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藥有什麼營養價值?怎麼做最好吃?

別看了小姐


山藥含有多種微量元素,尤其是鉀含量;含有較少的維生素和數量,不含維生素B12,維生素K,維生素P,維生素D,幾乎不含胡蘿蔔素。

山藥葉是胡蘿蔔素的極好來源,是鈣,鐵和維生素C的良好來源。

山藥含有各種消化酶,如澱粉糖化酶和澱粉酶。特別地,它含有能夠分解澱粉的澱粉糖化酶,其是蘿蔔含量的三倍。它在胃腫脹時食用,具有促進消化的作用,並且可以消除不適的症狀。

具有強粘度的山藥的物質是糖和蛋白質的複合物 - 一種叫做粘蛋白的物質,可以防止粘膜損傷並保護胃壁,並通過胃蛋白酶的作用預防胃潰瘍和胃炎。

山藥含有各種成分,如皂苷和膽鹼。皂苷可以降低膽固醇和甘油三酯,並改善高血壓和高脂血症的症狀。膽鹼是乙酰膽鹼的物質基礎,乙酰膽鹼是一種參與學習和記憶的神經遞質。

對疾病和健康的影響:山藥含有粘蛋白,澱粉酶,皂甙,遊離氨基酸,多酚氧化酶等物質,含量豐富,具有滋補作用,是病後康復的好產品。

山藥粥

煮粥時,放入山藥塊,加上幾個紅棗,兒童和老人愛吃。因為這兩組的口腔不是很好,而且消化系統也很弱,而且山藥粥有助於消化。而且,脾胃虛弱和消化不良的人可以適合飲用山藥粥,不僅可以製作大棗山藥粥,還可以製作花生山藥粥,桂圓山藥粥,南瓜山藥粥等。

炒山藥

炒山藥是最有營養和最美味的之一。將山藥切成塊並在鍋中煎炸。由於加熱時間短,其中所含的營養成分,維生素C等都會丟失。山藥炒的方式是山藥炒炒的木耳,番茄炒山藥,山藥炒豬肉,蝦仁等。

【希望此回答能幫到您,有疑問請諮詢我們醫師,將免費為您解答】


平安好醫生官方號


山藥是葉子特別推崇的食材,山藥在中醫裡有著滋陰益腎、健脾開胃的功效,當然,但凡食療的食材一定跟產地有關,比如這山藥就數河南焦作一帶的淮山藥的食療效果最好。

很多朋友脾胃不好,可以多吃山藥健脾,特別易胖或者怎麼吃都不胖的人群都有可能是脾胃不好,脾主運化,脾不好所以運化功能差,有人代謝差,有人吸收差。

山藥的黏性物質對於人體也有非常多的好處,山藥可以代替部分主食來吃,飽腹感強,營養豐富,能起到減肥抗衰老增強免疫力的作用。

山藥最簡單的吃法就是直接蒸熟了吃,原汁原味,既簡單又營養,可以做個五穀豐登來作為主食。

山藥最經典的吃法就是藍莓山藥了,藍莓山藥是一道非常養生的菜餚,藍莓花青素含量高,抗氧化力強,藍莓山藥的做法也特別簡單,山藥蒸熟碾成泥,新鮮藍莓打成汁淋上,如果沒有新鮮藍莓可以用藍莓醬,但藍莓醬不如新鮮藍莓營養價值高,而且藍莓醬一般添加了精製糖,從養生角度來說,我們要控制精製糖的攝入。

山藥也可以煲湯,比如做山藥雞湯,就是一道很滋補的湯。

山藥也可以和紫薯一起做成紫薯山藥糕,做法也特別簡單,兩種蒸熟後碾成泥,不用加糖,直接加紅棗碎、蔓越莓幹碎拌勻,然後用模具扣成型即可,養生又美味。

山藥還可以做成清爽甜品湯,山藥雪梨桂花湯,山藥、雪梨、紅棗、枸杞一起煲湯,喝的時候加入桂花蜂蜜即可。


葉子的小廚


中醫理論認為,山藥性平,味甘,不溫不燥,能夠給人體提供大量的粘液蛋白質,能夠預防心血管的脂肪沉積,預防血管粥樣硬化的過早發生;同時也能減少皮下脂肪沉積,具有“補脾益腎養肺”之功效,是食藥同源的佳品。

