黃埔軍校畢業相當於今天什麼學歷?

cssd川蜀時代


黃埔軍校學制只有半年,僅僅是個軍事速成培訓學校。有人說黃埔軍校相當於中專,但中專一般也是要學習一兩年的。黃埔軍校放在現在,大概相當於北大青鳥、藍翔之類的培訓學校,是沒有學歷的。黃埔的畢業證,只能算是個培訓證明。

黃埔軍校的軍事教育水平是很有限的。有人說它能與西點軍校之類的世界名校相比,這絕對是胡扯。放在國內,北洋那邊的保定軍校、陸軍大學都能吊打它。。

保定軍校是要求報考學生經過5-7年的陸軍小學、陸軍中學教育,並經過半年至兩年的隨軍實習。有了這麼雄厚的軍事基礎,學員們還要在保定軍校學習兩年 。也就是說,保定軍校畢業生要接受7-9年的軍事教育。黃埔軍校招生時,完全不需要學員有任何軍事基礎,僅靠在校的半年時間,學生們能學習多少軍事知識呢?況且黃埔學生還要抽出很多時間接受政治教育。

保定軍校的校長大多都是日本陸軍士官學校畢業的高材生,比如蔣百里等。而黃埔軍校的校長蔣介石,自稱畢業於日本陸軍士官學校,但實際上是學歷造假。他畢業於東京振武學校,這是一所軍事預科學校。

黃埔軍校的特色在於政治教育,早期學生們是同時學習馬列主義、三民主義的。而且孫中山、蔣介石等成功的向學生們傳遞了大無畏的革命精神。這種精神是比軍事水平更重要的。早期的黃埔學生,在戰場上都是英勇無畏、不怕犧牲。這種革命精神彌補了軍事水平的不足。再有經驗、知識的老兵,也打不過不怕死的學生兵。

早期的黃埔學生還趕上了蘇聯大規模援助國民黨、國共合作、北伐戰爭,以及軍校校長蔣介石的飛速崛起等機遇,所以能夠出現很多名將。


國史拾遺


黃埔軍校當時的報考條件為:年齡必須在18歲以上,25歲以下;必須是舊制中學畢業,或與中學相當程度之學校畢業;營養狀態良好,強健耐勞,無眼疾、花柳病等疾病;能瞭解國民革命的奮鬥目標,或者能接受“本黨主義”,有“本黨黨員”介紹的革命青年。


黃埔軍校的前幾期學制都比較短,和一個短期的培訓班無異。這樣的學歷放在今天估計就是一個專科生,當然了這個“專科生”的含金量還是比較高的。在報考黃埔軍校前,如胡宗南、黃維等就是一名教師。除此之外,也有許多大學畢業的報考黃埔軍校,如黃埔四期的張靈甫就是北京大學歷史系畢業,黃埔二期的邱清泉也是正兒八經的本科畢業生。


黃埔軍校從第七期開始,學制改為了三年,第一年為入伍生教育,第二三年為學、術教育。三年的學制相當於現在的軍校。因此,搬到南京後黃埔畢業生相當於現在的本科生學歷。


歷史軍魂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黃埔軍校入學要求中學學歷,最低必須初中畢業。

在今天看來,初中學生似乎沒什麼。

當那是上世紀20年代,農村男人百分之七十五不識字,農村女人百分之九十五不識字。

所以,當年的初中生相當於今天的高中畢業生。

而前四期黃埔因戰爭問題,訓練時間較短,主要是在實戰中學習軍校知識,一般也就1年左右時間。

即便如此,黃埔軍校畢業生大體相當於今天的軍校本科生。

需要說明的是,黃埔生比今天的軍校本科生牛逼多了。

前4期還在學習期間,就參加了一系列作戰。理論學習不過幾個月,其他全部是戰爭大學。

黃埔一期入校生499人,加上後編入一期的湘軍講武堂保送生158人、四川保送生20多名,共約700人,成功畢業的645人。由於這些畢業生全部被編入黨軍教導團和後來的黨軍第一師,投入徵東和討伐劉、楊之戰。在這些殘酷的戰鬥中,許多一期生以普通士兵或低級軍官、士官身份戰死。直到北伐前夕國民革命軍擴編為8個軍,一期生才相繼走上部隊(團)長官崗位。

一期生係為軍校創辦所準備的生源,因此大多持有各地國民黨重要人物的介紹信,政治上過硬且許多人有上層背景,畢業後或”朝中有人“或”下家有路“,找到”快速上升接口“的概率要更高。但一期生也有一期生的問題,就是文化程度不太高,來源複雜,許多人後來被證明並不適合從事軍事,歲數相差也比較大(最老的曾擴情放棄地方軍上校團長身份入校,入校時已滿30,胡宗南年近29,而徐向前、陳賡等才20出頭)。

