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薩克斯坦小夥在中國:回了趟家才感覺,中國的發展這麼快

哈薩克斯坦小夥伊薩在中國呆了8年,漢語非常流利,連時髦的網絡用語都能熟練使用。在中國時,他並沒有覺得中國這幾年發展很快。等他回了一趟家鄉,才發現這些年,中國的高鐵一下子覆蓋了天南地北,智能手機和移動支付也悄悄改變了生活,出門連錢包都不用帶了。


哈薩克斯坦小夥在中國:回了趟家才感覺,中國的發展這麼快


圖為伊薩(中)和他的朋友。圖片源自上觀新聞


2010年,有兩個選擇擺在高中畢業的伊薩面前,一是留在哈薩克斯坦讀大學,另一個是參加留學項目,來中國讀大學。在高校當經濟學教授的父親建議他去中國,因為他認為中國經濟未來的發展前景非常好。

伊薩聽從了父親的建議,他來到了中國,在同濟大學學了一年中文,然後在南京東南大學讀了五年臨床醫學,不過他覺得自己不是做醫生的料,他更喜歡與人交流,出去闖蕩。

讀大學時期,伊薩兼職做翻譯,主要服務對象是俄羅斯、白俄羅斯、哈薩克斯坦等前蘇聯國家的商人。這些國家輕工業不發達,許多商人會到中國採購服裝、手工藝品、五金、日常百貨等產品。後來伊薩與這些老闆混熟了,有人乾脆就讓他扮演代理商的角色,放心地讓他幫忙看貨、發貨。時間久了,伊薩對這個行業越來越瞭解,也發現了很多機會,比如許多中國公司的產品非常好,但他們沒有出口的渠道,這個時候他就可以做代理商或中間商,幫助這些公司把產品銷售到海外。

因為這樣的經歷和積累,大學畢業後伊薩決定創立自己的貿易公司,他去過國內很多城市,其中最喜歡的是上海,所以畢業後他就回到上海。為什麼喜歡上海?伊薩列舉了一些理由:上海很開放,外國人很多,經常舉辦各種博覽會,上海人對外國人熱情友好,上海政府對外國創業者很關照。另外,許多國外的客戶來中國都會先到上海,然後再去其他城市。

最終,伊薩在上海松江註冊了屬於自己的貿易公司,目前有3個小夥伴和他一起經營。公司的主要業務包括幫助中國企業牽線搭橋,出口家紡、五金、機械設備和各種生產線等。

機械設備和生產線是最近幾年伊薩對外推銷得比較多的產品,以前一些外國客戶會帶有偏見,覺得中國的機械設備質量一般,但現在,他們都知道中國的工廠規模很大,生產線先進,產品質量不比歐洲品牌差。

最近幾年,全球各國的經濟形勢都不是很好,加上國內人力成本上升,中國的出口生意沒以前那麼賺錢了,伊薩開始把目光轉向進口。作為俄羅斯組展機構成員,伊薩參加了首屆中國國際進口博覽會,他看到全球各大企業都對中國的消費市場很感興趣,看到無數中國採購商大手筆“買買買”,自己也萌生了把外國產品引進中國的想法。

“中國人現在有錢,真的,工廠工人的工資都和白俄羅斯白領差不多,老闆就更有錢了。”伊薩略帶誇張地說。他可以感受到中國人消費習慣的改變,感受到市面上進口產品越來越多。以前在中國看到哈薩克斯坦的產品他會很激動,但現在淘寶什麼都有,很方便。

不過,伊薩還沒決定具體從哪款進口產品入手,以進博會的經驗看,一些國外的初始農副產品非常受中國採購商歡迎,但是他想代理一些附加值高一些的特色產品。

今年,伊薩的妻子也來到了上海,目前在上海外國語大學攻讀中國語言文學碩士。她也是哈薩克斯坦人,曾在北京留學,現在她準備和丈夫一起定居上海。

哈薩克斯坦小夥在中國:回了趟家才感覺,中國的發展這麼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