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03 古代有的將軍畫像為何鎧甲外再斜披戰袍?比如岳飛,關羽?

過河小卒50697152


武將於鎧甲外穿著的戰袍,因形制不同分為斗篷、披風、大氅等,早期主要用於禦寒、防雨雪、防塵、防風等,後也成為一種重要的裝飾品,做工越精細、形制越精美代表身份越高。

古代武將實際上在作戰時,很少穿戴斗篷、披風、大氅等,但在行軍途中卻往往穿戴,原因便是古代行軍風餐露宿,而這些袍服無疑是行軍途中禦寒、防雨雪、防塵、防風的上佳之選,即使要露宿,斗篷一裹便是被褥。而且,古代武將穿戴的盔甲一般都比較厚重,穿上之後外面便只能套上斗篷、披風、大氅一類的寬大袍服,因而武將大多配備。不過,一般也只有高級將領才享有這種待遇,普通士兵卻是無福享受的。

而隨著時間的發展,這種袍服除了其實用價值之外,也逐漸成為了一種極為重要的裝飾品,不僅是一種身份的象徵,做工越精細、形制越精美便代表身份越高。同時,戰袍也可以彰顯將領和軍隊的英武之氣,並降低肅殺之感,通常在軍隊接受檢閱時使用。

如此一來,我們再來說說為何在畫像中,有的將領在鎧甲之外會出現戰袍:

1、創作需要。畫像也算是一種藝術作品,正所謂來源於生活,高於生活,於鎧甲之外再畫戰袍,無疑可以增加一些英武之氣。同時,古代鎧甲色彩大多較為單一,畫上戰袍估計也是考慮到了色彩搭配的問題,不至於畫像看起來過於死板。

△戚繼光

2、彰顯身份。正如前文所說,戰袍往往也作為一種身份的象徵,名將與普通武將自然要有所區分,名流千古的名將和普通名將之間自然也要有所區分,於甲冑之外畫上精美的戰袍,也是用來區分將領身份的一種手段。

3、客觀表現。如果是寫實類的畫像,那麼就更好理解了。武將要留畫像給後人,自然是要將自己最好的一面留給大家,因此在穿著上顯得隆重正式一些便也無可厚非,戰袍作為身份的象徵自然便少不了了,想必這也是很多武將畫像身著官服而不著甲冑的一個主要原因。

4、重文輕武。正所謂上馬打天下,下馬治天下,歷代王朝除了開國早期武將地位較高(除亂世),普遍存在重文輕武的情況。因此,甲冑之外穿戰袍,也可以彰顯一些儒將風範,減少一些武將的肅殺之氣。這同樣也是很多武將畫像身著官服而不著甲冑的一個主要原因。

綜上所述,武將畫像之所以會在甲冑之外再穿戰袍,主要還是由於畫像本身的需要罷了。


香茗史館


看了一下上面的答案,沒有一個說對的。都在那裡東扯西扯。

首先它叫:文武袍,或叫繡衫和背子。是宋代比較常見的服飾。

第二,它的作用不緊緊好看或是禮儀服。它有重要的功能——防禦。但並不是防禦在騎馬時後面飛來的弓箭(不要用日本人的想法來套用我們的老祖宗)。主要是隱藏甲冑的縫隙和連接處。不讓對方知道盔甲的縫隙,這樣防禦就會大大提高。這是其最最主要的功能。

第三,對身上甲冑的保護。大將的甲冑都價值連城,所以都加以保護,避免不必要的摩擦或磕碰。特別是在軍隊中,武器眾多難免磕碰。

以上這幾點才是最主要的,大家可以私信我繼續探討。








嘯狼踏雪


首先古代將軍畫像鎧甲外再斜披戰袍的繪畫是真實的,這並不是畫家們的想象,但是值得特別說明的是,這種格式並不是從春秋戰國乃至秦漢時代開始的,也不是從魏晉南北朝之後開始的,而是僅僅在唐末五代以及宋代比較流行的文武袍,又有背子之名。是宋代比較常見的服飾。

尤其是宋代,更是把當時流行的這種穿搭架空到了關二爺身上,而且大家仔細想想是不是關二爺被封帝君的時間也是在宋代?這麼一想就明白了——這是宋人自己搞得名堂。

那麼為什麼宋人要這種穿搭風格呢?其實也很簡單——宋朝什麼邊防壓力啊?大家心裡都有數的,所以對鎧甲的鍛造工藝開始登峰造極,不這樣不行啊,畢竟遼人的狼牙棒和西夏人的弓箭不是吃素的。

但是不管是什麼樣的鎧甲,都有一個繞不開的問題:甲片總得連接在一起吧,用什麼來接?肯定是皮革或者絲線啊,那麼這就帶來了什麼問題啊?

