殺害岳飛的真凶,其實是他的身份

公元1142年的一個冬日,一代抗金名將岳飛,被縊殺於臨安府風波亭,終年39歲,一同遇害的還有岳雲和張憲。

近千年來,義憤填膺的國人一直對此追兇問責。主流觀點認為:宋高宗趙構是殺害岳飛的元兇,秦檜是倒黴的替罪羊,頂多是幫兇。至於趙構為何要殺岳飛?理由就是趙構被金國嚇破了膽,甘於苟安偷生,只要你不打我,割地賠款稱臣都可以,我的家奴敢惹您生氣,我替您殺了他,您消消氣,別打我就行!

這個理由似乎太牽強,哪有為了討好強盜拆自家院牆的傻瓜?除非趙構腦子被馬蹄踢壞了。事實上“昏君”兩個字與趙構毫不沾邊,能把殘破的大宋重新撐起來,足以證明趙構同志的智商沒有摻水。

殺害岳飛的真兇,其實是他的身份

精忠岳飛

那麼究竟為什麼,趙構不惜自毀長城,要對一個為他立下汗馬功勞的將軍下毒手?

在趙構身上找不到答案,有人從岳飛身上找到了答案。因為岳飛一直以“迎二帝”為己任,完全不顧及趙構即位“名不正”的事實,一旦“二帝”歸來,龍椅誰來坐呢?

這種說法實際很搞笑,抓了只蝸牛就敢當水牛使。趙構即位沒有詔書不假,前任皇帝,他的親哥宋欽宗趙桓還活著也不假。可是國破家亡之際,這些還是理由嗎?難道求金國人開恩,幫趙桓捎一份禪位詔書給趙構?即便“坐井觀天”的爺倆被岳飛迎回,你覺得他們還有能力威脅趙構的皇位嗎?一方是把大宋錦繡山河敗光了的囚徒,一方是重建宋室家國的有為之君,你真當歷史的車輪是靠蝸牛拉的嗎?

實際上,類似的歷史事件在明朝重演過。親征的明英宗朱祁鎮被瓦剌俘虜後,他的弟弟朱祁鈺立刻被扶立登基,即便朱祁鎮被釋歸國,也只能當個太上皇。請注意,朱祁鎮可是為國親征被俘的!說白了,誰做皇位就是利益的角逐,上層利益團體的最高利益,相對於此,皇帝就是個屁!

殺害岳飛的真兇,其實是他的身份

岳母刺字

袁騰飛老師在“兩宋風雲”一書中,提到了另一種說法,即趙構最擔心的是金國人被打急眼了,會把趙桓重新推出來,當個傀儡皇帝,用哥哥來對付弟弟。如此趙構必將騎虎難下,對哥哥,他沒法打,也不能降。因而趙構一直在跟金國人玩心眼,要打,但絕不把你打急了。而岳飛是死心眼,看不到這個層面。似乎作為戰略層面的侏儒的岳飛,註定只能是挨刀的命。

恐怕這個說法也站不住腳。“哥倆鬥”其實不是袁老師的專利,金國人被打急眼了的時候,曾經給趙構傳過話:再打,就立趙桓為帝!看看,兇猛的金國人無非如此,竟然玩起哭鼻子耍賴的把戲了。估計金國人說完自己也後悔,純粹是在打自己的臉嘛。根本行不通,要不然早就拉著趙桓鳴鑼開張了,何必要弄個偽齊劉豫猴似的耍弄一番,可操作性太差。即使立了趙桓,以趙構的心性,他會吃這一套嗎?

曾經看到過一篇文章,說岳飛是“民間武裝”,不禁一愣。於是仔細查閱了一下岳飛早年經歷,竟然有了一個意外收穫:岳飛是從張所的河北招撫司開始步入軍旅生涯的!

殺害岳飛的真兇,其實是他的身份

岳飛

招撫司這個名字是不是很容易讓人想起水泊梁山的招安事件?張所的河北招撫司的職責就是奉旨招安金軍淪陷區的自發的民間武裝,由政府統一編制,組織抗金。那麼岳飛加入了民間武裝,成了村匪路霸了?還真冤枉他了,雖然他是通過招撫司入伍,是因為他的一位朋友跟張所熟識,推薦了他,由此岳飛走上了戰神之路。這個看似偶然的好事,恰恰成了籠罩在岳飛身上的一段揮之不去的陰影,成為岳飛被害的成分因素!

