男孩13歲上初二,進入叛逆期,抽菸、喝酒還打架,成績也下滑了,該怎麼辦?

不安分的樹812


對於孩子的這種種表現,作為家長應該選一個合適的時間及環境,在孩子心情比較好、情緒相對穩定的情況下進行一次溝通,家長心平氣和的去講如何樹立正確的人生觀、價值觀、世界觀,一方面兒要聽聽孩子講的是什麼,他內心需要的是什麼,能滿足的只要不是過分了的儘量去滿足。

作為一個13歲的孩子,尤其是小男孩兒應該是青春叛逆的剛剛開始,所以在此時能夠及時進行心理疏通正確引導,應該不算晚。其總有一些好奇心稀奇古怪的想法在青春期,所以建議讓孩子多讀勵志的一些書籍,有時間學學琴棋書畫,轉移孩子的思想上的小差路,從而有益孩子積極樂觀健康成長。


244886819


13歲初二的孩子喝酒,吸菸,甚至還打架,其實只要方法對,還是可以改變過來的。

1.家長一定要重視,這可不是一般的叛逆期問題,這是沾染上惡習拉,離違法犯罪一步之遙。要和學校老師共同配合,放學後一定要他回家,先不讓在出去喝酒,亂跑。

2.家長要心平氣和的和孩子溝通,讓孩子知到父母對他的關心期望。知到父母為他有多費心。先把孩子的煩燥脾氣順下去,這個時期,父母不能發火,你發火,孩子就逆煩,越聽不進去,事得其反。

3.正面教育,給孩子報個興趣班,前期家長陪同一起去,多親子互動。在學校,多參加學校活動,有不懂的問題,老師極積幫助。有一點點小進步,就表揚一下,讓孩子感到自己的進步。自己從內而外喜歡學校生活。

慢慢培養,很快就會改掉惡習,一個陽光極積的孩子就會回到學校,回到父母身邊。

我是張鼕鼕,謝謝大家。


洛陽張鼕鼕


1,要改變的不是行為,而是觀念,他為什麼抽菸喝酒?為什麼打架?初中生抽菸並不是寂寞,而是顯擺顯擺自己,打架也是為了自己的刷存在感和別人的關注,以為這樣會贏得別人的尊重,看得起自己,不斷違反紀律並且以此為榮,

還有一種可能就是為了和這樣的同學融在一起玩耍。

2,當然有壞毛病不一定是壞學生,也不要放任不管,也不要只會打罵。

引導,用家庭的愛,用個人的理想,用對父母的尊敬,用珍惜錢財的不易,

3,一個懂事的孩子是不會讓父母三天兩頭往學校跑的,這是起碼的羞恥感和對父母的愛,

4,言傳身教,給孩子創造自律溫馨的成長環境

5,拒絕溺愛

我們學校有不少那樣的人,家長來了,學生對家長吹鬍子瞪眼,然後一起到老師那裡接受批評,

還有不少那樣的人,學生上課說話給家長說的時候,家長說,我們長一張嘴不就是說話的?!

這兩類的家長,學校是無法配合教好學生的。

6,初中生是最叛逆也是除了兒童時間最可塑的年齡段,不要放棄,不要灰心,不要用不正確的方法去打罵


鄉村教師唯無忌


前不久,我遇到一個孩子跟你的孩子一模一樣,也是抽菸、喝酒、打架、成績下滑,還多一樣,打遊戲。問題是家長把孩子描述得這麼詳細,而沒有一個字講家長自己。

人們都說,孩子是家長的一面鏡子。看到孩子,就知道家長是怎麼樣的家長。

我們一起看看我遇到的這個孩子,家長是什麼樣的家長。


一個星期六放學後,孩子很晚都沒有回家,爸爸就跑到學校去看。結果發現,孩子正在同他的同學一起打籃球。

父親氣不打一處來,上去就把籃球掄過來,扔得老遠。搞得他的同學一個個不知所措,面面相覷。

父親一陣痛罵:"你這不爭氣的東西,不知好好讀書,夥起打籃球,看你有什麼出息,老子對你不抱希望了,......”

為什麼12、13歲的孩子會變“壞”?


如果這位父親,看見孩子在打籃球,就加入進去。同孩子一起打球,一起輸球、一起贏球,一起流汗,一起歡樂。情況會怎樣?

話又說回來,能養出這樣孩子的父親,壓根兒想都不會想參與孩子一起打球。能這麼想,能這麼做的父親,他的孩子壓根兒就不會變成這樣子。

不知道提問的這位家長明白沒有?