一、山藥的功效

山藥不僅有健脾益胃的作用,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而且山藥中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這有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山藥所含的皂甙、黏液質等成分,具有有潤滑,滋潤的作用,可益肺氣,養肺陰,強健機體,滋腎益精;山藥所含的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是糖尿病患者的食療佳品;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有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作用。

二、山藥的食用方法

1、蒸山藥

將鮮山藥洗淨後蒸熟,去皮食用。這樣食用有補益脾胃、滋養肺腎的作用,適合脾虛所致的食慾不振、消化不良,體弱無力肺虛所致的虛勞乏力、氣短咳喘,腎虛所致的腰膝痠軟無力等人群食用。

2、山藥蓮子粥

取山藥、蓮子、芡實、薏苡仁和大米加水適量煮成粥食用。這對中老年人消化不良性腹瀉、便溏、全身無力、心悸氣短等有益氣健脾、補中止瀉的功效。

3、豬肉山藥湯

豬肉切塊、山藥、枸杞子,共燉熟後調味食用,這具有養血安神的作用,特別適用於神經衰弱的人群。

4、山藥奶肉羹

山藥、羊肉、生薑燉熟再加牛奶、食鹽煮沸服食。山藥奶肉羹具有益氣養血的功效,適用於產後缺乳或乳汁分泌不足的人群食用。

5、嬰幼兒食品配方

山藥富含人體必需的各種營養成分,相比一般的糧食,山藥澱粉具有聚合度低、分子量小、支鏈澱粉含量高、易糊化和吸水膨脹性強的特點,適合作為嬰幼兒強化營養米粉或其他衝調食品的配方成分。

6、山藥製品

山藥黏液中含有糖蛋白、粘多糖、膽鹼和山藥皂苷,其中粘多糖和糖蛋白在骨骼潤滑、玻璃體生長、精液補充、神經元改善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因此可以通過一定的方法將這些成分提取出來製成山藥營養口服液、乳製品或者其他飲料,還可以作為食品添加劑,如各種糕點、奶酪、麥片等等。

7、山藥酒

將山藥和其他中藥材配伍泡成不同的山藥酒。

8. 山藥餅

9. 山藥汁

將鮮山藥去皮和適量的水打成汁,加入適量白沙糖煮熟食用。


藥事健康


研究表明,富含蔬菜、水果和薯類的膳食對保持身體健康,保持腸道正常功能,提高免疫力,降低患肥胖、糖尿病、高血壓等慢性疾病風險具有重要作用。

《中國居民膳食指南(2016)》建議,每天的膳食應包括谷薯類、蔬菜水果、畜禽魚蛋奶類、大豆堅果類等食物。每天吃谷薯類食物250-400克,其中全穀物和雜豆類50-150克,薯類50-100克。

山藥屬於薯類,含有豐富的碳水化合物和膳食纖維,多種維生素,包括胡蘿蔔素維生素B1、B2、和鈣、磷、鉀、鈉、鎂、鐵、鋅、銅等多種礦物質。

山藥的種類不少,比較有名的有鐵棍山藥和淮山藥。鐵棍山藥主要產於河南、山東一帶,與普通山藥相比,毛須多、色白、水分少、粘度大,體質堅重,入水久煮不散。淮山藥又名水山藥,主要產自江蘇、安徽等地,它的莖通常帶紫紅色。細毛山藥根呈圓柱形,皮薄,表面有細毛,黃色;有黃褐色斑痣;肉質細白。還有麻山藥、靈芝山藥等。

