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如今越來越多的人選擇出國留學,CCG主任王耀輝表示,中國留學生現在呈“大進大出”的狀態,每年大概有60萬學生出國留學,有50萬的留學生都會選擇回國就業。

那麼這批迴國的留學生在國內的現狀怎樣呢?中信銀行的《2018出國留學藍皮書》中的內容或許能夠為我們解答這個問題。

《2018出國留學藍皮書》由中信銀行出國金融專家團撰寫,中信出版社出版,美國睿達思管理諮詢有限公司負責數據採集和調研,百度集團提供網民搜索大數據支持。通過歷時6個月,對海內外5000餘個樣本的分析整理,形成對留學市場的整體研判,及國內留學中介排名,同時通過對海外樣本學習、生活、心理,以及就業的研究,全面、立體地展示了留學生活的全貌。為留學家庭做出理性選擇提供價值參考。

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一、回國就業是絕大多數留學生的選擇

在調研的尚未工作的學生中,計劃回國就業的學生較選擇海外就業的略多;而在已經工作的學生中,計劃回國工作的佔多數。

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據教育部數據顯示,截至2016年年底,我國留學回國人員總數達265.11萬人,留學學成後選擇回國發展的留學人員比例由2012年的68.3%增長到2016年的79.4%,達到43.25萬人。而從2015年開始,留學歸國人員數量增速開始反超當年的出國人員數量增速,這意味著以前選擇在國外工作的留學人員也逐漸開始選擇回國。其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國經濟的平穩高速發展為留學生創造了更多的工作機會,同時新興行業迅速崛起,國內發展前景甚至超過國外;另一方面則得益於近年來我國人才機制的改善,歸國留學生能夠充分發揮所長,這也推動了國內對海外人才強大的“人才磁鐵”效應的形成。

此外,隨著80後、90後逐漸走上社會舞臺,他們的社會責任感和家庭責任感也逐漸突出,不少海外學子都表示,想要把自己所學的知識和理念融入祖國的發展中。部分國家在就業機制上對於留學生的排斥依然存在,它們收緊了對國際學生的工作簽證政策,尤其是美國、英國、加拿大等留學大國,這也是留學生選擇回國就業的原因之一。

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在海外就業的主要壓力來源

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回國內就業的主要壓力來源

據2017全球化智庫(CCG)與智聯招聘發佈的《2017海歸就業創業調查報告》顯示,現階段70%的留學生為獨生子女,日漸年邁的父母依然是他們內心難以割捨的牽掛,他們更渴望回到父母身邊。

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二、海歸們月薪究竟如何

近兩年,國內媒體時常報道這樣的文章:“花費百萬留學,回國工資僅3000”……誠然,出國留學的花費絕對不低,挺特別是在英美這些留學熱門國家,根據《2017中國出境留學生消費報告》,中國留學生每年消費規模至少3800億元以上,留學四年的所有費用加在一起100萬也不是很誇張。

但實際上,與國內應屆畢業生相比,海歸應屆生還是有不小的優勢:

《2018海歸人才生態報告》中,121名畢業於2018年的海歸做了訪談。

報告顯示,在薪金方面,學歷越高薪酬就越高,其中超四成的海歸博士初職月薪在1.5萬以上。2018年,海歸應屆生獲得的平均薪資比國內同等學歷的應屆生平均高出17.2%。在高薪人群比例方面,海歸優勢更為顯著。

BOSS直聘人才大數據顯示,有26.3%的海歸畢業後在國內首份工作薪資在1萬元以上,較本土應屆生高出2倍,有4.2%的留學生首份工作薪資突破2萬元,較國內比例高出3倍。

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薪資成長方面,海歸與同等學歷的本土人才之間的薪資差異呈現出先降後升的趨勢。

工作前3年,海歸的薪資優勢逐年遞減,海外教育背景在職場初級階段可能起到敲門磚作用,在其後的職業成長中,工作經驗和職位對薪資的影響權重更高,教育背景因素會被稀釋。

不過從中長期看,具有留學背景的人才仍能獲得更高的薪資回報率。當工作經驗超過8年時,海歸的薪資優勢開始明顯提高,43.2%的人能夠獲得2萬元以上的月薪,較本土人才高出近30個百分點,而工作經驗達到10年時,這一優勢更為明顯。

留學生回國過得不好,薪資低?事實證明海歸仍然很吃香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