鐵路“黃埔”,同學情深

五師/張雲先


一九七五年七月份,鐵五師正在修建南疆鐵路,二十一團鋪架隊巳把鐵路由起點大河沿(吐魯番)鋪架到阿拉溝口。一天下午營部書記突然通知我由他陪同,去團幹部股一趟。當時很驚呀,到了幹部股,黃副股長還有張幹事對我說,鐵道兵工程學院巳來我師招生,如考試合格,組織準備推薦你去學校學習深造。

後來才知道鐵道兵工程學院開始恢復招生,條件有三,第一具有高中文化程度,第二在部隊服役兩年以上,三是黨員優先。這三個條件我都具備。接下來就是身體檢查和文化知識統一考試,這些我都順利通過了。

九月初我終於拿到了入學通知書,當時那一刻既高興又激動。帶著部隊的重託,戰友的期望我踏上了軍校之門。

鐵路“黃埔”,同學情深


入校後才知我們是第五期笫七學員隊,所學專業為工程機械系。全隊八十名學員來自鐵道兵各個師和幾個直屬團。

從踏進校門的笫一天起我便和我的同學,結下了難忘的深情。七隊的區隊長都是原留校的幹部,區隊長是引領我們學習的排頭兵。

緊張的學習開始了,每天八節課,上午四節,下午四節,晚上兩個小時,自習和作業時間,課程排的滿滿的,學習任務十分繁重。

團結緊張,嚴肅活潑,八個大字是入校時大門口的標誌,正是這八個大字,鼓舞和激勵著我和同學們,互幫互教,取長補短,認真聽課,按時完成作業。

記得上力學和機械製圖課,由於我的基礎差,每當做製圖作業尤其畫裝配圖,急的我滿頭大汗,胡正華同學基礎好,給我做細心指導,告訴我畫好機械製圖的技巧和方法。指導我完成機械製圖作業。平時我不懂就問,多向老師和同學請教,刻苦鑽研,發奮讀書。畢業考試我的各門功課也都在九十分以上,取得了優良學習成績。我們第七學員隊各位同學都以優秀的成績,圓滿完成了學業。畢業後除留校的幾位同學外,大部分同學都回到了自己原部隊。


鐵路“黃埔”,同學情深


鐵道兵工程學院是培養工程師的搖藍,堪稱鐵兵黃埔。同學們回部隊後大顯身手,用在校時所學的專業知識,為鐵道兵部隊建設做出了突出貢獻,有好多同學立功受獎,大部分成了機械設備管理專家,我們隊呂寶華同學後來是中鐵十九局終生橋樑專家,至今仍工作在一線指導工作。宋文生同學,白三喜同學參加了中越自衛反擊戰,為鐵道兵工程學院和鐵道兵部隊增光添彩。 一九八三年底由於鐵道兵撤銷,部分同學轉業回到地方,還有的調入其它部隊,大部分同學留在中鐵建繼續為祖國鐵路建設做貢獻,我也提前回到地方工作且已退休。

歲月匆匆,光陰荏苒,一晃四十年過去了,我和我的大部分同學自畢業後便失去了聯繫,再也沒有見面。今年四月份我突然接到賈國亮同學電話,通知我月底我們同學在母校聚會。當時我又像當年接到入取通知書那樣激動和興奮,四十年魂牽夢繞,沒想到有生之年還能和昔日的老同學見面,對於這一天的到來我巳等了四十年。


鐵路“黃埔”,同學情深


在留校陳慶華同學,聶彥美同學,李偉同學,郭忠義同學,還有石家莊常勝同學的精心安排下。我和我的同學從祖國的四面八方又相聚到母校,見面後一個擁抱,一聲問候,激動的淚水不斷湧出。畢競四十年沒見面了,現在我們都已年過花甲,有的同學已是滿頭白髮,但我們的同學情,戰友爰是純真的,也是永遠忘不掉的。

晚會上陳慶華老同學又帶領我們唱起了《鐵道兵戰士志在四方》這支難忘的歌。每每聽到這首歌曲彷佛又回到了軍營,回到了學院,回到了當年激情燃燒的歲月。

笫二天座談會上,王新明同學特意從長沙帶來兩箱國畫大師齊白石老人的精美畫冊,分給每位同以作留念,譚德鈞同學個人出資相助,感人至深。大家爭相發言細說自己的經歷和家庭情況,細說對同學的思念和對母校的熱愛。

相聚是短暫的,帶著依依不捨的心情,飽含熱淚送走了同學。

自聚會後,軍魄永駐同學群,成為了我與同學們交流的平臺。交流過去現在和家庭的情和愛。每天群內同學之間一聲向候,一個個笑話心裡總是暖暖的。

歲月悠悠,人也悠悠,我們的青春年華已不會再有。但回憶起昔曰的軍校學習,回憶起當年的鐵兵情懷,我依然心繫鐵兵,心繫軍營。更加深深的愛著我的同學,愛著永遠的鐵道兵。

二0一八年十二月十曰於滄洲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