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五險一金”指的是五種社會保險以及一個公積金,“五險”包括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失業保險、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一金”指的是住房公積金。其中養老保險、醫療保險和失業保險,這三種險是由企業和個人共同繳納的保費;工傷保險和生育保險完全是由企業承擔的,個人不需要繳納。這裡要注意的是“五險”是法定的,而“一金”不是法定的。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國稅地稅徵管體制改革方案》明確從2019年1月1日起,將基本養老保險費、基本醫療保險費、失業保險費、工傷保險費、生育保險費等各項社會保險費交由稅務部門統一徵收。這對我們普通百姓有什麼影響呢?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可能大部分人又會說:“哎呀,工資又變少了”這是怎麼回事呢?因為目前不少企業是按照最低基數繳納社保,新規出臺後,企業將被要求按員工實際薪資基數繳納。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以北京舉例:稅前工資1萬。如果按最低基數繳納,到手的工資8949.14元;如果按照1萬基數繳納,到手的工資8436.6元。每個月的社保就要多繳納640大元了~工資越高,差距越大,拿到手的工資會變少。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但長遠來看是划算的,這將大大增加我們的社保權益。為什麼呢?拿養老保險來說,由企業和員工共同繳納,企業繳納20%,個人繳納8%;按照你的實際工資繳納的話,企業需要繳納10000*0.2=2000元;如果按照養老最低基數則需要繳3082*0.2=616.4元,企業就少給你繳了1383元!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按照養老保險的規定,退休時領取的基本養老金由基礎養老金和個人賬戶養老金兩部分組成。基礎養老金=(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2×截至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1%。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繳費指數。在“上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截至退休時本人繳費年限”這兩個數值確定時,“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這個數值越大的話,最終的計算結果肯定就越高。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而“本人指數化月平均繳費工資”=退休時全省上一年度在崗職工月平均工資×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

本人平均繳費工資指數=(x1/c1+x2/c2+……+xn/cn)/N

x1、x2……為參保人員退休前一年、兩年……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

c1、c2……為參保人員退休前一年、兩年……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

在C(也就是每一年的全省在崗職工平均工資)和N(也就是繳費年限)固定的情況下,當然是X(也就是本人當年繳費工資額)越大,所得的結果越大。

由此可見,每個人的基礎養老金多少,跟他的繳費工資數額關係巨大,年輕時繳費工資申報越多,所得的基礎養老金也越多。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再來計算個人賬戶養老金,個人賬戶養老金=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計發月數。“退休時的個人賬戶儲存額”包含當年繳費本金、當年本金生成的利息、歷年累計儲存額生成的利息。這個比較好理解,當然是年輕時繳費越多,繳費本金、利息等也越多。

2019全民社保,所有人到手工資都會變少,是好是壞?

從這個複雜的計算方法當中可以看出,現如今單位是否足額給員工繳納社保,對於員工退休後的養老金待遇是有著決定性影響的。

關注並轉發,獲得更多幹貨資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