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人說“衡中不死,吃人不止”,你怎麼看?

樂活光陰


強烈建議成立衡水省,或者變為計劃單列市,將衡水從河北省剝離出去。

我不想羅列衡中以及衡二武邑等中學厲害到什麼程度,因為這眾人皆知。我只知道從衡中參加高考的學生600分還要參加補習,我只知道河北的孩子從小學一年級開始就像別的省高三的孩子一樣學習了,他們沒有白天黑夜的區別,沒有星期天,沒有節假日。有人說,怎麼沒有?有了呀?是有了,但是他們星期天和節假日或許比上學時間還要忙。


就這樣,從一年級開始,唯一的愛好就剩下了學習,直到高考。600分,這分要在其他省份,名校隨便去,而在河北,上不了211,只能勉強上一本。


青少年是人的黃金時期,是豐富多彩的,然而,在河北,孩子們只剩下了苦逼的學習,到頭來,又不能考上理想的大學。

衡中的軍事化管理屬於不正當競爭。雖然沒有法律規定不允許學校實行軍事化管理,但也沒有法律支持這一做法。學校有學校的特點,軍隊有軍隊的特點。把軍隊的一套拿過來,讓學生唯命是從,不利於學生個性的發展。在軍事化管理的高壓之下,學生變得只有聽話和服從。

學校將應試教育玩到了極致,這與國家大力提倡的素質教育背道而馳。雖然有人出來反對,衡中的各種活動很多啊,體育課每週三節呀,別的學校體育課還不上啊!

但這絲毫掩蓋不了衡中應試教育的本質。這種危害到底有多大?我就說一點,衡中的整個教學模式就是在揣摩出題人出什麼題,判卷人怎麼給分。學習本身的樂趣沒有了。一篇很好的文章,你正準備興致勃勃的讀,然後有人給你從裡面編出30道題去做,你還有興致讀嗎?一碗紅燒肉你正準備吃,一個人在你旁邊嘮叨一氣糖尿病膽固醇之類的事,你還能津津有味的吃下去嗎?

這都不算什麼,我最擔心的是,衡中出來的學生會不會養成揣摩領導心理的壞習慣,那樣的話,其他地方畢業的孩子在職場上恐怕得多留點心眼了。

國家為什麼不實行全國一套卷,全國統一招生錄取,就是因為地區發展不平衡。而現在,在河北,衡水的教育已經甩了其他市縣好幾條街了,清華北大等名校基本壟斷了,這種不平衡現象對河北省的其他市縣來說非常不公平,所以國家應該出臺一些政策進行平衡,儘快扭轉這種不正常的狀態。


愛河北人


做為前衡中學生的家長(2018己畢業),我覺的我有發言的資格。

衡中管理是比較嚴格,但絕不是沒人性,在提高學習效率與保證學生休息時間的關係上,衡中做的比絕大多數學校做的更好。

說點實在的,我家孩子和我親戚家的孩子中考時成績都差不多,我們選擇了衡中親戚家孩子選擇了本市的一所挺不錯的學校(因為衡中收費比較高,那個學校基本上不用花錢)兩個孩子一個是住校一個是走讀,今年高考我們孩子考了650+親戚孩子考了560+。事實證明一個好的學習環境有多重要!(同時我也相信絕大多數家長教育孩子的水平遠不如教師水平高)

孩子上大學後一樣參加了兩三個社團,同時也沒丟下學習(好大學管的嚴,孩子也知道比自己優秀的人比自己還努力,自己沒理由不努力。)認真學習也是一種習慣,是需要培養的!!!

再說一下衡中拉高分數線的問題。即使沒有衡中,也會出現這個中學那個中學,家長會為孩子的教育去用腳投票。哪個縣、市、地區、省沒有頂尖中學?所有的孩都能去讀嗎?既然改變不了現行教育制度那就要去適應這個制度。不然你想上天嗎?

現階段真的不要提什麼素質教育,那就普通學生的坑,巨大的坑。你認為如果文化學習比不過家庭條件好的學生,那些素質教育選項你就能比過人家?告訴你,更沒戲。資金、人脈、圈子、見識及家長的言傳身教,普通學生哪一樣比的過人家?只會拉開更大的差距。

不要讓高考這個目前唯一還算比較公平的突破玻璃天花板的制度倒下。大家真的認為如果讓各大名校完全自定標準去招生,我們的孩子會比參加高考進入名校的機會更大嗎?



