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特勒的演說能力有多高?

藍天白雲80294423


希特勒的口才也是他最重要的資本之一,希特勒既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他是通過這個

簡單的方式最大化地捕獲人心,讓其演說能力生動有趣,卻又令人信服。

從心理上捕獲人心,希特勒的演說能力彷彿具有魔力,並且托洛茨基在《斯大林評傳》裡評說道:“希特勒特別強調栩栩如生的口才,認為這是領袖的唯一標誌。”無論托洛茨基的評價是否中肯,希特勒的演說能力還是公認的。

一位作者曾經在書中描述希特勒早期的一次演講,據希特勒自稱道,聽他的滔滔雄辭後都激動不已,反應也是十分熱烈,當時那個活動募捐到了三百的經濟支持費用。希特勒的演講都能讓聽眾們大受啟發,甚至有的十分崇拜“睿智”的希特勒。

▲希特勒

其實,希特勒既沒有受到過良好的教育,但卻又有令人信服的演說能力。每一次演說前,希特勒都要仔細做好一切跟演講有關的研究,也會設計好上臺後應該有的形體動作。在此基礎之上再即興發揮,他的瀟灑自如讓其演說能容生動有力。

希特勒總是善於用人類肢體語言,令其演講十分生動。他的每次演講都是酣暢淋漓,振奮人心,他講的話也是群眾想聽的,能一定程度上帶動人的情緒。1929年經濟危機之後,德國人對政府的一些管理上失去了信心。在宣傳界的天才戈培爾的幫助下,希特勒鼓吹民族主義,又戰略性地柔化了一些激進分子的意識形態。希特勒有效地重振德國雄風,並且讓人民也是很好的恢復對國家的信任。


▲希特勒

希特勒理解人民的心中所想,並能將演說如藝術般地展現出來。希特勒的演說風格也是簡單明瞭,讓任何人都聽得懂。他的演說不僅“振聾發聵”即是說用語言文字喚醒糊塗麻木的人。他的演說感情極其豐富且具備啟發性,他擅長製造噱頭,引人深思,甚至有的還是幽默搞笑。他在演說中,經常是挖苦諷刺不斷,但卻能把聽眾引得大笑,以至於他的演講經常被掌聲打斷,他講的那些噱頭也時常起到了宣傳的作用,有一定的影響力。

▲希特勒

希特勒是一個懂心理戰的人,他除了演講之外,在後期還一直通過廣播等媒介傳播他富有煽動力的聲音,讓其演說更有用武之地。希特勒曾經把大批失業者組織起來,讓他們一起組織活動,這個舉動讓本來覺得被社會拋棄的無用的人有事可幹,驅散“沒用了”的沮喪,讓孤獨者不再孤獨。希特勒總是讓人們恢復自尊和自信,心理上找到支撐點,讓人們更願意聽他的演講。

希特勒若干次的演講,引起的都是德國幾萬人激動的歡呼聲、尖叫聲。有一位現場聽過他演講的德國老人回憶到:我當時完全被他的演講迷惑住了。希特勒是一個懂得調動情緒的人,他的演講是用事實去征服聽眾的人,有效地從心靈上撫慰人們的心。他的演說力,聽過的人都覺得具備魔力,振奮人心。


綜上所述,希特勒的演說能力是聽過的人都覺得具備魔力,為之振奮。


協虎戰爭史


希特勒的一生,發表過近5000場演講。有歷史學家認為,納粹黨從一個不起眼沒有影響力的小黨,10年時間就打敗了另外68個黨派登上權力巔峰,因為其他黨的領袖,沒有希特勒技巧高超、煽動性強、蠱惑人心的演講才能。

希特勒打小就不是一個好相處的人,也不是一個容易和令人快樂的交流者,他的性格也十分乏味。但是,只要一發表演講,他就判若倆人。在演講現場,他神彩奕奕,語言鏗鏘,能直指聽眾的心,讓人如痴如醉,因此為自己吸粉無數。

