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8周剖腹產,寶寶要不要進保溫箱?

張小龍


記得當初開心媽媽生完孩子住院的時候,同病房的也是一對年輕的爸爸媽媽。他們的寶寶是早產,35周左右就不得不剖腹產生出來了,據說生出來的時候才不到4斤。寶寶一生出來就被送到保溫箱了,爸爸還好,時不時的隔著玻璃還能看到幾次。媽媽就苦了,生下來好幾天了連寶寶長什麼樣都沒見到過。那麼什麼樣的寶寶生下來需要進保溫箱呢?

新生兒保溫箱的作用

新生兒保溫箱也就是嬰兒暖箱,其實本質上就是一張能夠淨化空氣、調節溫度和溼度的嬰兒床。可以根據寶寶的生長髮育情況,精確地控制這個暖箱內的溫度,來保證寶寶能夠在這裡像在媽媽肚子裡面健康的成長。

至於新生兒保溫箱的作用主要有兩個:

一是為寶寶提供適宜的生存環境,畢竟這個時候的寶寶身體還很柔弱,直接裸露在空氣中會增大細菌感染的幾率。而在保溫箱中就不一樣了,又能夠恆溫、恆溼,還能夠跟外界相對隔離。

二是寶寶在保溫箱裡更利於醫護人員的觀察和治療,可以很直接的看到寶寶生命體徵的變化,還可以連接各種監護儀器,對於寶寶的各種情況都能夠了如指掌。便於接下來的護理。

什麼樣的寶寶需要進入保溫箱

正常情況下,足月出生的寶寶已經是發育成熟了,肺的呼吸以及身體的體溫調節都已經發育成熟,這個時候出生的寶寶已經有了一定的存活能力,只要是適當的給予照顧,給予保暖的措施就可以存活下來了。

只有那些極低體重兒或者早產兒因先天發育不足,體溫中樞調節功能比較差,暴露在空氣中容易發生體溫變化異常,或者受到外界的細菌感染。這樣才需要進入到保溫箱保護的。還有一些寶寶,受雖然沒有早產,但是出生體重較小,尤其是出生體重低於1500g的寶寶,為了保證他們的安全出生後也是需要進入保溫箱的。

而且寶寶們需要在保溫箱裡待到相當於孕36-37周左右的程度,體重達到2公斤及以上,各項生命體徵穩定後才可以出保溫箱。

38周的寶寶在我們認為已經是足月的寶寶了,就算是這時候生下來也是沒有什麼問題的,一般是不用進保溫箱的。不過如果是有特殊情況的話,還是需要聽醫生的指示的。


開心爸爸的日記


38周剖腹產,寶寶要不要進保溫箱?

胎兒37周就已經足月了。孕38周剖腹產,一般情況下來說,寶寶是不用進保溫箱的。除非新生兒的發育沒有達到足月兒的標準,才要進保溫箱。

哪些情況需要進保溫箱?

孕38周並不代表胎兒發育就完全成熟了,還是要看胎兒實際的情況而定,如果胎兒發育不夠成熟,出生後也是要進保溫箱的。

1.胎兒發育遲緩,胎兒體重過輕,小於5斤。

2.雙胞胎妊娠,胎兒發育受限,胎兒體重不達標。

3.孕婦記錯末次月經,胎兒的肺部發育不成熟。

4.因臍帶繞頸引起的宮內窘迫,羊水渾濁,羊水先破或羊水過少,臍帶嚴重脫垂胎兒受感染等異常妊娠,危及到胎兒的健康,需要作進一步的治療。

哪些情況不需要進保溫箱?

