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易者都知道應該順勢而為,到底怎樣才能做到順勢而為?

用戶3708573157


我也常常問自己這個問題。但是實際操作過程中更多的感覺是“山無常勢,水無常形”。也看到有很多頂級大V說用“突破法”,具體說起來就是突破某些壓力位、阻力位,就順勢跟。但是在長期的交易過程中你會發現很多大資金專門埋伏狙擊這些點位,突破後馬上回踩(其實是原來高位的人都獲利要兌現,開始出現逆向拋壓了,如果沒有十足的資金實力,突破搶關必然屍橫遍野)留下一大堆散戶在最高最低點深套站崗,寒風凜凜。

後來交易的時間長了,對勢的理解就成了一種自然而然的感覺。就好像你在一條馬路上走,起碼能感覺到周邊與你同方向還是反方向的人多。當然也要藉助一些技術手段:K線、MACD和成交量,K線高低點預判道路可能的長遠,MACD用來體會當下人流的速度及加速度,成交量看人流的密集程度。

所有的交易理論中,對大勢的把握我還是很推崇波浪理論的。波浪理論換成我們老祖宗的話說叫“一鼓作氣、再則衰、三而竭”。有意思的是價格下跌趨勢中往往只跌兩輪(即只跌到C浪,以兩個主跌浪居多),而上漲卻經常能把5浪全部走完,反覆試頂,確定沒人再出更高價買了,才往下跌。可能是心裡作祟,價格一跌就想抄底,價格漲了卻想捂個好價錢吧!

最後我想說的是,如果你實在看不懂趨勢,就放大週期看,比如日線上看不懂,你再看看周線、月線,大週期裡的趨勢往往比你陷在當下的橫盤和震盪中迷茫要好得多,也能更清楚地看到關鍵點位、逆轉趨勢。貼個上證最近的圖對比說明一下:

最近的日線是不是讓你很糾結?

再看看周線你心就涼涼了:


更別說月線、年線了!

所以我個人覺得當下如果要參與A股的話,最起碼要周線V回來,即站穩2800才比較穩妥。


補充一下前面提問者說的政策底、市場底、估值底都已經形成這句話我不敢苟同。您怎麼能知道都出現底部了?政策沒有更多的利好和釋放流動性的可能了?市場上人人參與抄底都覺得跌不下去了?估值就更不靠譜了,在經濟環境這麼差並且可預期的未來會越來越差的情況下,那些幾百幾千倍PE的公司股價還在天上,不過原來從1000倍估值降到了500,就是估值底了?真正做順勢而為不是讓人去猜底,而是結結實實的向上走出一段距離,回過來看地基已經打牢,然後你等回調的時候接過前面賭博抄底的人手中的接力棒,並把價格送到更高的山頂。


然後芥子


這個道理很簡單,順勢就是順著趨勢做單,長期盤面漲的時候你應該選擇逢低買進,而不是賣出,就是說在回調中買進,而不是看到回調就賣出,看下圖MACD綠色動能柱逐漸收縮,kdj向上金叉,K先一根大陽線形成陽包陰,這就是一個看漲趨勢。跳空高開後就開始回調這時候就不能做空,而是在起漲點跌不動的時候買進做多,逆勢操作有時候也會有盈利但是及其敏捷的反應和高超的盤感,快進快出,做起來相當的累,做不好就容易套牢。

下圖K線陰包陽,KDJ向下形成死叉,MACD紅色動能柱逐漸縮短接近零軸形成明顯下降趨勢,快跌幾天又開始回調但上漲到起跌點下方就停止了轉頭繼續往下,這個過程順勢逢高做空,而不是見回調就買漲。
做交易其實就這麼簡單,你不能把所有的機會都抓住,要懂得取捨賺取一小段利潤就可以,因為機會有的是,記住一點大海之水只取一瓢!