山藥的吃法有多種,包括生吃、蒸、煮、燉、炒、炸等。

1、生吃:洗淨直接吃,看著白、吃著脆,也可以洗淨後涼拌。

2、蒸:蒸煮的做法很省事,做熟了直接吃就可以,也可以沾點白糖或蜂蜜。

3、煮:煮小米粥、大米粥或雜糧粥時,放一點山藥,做成山藥粥。

4、燉:和肉類一起燉,排骨山藥、烏雞山藥。

5、炒:可以單獨清炒,也可以和木耳一起炒,一白一黑,對比鮮明,口感不錯;還可以做成山藥炒肉片。

6、炸:拔絲山藥最有名,還有蜜汁山藥。由於需要經過油炸的過程,會增加能量的含量。

建議多用蒸煮燉,少用炸炒,以減少油的攝入。


馬冠生


不知道大家喜不喜歡吃香菜,也許很多人都不理解什麼是湘菜,甚至有的人還以為湘菜就是某種烹飪好的菜品,其實大家的理解錯了,湘菜一般指的是湖南地區的菜品,列屬我國的八大菜系之一。今天給大家推薦一款湘菜醬汁懶人菜淮山。在很多人的印象裡,湘菜不容易烹飪,其實呀大家都理解錯了,每種菜品它都有不同的做法,有的簡單,有的複雜。這款湘菜醬汁淮山韭菜的烹飪方法非常簡單。而且我們在食材的選用方面也是一絕,就比如說淮山。也許有人會疑惑,淮山是啥?其實淮山就是山藥的另一種別稱,淮山營養、藥用價值極高,對於補脾胃腎、益氣養陰具有一定的輔助治療功效,再加上懶人菜獨有的口感,烹飪熟後香脆滑溜,這時候再搭配上濃稠的醬汁,想想就很誘人呢。懶人菜是什麼呢?也就是韭菜的另一種別稱。現在我們就一起來看看它的製作方法吧。

【淮山配韭菜】

主要食材:一些韭菜,一根淮山,幾個小米椒,幾瓣大蒜,一些生抽,一些老抽、少許白糖、少許澱粉、少許鹽、適量食用油。

烹飪做法:

步驟1/8:我們先把韭菜給它洗乾淨,然後用刀把它切成段。

步驟2/8:接著準備300克淮山,先用水把沾在它外皮的泥洗淨,然後再用刀把皮削掉,接著我們用刀把它切成段,然後切成片,最後改刀切成條。

步驟3/8:用一隻比較大的碗,放入適量的清水,清水的量大約2/3多一點這樣,我們把切好的淮山放進去浸泡以防止其氧化變黑。

步驟4/8:接下來我們來調製一個醬汁,準備一個小碗,放入半勺老抽(5克),半勺雞精(2克),一勺生抽(10克),半勺白糖(2克),一勺澱粉(1克),一小勺鹽(1克),小半碗水,接著用勺子把它們攪拌均勻。

步驟5/8:接著我們來煮一鍋開水,燒開後,放入切好的淮山,再次煮開,煮兩分鐘,然後把淮山撈出來,瀝乾水,備用。

步驟6/8:接下來我們再次起鍋,鍋內放入兩勺油(20克),然後放入切好的大蒜片和小米辣椒並開小火爆香。

步驟7/8:當我們聞到時放入淮山,淋入剛才調製好的醬汁,然後用鍋鏟輕輕給它推勻,這時候我們開大火給它收汁。

步驟8/8:當鍋裡的醬汁收到一半時放入切好的韭菜,這時候我們翻炒斷生就可以出鍋了。

好了,到這裡這款醬汁韭菜淮山就烹飪完成了,在這種這道菜的時候大家需要注意的是---我們在削淮山的時候記得戴上手套,因為如果不小心被淮山的粘液粘到手的話會很癢,淮山烹飪熟後有獨特的口感,因此不管是切片還是切條都同樣好吃,大家有時間不來妨一試哦。


美食來臨


從現在到春節前,正是山藥大量上市的季節。咱們中國人吃山藥有上千年曆史,相傳戰國時兩國交兵,一方被困山谷,數年後,被困的一方兵強馬壯,神奇殺出。事後方知,山谷有大量的薯蕷生長,其塊根養人,藤莖可以養馬,使人們認識到了山藥可食。

冬季山藥正當時,是最適合冬季溫補的食材之一。冬季吃山藥不僅可以進補,還具有防病治病的功效。下面我們來看看山藥都有哪些食療作用,以及吃山藥有哪些注意事項吧。

冬季吃山藥的食療效果:補脾肺腎

冬吃山藥大有益處,有“白色山藥勝人參”的說法。中醫認為其有補脾肺腎、益氣養陰的功效。現代醫學認為其營養價值十分高,裡面含有豐富的澱粉酶、脂肪、蛋白質、多種維生素等。具有降血糖血脂、增強免疫力、抗衰老等作用。

