽媽睡。對於小嬰兒,睡眠還不夠規律,夜裡會醒幾次,白天也是睡一會人醒一會兒。白天媽媽抱著睡的時間長一些,一放下就醒。不過,隨著月齡的增加,白天自己也能入睡,但需要先安慰一下,或者抱著睡熟了可以放下。


如何解決孩子抱在懷裡就睡覺,放下就醒?

小嬰兒之所以在大家的懷裡睡那麼熟,可能還是跟寶寶出生以後對外界不適應,缺乏安全感,畢竟外界與媽媽肚子裡的環境不同,在媽媽肚裡的時候能夠感知媽媽的心跳等。所以,對於小寶寶,儘量給寶寶安全感,例如給寶寶打個襁褓,有利於讓寶寶有安全感。



另外,小寶寶的睡眠多以淺睡眠,深睡眠時間相對短,非常容易被外界干擾,所以有個動靜寶寶就可能醒來,這或許也是一種自我保護。有時候一些白噪音或音樂能夠給寶寶帶來安慰,讓寶寶更有利於入睡。有時候給個安撫奶嘴也有利於寶寶安靜下來。



抱著睡到底行不行?

很多人都建議不要抱睡寶寶,認為對寶寶有N多壞處。其實,也沒有那麼誇張,畢竟抱睡也是安慰寶寶的一種方式,對於部分特別黏人的寶寶還特別有效。只是,我們不能把媽媽懷裡作為寶寶唯一能夠入睡的方式,可以通過多種方式哄睡寶寶,包括放輕音樂,給寶寶唱歌,拍拍寶寶,先讓寶寶安靜下來,寶寶安靜下來才能進入睡眠。如果抱睡了,也儘量把寶寶放下,或者抱著時寶寶已經有了睡意就放嬰兒床,如果放下哭鬧可再抱起來安慰,然而再嘗試放下。


如果有可能,儘量讓寶寶從出生就可以睡嬰兒床,寶寶一旦習慣了嬰兒床,那麼就容易在嬰兒床裡入睡,而不是隻能抱著才能入睡。


作者介紹:劉長偉,南京市兒童醫院營養醫師,中國註冊營養師,科普作家。科普代表作《輔食每週吃什麼》、《不挑食長得高》、《寶寶分齡餵養指導》。更多科普知識,請大家持續關注我的頭條號“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兒童營養師劉長偉


如果是老一輩的父母看到這個問題,一定會說:孩子抱在懷裡就睡覺,放下就醒,就是被大人慣壞的。然後有的老人還會幫忙出主意:就不能養成孩子這樣的壞習慣,就把他放在床上睡,哭幾次就好了。我很想說:真是殘忍啊!

其實這個問題百分之九十以上的媽媽都遇到過。用專業術語來說就是孩子缺乏安全感,因為懷抱可以使他們不在覺得周圍空曠,而且也可以感受到大人的存在。

我家孩子小時候也是這樣的,所以我基本上每次都會先抱著她睡,等她熟睡後,在想辦法慢慢的放在床上。但是,孩子真的特別的精,一放下她就知道了,然後就不願意。所以我使用了許多方法,比如:用包被包裹她;用枕頭墊高,然後放在上半身放在墊高的枕頭上;一次放不下就在找二次機會等等。

而且這些方法都有效,根據孩子的每個成長階段不同,方法有效時長也會改變。

所以每個家庭的生活習慣每個孩子的習性都是不一樣的,這還是需要家長的把握。

以上只是我的個人想法,如有不妥之處請見諒!


大家好,我是妮兒媽咪。育兒之路你我相伴,不離不棄,我們一起交流育兒路上的酸甜苦辣! 如果喜歡我的育兒生活,請關注我吧!


妮兒媽咪育兒


相信不少媽媽都會有這樣的體檢:當好不容易把寶寶哄睡,躡手躡腳地來到小床前,小心翼翼地把寶寶一點點放下。哪知,寶寶剛一被放下,就立馬睜開烏溜溜的大眼睛,無辜地看著媽媽,有的寶寶還會傷心地大哭,好像被全世界拋棄了一樣。而只要一抱起寶寶,大多數寶寶都能夠重新進入睡眠。媽媽們不禁崩潰,這可怎麼辦?

寶寶放下就醒是因為缺乏安全感

媽媽彆著急,這種現象其實很普遍。當寶寶還在月子裡時,還沒意識到離開了媽媽的子宮,每天的生活基本除了吃就是睡,簡直就是個小天使。但慢慢地,寶寶會意識到自己來到了一個陌生的環境,會缺乏安全感。當大人,尤其是媽媽抱著寶寶時,寶寶感受著大人的體溫,聽著大人的心跳,好像又回到了子宮裡,因此安心地睡著。但當一被放下,敏感的寶寶會立刻感覺到周圍環境的變化,自然會因缺乏安全感而醒來,甚至大哭。

