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数据’时代,我们还有一点隐私可言?

‘大数据’时代,我们还有一点隐私可言?

与其说大数据,是指无法在一定时间范围内用常规软件工具进行捕捉、管理和处理的数据集合。不如说‘大数据’是我们沉淀在各个平台数据库里的隐私。

在这里我就不必多讲那些公式算法之类的拗口难懂的东西了。我们直接切入正题!

‘大数据’时代,我们还有一点隐私可言?

我们的隐私是怎么一步步的泄露

这些年来,随着互联网、移动设备、社交平台、电子商务的普及。没错,正如你所想,我们的隐私就在你拿着身份证去办电话卡、点击某个网页或者下载某个APP的时候就泄露,这里可能有些朋友会问,我又没在平台登陆注册,怎么可能获取到我的隐私呢?如果有心的朋友会注意到,我们在安装软件时会让我们同意或允许xx条款协议之类的,大多数朋友都不会点开查看,当你点了同意或允许后,就无意中已经同意授权xx软件平台读取或使用你的一些隐私了。这里面包括你的性别、年龄、电话、身份信息、当前的地理位置、上网搜索过的内容、使用的APP、习惯偏好、婚否甚至银行账号密码及消费能力等等。

‘大数据’时代,我们还有一点隐私可言?

让我们感到不适

咦?为什么我的朋友圈总刷到游戏广告!为什么我的淘宝推荐的全是我买过的相关的东西!为什么我就咨询过一次房产就有不同的中介打电话来问我买不买房子!(当我们误点或搜索过这类的信息,通过算法系统就会默认我们喜欢这类的东西,就会没完没了的推送)随着市场竞争愈演愈烈,商家和企业销售手段可谓是无所不用其极。他们认为‘大数据’正是为他们获取精准客户量身定制的!通过了解令人瞠舌的是,市面上竟有运用‘大数据’线下采集手机Mac地址,线上就能匹配出我们的电话、性别、年龄、偏好、使用的APP等隐私数据。让人不安有被偷窥的感觉。也许有些朋友跟我一样,在这日益加快的生活节奏中,有时候需要一点私人空间,可是还要被这‘私人订制’给烦扰。这正是我们泄露了隐私所导致的!

‘大数据’时代,我们还有一点隐私可言?

以人民的名义

我们的隐私散落在各个平台的数据库里,许多商家和企业也趁着这‘大数据’时代暗箱操作买卖我们的隐私。为何这么猖狂?因为我们的一些隐私正处于国家法律法规的灰色地带。对于银行账号密码等重要数据,平台虽不敢乱来,也有相关法律法规限制,但对我们而言这终究是个隐患。个人认为这些重要的数据库也只能由国家管控着,不能狭义的私有化定义给某个平台,让人民没有安全感、归属感。当然也要有健全的法律保护体系。才能在这‘大数据’时代下,实现以人为本到以人民为中心,我们的医疗、金融、汽车、餐饮、电信、能源、娱乐等得到可持续的有力发展。真真正正造福百姓!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