冬季吃山藥的食療效果:緩解腹瀉

冬天天氣寒冷,大家會通過吃牛羊肉來補充熱量,抵禦嚴寒。老人消化功能退化,不妨吃點山藥。山藥具有收斂的作用,對緩解腹瀉有很好的幫助,消化不良的人也可以吃一些山藥。

鮮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氨基酸和礦物質,可以防治人體脂質代謝異常,以及動脈硬化,對維護胰島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寧咳定喘,延緩衰老等保健作用。

冬季吃山藥的食療效果:補腎

山藥內含豐富的纖維素、蛋白質、亞鉛和脫氫表雄酮,脫氫表雄酮又被稱作“荷爾蒙之母”,具有強化免疫功能,減緩人體老化,提高男性活力,增強男性性功能的作用。

很多朋友給山藥去皮時,會發現山藥粘液蹭在皮膚上後瘙癢難忍,很久都無法消除。

這是因為山藥黏液中含有的皂甙,人的皮膚接觸過後就可能引發接觸性皮炎,最常見的症狀就是感覺手很癢,嚴重的可能出會出現紅、腫、刺痛等症狀。


爆炸營養課堂


1. 健脾益胃、助消化:
山藥含有澱粉酶、多酚氧化酶等物質,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洩瀉等病症;
2. 滋腎益精:
山藥含有多種營養素,有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
3. 益肺止咳:
山藥含有皂甙、黏液質,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治療肺虛痰嗽久咳之症;
4. 降低血糖:
山藥含有粘液蛋白,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5. 延年益壽:
山藥含有大量的黏液蛋白、維生素及微量元素,能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6. 抗肝昏迷
近年研究發現山藥具有鎮靜作用,可來抗肝昏迷。

功效與作用

山藥,味甘,性平;歸肺、脾、腎經。補脾;養肺;固腎;益精。主脾虛洩瀉;食少浮腫;肺虛咳喘;消渴;遺精;帶下;腎虛尿頻;外用治癰腫;瘰癧。

1.健脾益胃助消化

有利於脾胃消化吸收功能,是一味平補脾胃的藥食兩用之品。不論脾陽虧或胃陰虛,皆可食用。臨床上常與胃腸飲同用治脾胃虛弱,食少體倦,洩瀉等病症。

2.滋腎益精

強健機體,滋腎益精的作用。大凡腎虧遺精、婦女白帶多、小便頻數等症,皆可服之。

3.降低血糖

有降低血糖的作用。可用於治療糖尿病,是糖尿病人的食療佳品。

4.延年益壽

有效阻止血脂在血管壁的沉澱,預防心血疾病。取得益志安神,延年益壽的功效。

做法

山藥切片後需立即浸泡在鹽水中,以防止氧化發黑;新鮮山藥切開時會有黏液,極易滑刀傷手,可以先用清水加少許醋洗,這樣可減少黏液。

挑選方法

首先要掂重量,大小相同的山藥,較重的更好。其次看鬚毛,同一品種的山藥,鬚毛越多的越好。鬚毛越多的山藥口感更面,含山藥多糖更多,營養也更好。最後再看橫切面,山藥的橫切面肉質應呈雪白色,這說明是新鮮的,若呈黃色似鐵鏽的切勿購買。

注意:如果表面有異常斑點的山藥絕對不能買,因為這可能已經感染過病害。還要注意山藥斷面應帶有黏液,外皮無損傷。山藥怕凍、怕熱,冬季買山藥時,可用手將其握10分鐘左右,如山藥出汗就是受過凍了。掰開來看,凍過的山藥橫斷面黏液會化成水,有硬心且肉色發紅,質量差。

蒸煮用面山藥,多毛為宜。烹炒用乾淨清脆,無毛的山藥。

[【山藥枸杞排骨湯】 排骨松爛,山藥軟綿,湯鮮濃郁,喝上一碗美味又暖身 !








