曹操封關羽為“漢壽亭侯”,為何關羽最終都一直以漢壽亭侯自居?

諾壓壓壓壓壓最有愛的說丶


漢壽亭侯並不是曹操封的,雖然此時曹操的權力比皇帝還大,但面子上的東西還要注意,封侯這種事都是曹操報上去,然後漢獻帝蓋個印發布,美其名曰皇命。

漢朝爵位的級別很多,單是侯爵,就有關內侯和列侯之分,列侯高於關內侯,可世襲,又因封地大小分為縣侯、鄉侯、亭侯。

通常鄉侯和亭侯都會叫全稱,如某某鄉侯,某某亭侯,而縣侯則可以簡稱為侯。關羽肯定不是縣侯,因為此時曹操的爵位也才是武平侯,曹操集團只有他本人是縣侯,其他如于禁是益壽亭侯,樂進是廣昌亭侯,張遼甚至只是關內侯。

關羽作為一個降將,高過於禁等人是不合理的,所以他的爵位應該是漢壽亭侯,至於他的封地在哪,不清楚。

儘管是亭侯,但關羽是封了侯的,還是東漢朝廷封的,直到十幾年後劉備進位漢中王,劉備集團中,關羽的爵位含金量也是最高的,因為是經過皇家認證的。而等到劉備稱帝時,關羽已經去世了,他沒趕上,不然爵位肯定升級。


平沙趣說歷史


關羽的“漢壽亭侯”可不是曹操封的,是時任司空的曹操,向漢獻帝上表,由漢獻帝封的。

可千萬別小看這個漢壽亭侯,東漢的爵位沿襲西漢及秦朝的二十等爵位制,但增加了等 級,爵位最高的依次是王、公、侯,其中王和公是用來封皇子,普通人封不上,當然曹操是個例外。

侯爵位已經是第二十級爵位,侯又分為列侯和關內侯,列侯大於關內侯,列侯有封地,而且可以世襲,關內侯沒有,列侯根據食邑大小又分為縣侯、鄉侯、亭侯,關羽就是封在漢壽這個的亭侯,並且有封地,封地有一亭或數亭。

關羽的爵位是第二十級列侯爵位中的亭侯,而且這個爵位跟官職沒有關聯,只有有功勞之人才能受封列侯。

關羽這個爵位有多牛,常例說明:200年前後,當時的劉備陣營,劉備的官職是左將軍領豫州刺史,爵位是宜城亭侯,與關羽地位一樣,而且劉備陣營只有劉備與關羽有爵位,其它人都沒有。再看曹操陣營,曹操本人官職司空,位列三公,但爵位是費亭侯,跟關羽處於同等地位,曹操手下於禁官職是裨將軍,爵位是益壽亭侯,也和關羽同等地位。張遼官職中郞將,爵位關內侯,低於關羽的漢壽亭侯。徐晃官職裨將軍,爵位都亭侯,和關羽同等地位。

雖說當時關羽在曹操陣營官職是個偏將軍,是將軍職位中最小的,但爵位已經和曹操處於同等地位,而且是大漢皇帝漢獻帝封的,如此榮耀,關羽當然自豪。

關羽在公元200年就受封漢壽亭侯,19年後,劉備進位漢中王,當時劉備陣營得到漢獻帝封爵位的只有三個人,劉備、馬超、關羽,而張飛的爵位是劉備封的,理論上劉備沒有資格封張飛爵位,即使封了,也不如關羽的漢壽亭侯含金量高,因此關羽一直保留漢壽亭侯的爵位,直到219年去世。

正因為關羽如此看中大漢皇帝封的漢壽亭侯,因此不在意劉備的加封,一直以漢壽亭侯的爵位自居,而且關羽一生忠勇,這也從側面說明關羽忠於漢室。


一國之君歷史研究


近日有網友提問:經過曹操的舉薦,關羽獲封“漢壽亭侯”。按說曹劉兩家本是對手,關羽為什麼千里走單騎離開曹操後,仍以漢壽亭侯自居?這似乎有點不合常理。

1、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爵位

要回答這個問題,首先讓我們來看看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什麼爵位。關羽,漢壽亭侯,死後追封“壯繆侯”;張飛,先封新亭侯,後封西鄉侯;馬超,先封都亭侯,後封阨鄉侯;黃忠,封關內侯,死後追封“剛侯”;趙雲,封永昌亭侯;死後追封“順平侯”。