北宋晚年,由於宋徽宗的腐敗統治,國力迅速下滑,老百姓的生活瞬間跌入谷底,由此農民起義不斷,嚴重動搖了大宋基業。宋高宗趙構親眼目睹了民間武裝的洶湧浪潮,也落下一塊心病:村匪路霸是心腹大患!在他眼裡,金國人的入侵相對於內憂只是癬疥之患。

這不是我胡說八道,亂扣帽子。趙構多次不顧金兵的威脅,或解散或拆解或殺戮這些被“招撫”的民間武裝,更是多次對戰鬥中的民間武裝背後插刀,完全不顧這些人是在為他的趙宋天下流血賣命!趙構對民間武裝的仇視多麼令人髮指!

殺害岳飛的真兇,其實是他的身份

趙構

曾經從金人手中奪回開封,差點恢復北宋版圖的一代賢臣宗澤,就是因為召集了百萬之眾的民間武裝,終身得不到趙構信任,最終鬱鬱而終。宗澤一死,趙構立刻解散了這股強大的抗金武裝。

招撫司給了岳飛一個施展的平臺,也成了刻在他臉上的金印!可以說,趙構從來沒有真正信任過岳飛,如果岳飛不是金國人的天敵,恐怕他早就喪命於趙構的暗箭了。曾經表現出來的些許倚重,更多的是趙構的無奈!此時的岳飛,在趙構眼中,就是一個填滿了烈性炸藥的火藥桶,每一分戰功無非是又添加了幾束TNT!

岳飛遇害其實早在大宋立國之初早就埋下了種子。誕生於五代十國戰亂年代的趙宋,對武將的兵權一直噤若寒蟬,因而宋朝一直沿用趙匡胤建立的以文官統領壓制武將的政治結構,這個制度成為趙宋的牢不可破的基因。史學家認為這就是宋朝一直武備不彰的原因。

民間武裝出生的岳飛一度掌握了全國三分之二的軍隊,岳家軍的戰力就是個神話,常常以數百人打得十萬餘眾的金兀朮滿地找牙。這樣的統帥簡直就是金國人的噩夢,同時也是趙構的噩夢,這簡直就是去了保險銷的炸藥啊!

殺害岳飛的真兇,其實是他的身份

金兀朮

趙構對武將的恐懼是有道理,不說祖宗的訓示,一場突如其來的苗劉兵變,差點沒要了他的命。最後以升級為太上皇為代價,才得以臨時解除危機。請問,趙構憑什麼信任武將,憑什麼相信岳飛不會成為第二個逼宮政變的?

趙匡胤的政治基因很強大,一直深深紮根於子孫後代,直至亡國。政治基因害死人吶!

令人意想不到的是,岳飛入獄後為他伸冤的寥寥無幾。同為南宋中興四大名將的韓世忠曾經質問秦檜,岳飛何罪?面對秦檜囂張的“莫須有”,韓世忠也只有憤憤然“何以服人”,便不再堅持。要知道,如果當初岳飛選擇與秦檜合作陷害韓世忠,出現在風波亭裡可能就是“潑皮韓五”!

一位民族英雄,就在全體官民的漠視下,悲呼:天日昭昭,天日昭昭!含冤而亡。

殺害岳飛的真兇,其實是他的身份

王立群教授

王立群老師將人分為兩種,一種人謀事不謀身,一種人謀身不謀事。岳飛就是典型的謀事不謀身,不具備政客的素質。

終岳飛一生,除了韓世忠與他為友外,只有李綱和宗澤兩位早已過世的前輩。剩下的朝中文武,如張俊、秦檜、劉光世等奸佞,西北國之重臣吳玠,共同抗金的民間武裝英雄王彥,不是與他有罅隙,就是致死不容的對手。但仔細分析一下岳飛與他們交惡的原因,卻又讓人不由讚歎岳飛高貴的人格和苛嚴的自律。

身處一個官場風氣敗壞,人性極度扭曲的環境,一個道德高尚的人,一個不懂得謀身的人,註定是孤獨的,註定是要出局的。即使有“不得殺大臣”的祖訓的宋朝,仍然庇護不了功勳卓著的岳飛。

時代的悲劇!

殺害岳飛的真兇,其實是他的身份

還我河山

岳飛死了,死得冤!

幸運的是,到了宋孝宗年間,岳飛得以平反昭雪,追封鄂王,尊武穆,享廟祭,墳前還有四個僕人時刻提供跪式服務。

此後的近千年中華歷史,中國多次遭遇民族危亡。每當此時,早有人高呼:精忠報國、還我山河!與入侵者浴血奮戰,不死不休!武穆精神成為爭取民族獨立與自由的精神動力,成為中華文化的精神內核之一。

倒下的是岳飛,卻站起了一個永不磨滅的“武穆精神”,正是這個精神,使得我們這個民族越來越光芒四射。

岳飛地下有知,當含笑九泉!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