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原始人突然就吃肉了?

高雅婷s


原始人本來就是吃肉的啊!他們並不是什麼“素食主義者”,一開始不吃肉,那是因為肉不太容易得到。

在距今500-800萬年前,南方古猿慢慢的開始向人類演化。有一段很漫長的時間,人類是作為“採集者”存在的。



“採集者”這個名稱聽上去還行,說白了就是“撿東西吃的傢伙”。

這時候的原始人幾乎什麼都吃,比如植物的根莖、果實、葉片……撿到什麼就吃什麼,那時候人類最喜歡的應該是水果,因為這是能直接獲取糖分的唯一手段,原始人找到甜甜的水果,最好的辦法就是全部把它吃完。這刻在了人類的基因裡,所以現在我們戒不了甜食。

採集的同時,人類也會挖蟲子吃,不要覺得噁心,這是獲取蛋白質的極好手段。還有更噁心的,知道人類最早用石頭作為工具是幹嘛的嗎?是敲開骨頭吃裡面的骨髓的。猛獸獵殺動物後把肉吃完,人類就上場“敲骨吸髓”了。



這時候的人類也會捕殺一些小動物,但這個要看運氣。大型動物是不敢惹的,等級還不夠。

所以,人類在演化過程中,有很長一段時間,是在撿東西吃、捕獵小動物、同時也被大型猛獸捕食的狀態之中。智力的優勢還沒體現出來,體力又不夠,是一種很弱小的存在。

隨著大腦的進化,人類慢慢的學會使用武器,而撿東西吃也逐漸變得難以為繼。人類被逼無奈,只能走上了大規模狩獵的道路。

說句真心話,估計當時的人類還是願意撿東西吃,捕獵的風險畢竟太大,但已經沒有回頭路可以走了。



隨著對火的使用,人類將生肉變成烤肉,極大的降低了消化食物消耗的時間和能量。這些能量被補充到大腦發育上,進一步促進智力,人類製造更多的武器、並發展出了“圍毆”的本領,從此天下無敵,走上了成功的巔峰。

所以,人類並不是突然間吃肉了,人類一直都吃肉,生肉、熟肉、小動物肉、蟲子肉、屍體肉……人類來者不拒。


丹讀


好吧,我想肉這個東西,現代人一定不陌生,有的同學是一頓不吃肉,渾身都難受,但你曾知道,在很久很久之前,肉這種東西並不是想吃就吃的,那個時候的人類食不果腹,衣不蔽體,想要吃一點點肉,可能要付出很大的代價。

首先如果現在的研究沒錯的話,人類應該是由南方古猿和森林古猿進化而來的,那麼最早期的時候,這些古猿生活在叢林之中,食物大多數應該是一些植物的果實,當然應該也有一些葷菜,但這些葷菜並非是今天人類吃的這些,而是一些昆蟲或者蟲子,以及一些小型的動物。

那麼如果環境穩定的話,這些古猿們應該永遠都不會進化成為人類,然而有一些科學研究認為,古猿們本來生活的森林開始出現退化,當森林當中容不下那麼多古猿的時候,一些弱勢的古猿就被迫離開森林,進入平原當中生存。

然而平原當中的生活環境,和森林當中是不一樣的,沒有森林的保護,也沒有樹木的果實可吃,即使說平原上的動物很多,但這些動物遠不是古猿們可以單槍匹馬解決的,所以古猿們首先要解決的就是食物問題,

那麼這個時候,什麼樣的食物是最好的呢,我能想到的就是一些動物的屍體,所以古猿們食腐的可能性是很大的,畢竟屍體這個東西看上起很噁心,但考慮到獲取的難度不大,古猿們又不像今天這般聰明,所以古猿們肯定吃過一些動物留下的殘羹剩飯。

至於更嚴重一點,早期的古猿們可能還吃過同類,考慮到今天的黑猩猩也會吃自己的同類,我想那個時候的古猿們可能也會這麼做,畢竟從基因的角度來看,古猿和黑猩猩擁有同一個祖先。

到後來的時候,古猿們應該嘗試過捕殺那些平原上的動物,畢竟屍體這個東西不是每天都有,想要靠這個填飽肚子,也不太現實,而且古猿們又不可能毫無節制的自相殘殺,所以獵殺一些相對弱小的動物,就成了最合適的選擇。

那麼單槍匹馬肯定是受傷慘重,所以古猿們在吃過虧之後,選擇了合作進行,當數量足夠多的時候,捕獵的成功性大大的增加,所以古猿們開始有組織,有紀律的規律性行動,這個過程當中武器這個東西慢慢就出現了。

最後隨著肉食的攝入量增加,古猿們的大腦開始逐漸發育成熟,當早期的人類出現的時候,人類已經演變成一種群體動物,這個時候的人類開始以群進行分類,然後一直演變成今天這樣。

所以原始人吃肉不是突然就吃的,當人類還在森林中的時候,應該就食用過一些肉食,但真正大量攝入肉食的時候,應該在古猿們離開森林之後.......