需要說明的是:劉備的五虎上將都是從亭侯開始起步的;張飛、馬超在蜀漢立國後提升一級為鄉侯;黃忠至死只是關內侯,趙雲至死只是個亭侯,他們二人死後追封的只是諡號爵位,沒有實質意義;關羽、馬超的亭侯均是東漢朝廷冊封的。

2、關羽的亭侯爵位其實不低

按照漢制,軍中侯爵以小到大依次為:關內侯、亭侯、鄉侯、縣侯。在漢朝,通過軍功獲封其實非常難,飛將軍李廣終其一生沒有封侯,其子李敢霍去病出戰,出生入死獲封關內侯;曹操的祖父曹騰,則是漢桓帝時獲封的費亭侯。

關內侯、亭侯的門檻相對較低,而鄉侯、縣侯若非皇帝格外賞識或建有奇功,是非常難以獲得的。因此關羽獲得的亭侯,爵位其實不低。而且和張飛、趙雲、黃忠不一樣,這些人的爵位是由劉備蜀漢政權冊封的,關羽的爵位是在朝廷皇帝那裡“備案”的。

關羽千里走單騎離開曹操後,仍以漢壽亭侯自居,其實與蜀漢政權的立國之本一脈相承的,即忠漢、忠君,用的是漢朝皇帝的冊封。雖然有曹操的舉薦,但授爵的是漢朝皇帝,跟曹操並沒有關係。

3、關羽為何被追封“壯繆侯”

關羽死後被追封“壯繆侯”。關於“繆”的讀音,自古就引發了很多爭議,並直接影響到這個諡號是醜諡、惡諡還是好諡的判斷。

持正面看法的人認為,“繆”與“穆”音同甚至就是同一個字,而“佈德執以曰穆,中情見貌曰穆”,推行道德而主持正義叫“穆”,內心所想表露於外叫“穆”。

持反面看法的認為,“繆”雖為多音字,但均不讀“穆”字音,正確讀音為miù,而名與實爽曰繆,就是名與實不相符叫“繆”。

根據記載,周武王在牧野之戰中有大功,死後安葬時周王朝制定了諡號法則。這個法則被後朝後代所沿襲,其中對於“穆”、“繆”均有明確的解釋和說明。

關羽的“壯繆侯”稱呼,真實反映了劉備和蜀漢文官武將對關羽的評價。其實,直到明朝之前並沒有人認為不妥。

但明清兩代,關羽被推崇備至直至神化,按照國人的習慣,既然“武聖”都是“聖人”了,就應該沒有任何缺點,應該是完人,因此對於“繆”字的解讀開始推陳出新,並推翻了前人的說法。