碘鹽9746478


我現在對衡水的中學真的是深惡痛絕,僅僅是一個衡水中學嗎,整個衡水地區的中學都被 套上了光環 衡水二中 衡水14 中,甚至衡水市 棗強縣高中都 成了外地孩子趨之若鶩的 學校。我所在的 一個唐山縣級市 今年中考 前250人 幾乎都去了衡水讀書。不可否認 衡水的 管理模式確實出成績 可是 各個大學在河北的招生指標 是固定的 。

軍事化管理 現在是河北高中的 普遍模式,都是學衡中 女生短髮 必須露出耳朵 和眉毛,校園裡不許跑步,不許穿緊腿褲,一個月放假一次……各種規定把孩子圈在框框裡,我的孩子上高一 回家和我說的都是 :我又得了張白條 我同學又違紀了 我們班有集體違紀了,我同學回家反省了。我問她為什麼不說說 學習的事 ,她說 沒什麼好說的,學校是學習的地方 不是軍隊 至於這樣管理嗎。

衡中 會繼續存在 我只是發發牢騷罷了。


七里田間72860713


我本身是衡中的,就我自己的感受說一下這個問題。看了大量留言,總結出衡中模式之所以受到質疑,主要源於兩個方面,一是極其嚴格的軍事化管理模式,二是掐尖式侵略式的招生模式。

首先說第一個問題,很多人認為這種管理模式壓抑了天性,扼殺了興趣,在他們看來,衡中的學生和家長是值得同情的。客觀得說,衡中模式確實是將老師和學生的大部分精力都集中在學習上,而疏於文學、藝術、體育等方面,如果就這一點進行攻擊,不能說沒有一點道理。但是存在即合理,持這個觀點的人(不包括別有用心者)可能並不瞭解河北教育的現狀和家長的心理,除了通過努力學習考大學之外,並沒有其他快捷有效的渠道能讓孩子有一個光明的未來。暫不說家長有沒有條件讓孩子課下學習鋼琴,書法,繪畫等“素質”科目,就算有,高考的指揮棒下,學歷的敲門磚下,誰又敢去賭這樣的所謂的“素質教育”的含金量?所謂兩害相權取其輕,在這種條件下,學生生存權優先於受教育權,先考上大學才是王道。對於僅僅因為同情孩子而質疑這一點的人,我想說,你們的好意並不適合衡水。

其次,再說掐尖模式,這個就更加質疑的沒道理了。馬太效應無處不在,無時不在,與其說衡中霸佔了優勢資源,不如說優勢資源選擇了衡中。如果說衡中破壞了河北的教育生態,那是不是各地市一中、縣一中破壞了各市各縣的教育生態?除了教育領域,哪個領域不存在優勢資源的強強聯合?政府、銀行和開發商炒房客的聯合直接導致了房價的瘋長,割了全國的底層老百姓的韭菜,比起這樣的不公平,衡中掐尖導致的這點兒不公平還值得一提嗎?如果有條件去好的學校,享受好的資源,誰又會為了公平放棄呢?世界上永遠不會有絕對的公平。衡中的強勢也是二十年來所有老師和學生不斷努力的結果,其中的辛苦也是可想而知。因此,對於質疑這一點的,還是先提升自己吧,弱者永遠沒有討要公平的權利。

話止於此,一家之言,歡迎指正。


好好學習84773


我家孩子在福建

學前學:語訓,快板,葫蘆絲

小學學:笛子,聲樂,參加了福州市的少兒合唱團

中學:學小提琴,畫畫,去美國當義工

現在:在衡水復讀

現在我想問問:

哪個學校的老師能天天早上5:40分到晚上10:00都在學校陪著孩子?

你們的孩子能為了學習一個星期只洗一次澡嗎?

早上5:40分起床,6:00晨跑.5:50基本上都到操場,且人手一本書,大聲晨讀(爭分奪秒),有多少人能做到?

再說素質教育,請問努力與付出,堅韌與拼搏,不也是素質教育的一部分嗎?


LUKE的不惑


衡中就像一個巨大的傳銷組織,把學生挾裹在其中,把每一分精力都投入到學習中,學生考試能力其他中學無法與之抗衡。這些學生上大學以後發展如何,有專門的研究和調查嗎?