作為最早的黃埔生,一期生在北伐期間就普遍成為團、營、連主官,犧牲多,升遷幾率也大,在國軍中如果倖存且運氣不太壞,逃臺前很多能升到中將,其中的胡宗南更成為大陸時期國軍黃埔生唯一的上將(雖然只是個上將銜中將)。

一期生中固有胡宗南、賀衷寒、李默庵、宋希濂、桂永清、關麟徵、杜聿明這樣擔負重任且官運亨通的,也有任宏毅、成嘯松、朱耀武、孫天放、關鞏固這種活得很長命、卻要麼30年前後就當了少將到49年還是少將,要麼國軍都快逃臺了才勉強從上校晉升少將的倒黴蛋,且走運和倒黴者(指倖存下來的,不算很早死了的)比例相差不多。

究其原因,一期生後臺硬,政治可靠,上位早,這些是”加分因素“


薩沙


不能以學歷來衡量,有的答主說是軍事中專,已經說的很準確了。然而中專生為何救了中國?因為俗話說實踐出真知,因為他們的軍事實力都是實打實在實戰中打出來的。

黃埔軍校當時是1200人裡要350人,這個錄取率說真的已經是很高。就現在這個錄取率基本上重點小學的錄取率都比這個要低。再說進入黃埔軍校之後學什麼,先明確一點,黃埔軍校前五期基本上都只上半年到一年。

再加上當時那個年代亂啊!特別亂,那些亂七八糟的事情加在一起,可以說真正讓學生學習的時間還是挺短。這跟軍校教學時間短確實有著一些關係。當時那個年代不太平,真的沒有這麼多的時間給你去學習一些東西。經常是剛學了沒有多長時間,就必需要上戰場。

當時學生的知識水平普遍都很成問題。畢竟在當時的環境中吃飽喝足是首要目的,能活著就已經很好,誰還有那個閒工夫去練習寫字讀書。雖然有知識水平高的,但是更多的是很低的那種。而且有很多是當了幾年兵之後再去上的課,槍是玩的很溜,但是要說筆,那就真的是算了吧。

▲黃埔畢業書

一個字都不認識,教的東西基本上都是最淺層的。尤其是第一期基本就是有什麼學什麼,什麼都教。一直到了第四期才有了一個正正規規的課程標準。當然了標準也是最低級的那種標準,放在現在可能真的是連小學生都比不上。

如果對黃埔軍校有什麼幻想的人基本上就可以放棄了,因為那個地方的軍事教學水平是真的不高。就是草臺班子的那種,拿到今天的話……。可能小學要是敢這麼教,家長都要直接投訴。知識教育水平不高,軍事水平也不怎麼樣。

黃埔軍校教的東西,也就是咱們現在軍訓的水平,不能再多了。雖然當時條件不怎麼好,學生的素質也不高,但黃埔軍校就硬是教出來一批非常優秀的學生。這不能不說是一件很神奇的事情啊!


那是不是當時畢業的軍校生放在今天就是最初級的級別呢?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呢,我要是真的都列出來的話,那基本上和把黃埔軍校前幾期畢業的人的名字都抄一遍區別不大。

黃埔軍校在國民黨這邊的地位簡直是超然的,甚至還專門有一個系叫黃埔系。而且在國民黨那邊有重要的地位,這就相當於什麼呢?相當於現在的大學生從這個學校畢業以後就有一個大公司搶著要,給的待遇一級棒,而且還特別受老闆器重。

試問現在這個社會哪個普通大學能給出這樣的就業情況,基本上就沒有。不要以為黃埔軍校就是在國民黨這邊吃香,共產黨這邊也有不少黃埔軍校畢業的人。開國元帥裡就有5個是黃埔軍校畢業的。


其他上將中將更是多,要是再把犧牲的也加上,說半壁江山可能確實是有點誇張,但絕對要比三分之一多。不過有一點,黃埔的軍校生犧牲的人也特別多。前五期裡的學生有30%永遠的長眠在了那片土地上,這不是黃埔軍校教的不好,而真是他們教得好表現。

從知識層面上來說,可能現在的小學生都比他們學的多。從軍事層面來說,可能咱們大學生軍訓都比人家練的多。但是在那個時代軍校當中畢業的學生都有著好的發展,可以說沒有黃埔軍校就沒有後來國民黨的軍事班子,這件事一點也不誇張。

並且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基本上就是沒有當漢奸,可以戰死但絕不妥協。在那個特殊的年代,黃埔軍校的成立可以說是當時時代進步的標誌,和現在比不了,也確實沒有可對比的地方。


“尊敬的讀友,感謝您的閱讀,咱們下篇文章再會”


史之策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一個最著名的軍校之一,曾經是KMT政府的中央直屬軍校,在這個學校裡誕生出了國共兩黨一系列優秀的軍事人才。

