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都喜歡看散文書嗎?買過誰的作品呢?

寒門中人


我是非常喜歡看散文書的,因為只有在看散文的時候,我才覺得我的讀書過程沒有一點點功利的影子。

小的時候由於受語文課教育的影響,對散文這種東西都是一字一句的在分析在品味。而到了如今這個歲數,散文對於我來說就是一種感覺,一種懷舊和一種提升,更是一種創新。這種創新是作用於整個人的。

比方說我讀魯迅先生散文,我就彷彿回到了那個古樸的年月裡,當然我在理智上知道那個時代的中國農村或者社會也並沒有高到哪裡去,但是這些景物通過魯迅先生的比,變為了一種非常優美非常神秘,非常有回味的東西。迷信一些講,也許人有前世的記憶,那麼對於魯迅先生的那些散文,我也有10%的感同身受,雖然我並不生活在那個年代和那個地點。在生活當中,能在物質世界中尋找一種心靈上的滿足已經是非常困難了,而且那種滿足是由外而內的,我缺乏的是一種由內而生的。散文恰恰彌補了這個功能。

除了魯迅先生,賈平凹的散文也是獨樹一幟。記得我最喜歡的一篇,不好意思的說,文章題目我已經忘了,但是我依稀記得這篇散文是在寫賈平凹在女兒暑假的時候回村閒居的一段日子裡所寫的一篇散文,他寫的也無非是農村院子裡的一些景物和他的一些想象,但是透過賈平凹的散文,我發現生活中原來有如此多的美好,並沒有為我們所發現所享受,我的生活還是太粗糙了。許多的美和許多的享受都在日常之中,而賈平凹的散文正是告訴了我這一點。

此外余光中的散文我也非常喜歡,還有同為臺灣籍的林清玄的散文,我也非常喜歡。有時候我也自己想想文學究竟有什麼作用,我思考了很多年,其實文學的作用非常之大,只不過由於他層次太深了,人們往往感覺不到。

我曾經由於心緒煩亂,試了很多方法,花錢報課程買書,甚至還做過心理諮詢,都沒有什麼效果,直到有一天我又拿起小時候家裡的藏書翻了起來,才發現那些煩惱一飛沖天,瞬時間都不見了。我突然覺得這些散文就像掃帚一樣,時刻在擦拭著我的內心。


歷史小趣叟


散文,我認為是現代人熱愛文學最便捷、最便利的文學形式了吧。因為,它比古文詩詞易理解,它比小說更精煉,最主要可以利用碎片時間,隨看隨放,等等。

散文大家及其作品,我喜歡以下六位:

首推汪曾祺的《歲朝清供》,三聯出版社。先生的文筆清淡自如,談風物人情都極具韻致。

魯迅的《朝花夕拾》,先生文筆不免犀利尖刻,但談及幼時人物故事,讓人感動且心軟。

朱自清算是散文大家,那個時代端正秀斂的文風,不可多得,實在值得一讀,也不用特意推薦具體哪本了,選個好的出版社,都不會太差。

余光中的散文自然也不應該錯過,就一篇《聽聽那冷雨》,就值得反覆讀幾遍。

周作人能在散文創作中獨開一派,“美文”是文如其名,恰到好處的,推薦《雨天的書》。

王鼎鈞也是我極喜歡的作家,喜歡他的《昨天的雲》。








陳光鑫


上完中學之後就很少接觸散文了,印象最深的散文家還是朱自清。

《荷塘月色》、《春》…這些中學課本里的散文恐怕是很少有人能夠超越了!現代人誰的散文還值得去讀我也不是很清楚。

還記得中學的老師說“形散意不散!”

聽起來似乎很簡單,動起筆來還是一個字“難”

上班之後整天都要寫報告,才知道文字居然可以寫出那麼難看的東西!雖然難看,也是需要交出去的,否則就會捱罵!

時間久了也就老實了,每次都找到報告的模板在上面填寫幾句話,這才發現原來大家只想要那些枯燥的數據,至於你的文筆上司是絕對不會在意的!