來自c羅的帽子戲法


藥用歷史悠久

山藥又稱薯蕷、土薯、山薯蕷、懷山藥、淮山、白山藥,是《中華本草》收載的草藥。在中國,山藥被用作藥物至今已有2000年以上的歷史。主要適用症為:脾虛症,肺虛症,腎虛症,消渴氣陰兩虛症。《本草求真》中記載道“本屬食物,氣雖溫而卻平,為補脾肺之陰。是以能潤皮毛,長肌肉,味甘兼鹹,又能益腎強陰”。

山藥

豐富的營養價值

每100克山藥含水分75克左右,碳水化合物14.4-19.9克、蛋白質1.5-2.2克、脂肪0.1-0.2克、薯蕷皂苷50微克及B族維生素、維生素C、維生素E,碳水化合物以澱粉為主,其主要功效有以下幾種:

補中益氣:山藥富含多種氨基酸和豐富的礦物質(鉀、磷、鈣、鎂等),所以有健胃、補肺腎、補中益氣、健脾補虛,固腎益精、益心安神等作用。

保健:由於山藥富含多種維生素,不同維生素髮揮的作用不同。所以,山藥可以防治人體脂質代謝異常,以及動脈硬化,對維護胰島素正常功能也有一定作用,還有增強人體免疫力,益心安神,寧咳定喘,延緩衰老等保健作用。

養肺止咳:山藥有潤滑,滋潤的作用,故可益肺氣,養肺陰;既可切片煎汁當茶飲,又可切細煮粥喝,對虛性咳嗽及肺癆發燒患者都有很好的治療效果。

美容養顏

:李時珍撰寫的《本草綱目》中提到山藥能“潤皮毛”。據研究,山藥能夠預防和減少色斑,對滋養皮膚,健美養顏有獨特療效。

治療冠心病:山藥可以防治人體脂質代謝異常以及動脈硬化,對血管系統疾病有明顯療效。

什麼人不適合吃山藥?

其實山藥一般人群只要不過敏,都可以食用,不過以下幾類人群還是要注意。

1.上火的人

中醫認為,如果有虛火,肝火旺的人不適合吃山藥,會加重上火。

2.糖尿病患者

每100克山藥還有碳水化合物14.4-19.9克,含量還是比較高的,糖尿病患者要注意適量食用。

3.便秘的人

吃山藥具有潤腸排毒的作用,也不會引起便秘,但是人們便秘的時候最好還是不要吃山藥。因為便秘時若食用了山藥就會起到乾澀的作用,從而加重便秘的病情。

山藥

小貼士:山藥的黏液裡含有植物鹼,接觸過後可能會引發過敏性皮炎,導致皮膚瘙癢。因此處理山藥之前最好戴上手套,或是先把手放在稀釋過的醋水中泡一會兒。

關注“頤福來養老”悟空號,或者微信關注公眾號(頤福來養老),獲取最專業的養老知識!


頤福來養老


山藥和土豆、薯類、蘿蔔類等根塊莖類植物一樣,是大自然準備好給動物提供的最完美口感口味以及營養的食物,都是植物為完成自身無法完成的“遷徙性繁衍”進化出的自然生態平衡。鐵棍山藥最佳食用方式是日式吃法,生著打成泥與納豆等涼拌,加芥末醬油;當然,也可以用生山藥泥涼拌其他食物例如近來較為流行的藍莓山藥。中式吃法中直接蒸食是最常用的方式,每天早餐吃兩小根堅持兩週即可較為明顯地調整脾虛狀況;川菜中小米椒爆炒過油山藥片口味最佳;另外素餡中添加山藥泥和玉米泥能有效提升素餡的口感。