如果胎兒的體重是5斤以上,身高是47釐米以上,胎兒沒有存在任何的疾病。而且新生兒評分合格,那麼是不需要進保溫箱的。正常胎兒是10分,4分以下重度窒息。7分以下輕度窒息。輕度窒息的新生兒清理呼吸道和吸氧等措施後,一般會恢復正常。

孕38周胎兒發動後的剖腹產跟孕38周直接剖腹產,胎兒的發育情況是不一樣的。胎兒發動表示胎兒發育成熟,迫不及待地想要出來了。而孕38周剖腹產的胎兒未必全部都發育好了,需要看胎兒的體重是否達標,胎兒的肺部發育是否完善。如果胎兒發育過慢,那麼還是繼續妊娠到39-40周。胎兒發育越成熟,那麼出生後的評分才會越高,他的體質和抵抗力也會比孕38周的胎兒更強。


星星媽育兒說


正常情況下孕38周剖宮產的寶寶不需要進保溫箱。但是少部分孕38周剖宮產的寶寶存在胎兒器官不成熟可能,需要送新生兒科治療,也就是大家講的進保溫箱。

大家或許會驚訝,不是說早產才會出現胎兒器官不成熟嗎,可是孕38周(超出足月1周)了,為什麼還會出現寶寶器官不成熟的現象。其實根據美國婦產科協會指南指出,孕39周才是真正意義上的足月,換句話講孕39周前人為的引產或剖宮產分娩的寶寶中,還是會存在一部分寶寶胎兒器官不成熟的概率。雖說這概率比較低,但是對於寶媽個人來講這概率就是有或無。其中最多見的是胎肺不成熟,引起寶寶發生呼吸窘迫綜合徵,嚴重者甚至需要器官插管,一般預後較好。我院去年也發生過一例,孕38周左右擇期剖宮產,結果剖出來寶寶胎肺不成熟,轉兒科治療。

總結,孕38周剖宮產的寶寶存在胎兒器官發育不成熟可能,概率不高,是否需要進保溫箱,需根據新生兒出生情況決定。但為了杜絕這類不成熟兒的出生,建議寶媽們儘量等到孕39周後剖宮產,除非有明確的終止妊娠指證。祝好孕。


產科醫療顧問


沐沐的一個親戚生孩子的時候,寶寶就住了一個星期的保溫箱。因為她的寶寶是早產,35周出生,體重才五斤,中途宮內窘迫,於是進了保溫箱。看到這裡,一定有人要問了,除了早產兒,什麼樣的寶寶才要進保溫箱呢?



一般來說,需要進保溫箱的寶寶有兩種:一種是早產兒,即37周以前出生的嬰兒,早產兒的身體各項機能都不完善,適應不了外界的溫度,抵抗力差也無法抵抗外界因素引起的感染,所以需要一個恆溫而且相對來說無菌安全的環境。另外,低體重兒,即出生以後體重小於2500克的嬰兒,這類嬰兒體重過輕,皮下脂肪少,保溫能力差,呼吸機能和代謝機能都比較差,極易感染疾病。這類嬰兒一般也需要進保溫箱直到體重上升到正常範圍後才能出院。



還有一種寶寶就是出生以後有疾病的寶寶,需要一個好的環境來進行治療,保溫箱不但能避免外界細菌的感染,還方便醫護人員隨時觀察寶寶的生命體徵變化,通過連接保溫箱的各類監護器,醫生可以很直觀的監測寶寶的呼吸、心跳、脈搏和血壓等,對於出生以後有病理性黃疸的寶寶,還可以通過保溫箱進行藍光治療。


如果你的寶寶已經38周,不存在低體重或者疾病的問題,那麼可以不進保溫箱。不過一般醫生的建議都是有根據的,還是希望聽從醫生的建議為好。

我是沐沐,一名九零後寶媽。歡迎大家一起討論育兒和孕產方面的各種問題喔!