河緣519


順勢而為”即做事要順應潮流,別要逆勢而行。“ 順勢而為”在金融證券交易中“顯得尤為重要,但是,交易趨勢卻非凡人俗子所能把握,而且還知易行難。

本題所指的“ 順勢而為”,應該指股票交易。滬深股市原先牛市來臨之後,證券公司大廳里人氣旺盛,股民們臉色喜氣洋洋。此時證券公司開戶人數激增,表明民眾把握了股市的總體趨勢。

但是,如今牛短熊長,股市需要等待很多年,才能盼來一輪牛市。從20世紀的三年左右一次牛市,現在延長到七、八年才有一次牛市。特別是最近幾年的“結構性牛市”,只有少部分股票上漲,大部分股票下跌的態勢,更令投資者在把握交易趨勢上十分被動。

作為資深投資者,本人亦感股票趨勢難以把握。而且滬深股市今非昔比,很多原先的趨勢“指標”均已失靈。在把握大勢方面,需要政策底、市場底、估值底三者融為一體,可是如今這一條“法寶”似乎不再應驗。

目前A股市場面臨的挑戰錯綜複雜,導致今年10月份金融高管兩次“救~市~喊~話”都未能推動一波牛市,至今滬深股市還在縮量調整。

然而,既然三個“底部”特徵都已經初步確立,滬深股市轉勢,即從熊市轉為牛市已經指日可待。可能利好消息有滯後反應?借答求教,敬請股市高手指教!


陸燕青


勢有大小之分。大勢說的是天下大勢,既國內外的政治經濟軍事形勢。小勢就是我們關注的市場趨勢。大勢就不用說了,國家強大了,外面那些事我們扛得住。股市雖然跌了很多但國家的經濟總體是健康的,股市的下跌實際上為下一輪的股市創富提供了契機。說下股市裡市場趨勢,分三類,上漲下跌盤整。不同的趨勢對應不同的操作策略和方法。都知道上漲持股下跌持幣盤整作波段,這就是所謂的順勢而為。可真正能做到的少之又少,難點就在於對趨勢的判斷。那麼如何判斷市場趨勢呢?如果僅憑一些技術指標技術理論去分析是遠遠不夠的,這就如同閉門造車。我的心得是先把大趨勢弄明白,重點是國內的經濟週期金融週期貨幣政策,(途徑就是緊跟經濟學家,在他們那裡找答案。)小趨勢是一定順應大趨勢的。對於2019年股市的趨勢,我覺得可能會橫著走蛇形震盪。為什麼這樣說呢?先看下經濟學家對明年的宏觀判斷――“中國經濟明年年中二次探底”。“明年繼續降準或有降息空間”。“去槓桿沒有過去而是長期化”……所以說明年不會有很大的趨勢性行情。另外從技術面講,2015年開始的這輪熊市已經走了三年多,市場共識2600下方是大的底部區域 ,牛市開始前的底部區域走一兩年很正常。我個人的計劃是“長週期佈局,短週期降成本。”明年大概率是走個大的箱體,逢低佈局之後就可利用波段機會逐步降低成本。總之從現在開始就不用太悲觀了,2600下方是輸時間不輸錢的地方。


塵紅心一


順勢而為,意思是要跟著大的趨勢走,不要逆向而行,比如在2000年左右,你買房,怎樣買都是正確的,因為大的趨勢向上。股票市場如何判斷大的趨勢呢?其實很簡單,就是通過周線、月線來判斷,因為周線、月線都過濾了很多小的波動週期,判斷周線月線的K線是不是在所有均價線之上,如果是在所有均價線之上是上升趨勢,買入股票會上漲。如果是K線在所有均價線之下是下降通道,股票會下跌,這時期應該空倉休息。





牽牛尋妖


提高自己的情商,如果身邊有值得學習的前輩,那麼多一點時間虛心請教,仔細觀察對方的一言一行,有時候不一定是一句話,或是某個動作,漸漸的也會懂得,審時度勢。在此祝你早日順勢而為,應勢而上。


Zmd69866416


追漲殺跌就是順勢!


Amy旳菋


唯一的,客觀的標準就是:賺錢了,就是順勢,賠錢了,就是逆勢。如果要再加一個標準,就是,超過止損幅度的賠錢,就是逆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