對了,就是鎧甲甲片的連接處就是最脆弱的地方,你們可以試想一下——敵人專挑你鎧甲甲片連接處下手是一種什麼畫面——畫面太美,不敢看。

然後呢,還有一個說起來很丟面子的事情——我朋友跟我講,目前國內的甲冑文化愛好者身上的那些甲冑鎧甲,真的都是很貴的,動輒幾萬都是常事,我當時不相信,後來去某貓和某魚觀摩了一番,這才相信了,另外值得一提的是,這些鎧甲當中尤其宋甲,更是貴的讓人懷疑人生。現代生產力如此高的情況下尚且如此,想必宋代甲冑的成本也不會低到哪去——包上袍子,也能起一些保護作用。


戴老師講歷史


菸酒閣大學士文章:古代將領的戰袍與披風。

在古代,受到農作物、氣候的影響,戰爭大多發生在秋冬季節,避開酷熱與雨季。但是古代又不像近代軍隊揹著棉被行軍打仗,那如何解決禦寒問題呢?

袍是古人過膝直腰的外衣,是大部分百姓日常穿著的外套。配發給軍隊的制式外套稱戰袍。以兩漢軍人為例,漢軍身穿紅色制式戰袍,頭部扎紅色頭巾,軀幹罩皮甲,並以很長的腰巾束甲。

夜間軍隊宿營,以乾草鋪地,卸甲後合衣而臥,頭巾、腰巾就是“被子”。特別寒冷的夜晚,需要燃燒篝火禦寒。因此乾草、柴火都是必須的後勤物質。

漢代將領比普通士兵多配發頭盔和外袍。

漢代將領比士兵多配備了頭盔以及外袍,頭盔是增強防禦;外袍樣式絕非現代影視劇出現的類似披風樣式,而是有袖子的外衣。

將領盔甲外層再穿外袍,主要不是用來禦寒,一是以顏色彰顯身份;二是用來束縛叮噹作響的鐵甲片,避免甲片相互碰撞發出過大的聲響。

中國古畫以及雕塑、兵馬俑中,都沒有出現將領身著披風的作品,古代軍隊是禁止任何影響近身格鬥的服飾的(有興趣的可以自己穿個披風騎上電動車試試)。

而斗篷(帶帽子的披風),是明清才出現的禦寒奢侈品,只有達官貴人享用,軍隊更不會列裝。影視劇如三顧茅廬中劉備穿著斗篷禦寒,是後人杜撰。

宋代制式軍服是古代軍服分水嶺,無論宋遼金元都以重甲裝備騎兵和步兵。

隨著遼金夏裝備重甲騎兵,缺少馬匹的宋軍大幅提高軍隊的防禦裝備,開始配備全身鎧甲的重裝步兵。宋軍步人甲防禦力很強,五十步之外,弓箭無法穿透。

全身披甲雖然擁有超高防禦力,但在盔甲結合部位容易劃傷皮肉,因此宋軍官兵列裝圍巾和有袖子的罩袍,用來緩衝盔甲之間的碰撞和對皮肉的劃傷。

在秋冬季節,罩袍有一定禦寒作用;在夏季罩袍防止太陽直射鎧甲造成過燙。武將的罩袍經過改良,出現半肩式罩袍,也叫文武袍,就是文藝作品中嶽飛的穿著。

關羽是漢代武將,當然不會穿宋代的文武袍。但是三國人物形象是明代人所寫,後人在給關羽畫像時套用比較酷的宋代武將裝束,也是可以理解的。

現在有人依據現代影視作品,臆想古代武將繫上披風的作用,其實除了極少數胡人騎兵有過披風外,其餘都是藝術加工:

  1. 武將系披風是讓手下士兵在戰場上更清楚看清自己,方便跟隨將領衝鋒。古代戰場上士兵跟隨的是軍旗和將旗,高級將領是不會輕易衝鋒陷陣的。士兵進退也是鼓樂為號,雙方大軍廝殺,誰有功夫看主將在哪裡。
  2. 騎兵撤退時,如果系披風鼓起來可以擋身後的箭。這個說法更不成立,騎兵進退時速度極為重要,而風阻很大的披風會影響速度。而在近身格鬥中,披風是很大的累贅,甚至有因披風被勾住跌落下馬的危險。



漢代士兵裝束。


菸酒閣大學士


古代武將穿的戰袍樣式有兩種 一種是直接披在肩上 另一種就是半肩式的 這種半肩式穿著的說明此將為進士出身既是武將 也懂文略 正所謂出將入相 文武雙全另一種披肩式的戰袍就我知道的有這麼幾點作用 第一主將的戰袍是非常醒目的尤其是先鋒大將的戰袍 可以讓後面的士兵清楚的看到自己的主將 這是對戰時士兵的軍心起到很大作用的 第二戰袍可以保暖 也可遮擋風沙 第三 在必要時可以當作繃帶使用 第四 如果穿袍者戰死 可以臨時當作裹屍布 (這個很悲哀)第五 也是很重要的一點就是可以遮擋敵人攻擊的視線 因為戰袍尤其在馬上 人在動風也會吹起戰袍 這樣戰袍飄曳搖擺 讓敵人不容易從後方攻擊到穿袍將軍的要害 畢竟戰將一旦衝入敵陣 那麼四面八方都可能是敵人 尤其是敵方放冷箭的弓弩手 常常因為飄曳的戰袍阻擋 而看不清敵將的位置而射偏 當然鼓起的戰袍也有一定的緩解箭矢動能的作用 第六 並不是什麼人都可以穿戰袍的 這也是一種地位的象徵 還有其他的一時想不起來了




喵拳十八掌


其實我們當看過很多古代的將軍畫像之後會發現戰甲外披戰袍的將領並不多,在將軍的畫像中,鎧甲外披戰袍的主要是關羽,岳飛等這些典型人物。為這些將軍的畫像添加戰袍只要是為了突出這些人物的英雄色彩,使這些人物的形象更加飽滿豐富。

在戰爭中將軍和士兵們都是要穿著戰甲打仗的,在這個問題中提者所指的戰袍應該是我們現在所理解的斗篷式戰袍。

在戰場上戰袍的使用有利有弊。在實際的戰爭中將領一般是不會輕易在戰甲外再披一層戰袍的,之所以我們覺得將軍打仗都會在戰甲外再披一層戰袍主要是受到現在琳琅滿目的小說和影視劇的影響。在這些小說描寫和影視劇的演繹中,我們都能看到一些將軍在戰場作戰之時都會在後面披著一個帥氣的披風。這對於我們來說實在太普通不過了。所以才會產生將軍都要穿戰袍的錯覺。

戰袍一般是用很厚的布料製成的,所以穿不穿戰袍也是要分季節的,在秋冬季和惡劣的環境下行軍途中戰袍可以抵禦風沙,夜晚可以直接裹著戰袍睡覺,起到保溫的的作用,在緊急情況下也可以當做繃帶使用。

在古代真正的戰場上將領們披著戰袍也是有一定的風險的,俗話說擒賊先擒王。穿著鮮豔戰袍的將軍們很可能一不留神就成為了敵軍的活靶子。

最後你把戰袍理解為現在部隊的軍大衣就行了。這個是平時穿的或者是在儀式閱兵的時候才穿的,直正上戰場是不會穿的。所以身披戰袍的形象也只是存在近現代一些具有典型形象的將軍畫像中。






木書


軍隊不同於老百姓,是有組織有紀律的,也是有軍階觀念的,其制服、戰袍、肩章等都顯示出不同的軍銜。軍隊規定,只要見了長官,不管是不是自己的直系領導,都要服從指揮。如果沒有戰袍,便不好辨認,不利於統一作戰!

二是榮耀的標誌,官分三六九等,不同的軍官不同的布料質地,不同的戰袍代表不同的官級。官級越大,證明戰績越輝煌,鼓勵兵士多多殺敵立功,光耀門庭!