嚴著掌紋Do


藥別名又稱淮山、山薯、薯蕷。據《本草綱目》記載,山藥性味平、甘、無毒,有益腎氣、強筋骨、健脾胃、止洩痢、化痰涎、潤皮毛、治洩精健忘等功效,是一種上等的保健食品及中藥材料,在東南亞一帶自古被廣泛地作為醫療食補之材。   山藥的N種美食方案   作為食物,山藥也是一種不錯的食材,烹飪方法很多,而不同的做法有不同的滋補療效,看你怎麼選擇啦。   1、山藥酒   配方:鮮山藥350克、黃酒2000毫升、蜂蜜適量。   製法:先將山藥洗淨、去皮,切片,備用;再將黃酒600毫升倒人砂鍋中煮沸,放入山藥,煮沸後將餘酒慢慢地添入;山藥熟後取出,在酒汁中再加入蜂蜜,煮沸即成。特點:健脾益氣、主治虛勞咳嗽、痰溼咳嗽、脾虛咳嗽或洩瀉、小便頻數等症。須注意:外感咳嗽忌服。   2、冰糖山藥   配方:山藥0.75公斤、冰糖3/4碗、清水5-6碗製法:將皮削去並切成方塊,加進冰糖、清水先用大火煮滾,再改小火煮爛(約40分鐘)即可供食。特點:山藥軟嫩香甜,並有健脾、除溼、益肺固腎,益精補氣之功效。   3、山藥藥膳湯   配方:山藥5克、玉竹10克、麥冬10克、枸杞5克、鴿子1只製法:1.先將汆過的鴿子肉放入鍋中煎炒,然後加入高湯或開水;水煮沸後將肉撈至湯罐中,再把洗淨的藥料放入鍋中,煮熟後將湯倒進罐中,文火煮9分鐘;出鍋前加入鹽、味精、雞精等調味料,這道湯就大功告成。特點:中醫認為天為陽、地為陰,而鴿子體內吸收了大量的自然陽氣,故鴿肉可以治療腎精不足引起的的身體虛弱;而山藥、玉竹和麥冬的合用,又能起到滋養肺陰的作用,這道湯特別適合大病之後的病人。

山藥中含有大量的蛋白質、各種維生素和有益的微量元素、糖類。此外還含有較多的藥用保健成份,如粘多糖、尿囊素、山藥素、膽鹼、鹽酸多巴胺等,是營養價值很高的藥食同源食品,有健脾、補肺、固腎、益精等功效。近年來的研究結果表明,山藥粘多糖具有一定的藥理活性,它可刺激或調節免疫系統,作為增強人體免疫能力的保健食品。

  山藥塊根的收穫季節比較集中,且山藥本身的耐貯性較差,最長不能超過120天,貯藏後期營養成份有所分解。為了延長貯藏期,實現均衡供應,通過深加工的方法得以調節。山藥現有的加工方法有乾製、提取粘液中的藥用成份、製做罐頭、做成飲料、醬油等。

山藥在全國的分佈很廣,以河南省產量最多,福建省所產的山藥體形最大,山東、河北產量也較大。山藥易栽培,最適宜黃沙土生長,由於受土質、氣候、溫度的影響,山藥的品種也不同。從體形上分,有條形的、掌形的和塊形的。山東西部盛產的細長毛山藥要算當地的一大土特產品,每年的出口量很大,主要產區在嘉祥一帶。細長毛山藥塊根為棍棒狀,表皮為褐黃色,生有根毛,具有排布均勻、毛細皮薄、表面光潤、肉質潔白細嫩的特點,繞藤達3米以上,葉為互生心臟形。

  山藥富含碳水化合物和蛋白質,據測定:細長毛山藥每500克含蛋白質7.1克、糖67克、鈣67毫克、磷200毫克、鐵1.4毫克、熱量296千卡,還含有豐富的維生素A。

  山藥耐儲藏、易運輸,又可代替糧食加工澱粉,基本上一年四季可供上市。由於山藥營養豐富,供應時間長,適口性強,是深受人們喜食的蔬菜。山藥除具有較廣泛的食用價值外,還有較豐富的藥用價值。

  它具有補脾益腎、養肺、止瀉、斂汗之功效。  

  中醫認為:一、用於脾胃虛弱,食少倦怠,便溏久瀉,小兒疳積以及脾胃虛弱等症。山藥既補氣又養陰,補而不滯,滋而不膩,為平補脾胃常用之品。可單味大量服用,但多配入複方中。二、用於肺虛喘咳、虛勞痰嗽,常與伏苓、白朮、牛蒡子同用。三、用於腎氣不足、遺精、尿頻等。脾虛溼盛、胸腹滿悶者當忌用。山藥是當今營養配餐、飲食治療疾病的上好原料。