沐依蘿


寶寶需不需要進保溫箱取決於寶寶的實際情況。38周已經是足月了,只要寶寶一切正常是不需要進保溫箱的。


我家二寶就是38周出生的,順產,一切正常沒有住保溫箱。二寶出生後一切發育指標也都正常。所以並非所有新生兒都需要進保溫箱,正常足月的新生兒在病房完全可以生存。

新生兒之所以用保溫箱是為了以下兩個原因:一是為需要的新生兒提供恆溫、恆溼、無噪音和基本無菌的環境,;二是便於醫生護士開展醫療服務,和母體一樣溫度使得寶寶無需穿衣,隨時可以觀察孩子生命體徵,而且保溫箱可以連接各種監護儀器,醫護人員可以直接監測到嬰兒的體溫、心跳、脈搏、呼吸、血壓、腦功能等情況,還可直接對嬰兒進行藍光治療、拍片等。


需要進保溫箱的嬰兒主要有兩類:一類是早產兒,因為其體溫低,肺部等發育不成熟,調節體溫和呼吸的能力不完善;第二類是病情危重,需要更好的護理和觀察的嬰兒。

臨床醫學上有明確規定,最需要進保溫箱的是早產兒。比如一個不到25周就出生的早產兒,一般需要在保溫箱裡待10周,等其出生時間達到35~36周、體重達到1.8~2.0公斤,各項生命體徵穩定後才可以出來。
寶媽無需過分擔心,醫生會根據實際情況判斷是否需要住保溫箱,要相信醫生相信科學。


思銳孃親


我的兩個寶寶都是38周剖腹產的,孩子都很健康,沒有進保溫箱。一般情況下,38周寶寶已經發育成熟,只要產前檢查一切順利,並且剖腹產手術順利,嬰兒出生之後都很健康。

附上我家寶寶照片


沐繁寶貝2017


胎兒37周以上都是屬於足月兒的,不能算是早產,此時剖腹產不會對孩子照成影響,除非胎兒體重過輕或者呼吸有問題的才需要。



保溫箱的作用

保溫箱一般是為早產兒使用的,早產或其他原因生下來時體重為4斤以下新生。

1.避免感染, 因為早產兒的抵抗力很低,為了避免了與外界的空氣灰塵,細菌,才使用保溫箱,起到了保護新生兒的作用。

2.保溫箱裡的溫度控制的很合理,因為早產兒抵抗力差很怕冷,可以根據嬰兒的體溫控制溫度。

3.方便醫生護士觀察護理,保溫箱可以連接各種監護儀器,觀察胎兒生命體徵的變化,也好及時處理。

溫馨提示:早產兒如果不是的體重輕,身體不是特別虛弱的情況下,最好還是在媽媽在懷中。

瞭解更多孕嬰知識,關注“孕嬰媽咪”哦


孕嬰媽咪


38周,已經不算早產兒了,由於其他原因剖腹產,這時可以說是正常分娩的了,只不過是比預產期提前一段時間出來。這個時候,就得看寶寶的各項身體指標了,是否合格。如果都達到醫院要求指標合格,那麼就不需要進保溫箱了。進保溫箱的寶寶,基本都是指標不合格的多,還有就是出生後有黃疸高的。

最後,祝寶媽和寶寶身體健康!


小小帆麻麻


體溫是人體的一項基本生命體徵,正常體溫是一切生命活動的基礎,對於生命健康至關重要。新生兒進保溫箱的主要原因是由於其體溫調節功能較差,皮下脂肪較薄,特別是對維持體溫非常關鍵的棕色脂肪含量較少,負責體溫調節的神經中樞的功能也尚未發育完善,特別是在孕37周以前的早產兒,棕色脂肪含量更少,體溫調節中樞的發育也更差,因此,在出生後住進溫度恆定的保溫箱對於維持正常體溫和基本生命活動至關重要。

在孕齡達到38周後,大多數新生兒的體溫調節功能已經建立,但是有少數新生兒由於母體疾病因素(如妊娠期糖尿病等)或者胎兒本身的因素(如胎兒生長受限等),雖然已經38周,但是體溫調節中樞和皮下脂肪厚度還沒有達到正常新生兒應有的成熟度,這就需要保溫箱來維持新生兒的體溫了。因此,38周剖腹產的新生兒,也可能需要進住保溫箱,至於究竟是否進住,還需要根據新生兒的具體病情進行分析和決定。


產科佳育苓蘢


親,在孕育知識極大普及的今天,問這樣的問題,是提問的人弱智呢還是以為廣發網友弱智呢?這問題在侮辱誰的智商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