三,寬大的戰袍(蔣介石愛穿大氅),顯得將士身材高大魁梧,凜然不可冒犯。就像警察一樣,戴個大簷帽,好像高大了許多,先用氣勢壓倒敵人。公雞鬥架時,先敞開羽毛,豎起雞冠,身體好像膨脹起來了一樣。

雖然鎧甲很重,但身看戰袍的將官非常顯眼出眾,易於指揮和救助。但是也容易成為敵人主攻的目標,所以打敗逃跑時,趕快換上便裝!





臥龍先生號


這個問題比較難以回答,因為知道的人都已經去世了,現在人的解答都是個人觀點和推斷。

既然如此,我就來說說自己的看法吧。

一,古代,既冷兵器時代將領們都有屬於自己的戰袍,至於為什麼?即存在就有一定的價值。

二,章顯身份,戰袍顏色各有不同,既不同身份的人,根據其職位高低,功績大小等配戴不同的戰袍。

三,作用,①在戰場上起到旗幟的標識,讓士兵一眼就可變別自己行動的方向,既,兵隨將動等。

②保護作用,在戰場上,無論是單打獨鬥還是亂軍拼殺難免有暗箭傷人,此時戰袍隨著戰馬飄飛,讓敵人很難判斷其真身的正確方位,起到了掩護作用,還可救傷急用等。

③行軍途中,可遮風擋雨,又可席地而臥,所以好處多多。

此乃拙見,朋友們見笑了😝


三角看世界


很悲哀的。

中國在周朝用崇禮樂方式,使人向文雅取向,而厭暴力強力武力,這種弄樂器擺儀式的講究,是人口巨多後不亂的好方式方法。即閒著不做物作事時,弄弄樂曲樂器詩詞,擺擺儀式儀仗禮儀,不到處亂跑亂竄,惹事生非,安靜的呆在場所內,天下就太平了。

當孔子承恆禮樂後,形成儒術。

廢除百家,獨尊儒術後,中國的一切,都須經儒修改一翻。

自此謙和忠信成為主線。

具體表示則是雅.文雅.儒雅。

這一取向及改造,涉入軍將,也儒將了,咋體現儒將呢,甲冑外罩個袍子。

從而儒將.儒商,等等湧現。

把一切好樣的弄成儒式,可窺一斑。

當全面儒化後,安是安了,順是順了,良是良了,外強侵入全民儒弱了,幾億人口,抗不住幾千人幾萬人侵入了。

好胳膊好腿,不如好嘴,自內平安是有用有效的,外強來打,抗不住是自然的。

抑武崇文,必然如此。

當成文風,幾千年詮釋半部論語,現1840年後悲愴,實屬必然而然。

傳至今,坐屋裡翻書,再編為創作,真的弄成了假的,假的弄成半真玄幻的。除賣錢外,誤人禍害人了。書裡來,書裡去全才者,都如此。槍炮來侵,唯跳大神施法咒抗擊了。因武將是也由答考題好的準的人才轉成的儒將,自6歲讀兵書,讀到20歲科考,槍是啥樣沒摸過,走三里路後須用轎抬著,考成將軍後,指揮千軍萬馬,是威風了,打殺百姓真威猛,敵人來了不聽其話,不遵其法,殺過來,逃不快,只等挨殺了。

由嬰兒致30或40歲都在讀書,五斤重的東西沒掂過,當上將軍會咋樣,明白人都知道。

文以安邦,僅適用聽話的。不可用於不聽話的,更不可用於侵來的敵人。

悟空問看後咱也在其上留上點啥。


味哎兒


不管是真實與否,還是實用與否,我認為有一個因素是值得考慮的,就是甲外戴袍也可以理解為袍內襯甲,這個意義就不一樣了。袍內襯甲,首先我是文人,是一個有武功的文人,品味自然要比甲冑外露的高一些。然後,可以顯示我不僅是戰鬥者,同時我還是統軍者,顯示位置的不同。在後,萬軍之中顯示與眾不同,雖然敵人看得清楚,但是更方便己方看得清楚,古代戰爭,己方統帥的存在有決定性意義,是士兵的靈魂。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