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文讀懂華為抗風險能力

儘管華為技術積累豐碩,但是一旦被美製裁,其結果會是怎樣,今天小編就帶大家一起開下腦洞一探究竟?

今年早些時候,美國禁止本國公司與中興通訊做生意,嚴重桎梏了中興的供應鏈,導致中興一度“休克”業務停擺。

如果受到類似的桎梏,華為不會像中興那麼脆弱,但它仍依賴美國生產的部件、特別是半導體芯片,這意味著對於華為成為下一代5G移動通信全球領導者的抱負,類似的出口禁令將是一個重大挫折。

跟華為相比,中興對美國供應商、尤其是芯片公司的依賴程度要深得多。華為處於更有利的地位,因為其擁有自己的芯片設計部門海思,儘管如此,華為也嚴重依賴美國技術,因為許多芯片是不可替代的,而且美國公司掌握大量的知識產權。

與幾乎所有芯片都採購自美國公司的中興通訊不同,華為旗下的海思擁有逾1萬名員工——該公司今年推出了新一代人工智能手機芯片麒麟980。

但是,海思將實際的芯片製造外包給了製造巨頭臺積電,這意味著如果美國實施出口禁令,臺積電同樣會受到壓力。

華為還依賴美國芯片公司美光向其智能手機提供存儲芯片。如果美國實施出口禁令,華為可能會轉而向韓國存儲芯片公司SK海力士採購更多產品。

但是,還有一些由美國設計的部件在短期內是不可替代的。Arete Research和高盛稱,華為的個人電腦靠英特爾處理器運轉,華為的手機則離不開美國芯片製造商思佳訊和Qorvo的射頻組件。

最重要的是,如果美國實施出口禁令,將延遲華為在明年4月推出基於獨立組網的5G商用系統的計劃。

美國芯片製造商博通對華為的5G計劃尤為關鍵,該公司提供支持電信網絡的網絡處理器。華為的5G基站使用了一種採購自美國賽靈思的半導體設備FPGA。

與此同時,德州儀器和另一家專營信號處理產品的美國半導體公司Analog Devices提供了華為5G基站中的大部分模擬芯片。

隨著全球化在技術領域的深入發展,已經沒有任何一家公司可以通吃產業鏈的所有鏈條環節,華為自然也不例外,相比於中興,華為可能在局部更有優勢,但是核心芯片和操作系統的過分依賴,未來面對美國可能的制裁,華為還是需要未雨綢繆。

一文讀懂華為抗風險能力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