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鴻章最愛的獨女,為何要嫁給1個成親三次的罪人?

碧崇輝


首先聲明一點,李鴻章的女兒李菊耦嫁給張佩綸,張佩綸一共結過三次婚,第三個人就是李鴻章的小女兒。題目問的不是太對啊!

張佩綸其人

一、清流派主將。1871年張佩綸中進士後,與李鴻藻、潘祖蔭、張之洞、陳寶琛、寶廷等同為“清流”,以彈劾他人而出名。從光緒元年至十年(1875-1884年)間,共上奏摺、奏片127件,其中彈劾大臣和直諫的達三分之一。譬如:1882年3月,張佩綸彈劾吏部尚書萬青黎、戶部尚書董恂,以及企圖包庇他們的左都御史史童華,10日後三人同時開缺。(張佩綸和李鴻章像)

二、主張對法國開戰,馬尾海戰全軍覆滅。中法戰爭(1883-1885)初起,主戰。受命以三品卿銜會辦福建海疆事宜,兼署船政大臣。1885年7月15日,孤拔率法國海軍入侵馬尾軍港,作為船政大臣根本沒有預先設防,8月23日,福建水師覆滅,馬尾船廠被毀。被免職流放,1888年返回如李鴻章幕府。

三、張佩綸的三次婚姻。

張佩綸的三次婚姻:

1.元配朱芷薌(?-1879年),浙江仁和人,父大理寺卿、軍機章京朱學勤(1823—1875,咸豐癸丑(1853)進士)生有二子: 長子張志滄( —1898);次子張志潛。

2.繼室邊粹玉(?-1886年),父太子少保 、閩浙總督邊寶泉(1831—1898。原籍奉天遼陽,屬鑲紅旗漢軍籍。同治二年(1863)中進士。)在張佩綸被流放期間病歿,無子女。(李菊藕和子女像)

3.李經璹(1867—1912)字菊藕,一作菊耦、鞠耦,生有一子一女,兒子張志沂(1898——1953)字廷眾,即近代著名女作家張愛玲的父親,女兒張茂淵(1901-1991)。(張愛玲像)

第三次就是李鴻章的小女兒了。

為何李鴻章會看上張佩綸做女婿

李鴻章和張佩綸共事多年,應該非常瞭解他。

一、張佩綸的學問沒的說,為人比較正直,著述比較多,後期研究《管子》。藏書非常多,辛亥革命前後,他的藏書開始散出,宋教仁、于右任等民國元老曾得到書籍多種,其中宋教仁得書百箱。

二、張佩綸入李鴻章幕府,應該是李鴻章一派的人。馬尾避戰,導致全軍覆沒,應該有李鴻章的影子在裡面。甲午威海衛之戰,採取的是同樣的策略,避戰導致全軍覆滅。

三、張佩綸家族做官的還是比較多的。

1.他的堂侄張人駿早於他中進士(1868),到光緒33年已經做到兩廣總督,1909年做兩江總督兼任南洋大臣。他還有一個角色——和袁世凱是兒女親家。

2.張佩綸的九弟張佩緒(1850—1899),安徽蕪湖道尹。張志潭是張佩緒的兒子,北洋政府時期做過交通總長。

四、張佩綸感情應該比較專一,沒有妾室,前面的妻子去世後才續妻。清末官員納妾那是非常普遍的事情,他絕對是一個清流。

五、當時張佩綸比較落寞,李鴻章收留他在幕府,把自己的女兒嫁給他,差不多等於是入贅了吧。

當時的社會輿論認為,這是一樁政治婚姻,在那個時候年齡相差20歲根本不是事。關鍵是李鴻章身份和張佩綸的身份

兩個人的感情

張佩綸的婚姻儘管披上了政治的外衣,可兩個人的感情生活倒是美滿篤實。夫妻二人曾經合寫了一本食譜與一部武俠小說。

張佩綸自己心裡明瞭,一旦成為李鴻章的女婿,並非增進仕途復起的資本,反而設置了一塊巍然的攔路石。1901年2月,辛丑條約談判時,李鴻章約張佩綸為幕僚,數次推薦官職,張佩綸都堅決不做,算是清流了。


老旺民俗傳說


袁世凱袁大總統曾經說過一句話:“天下翰林真能通的,我眼裡只有三個半,張幼樵、徐菊人、楊蓮府,算三個全人,張季直算半個。”而題主所說的李鴻章最愛之女所嫁之人,便是袁世凱口中翰林的第一位張幼樵是也。




張幼樵何許人也?此人是河北唐山人,在大清同治年間中的了進士的頭銜,被朝廷安排到了翰林院做侍講,由於其剛正不阿的性格加上出眾的才華,屢屢在朝堂之上對那些不正之風加以彈劾,是清末一位名氣較大的清流之臣。而李鴻章同為清流之士,對張幼樵是一百個喜歡,故而對其召入幕府之中。

李鴻章的兒子也算不少,一共有3位之多,且都出人頭地(分別為李經方,外交家曾任駐美日公使及外交英吉利大臣,二子李經述官至三品參贊,三子李經邁曾出任奧匈帝國欽差大臣)但最愛的還要屬他的兩個女兒(順便糾正題主),他的大女兒就是今天的主人公李菊耦,話說被召入李鴻章幕府的張幼樵比李菊耦大20歲之多,但李鴻章出於愛才和拉攏,在某日聽聞張幼樵的妻子過世了,於是說服自己的女兒嫁給了張幼樵,從此親上加親,張幼樵成了李鴻章的女婿。後來的事實證明,老李看對人了,張幼樵婚後不但對其女感情非常好,還經常吟詩和對好不快活,在政事上這位女婿也竭盡所能幫助李鴻章打造了一個“李家王朝”。


老豬的碎碎念


李鴻章的小女兒李菊耦是貌美如花,從小知書達理。李鴻章也是十分重視對於女兒的教育,讓她接受先進的知識,對她也是十分疼愛。但是李鴻章卻將李菊耦嫁給了張佩綸。

張佩綸乃是李鴻章好友的兒子,起初,張佩綸在朝中談天說地,常常就帶兵之道侃侃而談,久而久之,大家都以為張佩綸精於帶兵。而且張佩綸為人正直,很多人都對這位仁兄十分敬重。

後來中法戰爭突然爆發,平時侃侃而談的張佩綸被送上戰場。張佩綸來到福建,和法國軍隊打仗。朝廷認為派出張佩綸這場戰爭就贏了,但是張佩綸畢竟是一介文官,從來沒有上過戰場,帶兵打仗這更是第一次了。

俗話說的好,沒有金剛鑽別攬瓷器活。但是張佩綸不但攬了過來,還將瓷器摔的稀碎。張佩綸看到法國軍隊進攻的架勢,張佩綸嚇得拔腿就跑,主帥跑了,這場仗可怎麼打。,後來還是武官穩定戰局。慈禧聽聞以後大怒,張佩綸算是丟盡了清軍的顏面,後來被革職查辦。

後來張佩綸被罰去戍守邊疆,幾年後才回到家中。但家中已經是落魄不堪,沒有一點生活來源,過著食不果腹的日子。是李鴻章接濟了張佩綸,後來還讓張佩綸追隨自己。

對於朋友的兒子,李鴻章這樣做也是十分有義氣了。但令人不解的是,張佩綸後來喪妻,李鴻章竟然要將自己小女兒許配給他。其實李鴻章早就想給女兒尋一門親事,奈何一直沒有合適的,到了李菊耦22歲,在李鴻章看來,女兒已經不小了,不能再耽擱下去了。


御水橋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