坤寧宮為什麼被說成“不寧之宮”和“不住皇后”的皇后宮?

雙人一橫


首先糾正一個錯誤——坤寧宮並不全是皇后的寢宮,但卻代表了皇后正宮的地位。

在明代,它確實是皇后的寢宮;可到了清,這裡被分成了兩個部分,一邊是清朝祭祀薩滿的宗教性場所(如下圖)

另一邊則是帝后大婚的洞房(如下圖)

一般來說,皇后在這裡過完自己的初夜,就會被分配到東西六宮的其中一宮居住而不住坤寧宮。

不過巧合的是,坤寧宮在明清兩朝雖然貴為皇后中宮,可在裡面生活過的皇后下場卻很慘!

“明代坤寧宮的悲劇”

有明一代,居住過坤寧宮的皇后,大多下場都很可憐。

比如永樂皇帝朱棣的徐皇后,當年遷都北京,她沒等得及搬家就死了,才46歲,連北京坤寧宮的門都沒看到。

洪熙帝朱高熾的張皇后年輕守寡,夫君只做了8個月皇帝就去世。

宣德帝朱瞻基的胡皇后因為沒有生孩子,再加上孫貴妃當時得寵,竟然被老公逼得辭職,還賜號靜慈仙師,最後也鬱鬱寡歡而死。

正統帝朱祁鎮的錢皇后,更是命途多舛,老公土木堡之變被俘,她哭瞎雙眼,腿也半瘸,後老公重登帝位可沒過多久又去世,她守寡無子嗣,鬱鬱而終。

成化帝朱見深的吳皇后,因老公姐弟戀寵愛大自己17歲的萬貴妃而生氣,後被廢。

再比如明最後一位皇帝朱由檢的周皇后,在明快亡時自縊於坤寧宮,算是以身殉國守節。

“清代坤寧宮的悲劇”

清代的坤寧宮不住皇后,而是帝后大婚的洞房,可在這裡結婚的皇后也幾乎悲劇收場,比如:

康熙帝的皇后赫舍里氏因生廢太子胤礽難產而死。

同治帝的皇后阿魯特氏因與慈禧不和,遂在夫君死後被慈禧逼死。

光緒帝的隆裕皇后葉赫那拉氏,丈夫不愛,還簽署了清朝退位詔書,46歲就死了。

所以綜上可以看到,坤寧宮雖然強調“寧”,也貴為皇后正宮,可明清兩朝在這裡住過的皇后卻實在下場悲涼。

皇后不好做啊!要是小君,真寧願做個平常女子,好好去尋找自己的真愛。


宮殿君


在古代皇后的地位跟皇帝相對,皇帝是天,皇后就是地,乾坤在八卦中分別代表天地,皇后也是天下間之唯一,皇后的寢宮取自道德經中的,坤得一以寧這一句,故名坤寧宮。

明末崇禎的皇后周氏在坤寧宮自縊身亡。滿清又應習俗不一樣,坤寧宮多用作祭祀,還有就是未成年皇帝大婚用作洞房,一般不住人。


道上都叫我浩哥


坤寧宮的說法來自於周易,乾為天,為君,為父,為金,為玉。坤為地,為後,為母,為土,為厚德。八卦卦象,坤是皇后之象,故以坤名皇后居所,因故宮中坤寧宮發生過死亡之事,故宮中以為不祥瑞,不住人。


國學話題


哇塞,這問題好高級,首先顯擺了半天古文知識,然後跑出一個毫無關聯未經證實的結論,這種問題,估計就是在新聞發佈會上被搶話筒秀白眼的問題,佩服。


卡爾的天空之城


地得一以寧,故明乾清宮。明朝時發生過兩次大火。估計與位置有關,就像乾清宮清朝時也老被火燒。


暖風竹影


八卦文化坤為大地,坤為母,因發生凶事,就亂叫了


道家八卦風水


首先從八卦上講不祥,其次是滿漢文化不同。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