讓寶寶繼續睡覺的3個小妙招

那麼,就這樣一直抱著寶寶睡覺嗎?當然不是,隨著寶寶月齡的增長,寶寶的睡眠能力也會慢慢提高。在寶寶睡眠能力提高之前,教給媽媽們幾個小妙招,輕鬆放下需要抱睡的寶寶。

1.製造舒適的睡眠環境

媽媽們要給寶寶創造一個舒適的睡眠環境。可以在寶寶的床上放一些小絨毯、毛絨玩具或者媽媽的衣服等,不要讓寶寶直接接觸又涼又硬的床板,這樣可以提高放下的成功率。

2.等寶寶進入深度睡眠時再放下

有的媽媽一看寶寶睡著了就急著放下,這樣成功率是非常低的。因為小寶寶一般要經過一個淺睡眠期才會進入深度睡眠。當你看到寶寶雖然閉著眼,但是眼球會時不時地轉動時,說明寶寶正在淺睡眠期。當寶寶呼吸均勻而平穩,有時還會有輕微的鼾聲時,用手捏捏寶寶的小手,會非常柔軟,說明寶寶進入了深度睡眠。這時再放下寶寶成功率會大大提升。

3.放下姿勢要正確

放下寶寶前,先調整抱寶寶的姿勢,不要讓你的手纏繞在寶寶身上,這樣放下時動作太大容易驚醒寶寶。一定要先放下寶寶的屁股,並順勢換手扶住寶寶的頭部,慢慢放下寶寶。放下後可用一隻手輕輕按壓寶寶的胸部,另一隻手握住寶寶的小手,會讓寶寶更有安全感。


Snow燕子


這個有幾個原因吧。

1.孩子需要安全感,而媽媽的懷抱是最能讓寶寶感覺到字心的。所以這個時候,媽媽要抱著寶寶到熟睡之後再放下,動作儘可能的輕一點,當寶寶感覺離開媽媽的懷抱時,會醒過來,手腳亂蹬亂舞。那麼媽媽要整個身體貼近寶寶胸口,輕輕拍打,寶寶很快又會睡過去了。如果是寶寶已經醒了,開始哭鬧了,那麼寶寶只能再次抱起,睡熟之後再放下去,記住,一定要堅持睡了就放到床上去。

2.可能是新生兒大家都比較疼愛,一個個爭著抱,所以形成習慣了。我們這裡老人總是說,孩子不要一直抱在身上,要不以後放都放不下。這個也有一定道理,不過不是絕對的,每個寶寶的成長情況都是不一樣的。但是我們還是要做到讓媽媽養成自己睡覺的時候,睡著了應放到他床上。

3.對於較大一點的寶寶我們不妨訓練孩子自主入睡。建議媽媽跟寶寶一起躺在床上,輕輕拍打,也可以放一些舒緩的音樂,有助入眠。我們家的寶寶有幾次晚飯時間,我們在吃飯,然後給她聽音樂,過一會一看,她已經靜靜入睡了。好的習慣要從小開始養成,媽媽們一定要堅持。


凌兒媽媽


孩子抱在懷裡就睡覺,放下就醒,怎麼辦?

我家寶寶也是經常出現抱著睡的好好的,結果一放下就醒的情況,這看來是大部分寶寶的通病呢!

孩子抱在懷裡就睡覺,放下就醒,這是為什麼?

因為寶寶在媽媽肚子裡的時候,子宮裡的空間很小,寶寶被緊緊地包裹著,他已經習慣了在肚子裡的這種安全感。當媽媽抱著睡的時候,他和媽媽緊緊地貼在一起,很溫暖,能感受到熟悉的心跳聲,所以會很安心地睡著。



當寶寶被放到床上時,溫暖的感覺一下變沒有,有節律的跳動也隨之消失,不再被熟悉所包圍,所以因為沒有安全感而突然醒來。

尤其是當寶寶還沒有進入深睡眠狀態,媽媽抱累了,急於想放下時,這種反應會更強烈。

孩子抱在懷裡就睡覺,放下就醒,怎麼辦?

1、當寶寶放不下的時候只好繼續抱睡,等感覺他確實睡得很沉時再放下,當他的呼吸聲變得很深時,基本就可以放下來,這是我總結出來的經驗。

放下寶寶時也是有講究的,可以按照下列的步驟放,否則又會把寶寶放醒了。

  • 一手託著寶寶的頭頸部,一手託著寶寶的小屁屁。

  • 先讓寶寶的小屁屁接觸床面。
  • 再將雙腿輕輕地放下。

  • 兩隻手一起穩穩地把寶寶的頭部放下。
  • 再把寶寶的胳膊放到兩邊
  • 如果寶寶稍微有些不安穩,可以拉著寶寶的雙手,輕輕地拍拍小屁屁。
  • 最後用兩個枕頭把寶寶固定一下。

2、逐漸嘗試別的哄睡方法,減少抱著睡的頻率。

  • 和寶寶一起躺在床上,給寶寶哺乳,這種方式徹底解放雙手,寶寶養成習慣後,一有睏意就會拉著媽媽躺在床上。



  • 將寶寶放在童車裡推著玩耍,推車走來走去,也會起到哄睡的作用。有的寶寶特別難哄睡,無奈的媽媽們還想出來帶著寶寶坐車的方法,但是白天可以,晚上總不能坐車外出吧。那就可以模擬坐車睡的形式。
  • 當寶寶逐漸長大時,養成睡前閱讀的習慣,讀著讀著就會把寶寶送入夢鄉,抱睡的問題迎刃而解。

哄睡寶寶確實是一項艱鉅的任務,媽媽只有耐心再耐心、等待再等待,總會好起來的。

新晉二胎寶媽,曾經叱吒職場的Career Hero,青雲計劃獲獎者,獲多平臺原創邀約。家有凝寶被派遣赴美文化交流。與萬千媽媽分享育兒經驗,關注我,獲取更多育兒知識。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