你的孩子之所以出現今天這樣的狀況,是你們作父母的前些年教育很差勁兒造成的。明白嗎?找找自己的原因吧。


孩子需要,無條件的愛,而不是隻愛他的學習成績,不是隻愛他的“乖”,不是隻愛他符合父母要求的地方,是愛他這個人本身。

孩子需要被尊重,就好像你尊重你的朋友一樣,因為他是一個人,同父母一樣的人。

孩子需要被承認,儘量找到他身上的優點,鼓勵他,因為他長大了。

孩子需要獨立,不需要被人“管控”,不要用"囚籠"把他關起來。

孩子需要自主,不需要事事父母替他作主,孩子要做孩子自己。

......

這位家長可能會說,站著說話不腰疼。全身毛病的孩子,還照你說的做?

是的,你的孩子已經"全身毛病",但這些毛病都是父母教育不當造成的,現在要去彌補、去修復。

用什麼方式去彌補和修復?

首先,是父母的改進,父母要自省和改造自己。

其次,用類似參與孩子一起打球的方式,與孩子做“同路人”,做朋友,得到孩子信任,走進孩子心裡,引導孩子改進,請注意是“引導”。


謝謝


快樂成長社區


你是個責任心很強的家長。

你為孩子付出很多,希望孩子好學上進有出息,沒想到孩子會成今天這樣,讓你很迷茫無助。

絮我直言,你在人際關糸上有困撓,很早以前就有了,孩子走歪路不上進,是你原始困撓的繼發問題,所以只有解除原始困撓,才能消除繼發睏撓。

建議:

一是向水平比較高的心理師訴說幼時經歷的事件,因為巧婦難做無米之炊,讓老師陪伴你突破困撓,即找到改變對方的有效方法。

二是學習與每個家人互動的潛規則,特別是孩子和另一半,這是讓家庭往和諧方向走,也是為了調整孩子。

三是請老師幫你與孩子溝通聊天,讓孩子突破自我困撓,好學上進有自信。

因為此狀態的孩子已經不信任家長了,天底下任何人都不會發自內配合自己不信任的人,家長無論怎樣對孩子好,孩子都不會買帳。

需要時聯糸,祝福你。


婚姻家庭心理通


其實男孩子初中抽菸喝酒已經成為一種普遍現象,我妹上初中,她和我說他們班大多數男生都抽菸,有一個學習很好的男生竟然也抽菸。

他們這個時候你說什麼都是聽不進去的,無論是打罵還是溝通,他們都覺得自己了不起,大人管不了。

即便這樣,家長是最瞭解自己孩子的,可以根據孩子的性格特點,多陪孩子,控制零花錢,週末帶他出去玩,去好的學校啊,展覽啊,博物館啊,圖書館啊,遊樂園啊逛一逛,杜絕和壞孩子交流,千萬不要堵,打罵他,搞的孩子什麼也不跟家長說,那時候溝通就困難了。

在學校的時候家長也要勤和老師溝通,如果本質上不是壞孩子,過了這段時期就好了。沒有必要太擔心了,就怕孩子真的學壞了。


未成熟的法學旺



歐陽狗蛋蛋


叛逆期是指青少年正處於心理的過渡期,其獨立意識和自我意識日益增強,迫切希望擺脫成人(尤其是父母)的監護。他們反對父母把自己當小孩,而以成人自居。為了表現自己的“非凡”,他們也就對任何事物都傾向於批判的態度。

以上是對叛逆期的定義。其實也就是小孩向成年人過度的一個時期。每一個成年人都是從小孩長成大人的,但是一般他們都忘記了。所以在我看來,如果你想正確引導自己的孩子安全度過叛逆期,還麻煩各位大人,回想一下自己的叛逆期,回想一下您也曾經年少。對待叛逆期的孩子,就像治理河水氾濫一樣,只能疏不能堵,否則會引起更大的逆反心理。

以下是我的一些拙見。

在保證他不殺人放火犯罪的前提下

不要去遏制他叛逆的

不要去打罵他

不要偷看他的日記

不要試圖勸阻他不抽菸喝酒以及小小的打架鬥毆

不要禁止他早戀

不要告訴他這也不許那也不許

不要禁止他玩遊戲

……

不要阻止他一切正常合理的叛逆行為

最好是父親肩負起正確引導叛逆期孩子的重任

要跟他一起抽菸

要跟他一起打遊戲,並且贏他

要跟他一起聊自己喜歡的男孩和女孩,併為他出謀劃策

要參與他的小團體

要跟他的小團體一起喝酒並且把他們都喝倒

要跟他稱兄道弟

要把他當成大人,要把自己當成孩子

……

做這些不是為了助紂為虐,還是為了讓他跟你敞開心扉,這樣你才能知己知彼,並潛移默化的引導他。如果以父母的身份教育他,那一開始就站在了他的敵對面,他會拒絕跟你交流,甚至反感所謂大人講的一些所謂的大道理,會造成他們更大的叛逆。

每個人都年輕過,叛逆過,青春期就要有青春期的樣子,既然無法阻止它發生,那麼父母要做的就是與孩子一起度過叛逆期。

每個成年人,每個父母都要記得我們曾經也是小小少年,你看我們也沒有多差,對不對。叛逆期不可怕,可怕的是我們忘記了我們曾經在叛逆期有多討厭父母怎樣教育我們的。

叛逆期孩子做的事情不會太好,但也不會太糟糕,別讓你的教育適得其反就行!