牧歌637


我的孩子今年參加了高考,分數643,他們班有兩名學生,高三被學校送去衡中加強訓練,我的孩子排名考試考了第三名。前兩名去了衡中,當時我確實很羨慕,後來一個小女孩受不了緊張,年初又返回了本校,另一名考生今年高考678分。我問過孩子,如果他去了,能不能考得更好,孩子說,不一定,但是分數更高的可能性大一些。只要身體素質挺得住,肯定能提高。


黑山老妖141935790


作為一個河北2018應屆高考生,我感覺應該是有資格回答這個問題的。(我不是專業寫手,就不找圖了)

衡水何以優秀,都明白——生源好。所謂的衡水模式就是一群優秀的學生加一群激情的年輕老師。他們的老教師是不教課的,專門出題。

不可否認的是衡水確實給了一些寒門希望,但,在衡水真正的寒門又有幾個呢?從招生模式來看,沒幾個,工薪居多。衡水全是優等生,那種看書能考學,教教上985的不計其數,是自己逼自己努力。

衡水透露出來的是一種別樣的精英教育,雖然現在還有寒門在參與,以後可能就少了。當然社會的階級固化是不可避免的,我所在的縣城現在就是私立小學比較好一點,以後會是初中,再以後是高中。衡水破壞了河北的教育生態,再任其自由招生,恐怕精英教育會過早地到來,河北的經濟發展不算很好,如何避免初高中私立的過早到來,要比關心衡水模式更有意義。

本人在本縣上的高中(很一般的高中),現就讀於新疆大學。


一個普遍讀者


2018年高考,湖北的黃岡中學846名考生,一本分數過線率97%,文理600分以上543人,佔64%,近200人分數在武大、華科之上,僅十幾位考生上不了一本。這也不算什麼,問題是黃岡的理科狀元在麻城一中,黃岡中學只拿到黃岡的文科狀元,各縣市都有個牛B中學,教育均衡,各地學子都有接受良好教育的機會。卻總有人說黃岡中學沒落了,卻不知黃岡中學各地辦了許多分校,許多優秀教師把好的教育方法帶到全國各地。

黃岡中學並不是苦學,透支孩子學習潛力的事不幹,而學習是一生的事。我女兒在黃岡中學讀書時的壓力都不如初中大,她現在就讀於一所985大學。聽說過學生自殺麼?俞敏洪說越是好大學的學生心理越有問題,在一定程度上是有道理的,別逼瘋逼死孩子!極不贊成衡水中學的教育模式。


飛雪迎春——社會關注


這種說法果然還是太偏激了啊。這幾年來,隨著中國各地學衡水的熱潮不斷升溫,關於對衡水中學管理和教育模式的批判也一直沒有停止。類似這樣的口號也層出不窮。

誠然,在我們國家現在這種教育體制之下,你不得不承認它做的非常好。在嚴格強壓的學校大環境中,所有的學生都把學習看做是人生的一個信仰一般主動榨取自己的青春年華。


這樣做也確確實實取得了讓人歎為觀止的高校就學率,同時在其他方面貌似也沒有出現什麼大的問題,學生畢業進入好的大學之後說起母校也都是讚美感激溢於言表。它的教育模式影響了整個河北省繼而輻射到全國。短短十年讓河北全省教育水平大幅度提高,每年的分數線甚至能高相同卷子的周邊省份幾十分。

家長和學生對衡水中學都是極其嚮往,似乎踏入衡水的大門就是名校通知書的保證。但是衡水中學的種種做法實在太過嚴厲,“不能退步,不能生病,不能頂撞,不能心情不好,不能慢,不能笑,不能和同學說太多話,不能走神,不能咬筆,不能總跑廁所,不能啊都不能……”這就是一個正常衡水中學學生的自白。


在我們看來,這樣的行為規範簡直是對青春年華的壓迫,學生之間最真摯的情感是競爭,孩子和老師溝通的工具是卷子。霧霾籠罩下的清晨充斥著操場上響亮的讀書聲,吃飯時間跑去食堂都是百米衝刺的步伐。

據說,衡水中學的孩子們最常見的病症就是胃下垂和睡眠不足。學校校園裡到處充斥著高考標語,讓學生們時時刻刻感受到高考的壓力。所以很多人批評它說作為一個高考最大的加工廠完全是將學生壓迫地一絲喘氣的機會都沒有。還認為就是衡水中學壓抑了那些優秀學生的創造力和天賦。


然而即使是這樣,衡水中學也不至於到題目裡所說的“吃人”的地步,它只是施加給孩子們對學習相應的壓力並且不斷激勵他們努力學習而已,並沒有恐怖的精神毒害。它在多數方面做到的其實還是學校的本分。

真正不合理的也應該是應試教育體系,衡水只是這個畸形體系下的一個極端表現。這麼多年了全國沒有幾個重點高中不學衡水,這種類似體制下的學生也越來越多了,他們身上年輕人的朝氣和衝勁卻也並沒有被泯滅。衡水所發揚帶來的刻苦的精神才是我們都應該學習的。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