閒來無事,不想上網看新聞的時候也會寫點文字,算不上是作文的時候也就輕鬆起來,以為自己寫的就是散文,可是它們真的算散文嗎?怎麼又能嗅出報告的味道來呢?


第一杯29


我的一生為什麼,

不時的奮起,

不時的落寞,

聽那知了的叫聲,

我才知道它不是在為我唱讚歌。

如果有一天我會知道,

真愛過的人總是難以忘掉,

那聽聽知了的歌聲也未常不可,

雖然煩躁,

但我們好像又回到了童年的懷包。

知了,知了,

總是難以忘掉,

知了,知了,

因為它是我們童年的味道。

流水先生:童年的知了。


流水先生98011974563


說起散文就不得不說朱自清,說起朱自清就不得不提他的那篇《春》了

盼望著,盼望著,冬天來了,春天的腳步近了

一切都像睡醒了的樣子 欣欣然張開了雙眼,山朗潤起來了,水漲起來了,太陽的臉紅起來了。

小草偷偷的從土地裡鑽出來,嫩嫩的,綠綠的。園子裡,田野裡,瞧去,一大片一大片滿是的。坐著,躺著,打兩個滾,踢幾腳球,塞雞趟跑,捉幾回迷藏,風輕悄悄的,草軟綿綿的。

桃樹,杏樹,梨樹,你不讓我,我不讓你,都開滿了花趟兒。紅的像火,粉的像霞,白的像雪……

這是我最愛的一篇散文,沒有之一,像《背影》《荷塘月色》我也很喜歡,但最愛的還是這篇《春》。一幅幅美麗動人,生機勃勃的畫面就浮現在你的眼前。

像魯迅的散文我也是愛看的,他的作品富有詩情畫意,又不失幽默諷喻。



親愛的媚兒


大家都喜歡看散文書嗎?買過誰的作品呢?

蘇白

你好,作為一名策劃人、作家、出版人,回答網友問題。

散文書,比較好的有餘秋雨、劉亮程、周曉楓、賈平凹等。

如果是歷史散文,當年明月、張宏傑、黃仁宇的可以讀讀。

美食散文隨筆,汪曾祺、沈宏非、賈平凹。

潘向黎的散文也可以。


蘇白的空間


我喜歡看散文書。近期正在讀軍旅作家黃玉東主編的《四季戀歌》,無疑這是一本純文藝的散文書,歡迎鑑讀!散文有幾大優點:形散而神聚,短小而精悍,揮發情緒能借人,事,物景隨心起意,言簡意賅讀起來快捷,很適合敏而多思,生活節奏快的現代人!



驟雨あ新荷


說二句,對散文書讀的很是少兒甚少。我對書的認識,可能與別的朋友有所不同。我認為書,文章,不論它以什麼方式表達,只要把事物說明道清,就是我最愛的書。我愛讀書,以十二點前從未睡覺。在晚每天也要上一個小時的書,不然不能入睡。我讀的書有,夏商至今的部分正史,演義,如四大名著,秦始皇,前後漢演義,東周列志,三俠五演義,隨唐演義,我的後半生,粱啟超傳,毛澤東選集1至5。等等,讀書能給你智慧,讀書能古為今用。讀書能治家昌盛,讀書能興邦安國。淺談讀書,微不足道,敬請指正。





手機用戶烏龍


散文讀起來枯燥,假設沉不下心來,是讀不好散文的。讀散文要善於聯想,善於思考,對一些優美的句子要抄下來,空閒的時候讀一讀,俗話說,讀書百遍其義自見,散文跨度很大,行散而神不散。散文不像讀小說有緊湊故事情節。如果是敘事散文可能還有些情節,若是哲理散文和抒情散文,當你讀完後真的可能一點營養也沒吸取。

我比較喜歡朱自清散文,秦牧散文,楊朔散文,對於現代一些散文我真是讀的不多。


陳杰詩詞


我非常看優質的散文,也買了幾本散文書。喜歡看解放前的散文解放以後以後的散文看的不多。


分享到:


相關文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