大話英語醬


這孩子不僅是叛逆表現的問題,已染上了不少惡習,而且不是突發,是比較長久,究其前期根源,家庭教育有嚴重失職,方法上也有重大失誤,才會出現如今的結果。關鍵是現在該怎麼辦?看來和風細雨的循循善誘,己很難湊效了,提點建議作參考。1,寬嚴並重,要鼓勵表揚,也要嚴勵懲處。

2,斷奶斷糧,斷決買菸買酒的資金來源,只保證吃飽穿暖,必要的學習費用。

3,必要的艱苦鍛鍊,體力勞動鍛鍊,停止一切享樂待迂。

4,父母起好示範作用,既要平等交流,又要樹立一定的權威。在不同場合,扮好自己的角色,起到應有的正面作用。

5,夫妻唱好同臺戲,目標一致,不負短,不爭執。

6,加強與學校聯糸,和老師及優秀同學共同配合,做到校內校外,課內課外,不留空白。

7,不急燥,不急於求成,允許孩子有反覆,父母不能有反覆。抓住小的點滴進步,要表揚,鞏固擴大。


小貓鬍子103240101


這番描述性的提問,既有對孩子不良行為的反感,也有對問題的“診斷”——逆反,落腳點是成績下滑了。如果孩子成績沒有下滑,說不定所有的問題都不是問題。而且,這個提問是在通過頭條要答案,要處方:“怎麼辦”。對這個問題,郭老師的建議是:

1.用發展的眼光、成長的眼光審視孩子的行為,而不是帶著評判小題大做,帶著否定試圖阻止。試問,這些現象如果發生在鄰居家孩子身上,你怎麼看?曾經有家長因為孩子類似的行為求助,我問家長:你中學時偷偷抽過煙嗎?很多時候,孩子們類似抽菸喝酒等類似行為,是帶著好奇、嘗試的心理體驗一下而已,家長過分關注,興師問罪,反而激起孩子抗拒意識,此時堵不如疏,淡化、漠視,不要因為過度約束強化這類行為。

2.從孩子成長環境找原因。孩子的不良行為,多數是模仿學習習得的,抽菸喝酒打架跟誰學的?如果家長有抽菸喝酒的惡習,夫妻之間經常用打架的方式解決問題,家庭解決問題的模式就是打架,孩子抽菸喝酒打架就不足為奇了。

3.就所提問題判斷,似乎孩子原來學習成績不錯,抽菸喝酒打架也是剛剛發現。如果是這樣,就要從最近家庭、學校環境變化尋找原因,從家長近期與孩子的關係發現問題:孩子遇到困難和挫折了?孩子有壓力嗎?被家長或老師冷落了?和家長的交流少了?如果孩子的變化是因為家長與孩子相處模式的變化引起的,家長就要注意調整自己的方式。

4.對孩子的不良行為,一定在萌芽狀態採取措施加以糾正。分析清楚問題出現的原因後,就要因人而宜,採取果斷措施解決。一般來說,對進入青春期的孩子,以同性家長私下溝通為佳,但溝通時不要以家長身份壓服,不要試圖批評教導,而應創造平等平和的環境,不迴避問題、瞭解孩子的感受,和孩子分享家長自己相似的經歷,以輕鬆愉快的方式,解除孩子的牴觸情緒、恐懼心理。如果孩子是那種不撞南牆不回頭的性格,家長甚至可以和孩子一起體驗:比如主動邀請孩子喝酒,一起喝醉一次!沒有了神秘感,孩子也就失去了偷偷嘗試的動力。

5.注意瞭解孩子的交往情況。如果孩子突然出現了不良行為,而且是跟身邊朋友學的、或者被迫的,就要在和孩子溝通、取得一致意見的基礎上,通過按時接送孩子、請老師加強關注等方式,隔斷孩子與不良少年的聯繫,壓縮被影響的空間和時間。

6.孩子學習成績偶爾下降,家長不要大驚小怪如臨大敵,更不要反覆強調、暴露焦慮情緒,也不要因此把所有的不足和缺點都集中在一起“算賬”,責備孩子,而要就事論事,和孩子一起尋找原因、尋找遺漏的或掌握較差的知識點,讓孩子能夠安全安心放鬆地學習。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