科學薛定諤的貓


肉類可是今天餐桌上絕對不能少的大菜,如果你不喜歡吃肉都不好意思說自己是個吃貨!那麼我們人類是從什麼時候開始吃肉的呢?

人類吃肉,這個應該可以追溯到億萬年前恐龍時代的祖先身上,比如生活在距今1.25億年前熱河生物群的侏羅獸,它就是典型的食蟲動物,蟲子也是肉。距今5500萬年前出現的阿喀琉斯基猴,它們也是水果、肉類一起吃的,畢竟蛋白質是生命不可或缺的營養物質。

圖注:吃蟲子的阿喀琉斯基猴,圖片來自網絡


研究表明,我們與黑猩猩、大猩猩等類人猿在距今600萬年前分家,此時生活在森林中的原始人類祖先是以植物和肉為食物的,這個可以看看今天的黑猩猩,它們平時可沒少吃肉,而且經常會成群活動,獵殺其他的動物。

圖注:使用武器的尼安德特人,圖片來自網絡

人類最早出現於距今500多萬年前,重要的特徵就是能夠直立行走。在哪兒走?在平原上走,但是平原上樹木少,果實也少,動物卻很多,這就增加了吃肉的比例。早期的人類行走和奔跑都不像我們這麼靈活迅速,經常打不到獵物,所以經常會吃一些動物的屍體,而很多石器就是用來處理動物屍體的。吃屍體看上去很噁心,但是卻是一個重要的事件。在平原上,人類也不全吃肉,以採集狩獵為取食手段的我們依然是雜食性的。

圖注:打獵歸來的原始人,圖片來自網絡


隨著人類在全世界的擴張,武器的進步,我們捕獵能力不斷增強,食肉的比重也越來越大。肉類比重的增加在人類的演化中起到了重要的意義,大量肉類蛋白的射入促進了大腦的發育及體魄的強壯,食肉之風一直延續至今。

圖注:使用火對人類的意義也非常重大, 圖片來自網絡


在人類吃肉的過程中,還有一個重要的事件,那就是利用火烤食物的出現。肉能夠將肉類烤熟,增加了肉的鮮美、殺死了大量的細菌寄生蟲、加快了肉類的消化,於是我們更愛吃肉啦。


總結一下,其實我們人類並不是突然開始吃肉的,而是一直在吃肉,只不過是越吃越多。


古生物探索


人類從靈長類動物演化而來,它們原來就食腐吃生肉,是雜食動物,除了從植物獲取食物,它們會掏掏鳥蛋,捉螞蟻,捕捉小動物來改善生活。而走下樹幹,開始直立行走的原始人,在偶然吃到烤熟的動物,不由發出一聲:“真香”,從而吃熟肉才一發不可收拾。

原始人是從靈長類動物演化而來,而靈長類動物本來就是雜食性動物,除了吃果實,種子,嫩葉,鳥蛋之外,也會吃一些昆蟲和鳥類。當演化到大約300萬年前,出現南方古猿的階段,他們已經只在睡覺和進食時才呆在樹上,平常已經習慣在地上直立行走。

他們不光采摘野果和種子充飢,也學會利用石塊,從其他死亡的動物屍體上切割肉類。但閃電,雷火等也會時常引發森林火災,當古猿們吃到烤熟的動物時,他們肯定食指大動,說“真香”,從此開始了用火和食用熟肉的階段。

考古發現,在100多萬年前,直立人居住的洞穴裡,有殘留著燒焦骨頭的爐膛,這表明直立人已經開始使用火。同時發現他們打獵使用的石斧等工具,說明這時的原始人已經很擅長打獵了,動物的肉類已經是必不可少的食物。