指動濟南


屯土山關公約三事,其中一條就是:降漢不降曹。

曹操奏請天子,封關羽為漢壽亭侯。

關羽、張飛經常說的一句話就是,我大哥是漢室宗親。

在關羽心目中,劉備是匡扶漢室的。

但其實劉備不是,劉備和曹操、孫權一樣,都是想割土裂疆,自立為王。



夏侯惇、夏侯淵、曹仁、曹純等人,是曹操的私臣,而不是漢臣,這一點,和荀彧不一樣,荀彧是漢臣,而不是曹操的私臣。

關羽和張飛,雖然都跟著劉備,但是,二人的政/治目標是不一樣的。

張飛,是劉備的私臣,不管劉備做什麼,張飛都會跟著劉備。

但是關羽不一樣,雖然關羽也跟著劉備,但是在關羽心目中,自己是漢臣。

關羽跟著劉備,是因為劉備是漢室宗親,關羽跟著劉備是準備匡扶漢室的。

但是,劉備和關羽想的不一樣。

劉玄德自立漢中王。

關羽很鬱悶,劉備自立為王,其實是僭越,是“不臣”的表現。

關羽不能直接指責劉備,關羽不願意傷害桃園結義的感情。

於是,關羽發動了“襄樊之戰”,主動進攻曹操,向漢室表明自己的忠心。

其實,關羽發動襄樊之戰,根本沒有得到成都的允許。關羽是自作主張出戰,所以,當關羽要求孟達、劉封增兵援助自己的時候, 劉封、孟達直接拒絕了。



呂子明白衣渡江,關雲長敗走麥城。

馬忠設伏,捕獲了關羽。

關羽被殺,關公成聖。

關羽之死,雖然不能完全說是劉備的責任,但劉備對關羽顯然是不滿的。

襄樊之戰打了大半年,成都方面沒有一點動靜。雖然漢末通訊不方便,但是,半年的時間,信使就是滾著走也滾到程成都了。

唯一的解釋就是,劉備放棄了關羽,劉備放棄了荊州。

關羽之死,是為了自己的理想信念而死:身為漢臣,雖不能振興漢室,卻要為漢室馬革裹屍,死而後已。

因此,雖然關羽掛印封金,過五關、斬六將而走,但是一直念念不忘自己是“漢壽亭侯”。


王俊傑猛


漢末三國的列侯從低到高分成四類,分別為亭侯,鄉侯,縣侯,郡侯。

關羽的漢壽亭侯是最低一級的有封地的列侯,僅比關內侯稍強。關羽之所以很拿這個亭侯當回事,主要有以下三個原因。


1,憑戰功贏來的東漢中央給的正牌侯爵。公元200年關羽萬軍之中刺顏良於馬下解了白馬之圍,曹操代表漢室朝廷冊封關羽。乍看沒什麼,但要知道,除關羽外整個劉備集團從朝廷手中混來侯爵的也無非劉備和馬超等少數人而已,彌足珍貴!張飛,諸葛亮等人的都是劉備給的非法侯爵。


2,再參照一下劉備,曹操,孫權的爵位,關羽絕對有理由驕傲。196年,劉備和曹操皆為鎮東將軍,分別為宜城亭侯和費亭侯。前者的亭侯一直用到219年,向朝廷上表自立為漢中王才上還亭侯印信,後者一直到213年稱魏公才扔掉亭侯爵位。什麼概念?關羽在一二十年時間裡爵位能與劉備平起平坐,夠厲害了!219年孫權派呂蒙奇襲荊州搞死關羽後才當上南昌侯,郡侯級別。


3,關羽素來以漢臣自居,從他對朝廷的漢壽亭侯很寶貝而對劉備給的前將軍不感冒就看的出來。劉備以漢中王身份封關羽前將軍,關羽壓根看不上,藉口不願與後將軍黃忠同列,實則他不認為劉備有權利加封自己,更沒資格自立為王。

