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萨克斯坦小伙在中国:回了趟家才感觉,中国的发展这么快

哈萨克斯坦小伙伊萨在中国呆了8年,汉语非常流利,连时髦的网络用语都能熟练使用。在中国时,他并没有觉得中国这几年发展很快。等他回了一趟家乡,才发现这些年,中国的高铁一下子覆盖了天南地北,智能手机和移动支付也悄悄改变了生活,出门连钱包都不用带了。


哈萨克斯坦小伙在中国:回了趟家才感觉,中国的发展这么快


图为伊萨(中)和他的朋友。图片源自上观新闻


2010年,有两个选择摆在高中毕业的伊萨面前,一是留在哈萨克斯坦读大学,另一个是参加留学项目,来中国读大学。在高校当经济学教授的父亲建议他去中国,因为他认为中国经济未来的发展前景非常好。

伊萨听从了父亲的建议,他来到了中国,在同济大学学了一年中文,然后在南京东南大学读了五年临床医学,不过他觉得自己不是做医生的料,他更喜欢与人交流,出去闯荡。

读大学时期,伊萨兼职做翻译,主要服务对象是俄罗斯、白俄罗斯、哈萨克斯坦等前苏联国家的商人。这些国家轻工业不发达,许多商人会到中国采购服装、手工艺品、五金、日常百货等产品。后来伊萨与这些老板混熟了,有人干脆就让他扮演代理商的角色,放心地让他帮忙看货、发货。时间久了,伊萨对这个行业越来越了解,也发现了很多机会,比如许多中国公司的产品非常好,但他们没有出口的渠道,这个时候他就可以做代理商或中间商,帮助这些公司把产品销售到海外。

因为这样的经历和积累,大学毕业后伊萨决定创立自己的贸易公司,他去过国内很多城市,其中最喜欢的是上海,所以毕业后他就回到上海。为什么喜欢上海?伊萨列举了一些理由:上海很开放,外国人很多,经常举办各种博览会,上海人对外国人热情友好,上海政府对外国创业者很关照。另外,许多国外的客户来中国都会先到上海,然后再去其他城市。

最终,伊萨在上海松江注册了属于自己的贸易公司,目前有3个小伙伴和他一起经营。公司的主要业务包括帮助中国企业牵线搭桥,出口家纺、五金、机械设备和各种生产线等。

机械设备和生产线是最近几年伊萨对外推销得比较多的产品,以前一些外国客户会带有偏见,觉得中国的机械设备质量一般,但现在,他们都知道中国的工厂规模很大,生产线先进,产品质量不比欧洲品牌差。

最近几年,全球各国的经济形势都不是很好,加上国内人力成本上升,中国的出口生意没以前那么赚钱了,伊萨开始把目光转向进口。作为俄罗斯组展机构成员,伊萨参加了首届中国国际进口博览会,他看到全球各大企业都对中国的消费市场很感兴趣,看到无数中国采购商大手笔“买买买”,自己也萌生了把外国产品引进中国的想法。

“中国人现在有钱,真的,工厂工人的工资都和白俄罗斯白领差不多,老板就更有钱了。”伊萨略带夸张地说。他可以感受到中国人消费习惯的改变,感受到市面上进口产品越来越多。以前在中国看到哈萨克斯坦的产品他会很激动,但现在淘宝什么都有,很方便。

不过,伊萨还没决定具体从哪款进口产品入手,以进博会的经验看,一些国外的初始农副产品非常受中国采购商欢迎,但是他想代理一些附加值高一些的特色产品。

今年,伊萨的妻子也来到了上海,目前在上海外国语大学攻读中国语言文学硕士。她也是哈萨克斯坦人,曾在北京留学,现在她准备和丈夫一起定居上海。

哈萨克斯坦小伙在中国:回了趟家才感觉,中国的发展这么快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