在這些演講中,他不但表現出自己是一個有優良品質的好男人、好領袖,還讓他的聽眾們相信,他們很快會過上幸福的日子,他們會重塑日耳曼民族的自信,他們的帝國會千秋萬代,任何別的民族都會對他們羨慕至死。

每一次大型的或重要的演講,希特勒會提前花時間瞭解聽眾構成,和同僚討論演講要點,然後向秘書口述稿子。他在打印稿的基礎上寫成草稿,然後一遍一遍地修改,直到滿意為止。他從來不讓別人代寫演講稿。

演講稿完成後,無論多麼繁忙多麼緊張,哪怕不吃不睡,希特勒也會抓緊時間,練習語速、節奏、表情、肢體語言,有時是對著鏡子練,有時是對著秘書或戈培爾練。有條件的時候,他還和戈培爾討論如何使用燈光和音樂。

在演講後的問答環節,或者在街頭和群眾見面,希特勒會根據不同的對象,或表現得十分和藹可親、或者顯得寬容智慧、或者不容置疑一針見血。所以,許多聽過希特勒演講的人,都被他迷住,神一樣崇拜他。這些人當中,有科學家、實業家、藝術家、普通市民和學生。

根據納粹宣傳部長戈培爾的日記,希特勒演講時的聲音也和平時講話大不相同,彷彿有一種催眠和令人激動的魔力。許多通過收音機聽到希特勒演講的人,也有相同的感覺。他們說,彷彿能感覺到希特勒的表情和手勢。

不少人認為,希特勒是天生就知道如何讓自己的演講魅力非凡的人,這種魅力會吸引所有年齡、所有階層的人。這是他1919年才加入納粹黨,1923年就被選為黨內最高領導人的原因之一。1924年的選舉,納粹黨只獲得了3%微不足道的票數。

1932年,希特勒競選總統敗給了興登堡,卻收穫了一大批實業家、金融家的支持。所以,當議會選舉沒能建立多數黨政府時,興登堡總統迫於外部的壓力,不得不任命希特勒擔任總理。隨後,希特勒的一系列陰謀,開啟了納粹德國的法西斯主義時代。


世界真的很大


客套話就不說了,舉個例子:

都知道,1923年年底,希特勒因著名的“啤酒館暴動”被捕,在法庭上時,希特勒站在被告席裡開口為自己發表第一句辯護開始,審判庭就儼然成了他的個人演講舞臺,而最後他只被判了五年監禁。


不出意外的,憑著他的口才,在監獄生活中,希特勒仍然不斷影響著周圍的人,特別是在那些在監獄中任職的官員。幾乎每一個看守都和他很聊得來,就連典獄長也允許他的房間亮燈到後半夜(現在初高中,甚至有些大學晚上都有強制熄燈,更何況監獄)。到了後來,希特勒在監獄裡還能夠印刷報紙,他的自傳《我的奮鬥》也是在這一時期完成了一部分。

後來據當時的獄卒回憶,當時管晚間檢查的人是需要趴在監房門口聽犯人之間的談話,為了避免他們趁夜晚有什麼密謀。然而在“偷聽”希特勒時,他卻完全被希特勒講的話征服了,這種現象不止在他一個人身上發生,其他人做晚間檢查時也是一樣的狀況。哪怕是典獄長,也格外敬佩他,甚至還給司法部報告此犯態度良好、嚴守紀律、可以減刑。

在這種狀態下,終於到了希特勒出獄那天,典獄長牽頭辦了一個告別儀式,更恐怖的還是,儀式上獄卒們竟然還感動得流下了淚水!