歡迎評論,關注量子實驗室。


量子實驗室


沒有證據表明原始人是“突然”開始吃肉的,而且從生物進化的角度來說,再怎麼“突然”,也有一個演化的過程。

靈長目和偶蹄目那些吃素的動物有個本質的區別,那就是無法消化纖維素,這就意味著,我們的祖先不能從草或者樹葉當中獲得足夠的能量,分解的那一部分不過是一些低聚糖而已。

所以,靈長目在很長時間裡繁衍得都不是很順利,因為放眼望去,實在沒什麼能吃的,為了活下去,早期的靈長目主要吃的是各類昆蟲。昆蟲不像其他獵物那樣需要高超的捕獵技巧,甚至連一口好牙都不需要,所以靈長目並沒有演化出食肉目的那些特徵。

後來因為基因變異,靈長目成了哺乳動物中少數可以看到顏色的動物,加上被子植物已經成為植物界的主流,所以主要食物就變成了這些東西:


因此,靈長目的猴子、猩猩啥的,給人的第一感覺都是吃水果的素食主義,人類的祖先也不例外。

但是,一年四季能保證水果攝入的地區是有限的,除了赤道附近,大多數地方的水果都會在某一時期成熟,所以光吃水果,還是要餓肚子的。

所以其實很多靈長目都有吃肉的習慣,小個頭的仍然吃昆蟲,至於像猩猩這麼大的,那就更不例外了。


至於人類,不少原始人部落都有“食人”的現象,這可能也是由於食物不足所導致的,不過後來學會了打獵,就能夠吃各種動物了,甚至好些史前生物都是因為人類給吃滅絕了。在學會了種植農業之後,的確吃得比較素,但是祖上吃肉的習慣還是沒有忘記的。


分子美食家


事實上,食肉、食草只是一條線段的兩端,大部分動物都位於這條線段上的某個位置,嚴格位於線段兩極的動物是比較少的。比如說人類的近親,猩猩,雖然他們的主食依然是植物和果類,但是他們也會偶爾捕食動物【例如松鼠之類的小型動物】和食用昆蟲。具體的影像資料可以看看BBC拍攝的The Hunt,裡面就有猩猩捕食猴子的影像資料【下圖是黑猩猩用樹枝蘸取螞蟻食用】。

所以說,不是原始人為什麼突然開始吃肉,而是應該說為什麼原始人突然會大量吃肉。

根據科學家的推測,之所以原始人類開始大量食用肉類,一方面是原始人在捕食技巧上有了很大的提高,使得他們可以捕獵到動物;另一方面是原始人開始學會使用火,而火的使用能夠把動物肉中的大分子蛋白變成小分子的氨基酸,使得食物更加容易吸收。

因此,由於火的使用和蛋白質在食物比重中的大量提高,人類大腦的容量得到了快速的發展——這反過來也促進了原始人的捕獵技術【下面這張圖就是原始人類腦容量的變化曲線,其中經歷了一段快速發展時期】,從而可以得到更加豐富的蛋白質。


SilentTurbine


什麼叫突然就吃肉了?一直吃肉的好不好?請注意一下,食草類動物基本都是食物鏈底層,完全靠種群數量才能維持生存,而且生命的大部分時間都是在進食,這個時間比睡眠都長,像牛之類反芻類的更是拼命的進食後,還要等停下來休息睡覺時,重新把食物咀嚼一遍,更要命的是還需要大量飲水,在野生環境裡,長時間的進食和大量飲水,都是非常危險的事情,長頸鹿那種能一腳踢死雄獅的兇猛食素動物,都大量死於飲水。



除了應付捕獵者,這些需要大量進食和飲水的動物,在對應環境變化上,能力也相當脆弱,我國蒙古族放牧牛羊,到六七十年代,還有草原小姐妹在風雪中搶救羊群的故事。還有馬匹,尤其是戰馬,要吃豆料糧食,否則打仗時能跑死。所以,從進化上講,素食動物沒有進化空間了,換到人類,哪怕原始人類,為什麼在慢長的母系社會中,有了婦女採集,種植的相對穩定的食物來源,男性成員也依舊需要冒著生命危險,去捕獵野獸?沒肉就不行啊!