僅中共這一邊就有很多高級將領從這裡走出來,其中周恩來就曾擔任黃埔軍校的政治部主任,而劉伯承,葉劍英,聶榮臻則曾在軍校任職,徐向前,林彪也都是出身與黃埔軍校,KMT序列的高官和將領則更多,在這裡就不一一序列了。

可以說黃埔軍校師生在走出學校之後,幾乎左右了近代中國的主要歷史進程,由此可見這所學校的威名赫赫。

黃埔軍校在創立之初級別並不高,只能算是地方軍閥旗下的一個軍事指揮培訓機構。

孫中山在一起開始創立黃埔軍校的原因,實際上還是源於與第一次北伐後,與北洋袁世凱爭奪民國首任總統失利之後,才開始有這個念頭的。因為孫中山在這一斗爭過程中,發現如果自己的政黨沒有相應的武裝保衛的話,那麼不管做什麼事情會限於被動。


有鑑於此孫中山最終下定決心,改變革命軍隊派系混亂的局面,設立屬於自己的軍事訓練組織,以此為基礎建立屬於自己的軍事武裝。

因此在在1924年,孫中山在中國共產黨和蘇聯的幫助下,在廣州東南的黃埔島建立了一所陸軍軍官學校,後該校因島為名,史稱“黃埔軍校”。

雖然這個學校將星雲集,但是在一開始這所學校的入學門檻並不高。

黃埔軍校在建校之初,其實入學門檻並不高,一般要求是初中學歷,能夠熟練讀寫交流、長相端正即可入學。如果按照我們今天的入學標準來看,黃埔軍校的學歷水平大概也就是在中專左右的學歷,連大專都算不上。

但是此中專非彼中專,同樣的學歷放在不同的時代其價值是截然不同的,今天的我們看待一箇中專學歷,很顯然會認為這是一個比較低的學歷,僅次於文盲。但是在差不多一百年以前,這樣的一個學歷就是一個很了不得的學歷了。

在上世紀2~30年代,知識對於普通大眾來說,是一個非常奢侈的東西,當時的全中國4.5億人口中,幾乎有99%都是文盲。絕大多人連自己的名字都不會寫,能熟練的書寫,可以通讀報紙,在當時就可以當得起一個“先生”的稱呼,就可以算是一個知識分子了。

因此在那個年代,一個學生能夠上完初中,並可以順利靠近黃埔軍校,就足以證明這個人的文化素養在當時是頂尖水平。如果從這個層面來考慮這個問題的話,那麼當年的黃埔軍校畢業生的學歷水平,恐怕要比今天的博士後的價值還要高得多得多得多得多。


落下m


“升官發財請往他處,貪生怕死勿入斯門”

這是黃埔軍校校門口的對聯,黃埔軍校培育出眾多傑出將領,1924年建立,校名是“中國國民黨陸軍軍官學校”,蔣介石任校長,至於有人提問黃埔軍校畢業之後相當於什麼學歷,其實這些都不好做比較,很多都是強制比較,在這裡可以借花獻佛,將幾個網友的觀點給大家看看。

△黃埔軍校

網友一

這位網友的觀點是能力比學歷重要得多,黃埔軍校畢業生的頭銜比任何學歷、任何名頭都大,畢竟黃埔軍校出來的畢業生總體能力還是有目共睹的,如果非要對學歷進行比較,那麼從黃埔軍校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專業科目及學習的時長來看,在黃埔軍校畢業頂多只能算作我們今天的中專水平學歷。

△中專學歷


甚至還有那些短期培訓班的學生可能連中專學歷都算不上。而黃埔軍校入學生都有一定文化水平的,多半是有初中和高中的學歷。

網友二

這位網友認為國民革命軍中普遍都是大字不識幾個的,但是對封建舊制度很是反對,很多人想通過革命改變自己人生現狀。

這些士兵、軍官中優秀人才的文化及軍事基礎知識普遍比較薄弱,雖然有些人有文化基礎,但是不多,所以就必須接受系統性地全面繼續教育、學習。

△黃埔軍校畢業

黃埔軍校就是這樣應運而生,但是如果在這裡畢業之後就拿到本科、碩士的學歷,這樣的學歷成就似乎來的也太簡單了,時間又短,黃埔軍校畢業最多也就中專、技校學歷比較合適,但是軍事能力肯定是很強的。

網友三

黃埔軍校畢業算什麼學歷很難界定,黃埔軍校當時主要以陸軍軍官培訓為主,培訓時間又不長,也就半年左右畢業。

現如今拿個小學畢業證還要六年呢,學的知識不一樣,現如今學歷大多都是德智體美多方面發展,比如要拿到大學畢業證,學的專業也各不相同,而黃埔軍校的畢業生大多都是培養軍官的,也就是說培養他們帶兵打戰的能力,都是短時間培訓的,實在不好比。