漢壽亭侯,體現了關羽的驕人過往和正確的政治立場,這就是他始終以此自居的根本原因。

END

如果喜歡我的回答


司馬砸光


這個“漢壽亭侯”並不是曹操封給關羽的。而是漢獻帝封的。曹操只是向漢獻帝上了一個表。這一點一定要搞清楚。也就是說,關羽的漢壽亭侯,是大漢朝廷封的。名正言順。

第一,在漢代,封侯是很難的。除非做出了非凡的貢獻。

公侯伯子男,侯爵是很高貴族等級了。能夠封侯,是光宗耀祖的偉業,當然倍加珍惜。再小的侯爵,那也是侯爵呀。

就拿著名的“飛將軍”李廣來說,武藝超群,一生征戰沙場,立下赫赫戰功,最後還是沒有封侯,留下了“李廣難封”的歷史遺憾。

關羽出身寒微,能夠封侯,是對其個人奮鬥的充分肯定,所以倍加珍惜。話說回來,中華幾千年,又有多少人能從社會底層奮鬥到王侯。

第二,關羽的“漢壽亭侯”來路很正。

面對河北軍兵,關羽單刀匹馬,直入萬軍之中,力斬顏良,遂解白馬之圍,立下不世之功。曹操於是上表漢獻帝,封關羽“漢壽亭侯”。

可以說,這個漢壽亭侯,是關羽靠自己的武力,在戰場上拿命換來的,每每說起漢壽亭侯的名號,自然會想起往昔的神勇歲月,當然倍感自豪。

而且,這個爵位是漢獻帝所封,來路很正。其實,劉備、曹操、孫權他們的職位以及他們下屬的職務,名義上都是漢獻帝所封所賜,都要給漢獻帝這個“天子”上表的。大夥都這德性,關羽當然心安理得。


上將噯福斯


首先要糾正一點,關羽的漢壽亭侯不是曹操封的,是曹操提議讓漢獻帝以東漢朝廷的名義封的,是朝廷正式冊封的侯爵。並且漢壽在劉表之前一直是荊州的治所。



古代將領征戰天下,靠軍功博取爵位,這是從商鞅變法以來的一個規律。漢朝建立之後,除封王之外,侯爵就是最高的爵位,誰要是封公爵,那就說明他可以封王了,如王莽和曹操。

漢朝把侯爵封為五等:郡候,縣侯,鄉侯,亭侯和關內侯。關內侯是沒有封邑的侯爵。所以,關羽的亭侯爵位雖然在有封邑的侯爵裡是最低一等,但是作為將領能夠被朝廷正式封侯那絕對是最大的榮光,關羽又怎麼能不在乎?



再說了,關羽封漢壽亭侯的時候,劉備也不過是宜城亭侯,曹操也只是費亭侯。因此,在爵位上關羽是和劉備、曹操平起平坐的。那個時候的孫權還只是個小小的建虜將軍。所以後來孫權要給兒子求娶關羽的女兒,關羽才會說虎女焉能嫁犬子,就是因為關羽封侯比孫權早。



也因此,關羽才能在劉備入川之後執掌荊州大權。一方面取決於關羽出色的軍事才能,另一方面就取決於關羽在劉備陣營當中的爵位最高。甚至關羽的封地漢壽也正是在他所管轄的範圍之內。等到劉備稱漢中王,封關羽為前將軍,關羽很不屑,聲稱自己不與老兵同列。這一切也都是因為他對於自己亭侯的爵位自視甚高。


傅斯鴻


漢壽亭侯不是曹操封的,名義上還是漢獻帝封的。關羽得漢壽亭侯是大漢正牌皇帝漢獻帝封得,這個封號在當時天下所有人都認得。

1、漢壽亭侯這個封號並不低,要知道像高階得侯位置基本上都是開國大臣才能得到,後來得幾乎不會得到。那都是要靠九死一生才能換來得。而關羽得漢壽亭侯這個爵位在當時是一個最高級別得封號了,再往上不可能了。這個封號論地位,和丞相齊平得。

2、關羽得這個封號是斬顏良誅文丑,解白馬之圍的來得。這也是關羽名揚天下得一次戰役,在封漢壽亭侯得時候,還得了個美髯公得稱號。關羽性格,自然會用這個。他哥哥是皇叔,他是侯,這讓關於面子十足。

3、關羽一直以漢臣自居,這也是蜀漢得合法性存在。所以關羽鎮守一方,他清楚劉備需要他來喊出來漢朝才是正統,劉備是正統。


嘟嘟讀讀


關羽跟著劉備混固然有兄弟義氣的因素,但更重要的一點是,他真正忠誠的對象是漢室。

漢壽亭侯”是以漢獻帝的名義冊封的,不管是不是曹操“挾天子以令諸侯”,這個爵位都代表了最為正統的皇家冊封。所以對

於忠誠於漢室的關羽尤為看重。即使後來劉備封關羽更高的爵位,關羽都認為是對漢室的褻瀆,所以才有了關羽絕對接受劉備封爵的事件。劉備自封漢中王后,關羽發起“樊城之戰”的孤軍北上,和之後的劉備不救援,就是兩人關係產生裂痕的證明。