  山藥是一種常見的蔬菜,但有很多人沒能徹底瞭解其營養價值、藥用價值以及更科學的食用價值。就山藥的烹調而言,它既可做主料,又可作配料;既可做熱菜,又可做冷菜;既可烹製甜味菜餚,又可烹製鹹味菜餚;既可以“拌”、“熗”、“炒”,又可以“燉”、“燜”、“烤”;既可以烹製普通菜餚,又可以協助加工製作精細的高檔菜餚。它具有提高菜品質量、增強菜的嫩度、豐富菜餚口味等作用。不要一提起山藥,就只能烹製“拔絲山藥”、“蜜汁山藥”等。山藥的烹調面非常廣闊,山藥的市場前景也非常大。在飲食科學高度發展的今天,我們應該用科學的價值觀去探索、研發山藥的更大功用,為人們吃出鍵康、吃出美麗,研發出更多、更好的山藥菜品。

山藥,學名薯預,既是一味中藥,又是大家都熟悉的蔬菜,作為藥食兼宜之品,山藥在日常的食療保健中可以發揮獨特的作用。

  山藥藥性甘淡平和,具有健脾益氣,補肺潤燥。凡久病之後脾吸虛弱、虛贏少氣、倦怠乏力、食慾不振、久洩久痢、肺氣虛燥、痰喘咳嗽、皮膚乾燥等症,用之皆見效。山藥煎湯,還能補腎益精,固澀止遺,可治腎氣虧耗、腰痛痠軟、下肢痿弱、消渴尿頻、遺精早洩、帶下白濁。山藥既可以做成菜餚,又可以煮粥或蒸糕食用。現介紹一些以山藥為主的食療方供日常食療保健選用。

  一、 將山藥60克去皮為糊後用酥油和蜜炒,凝後用匙搗碎,另取米60克煮成粥,放入山藥攪勻。早起作早餐食,可用於腎氣不足、脾腎陽虛引起的腰痠腿痛、男子遺精、女子帶下、食慾不佳、大便不實。

  二、 將山藥500克軋細過蘿,和涼開水調節器入鍋內,置爐上,以筷攪之煮成粥,不拘時食用,每次食用20~30克。若小兒服,可入少許白糖。凡因肺避孕藥不足、脾氣虛弱而引起的癆熱咳喘、大便溏軟、小便不利等贏弱虛損之症,皆可食用。

  三、 生山藥(切片)50克,蓮子肉50克,葡萄乾50克,白糖少許,將三物同煮成粥熬成粥或同蒸爛成泥,加糖食之,肯有補中健身、益脾養心的作用,可治怔忡心悸、腹脹便溏、面色蓼白、管力倦怠、形體瘦弱。

  四、 山藥30克軋細,清半夏30克,白糖適量,先將半夏用溫水淘洗耳恭聽去礬味,加水煎湯去渣後,調入山藥細末,煮兩三沸成粥後,和白糖食之。可治胃氣上逆所致嘔吐頻作,尤其是聞藥氣則嘔吐更甚,諸藥不能下嚥者,可服食此粥。

  五、 山藥(鮮)30克去皮切片,白扁豆15克,白米30克,白糖適量。先煮米和白扁豆,繼入山藥片。煮粥,加糖,做早餐食用。可治因脾胃氣陰不足而引起的管力倦怠、氣短懶言、飲食無味、口乾欲飲、大但溏軟。

  六、 山藥120克切片,用水煮汁兩大碗,代茶飲,不拘時,凡因肺陰虧虛而引起的喘咳、發熱、自汗乏力用之甚好。

  七、 生山藥250克去皮,黃酒1500克,先用酒500克煮沸,放入山藥,並繼續添酒,至酒添盡山藥熟,將山藥取出,加入適量的蜜,早晨空腹食。肯有補中通痺、祛風除溼的作用,可治因脾腎不足、肌肉失養又受風邪引起的眩暈、口眼搐動和腳膝頑痺無力。

  八、 山藥200克,粟米250克,杏仁500克(去皮尖),酥油適量。先將粟米、杏仁分別炒熟研粉,混合拌勻,另煮山藥熟,去皮作泥,用滾開水衝調杏仁粟米麵10~20克成湯,放入山藥(量隨意)及酥油,晨起空腹調節器食之,凡屬肺、碑兩虛之久咳喘病,可輔飲此湯。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