網友四

黃埔軍校畢業相當於國防大學將軍或者中央黨校省部級學歷畢業,甚至個別品學兼優相當於政治局委員高級班畢業,怎麼也得是是大學學歷。

網友五

從黃埔軍校不同時期、不同類別的專業科目及學習的時長來看,黃埔軍校畢業生撐死相當於中專水平學歷,有的甚至還沒有,雖說黃埔軍校入校生有一定的文化水平,但是也不能說進了黃埔軍校就學歷相當於現在的大學學歷了。

在那個年代,讀過多高中的都很少,接受的知識普及也有限。

綜上所述,黃埔軍校畢業生相當於如今的中專學歷呼聲最高,但是軍事指揮能力肯定是很強的。


羽評郡主


我是兵說,我來回答!

黃埔軍校大致相當於現在的國防大學。在當時中國各地遍佈講武堂的時候,黃埔軍校的創立可以說具有劃時代的意義。因為它是真正為了國家和民族培養軍事人才,而不是為了某個地方軍閥服務。從黃埔軍校畢業的學生,與今天的國防大學學生當然有重要區別,但兩者有個相同點,那就是一個時代的最高軍事學府。

在軍閥割據、外敵入侵的情況下,許多有志青年紛紛參軍入伍,希望奉獻力量挽救國家,投考軍校成為最優的選擇。當時報考黃埔軍校的學生非常多,素質也很高,不乏清華、北大這樣的名校學生。黃埔軍校在選拔學生上也有一套嚴格的標準,比如文化、體格包括身高等,還需要進行選拔考試。學生的高素質和學校的嚴格培養,共同打造了黃埔軍校的傳奇。

1924年黃埔軍校建立,一共開辦23期,為國共兩黨培養了數萬軍事人才。在長期的戰爭中,大部分黃埔畢業生犧牲在戰場上,當然也有少部分人做了漢奸。有的人說黃埔軍校就是一個“專科”,我只想說你見過對國家和民族作出過如此重大貢獻的專科嗎?


兵說


作為中國歷史上最好的軍校,前面有人說黃埔軍校學制半年到一年,相當於今天的中專,是很草率的一個結論。學制時間上,英國,香港很多研究生項目都是半年到一年,更何況還有各種MBA,EMBA項目,黃埔軍校至少相當於巔峰期的英國一年制的研究生,精華的EMBA。

現在別說中專,就是博士都面對著極大的就業壓力,如何能與黃埔軍校放在一起對比。前兩天一個博士同學畢業要找工作,他自己有些感慨博士工作不好找:高校飽和,特別是在北京要進大學是很困難的,而進入社會,既有當前就業寒冬的壓力,又有博士上不成低不就歲數還不小的嚴峻現實。

黃埔軍校1924年建成,在那樣一個國破山河,外敵入侵,軍閥割據的歷史場景下,孫中山國民黨和蘇聯共同建起的黃埔軍校,吸引了無數有志青年,年僅30歲的蔣介石任校長,那是準備拯救山河的青年,意義完全不同。

黃埔軍校對後來的歷史進程產生了巨大影響,抗日戰爭,解放戰爭中的一批將領都是出自黃埔,像國民黨將領何應欽,胡宗南,杜聿明,王耀武等,包括軍統頭子戴笠都是黃埔出身,對蔣校長是馬首是瞻。像開國十大將領的林彪,徐向前都是黃埔出身。

試想,如果沒有黃埔軍校,歷史會發生什麼變化?歡迎在下方留言討論。


老李有刀


學歷頂過屁用,能力才是第一,毛主席沒上過黃浦軍校,敵進我退,敵駐我擾,敵疲我打,敵退我追,四渡赤水,山重水複疑無路,柳暗花明又一村。粟裕戰神也沒有上過軍校,韓先楚,許世友,陳錫聯,鄧華……不勝枚舉


桃源中人59427668


黃埔軍校是中國近代最為著名的軍事學校,培養了一大批傑出的軍事將領,在當時中華民族陷於生死存亡的緊要關頭下,無數懷揣救國理想的熱血青年走進了這所學校。

黃埔軍校生源

招生人群:全國各地綜合素質很高的青年學子,但是大多都是沒有實戰經驗的知識分子。

招生年齡:年滿十八週歲,二十五歲以下。

招生學歷:學生學歷要達到當時的中學畢業或者與中學相當程度的學歷。

黃埔軍校作為大革命時期的產物,培養出大批的軍事人才,但是由於革命的需要,很多學生也僅僅接收的是短暫的速成教育,真正讓他們功成名就的是在"黃埔精神"的引領下,在無數次槍林彈雨的戰場中拿命拼出來的,出於這方面的考慮,個人認為可以比肩國防科大畢業生的學歷,你認為呢?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