就這一個例子,就不難想象希特勒的口才到底有多強。在一個有信仰的地方,尤其是歐洲這塊地區,如果希特勒不是法西斯,稱他為耶穌第二也並非不可,語言的力量,已經被這個男人發揮到了極致。


遇見歷史


我是薩沙,我來回答。

薩沙將老希幾乎所有演講都聽過了,客觀的說他確實是一個極罕見的演說大師。

希特勒的演說才能主要表現在幾個方面:

第一,深入淺出,文盲都可以聽懂。

希特勒曾經說過,我們的思想宣傳必須是人民群眾喜歡的, 而且還能讓最愚蠢的人也能一聽就明白。

這些人的文化素質不高,一些人還不識字,也沒什麼見識,對他們演講的難度極大。

希特勒為此下了很多功夫,將複雜的理念轉化為簡單口號。

大家看看這句。

希特勒高舉一隻手,對準前方:在我們的前方是德國,在我們心中德國在燃燒,在我們的身後,整個德國緊緊跟隨。

第二,宣揚仇恨

希特勒認為:動員民眾不能用愛 要用仇恨 仇恨是最好的凝聚力。

希特勒不斷的宣揚凡爾賽條約對德國的傷害,宣揚對猶太人的仇恨。

這些情緒本來就散佈在德國人中,當然大受歡迎。

比如:別人欺辱我們,哪怕是最弱小的民族也來踐踏我們,我們只會叫著:我們表示強烈的憤慨和抗議,這樣的人。是沒有骨頭的!這樣的人,是低賤的!我們應該用大炮地震耳欲聾聲讓敵人顫抖!我們應該碾壓他們的尊嚴、生命,讓他們知道我們不是一群只知道抗議的懦夫!” 你們要記住,一個只懂得抗議的國家,是一個沒有骨頭的國家!一個只懂得抗議的政丶府,是一個沒有骨頭的政丶府!當我們地尊嚴、領土、生存地空間都遭受踐踏的時候,還不知羞恥地抗議地政丶府,我們是不需要的!你們最後也會拋棄它們的!”

第三,宣揚高尚和獻身,將德意志民族列為最優秀的民族

希特勒的種族主義言論,也是根源於當年德國民眾心中。

所以希特勒所謂日耳曼人最高等的言論,大受歡迎:我很驕傲,在你們這些人中。這樣沒有骨頭的人,少之又少!我的面前,是一個留著千年不屈血液的軍團!這血液,曾經在我們祖先的血管裡面流淌過,他們沒有屈服過!

“能夠團結人們的。有兩件東西:共同的理想和共同的犯罪。我們有雕刻在德意志旗幟上面的偉大理想,我們會為這理想流盡我們的最後一滴血!在今天的柏林。沒有任何東西能夠拯救我們的祖國,只有這理想!凡爾賽條約,是一個極大的恥辱!我們有拒絕執行它的決心和理由!做你們想做的吧!就像本傑明.馬丁拿起槍,就像他帶領著他的同胞們高舉著那面自由的大旗英勇殺敵一樣!假如你們期望戰鬥,那就去戰鬥吧!然後我就能夠看到你們是七千萬奴隸還是七千萬堅貞不屈的日耳曼人!”

第四,宣揚民眾必須服從

希特勒經常說:一個領袖,一種群眾,一個國家。

只有今天會服從的人,明天才可以指揮。

士兵不要思想,有領袖替他們思想。


第五,希特勒的理論是整套且嚴密的

不論希特勒的理論是否荒謬,他是可以自圓其說的:凡是一種理想寄託的,無論什組織,它的偉大,就是在於它的宗教狂熱,和那不能容忍的固執精神,他們攻擊其他的組織,並且堅信著人家都是不對的,只有自己才是對的。如果理想的本身合理,再加上這種武器,那,這種理想,奮鬥於世界之上,必定是所向無敵的。凡把壓力加在這種組織上,那是為促使其內部的實力提高。

其實希特勒的演說還有很多優點,篇幅有限就不多說了。


薩沙


希特勒是國際公認的第一大演說家,看過他演講視頻的人都知道,希特勒的演講很具有煽動性,邏輯性,欣賞性。他演講的突出特點,就是自己獨創的手勢,有人曾經統計過,說他在演講的時候,平均每十秒鐘變化八個手勢,下面我就對希特勒演講的三個特性,來分別說一下。