備自封漢中王是關羽不能接受的,關羽不擁護是劉備所不能接受的。所以必須有一個人要死。劉備是自家大哥,關羽不能怎樣。關羽選擇了悲壯的孤軍北伐,要麼成功則匡扶漢室,要麼失敗則血染沙場。至於劉備東征孫吳的復仇之戰,只不過是打著報仇的幌子,收復荊州戰略要地而已。



本質上說,劉備手下的關羽和曹操手下的荀彧是一類人,他們追隨自家主公,卻更希望自家主公能夠匡扶漢室江山。關羽和荀彧死亡都是非正常死亡,死亡的時間節點都是劉備、曹操稱王的前後。主公一旦稱王,就代表著主公對漢室的謀逆,也代表著他們理想的破滅。荀彧自殺,關羽孤軍北伐何嘗不是自殺之舉。


爾朱少帥


《三國演義》中關羽在給曹操解了白馬之圍後,曹操很高興,給了關羽“漢壽亭侯”的爵位。關羽在華容道放走了曹操,那說明關羽對曹操還心存同情和感激,以爵位自居看似又心念舊恩。如此兩扇皮的嘴能把關羽說成是心懷二主。那麼《三國演義》寫的到底是什麼樣呢?歷史上的記載又是如何?

無論是在《三國演義》中還是在《三國志》中都有類似的“劇情”。

(《三國演義》關羽掛印封金的情節)

演義中

在《三國演義》中,曹操在官渡拉鋸中陷入焦灼的局面。他手下的悍將明不能幫助曹軍有所突破。程昱見曹操一籌莫展,舉薦關羽,關羽似乎並不費力的完成了任務,然後還自作謙虛。曹操見顏良被關羽殺死,河北軍潰敗,便封其為“漢壽亭侯”,鑄印饋贈。但是這的確還是要走程序,這個程序就是“表奏朝廷,封雲長為漢壽亭侯”。也就是說,此封賞乃是以漢獻帝的名義。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

那關羽和漢獻帝如果沒有交集,這樣的侯爵似乎還是空頭支票,一看就知道是曹操作梗,關羽豈能不知道?後來豈能不反覆?然而,關羽和漢獻帝是有交集的,他們見過面,也說過話。

關羽剛剛投降後,“操引關公朝見獻帝,帝命為偏將軍”。又有“次日,早朝見帝。帝見關公一紗錦囊垂於胸次,帝問之”的交流(這是對關羽的大鬍子感興趣了)。所以二人見過面,也就是說,更能讓關羽在心理就認為此爵位漢獻帝的名義所賜。關羽也是個報效獻帝的人,劉備集團都以此自居,關羽這樣的舉動就能解釋的通了。

後來亡逃劉備,掛印封金成了眾所周知的典故。

(《三國演義》中的關羽等)

在歷史上

在歷史上也是有解白馬之圍的歷史事件。“(曹操)使張遼、關羽前登,擊破,斬良。遂解白馬圍,徙其民,循河而西。”可以看出,這是張遼和關羽共同作用的結果,而非關羽一人的功勞。

在《關羽傳中》:“羽望見良麾蓋,策馬剌良於萬眾之中,斬其首還,紹諸將莫能當者,遂解白馬圍。曹公即表封羽為漢壽亭侯。”也就是說雖然張遼和關羽同為先鋒,最大的功勞還是關羽的。之後曹操表奏封關羽為侯,名義自然還是皇帝的名義。

群雄逐鹿中,很多人都是皇帝的名義封的官,這點並不奇怪。比如孫策就由袁術“表拜懷義校尉”,劉備“表琦為荊州刺史”,曹操“表先主為鎮東將軍,封宜城亭侯”都是一樣的道理。順便提一句,曹操對劉備和關羽的確還挺重視,劉備被封爵在關羽之前,是在劉備、呂布、袁術三方相持的時間段。當然封的也是漢爵。劉備先於關羽被封,這也減輕了關羽的心理負擔。

劉備以漢自居,也沒道理剝奪關羽。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