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聖人對待取酬是什麼態度?

陽光草原牧哥


取酬問題實際是付出和收穫之間的關係問題。所以,問題可以理解為孔子對這個關係的看法。

第一,在賺錢渠道方面,違反禮法的事情不做,要選擇合法的事去做。他說:“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這把他與唯利是圖的人區分了開來。

第二,在選擇工種方面,孔子更重視報酬,至於工作是否低賤在所不問,主張選擇報酬高的工作。他說:“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這把他與重義輕利的人區別了開來,他是兩者並重。

第三,沒有報酬或者報酬太少的事不幹,報酬達到要求後一定要幹事。他說:“自行束脩以上,吾未嘗無誨焉。”這把他和只收錢不辦事的人區別了開來。

第四,幹了事一定要收報酬。見自貢贖人的故事。自貢贖了人不領報酬,孔子大怒。這把他與主張無私奉獻的人區別了開來。

第五,做好事也要收報酬,而且收的報酬越高越好。理由是,報酬高了會吸引更多的人做好事。見子路救人的故事。子路救人後收了鉅額報酬,孔子大喜。這把他和做好事不求回報的人區別了開來。


王新莊律師


聖人之所以成為聖人,自有聖人的高度。且看孔聖人弟子子貢贖人、子路救人,孔子對兩位弟子“收禮”取酬不同的態度就可以知道,孔聖人的確是高人啊,所慮深遠!

據《呂氏春秋•先識覽•察微篇》記載,春秋戰國時代的魯國頒佈一道律法,鼓勵魯國人救助落難的同胞,——凡是有見到魯國人在他國淪為奴隸者,如果自己出錢將其救出贖回魯國的,就可從魯國的國府領取賞金報酬。因為這道法令,使很多淪為奴隸的魯國人而獲救。

孔子的弟子子貢急公好義,子貢在孔子七十二門徒中,也是家境殷實、最為富有的弟子。一次他贖回了一個在其他國家淪為奴隸的魯國人,但他卻不肯接受賞金。魯國上下紛紛稱讚子貢重義輕財。

孔子知道了這件事,卻十分生氣。他批評子貢說:“你做這件事實在愚蠢啊!”子貢既委屈又疑惑,自己做好事不要國家錢財,為何孔子反而罵他。孔子說:“魯國人被解救贖回,贖人者領取應得的酬報,這是很合乎法律和道義的事情。現在你贖回奴隸不去領取報酬 ,日後若有人贖回奴隸,去領取賞金,可能會被當做貪財之人,而受到別人的嘲笑。魯國人都比較貧困,許多人是難以承擔贖回奴隸費用的。這麼一來,救了奴隸後,要麼被人嘲笑,要麼自己蒙受損失。長此下去,大家恐怕就會故意對受苦的奴隸視而不見,誰願意再去救人呢?”子貢聽完,羞愧不已。

後來,孔子的另一位弟子子路,路遇有人溺水,奮不顧身跳入河中,救了溺水之人,被救的人很感激,要送一頭牛給他,子路欣然收下了。

孔子聽說之後,非常高興,說道:“從此之後,魯國人再見到溺水的人,必定人人奮力相救。”

孔聖人對待取酬的態度值得深思,不重錢財看似很高尚,卻不利於教化百姓;合理合法的取酬,卻能教化大眾,引導眾人守法向善。這或許就是“君子愛財,取之有道”道理含義的延伸吧。各位有什麼不同的看法,歡迎討論。


陽光草原牧哥


孔子之所以能夠成為我們中華民族的一個文化象徵,思想達人,千百年被人們稱為聖人,和他提倡的“仁、義、禮、知、孝”思想密切相關,也和他終其一生所追求大道不可分割。

正如他所說的“君子喻以義,小人喻以利”,人在付出勞動的時候,取得相應的報酬,是不違背君子原則的。

此外,在對待人與事上,孔子說過:“君子求諸己,小人求諸人”,凡事不要只考慮對自己有利就做,要儘量利人,對大家都好。修身先修德,不義之財,絕不謀求。

這才是一個人能夠心地坦然,獲得快樂的根本所在!


白亦詩部落


子曰:“富而可求也,雖執鞭之士,吾亦為之”。

子曰:“富與貴,是人之所欲也,不以其道得之,不處也;貧與賤,是人之所惡也,不以其道得之,不去也”。

這就是孔子對於財富的態度。


善氏


朋友之饋,雖車馬,非祭肉,不拜。


山鷹17196


君子愛財,取之有道。


花洲文社


無功不受祿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