1,煽動性,作為演講,沒有煽動性是不可以的,只有調動了觀眾的情緒,演講才會有激情,希特勒在演講的時候,下面的人不時都會爆發出熱烈的掌聲,這也說明,他們都十分信服希特勒的演講,並對希特勒充滿信心,也正因為這樣,希特勒由一個流浪漢,憑藉著自己這張嘴,一步步走到了納粹元首。

2,邏輯性。演講也像寫文章一樣,必須具有一定的邏輯,一個雜亂無章的演講,是不可能調動起觀眾胃口的,希特勒的演講,正因為有了極強的邏輯性,才能夠引人入勝,也才能讓更多的人來聽希特勒演講。

3,欣賞性。作為一個演講,光有邏輯性煽動性還不行,還需要一定的包裝,只有包裝完美了,才能夠像禮品一樣,具有一定的欣賞價值,而希特勒在演講中的包裝,在我看來,最顯著的一點就是他的手勢,剛勁有力,揮灑自如,欣賞他的演講,就有如欣賞一段剛勁有力的舞蹈一樣。

希特勒被公認為世界第一大演講家,只能說他的演講是很出色的,並不代表他的人品,希特勒把他的演講發揮到了極致,他在收穫了百萬民眾歡呼的同時,也把他的粉絲,也把世界熱愛和平的人們,推向了戰爭的深淵。


驕然


希特勒是20世紀世界上最為著名的演講家之一。曾有現場聆聽過其演講的人稱希特勒的演講說辭之轟動,簡直像是給聽眾施了魔咒。希特勒每一次聲情並茂的演講都像是一場重體力戰鬥,演講結束後他都大汗淋漓,累得不行,連雙手都不停地顫抖。
人類肢體語言學家認為希特勒的演講是一種作秀表演,希特勒把自己視為德國的救世主,同時以各種手段讓人們也相信這一點。1929年經濟危機後,德國人對政府照顧人民的能力已經完全失去了信心,他們轉而向極端政治投去了目光。在宣傳界的天才戈培爾的幫助下,希特勒鼓吹民族主義,又戰略性地柔化了一些激進的意識形態。希特勒對重振德國雄風做出的承諾牽連著公眾一直以來對政府的狂怒之情,他講的話都是群眾想聽的。
在女電影導演萊尼·裡芬斯塔爾為希特勒拍的紀錄片以及戈培爾的精心編排下,希特勒成了德國搖滾巨星般的著名人物。人們會花上數小時排隊等著希特勒的親筆簽名,希特勒走過的路踩過的石子都會被人揀去當紀念品。數千萬的德國人當時都希望希特勒登上國家權力巔峰。
在1933年2月10日,希特勒來到柏林的體育宮發表了他的第一次正式演說。這是他作為首相的第一場演說,也是他一生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現場安排了帝國突擊隊,安插了納粹旗幟,這堪稱希特勒一生演講中最精彩的一次。人們等待著希特勒開口講話,滿懷希望,高呼希特勒萬歲。希特勒沒有馬上演講,而是花了一分鐘用沉默戲弄觀眾。等他開口後,開始用談戀愛初期緩慢的語速說話。等他與觀眾建立起和諧後就提高了音調、增強了情緒,同時斬釘截鐵表明自己的觀點,逐漸斷斷續續地爆發、動用肢體語言。希特勒聲情並茂,說得非常熱烈,甚至他自己最後都大汗淋漓、吐沫飛濺。大量排比句式和言辭從他嘴裡冒出來,把會場的氣氛帶向高潮。
作者:“小方說歷史”團隊
歡迎關注公眾號“小方說歷史”
雲緋歷史號:故紙堆間
歡迎點贊和評論