人這種靠腦子混的物種,素食完全跟不上營養消耗,就算後來有了穀子,麥子,能管夠管飽,進食效率也要差肉食很多,古代武將有傳說吃饅頭論屜的,吃飯論斗的,全都幹不過吃肉論斤的!我國一直到解放初期,跑江湖賣藝的,賣大力丸都是重要項目,你問有用嗎?在那個年代還真有用,它是用泥鰍之類乾粉加在裡面,屬於動物蛋白,在長期慢性飢餓人群當中,誰長期服用,還真能長力氣,現代運動裡面,舉重運動員要敢不吃肉,那成績是刷刷的往下掉,健美的要不吃肉蛋,會出人命的。尤其是健美項目,現在光靠吃肉蛋,都跟不上節奏了,得專門的高蛋白,高能量食物。



李三萬的三萬裡


什麼算突然呢?其實人類祖先的食譜裡面一直是有肉類的。

現存的人科動物裡面,嚴格素食的是大猩猩和紅毛猩猩,而黑猩猩和倭黑猩猩都是吃肉的,而且黑猩猩會有組織地捕獵其他猴子,這就是完全為了吃。人類祖先的行為更類似於黑猩猩。

吃肉對於人類和很多動物都很重要,特別是我們有一個大腦,需要大量的蛋白供給。那這情況就好玩了,有條件一定要上啊。所以在非洲老家,原始的人類祖先就會驅趕獵豹鬣狗這些落單的食肉動物,搶奪它們的獵物。那些剩餘腐肉也會是他們的食物。

注意,這裡大家有一個誤解,就是人類會用火之後才開始吃肉的,這是個長期被謬傳天大的誤解。吃生肉完全沒有問題,愛斯基摩人的行為完全說明了這一點。生吃鯨魚生吃海豹,完全能消化,還能補充維生素C。

反倒是植物性食物需要火的幫助,那些堅硬的種子和有毒的根莖才能被處理成可以吃的食物。所以用火其實是拓展了人類的植物性食譜,而非動物。


植物人史軍


人類,從誕生那天起,他就是雜食動物,再遠一點說,在樹上當猴子的時候就是雜食動物,大自然的險惡,促使原始人見啥吃啥,凡是能吃的都用來填飽肚子,而且還試嘗尋找其他的能吃的東西。


比如螃蟹能吃,蜘蛛就不能吃。

人類從吃生肉,到吃烤肉,這是一個歷史性的進步,也是人類向文明邁出了一大步,昨天還在樹上亂串的猿猴,在應用了火以後,一夜之間便過渡到了人類,應該叫他們原始人吧。

由於雷擊閃電引起的樹林引起的森林大火,在樹上亂竄的猿猴們,驚恐萬狀,紛紛逃竄,等到了安全的地方,森林大火也熄滅了,由於火災燒跑了野獸也燒壞了果子,他們飢腸咕嚕的開始尋找能吃的東西。



真是天無絕猴之路。

猴子們竟然發現了地上被燒死的野獸,把這燒的半生不熟的肉撿起來一吃,還真挺香,這就是人類最早的烤肉,究竟烤的什麼,他們自己也不清楚。

從此猴子們開始保存火種,白天用來烤肉,晚間仲來照明,或者是驅逐野獸,更讓人驚奇的是,通常吃完生肉還拉肚子,現在拉肚子現象沒了,於是猴王立下規矩,肉必須烤著吃,並且講究衛生,誰再吃生肉打屁股!



猴王宣佈:我們現在已經不是猴子了,已經進入了人類的歷史階段,並且進入了初級的文明階段,我們打來的獵物,大家一起吃,拉屎撒尿都到指定的地點,我們人類要主宰世界!

一個會耍心眼兒的小夥,拿著一隻烤串兒,走到一個姑娘身邊說,美女,這烤串兒送給你了。

這美女毫不客氣,接過來就吃,小夥說,你知道是啥意思嗎?美女答道,我明白,現在咱們都是人了,你就別猴急了。



那美女吃完烤串兒,抹了一下嘴,與小夥牽著手談情說愛去了,這烤串,從此便成了人類談情說愛的奉獻。

不知條友們留意了沒有?那燒烤店裡擼串兒的男女,就是從那個時候流傳下來的,所不同的就是當時沒有啤酒。


趙志軍001


原始人以守獵為生,長期過著捱餓的日子,受不了就以小型動物衝飢,獵到大型動物才能勉強吃飽,又因在守獵大型動物容易死人,也容易生病,還常常受猛獸的攻擊,常跟著動物遷移,沒有固定居所,所以在守獵社會的原始人口數量總得不到增長,也只有後來的耕種社會,原始人有了充是的食物來源,有了穩定的居所,人類才有了人口增長的黃金時代,從原來的一萬多人增長到40多萬人口,人口增長了25倍,是人類人口增長最多的一次。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