小方說歷史1990


希特勒的納粹行徑給整個世界造成了一場災難,成為歷史的罪人,但希特勒被演說界稱為歷史上最厲害的演說家之一。我們來看一下對希特勒演講的現場聽眾的採訪內容,就知道希特勒的演講有多厲害。

希特勒若干次的演講,引起的都是德國幾萬人激動的歡呼聲、尖叫聲。有一位現場聽過他演講的德國老人回憶到:我當時完全被他的演講迷惑住了。我本來是不喜歡他的,反對他的行為的。但希特勒演講的那天,我跟著了魔似的,隨著他的演講激動地歡呼、激動地大喊大叫,全場的人都無法控制自己的情緒,完全隨著他的演講而動。我當時已經忘記了什麼是正義的,什麼是邪惡的。直到第二天,我還沉迷在那種激動的情緒中。過來一段時間,才反應過來,這是邪惡的,非正義的,他帶來的是一場災難。

這樣的演講帶來的結果,世界上不多,歷史上也不多。希特勒演講的目的明確、邏輯清晰、聲音激昂、適當時候語速的加快、帶有迷惑性的民族思想和語言,導致了希特勒的演講極其有煽動性,每次演講都是一次次此起彼伏的歡呼聲、吶喊聲。

他的演講所得到的萬民歡呼的回應,不存在任何脅迫、命令和逼迫,他完全是讓自己演講的內容、邏輯、方式、聲調、表情、手勢帶動氣氛。他的演講能夠使人著魔並讓他的思路牽著鼻子走。

可惜的是,這樣一個演講天才,誤入歧途,走向了世界人民的對立面。


耕然夫


希特勒不但是演說家,還是位思想家!他的話語很具有煽動力,他經常釆取對比的方式來表達情緒,然後利用新舊制度上的差異而做足文章,使得民眾產生共嗚,讓民眾真實地感知昨天、今天、明天!他充分應用文字的誇張來加重語氣,使得德國民眾在短暫時間內熱血沸騰,而達到高潮!

記得他在一次婦女


代表大會上,做這樣一次演講:偉大的母親們!德意志需要你們這樣偉大母親,你們能辱負重而培養出千千萬萬偉大的日耳曼勇士,他們在前線浴血奮戰,他們為了什麼?難道是麵包和黃油,不!他們要的是尊嚴!而同樣這個尊嚴,也包含著您們偉大母親的尊嚴!今天,對!今天,所有在場的母親們!你們已經為德意志做出了重大犧牲,使得您身邊最優秀的兒女,而獻給了德意志!但我們的敵人,仍在猖獗而吞噬我們的勇士!現在,對!現在,該是您們做光榮媽媽時刻到了,您們快回家多生孩子,也就是為國家多做貢獻!您們是最偉大的母親!德意志從不屈服任何人,為了我們的尊嚴,為了我們的家園。您們該行動起來!多生些孩子吧!

整個廣場上歡聲雷動,婦女們熱情高漲,時刻響應領袖的號召,使得整個國家婦女全部回家造人,為生孩子來支持國家機器運轉。的確,他的演說能使整個國家的人民所信服,而心甘情願地做馬前卒。他可以說是偉大的天才,但是往往衝動過後將會變成魔鬼!


大奇兄


我沒有這麼多的大道理。

我高中時候是個文科生,我也喜歡歷史,說到希特勒的演說,換作今天,我想用這幾個詞來解釋。

第一:傳銷。你所不理解的是為什麼陷入傳銷的人那麼多,為什麼這些個天方夜譚,他們卻信以為真併為之付出和努力,同時不惜犧牲自己的親情和友情,因為你沒被傳銷過,所以不知道他們為隨從者所勾畫的藍圖。是如何讓他們堅信不疑,就像當初火爆一時的“五行幣”,最後的採訪,頭目都在笑你是傻子,希特勒就是個傳銷頭目。


第二:微商,我們司空見慣的便是“恭喜方總拿下瑪莎拉蒂”,“恭喜方總拿下奧巴馬”。他所樹立的便是你內心想要的,他就是個心裡學家,他主導著你的思維,而你不知不覺變成了貼上符咒的殭屍,外人看你很可笑,你自己卻樂此不彼。只不過希特勒屬於“將臣”級別的殭屍”;

第三:時代。時代的需要,當人們都生活在黑暗之中,暗無天日,沒有出路,突然看見一束光芒,哪管它是鬼火還是燭火,大家便朝那個方向而去,一個追隨一個,大家都成了追隨者,有的任甚至不知道前面是什麼,只是追隨主流而已。換作今天,又真能有這麼大的影響麼;



第四:包裝。人的名,樹的影。就像電影《兵臨城下》,你得樹立一個典範讓人追隨和模仿。就像現在的追星,或為完成某種目的,刻意的打造。就算你是張衛生紙,到把屁股的時候你便覺得它比什麼都重要。希特勒便是這個時代的產物。


第五:值得肯定的地方。這樣的人必有自己的所長,所謂“扶不起的阿斗”,就算有人肯拉你,你自己不走也歸為零,希特勒能有今天的成就,並非一無是處,至少我很佩服他,他是個優秀的政治家和軍事家。


行者言七


巴山夜雨涮鍋為您解答。

希特勒是一位非常出色的演說大師,他的演說水平,即使說全球第一,也並不會臉紅。

希特勒的演說之所以如此出色,有以下幾方面原因。

首先希特勒本身的理論體系,是一套邏輯簡單,又能夠自圓其說的思想在支持。希特勒對此深信不疑,也就能用此來感染聽眾。太複雜、太客觀、太中立的理論,雖然說得四平八穩,但難免感染力不夠。相反,希特勒在《我的奮鬥》中以人種論為核心的思想,更容易被大眾接受,也容易宣傳和推廣。

其次,希特勒的語言深入淺出,善於形象描述,善於打比方,舉實例,讓老百姓信服,加之本身很投入。那些咬文嚼字的演說,其實老百姓聽得味如嚼蠟。希特勒的演說不是從腦子裡出來的,而是從心裡噴發出來的。

第三,希特勒很注重演說內容的結構。一般來說,先是提出一個問題,讓聽眾困惑,或擔憂,或憤怒。然後通過對這個問題的解析,加強聽眾的情緒,使得聽眾的思維被演說者引導和掌控。最後,順勢結合聽眾對之前問題的激烈情緒,提出自己的解決方案,哪怕僅僅是一句口號,也能夠獲得大量的掌聲和支持。

舉個例子,以下是希特勒常用的演說模式:

第一部分:

最近,法國那幫王八蛋,又通過了XXX來欺負咱們德國人。這tm都叫什麼事啊!咱們德國被他們欺負苦了!(聽眾的心一下子被抓住了)

第二部分:

法國那幫王八蛋,一直處心積慮要害咱們!凡爾賽條約,把咱們德國XXXXXX(以下略五百字),咱們德國老百姓可受盡了苦頭,XXXXXX(以下略一千字。)(聽眾感同身受,怒火中燒)

第三部分:

我們能乖乖地任憑他們宰割麼?我們的政府能再當縮頭烏龜麼?不能!不能!絕對不能!所以,我們要XXXXXX!(聽眾紛紛狂熱歡呼支持)

當然,再好的演說,也要有實際的效果作為支持,才能圓自己說過的話。希特勒早期演說的同時,在國內讓工人消除了失業,一步一步廢除了凡爾賽條約,合併了奧地利,吞併了蘇臺德。這些確實都讓德國民眾感覺元首演說的正確性。但等到斯大林格勒後,德國開始節節敗退,希特勒的演說感染力就沒那麼大了。

畢竟,英國和美國扔下來的炸彈,還有東線蘇軍節節逼近的消息,這些打擊是比一千篇演說的感染力更強的。

(歡迎關注巴山夜雨涮鍋,也歡迎在評論區發表您的看法)


分享到:


相關文章: